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湖水透明度是指湖水的透光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浮游生物量、泥沙含量、水体运动、入射光线等。图示意2016~2019年鄱阳湖湖水透明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鄱阳湖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该湖泊处于( )
A. 枯水期B. 丰水期C. 平水期D. 不能确定
2. 冬季鄱阳湖湖水透明度低的原因是( )
A. 风速大,湖水运动强B. 气温低,浮游生物量大
C. 植被少,入湖泥沙多D. 晴天多,光线入射角大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2016~2019年,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基本在每年的6~8月。鄱阳湖流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6~8月降水较多,汇入鄱阳湖的径流量大,是鄱阳湖的丰水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鄱阳湖风速大,湖水运动强,带动湖床泥沙悬浮在湖水中,导致湖水透明度低,A正确;冬季气温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浮游生物量少,B错误;鄱阳湖流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植被量与夏季差异不大,且冬季入湖径流量小,入湖泥沙少,C错;当地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光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入射表面法线的夹角)较大,但入射角大更易反射,因此光线入射角大不是透明度高的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湖泊水位较高;冬季温和少雨,河流径流量小,湖泊水位较低。
在山谷或盆地中,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山可能是( )
A. 长白山B. 太行山C. 贺兰山D. 武夷山
4. 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 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
B. 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
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
D. 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答案】3. D 4. C 5.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为“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极端最低气温应小于平均最低气温,则可推断Ⅱ曲线为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位于北方地区,山麓的1月平均最低气温小于0℃,ABC错误。武夷山位于南方地区,山麓的1月最低气温大于0℃,D正确。
【4题详解】
根据材料推断Ⅱ曲线为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西北坡与东南坡比较,为阴坡,温度低,则对应曲线③,ABD错误,选C。
【5题详解】
根据上题曲线③为西北坡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示意图, 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曲线温度偏高,出现“暖带”,D正确;根据材料,冷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冷空气在谷底聚积导致,一般出现在冬季,A错误;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先是递增的,然后是减小的,B错误;该山地“暖带”中由于温度较高,农作物生长周期变短, C错误,故该题选D。
【点睛】冷湖效应发生时间、发生地区:盛夏季节,由于地面状况不同,空气受热程度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特别是陆地裸露地,当太阳光到达地面后,很容易被反射到大气中,加之地面热容量小,特别是中午前后,太阳暴晒就使得近地层上空气温度很高,成为一个“热源”。而湖泊或江面上空,由于下面是水,阳光可以透射一部分,反射到空中的热量较少,加之水的热容量较大,这样就使得水面上空的温度相对较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湖效应”。 冷湖效应的体现:在陆地上,有些地方增温较快,温度较高,可以连续不断地提供水汽和上升气流。当雷雨云团移到江河湖泊上空时,由于下垫面的“冷湖效应”,空气下沉,雷雨云团得不到上升的动力和水汽的输送,因此,它就会马上减弱甚至停止。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夏季逆湿出现概率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
A. 绿洲中心B. 荒漠中心C. 绿洲边缘荒漠D. 荒漠边缘的绿洲
7. 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 )
A. 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B. 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
C. 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D. 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
8. 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
A. 导致沙漠扩大B. 改善土壤条件C. 加剧风力侵蚀D. 导致降水增多
【答案】6. C 7. B 8. B
【解析】
【6题详解】
与蒸发相反,逆湿应为水汽向下输送。根据材料可知,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从热力环流角度可知,绿洲风在近地面是从绿洲吹向荒漠,绿洲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被带往绿洲边缘的荒漠,使其最容易出现下湿上干的逆湿现象,C正确;荒漠边缘的绿洲水汽被绿洲风带走,不易出现逆湿现象,D错误;绿洲中心虽然水汽充足,但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出现逆湿现象,A错误;荒漠中心近地面缺乏水汽,也难以出现逆湿现象,B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绿洲风弱会导致水汽输送量小,逆湿出现概率会降低,A错误;夜晚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逆湿,B正确;夜间荒漠温度低,气温下降快,荒漠与绿洲之间气压差减小甚至逆转,绿洲风较白天弱,由绿洲风带来的水汽减少,C错误;地表温度低会导致绿洲风减弱,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小,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逆湿可使得水分下沉,使土壤水分条件更好,改善土壤条件,B正确;水分条件更好会使得植被更多,土壤不易起沙,使沙漠面积减小,减轻风力侵蚀,AC错误;逆湿是近地面的水汽凝结下沉,是一种局部微观变化,不能称其为降水,D错误。故选B。
【点睛】温度与空气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温度越低饱和度越低,水汽越容易凝结。逆湿实现途径:水汽足够多,或者近地面温度低导致饱和度下降。
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2015年枯水期最低水位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段及河段内2个水文站的横断面(河床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9. 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上游水库蓄水B. 河段蒸发加剧C. 河流下切侵蚀D. 流域降水减少
10. 上游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枯水期沉积物颗粒数量变化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增多、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B. 减少、河床变深,与下游高差减小
