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含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含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的烟雾和枪声开始记录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 )
A.11.0sB.11.3sC.11.6sD.11.9s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需要放热的是( )
A.初夏,旷野中有雾形成B.早春,湖中的冰在消融
C.深秋,草木上出现露水D.初冬,砖瓦上有霜形成
3.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钢受冷收缩,在冬天时,用钢卷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假设物体的长度不变),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将( )
A.偏大B.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5.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B.“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
6.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鞋底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
C.用钨丝做白炽灯泡的灯丝D.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不要在装有窗帘的窗台上放球形鱼缸,因为水倒入球形鱼缸中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当会聚光点恰好照在可燃的窗帘上时可能引发火灾。
8.一瓶标有“550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 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
9.“震耳欲聋”指声音的 大;“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1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则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该过程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 。
11.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h。
12.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3.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属于 (选填“虚”或“实”)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蜻蜓在水中的“倒影”距水面 m。如果蜻蜓向高处飞去,它在水中的“倒影”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是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0.7kg,用它装植物油最多能装0.45kg,则玻璃瓶的容积是 m3,植物油的密度是 kg/m3.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讲话中,引用“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诗句,大雁“一字形队列”说明了光的 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6.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17.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2)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
18.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写出操作方法。
19.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如果在车内开灯,就会影响司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20.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请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安装。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6分,第22题2分,第23题2分,第24题4分,第25题4分,第26题6分,共24分)
21.(1)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1)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
(2)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2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 AB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例如在,,的水中时,声速大小不同,说明声速大小与 有关。此外,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
2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25.小明同学想测量一个苹果的密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发现苹果不能放入量筒中,他想出了如下的测量方法:
(1)将天平水平放置,将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的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用天平测量出苹果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苹果的质量是 g;
(3)把苹果浸没在装满水的大烧杯中,将排开的水装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苹果的体积是 。
(4)计算出苹果的密度是 。
26.小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凸透;会聚
8.【答案】550;1.0×103
9.【答案】响度;音色
10.【答案】BC;不变
11.【答案】限速40km/h;1.5
12.【答案】会放热;内测
13.【答案】虚;3;不变
14.【答案】5×10﹣4;0.9×103
15.【答案】直线传播
16.【答案】(1)解:水的质量
这个瓶子的容积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为 ;
(2)解: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答: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
17.【答案】(1)解:在t=0.8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0.8s=12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0.8s=272m,
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s,
则:2s=s1+s2=12m+272m=284m,
s=142m
(2)解: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s′=s-s1=142m-12m=130m
18.【答案】使凸透镜正对太阳,纸放在透镜后面,与透镜平行,并前后移动,直到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为止,量出这时光斑与透镜间的距离,就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19.【答案】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0.【答案】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通过挡风玻璃成车内乘客的虚像;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发生事故;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
21.【答案】(1)
(2)
22.【答案】运动;大于
23.【答案】温度;介质种类
24.【答案】(1)下
(2)7.5
(3)左;缩小
25.【答案】(1)零刻线
(2)88
(3)80
(4)
26.【答案】(1)2;大小
(2)像;不能;虚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介质
介质
水()
1450
空气
340
水()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
1480
软木
500
海水()
1500
铁(棒)
52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新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