C. 减少、水量增加,侵蚀作用增强D. 增多、水量减少,沉积作用增强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读材料结合图形可知,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图中看出无论是a横断面还是b横断面,2015年相较于2002年河床均有不同程度加深,由于河流下切侵蚀,河床降低,从而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C正确;枯水期时水库应主要处于放水状态,A错误;蒸发和降水多少取决于气候条件,2015年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故不是导致水位低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加上枯水期水量较建坝以前增加,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减少,C正确,AD错误;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河流下切侵蚀,河床加深,这样使本河段与下游高差减小,会导致往下游的水流速度减缓,从而促进泥沙淤积,沉积数量应该增多,B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上游河段修建水库能够在丰水期拦截来水,在枯水期将拦截的水量释放。由于水库在枯水期防水,会使得水库及下游河段径流量增加、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
飞机拆解是指利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将老旧飞机化整为零。拆解所得的零部件和航空材料可以在维修、检测、认证后重新回到国际航材市场或进入其他行业循环利用,其质量的85%可回收循环利用。未来10~20年全球将有6000至8000架飞机退役。近年来为满足运营商更多使用便利的二手零部件,被拆解的飞机日趋早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飞机拆解在航空产业链中属于( )
A. 原材料生产B. 技术研发C. 终端产品制造D. 流通和消费环节
12. 21世纪初飞机拆解业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
①民航业快速发展②飞机保养技术的发展③低碳环保的要求④飞机制造原材料短缺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3. 近年来被拆解的飞机日趋早龄化,送营商主要考虑的是飞机的( )
A. 飞行安全性B. 污染物排放C. 再利用价值D. 更新与换代
【答案】11. D 12. B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飞机拆解后所得的材料可以重新回到国际航材市场或其他行业加以循环利用,故属于流通和消费环节,D正确;飞机拆解没有涉及到原材料生产和技术研发,以及终端产品的制造,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由于民航业快速发展,飞机数量大大增加,促进了飞机拆解业的诞生,①正确;飞机保养技术是为了提高飞机使用寿命,与飞机拆解业的发展关系不大,②错误;部分老旧机型存在油耗量大、废气排放多的问题,不符合现今的环保要求,需要进行报废拆解,促进了飞机拆解业的发展,③正确;飞机制造原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原材料来源广泛,目前不存在短缺的问题,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使用时间相对较短的飞机被拆解,运营商主要考虑的是飞机拆解后,获得的零部件和材料销售后可获得更高的价值,其再利用价值较高,C正确;被拆解的飞机具有早龄化特点,说明部分飞机尚未达到寿命极限或排放超标的阶段,不需立刻报废,故不是考虑飞行安全和污染物排放,AB错误;飞机更新换代成本很高,过早拆解旧飞机,运营商成本较高,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 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 洪涝灾害更少B. 淡水资源更多C. 经济水平更高D. 土地成本更低
15. 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 节约建筑用地B. 缓解交通压力C. 降低建筑耗能D. 扩大用地规模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超过重庆,楼房高度高反应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而不是土地成本更低,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而不是洪涝灾害更少,香港淡水资源没有重庆丰富,香港淡水主要来源内地。C正确。故选C。
【15题详解】
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地价不断上涨,同时也节约土地,节约建筑用地,而不是扩大用地规模,楼房更高,人口更密集,交通压力加大,会增加建筑耗能。A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洲鹤是北美洲的特有物种,主要在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的附近栖息。每年秋季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靠近墨西哥湾海岸的阿兰萨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盐泽地及淡水湖里越冬,春季回到加拿大北部的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繁殖。随着欧洲移民蜂拥地进入北美洲,大量的猎捕、拾卵及破坏栖息地行为,使其从它们的繁殖地(美国中北部和加拿大的许多草原沼泽地)上逐渐消失。下图为美洲鹤迁徙路线图和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
(1)分析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沼泽面积广布的自然条件。
(2)指出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适宜美洲鹤繁殖的优势条件。
【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注入水量多;冻土广布,水分下渗困难。
(2)水源充足,物种丰富,为美洲鹤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湿地面积广阔,夏季气温较高,利于美洲鹤生存、繁殖;纬度高,气温较低,受人为活动干扰小;公园内天敌少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洲鹤迁徙路线图和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物生存条件、湿地的成因、美洲的自然环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其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湿地广布的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纬度位置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纬度位置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弱,蒸发量小;该地地处加拿大中北部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湖众多,水源丰富,且多冻土,使得水分难以下渗,因此该地湿地广布。
【小问2详解】
美洲鹤主要在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附近栖息。而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湿地面积广阔,可为美洲鹤提供充足的水源;该地物种丰富,随处可以看到广阔的大草原、森林、湿地、盐沼,为为美洲鹤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春季回到加拿大北部的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繁殖,春季该地气温回升,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美洲鹤生存繁殖;且纬度高,气温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公园内天敌较少,生存空间相对安全。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龙山呈东西走向,森林茂密,沟谷幽深,北坡因黄土堆积而地势和缓,南坡受河水冲刷而崖壁陡直。南坡山腰处陡直的崖壁和裸露的巨厚砂岩层,为石窟雕凿创造了有利条件。天龙山石窟群,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距离市区约40千米。石窟群始凿于1400多年前,自宋代开始沉寂、鲜为人知。自海外回归的天龙山石窟8窟主尊佛首亮相2021年央视春晚,引起国人关注。下图示意天龙山及其周边地区。
(1)描述天龙山南坡裸露的巨厚砂岩层的形成过程。
(2)说明天龙山南坡利于石窟开凿的地形地质条件。
(3)从地理角度解释龙山石窟宋代开始沉寂、鲜为人知的原因。
【答案】(1)地质时期经漫长时间的泥沙堆积、固结形成深厚砂岩;后经地形抬升成为山地;南坡经河水长期下切侵蚀形成深切河谷;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黄土掩埋影响小,砂岩层裸露面积大。
(2)砂岩硬度适中(岩性松软)、易于雕凿;岩层巨厚,利于修建大型石窟群;(在没有爆破器材的古代)岩壁陡峭且裸露,可直接雕凿、节省人力、物力;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受风沙作用影响小等。
(3)石窟群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人口往来少;植被茂密,隐蔽性好;宋代太原城远离石窟,影响力下降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天龙山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信息南坡山腰处陡直的崖壁和裸露的巨厚砂岩层可知,南坡在地质时期经漫长时间的泥沙堆积,沉积物固结形成深厚砂岩;后由于板块运动,地形抬升形成山地;南坡经河流水的长期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深切河谷;与北坡相比,南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堆积作用影响较小,砂岩层大面积裸露。
【小问2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石窟开凿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从岩性、岩石特点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信息"南坡山腰处陡直的崖壁和裸露的巨厚砂岩层,为石窟雕刻创造了有利条件"可知,砂岩硬度适中,易于开凿;岩层厚度大,便于大型石窟群修建;岩壁陡直且裸露,可直接雕刻,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信息"天龙山呈东西走向,森林茂密,沟谷幽深"可知,石窟群位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森林植被茂密,沟谷幽深,隐蔽性好,不易被人们发现;山区交通不便,进出人口较少;读图可知,石窟距离宋代太原城较远,影响力不足,未被人们传承下来。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
材料二: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两个重大决策。2021年,中国出台了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有序推进。
材料三:下图为北方15个省(区、市)2008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能耗变率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市)1月平均气温_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向明显且采暖能耗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区。
(2)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含义。
(3)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顺利实现碳排放的目标,你认为我国应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
【答案】(1) ①. 偏高 ②. 青藏高寒
(2)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3)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等)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过量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采用新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措施和做法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含义的判断、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小问1详解】
气温距平值是与多年平均气温(本题中指多年1月均温)的差值,若距平值大于0,则表示气温偏高,若距平值小于0,则表示气温偏低;该题中要注意右侧纵坐标才是表示距平值的大小。读图可知北方大部分省(区、市)1月平均气温距平值大于0,故气温偏高;据图北方15个省中1月平均气温偏向明显且采暖能耗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应该是气温距平值最大的省份,为青海省,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青藏高寒区。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措辞可推测:碳达峰: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在某一时间点,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得新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其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是法律和行政手段,另外还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要做到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的利用,开发使用新能源;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利用各种手段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过量排放;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恢复地表植被,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暖的行列,加强国际合作。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集成电路(简称IC)又称芯片,大量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家电等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通信设备中。芯片生产工艺复杂,环节多,技术门槛很高。2020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为700多亿元,其中进口率达到95%,芯片市场严重依赖进口。在原材料和制造设备方面,汽车芯片主要使用的8英寸晶圆自主化率不足10%,12英寸晶圆更是低于1%,其他光刻胶、掩膜版、靶材、封装基板等辅助材料也面临瓶颈。芯片产业在上海发展较早,随着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联盟的建立,上海正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技术发达地区。图为芯片产业链示意图。
(1)试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芯片产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
(2)分析上海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3)请为我国的“强芯”计划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芯片产业链高度全球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产业链的上游,主导着芯片的设计(生产);我国芯片制造技术水平较低,处在产业链的下游;芯片制造设备种类繁多,核心制造设备成本高,投资大等。
(2)原因:芯片产业链长,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积极影响:带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搭建平台和优化芯片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强企业的合作与分工,加大对芯片制造环节的投入,提高芯片生产能力;研发替代品。
【解析】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位因素、产业对区域的影响、产业的协作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题干要求从产业链角度分析,结合示意图可知,芯片生产呈现全球化趋势,其中发达国家主导设计、生产,我国主要负责封装和测试,附加值低,说明我国的芯片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且芯片制造所需设备繁多,成本较高,投资比较大等。
【小问2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芯片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到周边地区的产业变化,延长产业链,可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协作,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强芯”假话需要从技术上加大投入,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属于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加支持力度,搭建良好的芯片产业平台;注重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企业协作与分工,提高芯片的投入产出,增加生产能力;在科技力量上,研发新的替代产品,不能过度的依赖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大石中学高2025级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