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通用版)专项练习(Word版附解析)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通用版)滚动检测练1(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通用版)滚动检测练1(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山东日照二模)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1~2题。
1.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
A.与云量同步变化
B.春季全年最高
C.与风速同步变化
D.夏季全年最高
2.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 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水体相互作用强 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春季全年最高;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与云量不同步变化,尤其在夏季表现最明显;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与风速差异明显,不同步变化;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夏季较低。第2题,由图可知,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最高月份出现在5月,此时,该区域白昼时间未达到最长,夏至日时该区域昼最长,①错误;此时,该区域处于旱季,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表层水温高,②正确;由于处于旱季,气温高,降水少,湖泊水位低,水量少,大气—水体相互作用强,表层水温高,③正确;此时,夏季盛行风和台风未到,风力较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④正确。
(2024·广东揭阳二模)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由古近纪时期的陆地湖相多种岩石构成,且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还形成了许多不同造型的微小地貌。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质剖面。完成3~5题。
3.岩浆岩侵入的地质年代范围为( )
A.寒武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B.泥盆纪之后,侏罗纪之前
C.三叠纪之后,古近纪之前
D.古近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4.图中侵入体的岩石类型为( )
A.花岗岩B.沉积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5.影响该区域沟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海拔
C.岩层破碎
D.热量条件
答案 3.C 4.A 5.C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岩浆侵入三叠纪地层中,因此侵入活动产生于三叠纪之后;古近纪地层覆盖于侵入岩之上,并且底部形态完整,因此侵入活动产生于古近纪之前;图中没有显示泥盆纪地层,无法判断。第4题,图中侵入体自下而上侵入岩体,不具备分层结构,应为岩浆岩,而非沉积岩;侵入体侵入三叠纪岩层中,留存部分没有出露地表,应为侵入岩,而非喷出岩,花岗岩为侵入岩,玄武岩为喷出岩;大理岩为变质岩,一般形成于岩浆活动与岩层接触地带,不会构成侵入体的本体。第5题,由图可知,沟谷多分布于断裂带(断层、裂隙),因为裂隙带岩层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该区域沟谷形成地区与周边地势起伏、海拔、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2024·山东泰安二模)克里米亚半岛水资源短缺,半岛东部的亚速海海流逆时针方向流动,亚速海西侧形成漫长的沙洲及著名的潟湖,潟湖盐度远高于亚速海,被称为“腐臭之海”。下图为克里米亚半岛降水分布图,完成6~8题。
6.克里米亚半岛降水量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带移动
B.地形抬升
C.黑海影响
D.洋流作用
7.潟湖最为腐臭的季节是( )
A.夏季B.冬季
C.春季D.秋季
8.与亚速海相比,潟湖盐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入湖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
B.大气温度高,蒸发强
C.水域相对封闭,盐分易积聚
D.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 6.B 7.A 8.C
解析 第6题,图示区域位于40°N—60°N的黑海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根据河流流向自南向北流和自东向西流可知,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山地地形,有利于西风的抬升,多地形雨;图示区域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若考虑西风南移带来降水,则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降水量应更多;半岛东部靠近黑海,但降水较少,可知南部降水丰富不是受黑海影响明显导致的;亚速海海流影响半岛东北部,南部受亚速海海流影响小。第7题,腐臭与排入水域的污水、水量多少及气温高低密切相关。夏季为农业生产旺季,排入潟湖的农业废水较多,且夏季西风较弱,降水稀少,且气温较高,受污染的水易腐烂发臭,水质最差。第8题,潟湖是较为封闭的水域,盐分难以外排,而亚速海与黑海之间存在水体的交换,盐分较低;两地的径流输入都较少,稀释作用均较弱;两地纬度位置相近,气温差异小;亚速海与潟湖地理位置临近,西部为克里米亚半岛,均位于西风背风坡。
(2024·山东聊城二模)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联通,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分布。阿留申低压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其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据此完成9~11题。
9.白令海峡常年性稳定的海流,其流向与成因是( )
A.自南向北 海水密度差异
B.自北向南 海水深度差异
C.自南向北 海底地形差异
D.自北向南 海水温度差异
10.关于2011—2020年白令海海冰面积大小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海冰面积较小 阿留申低压位置偏东
B.2018年海冰面积较小 阿留申低压位置偏西
C.2012年海冰面积较大 阿留申低压位置偏南
D.2012年海冰面积较大 阿留申低压位置偏北
11.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小,对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影响有( )
①浮游生物增多 ②浮游生物减少 ③深海鱼类增多 ④深海鱼类减少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9.A 10.B 11.D
解析 第9题,由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联通,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白令海峡南侧密度小,北侧北冰洋区域密度大,两区域存在水位差,故海水由密度小的南侧流向密度大的北侧。第10题,读图可知,2018年白令海海冰边缘线靠近白令海峡,说明海冰面积较小;2012年白令海海冰边缘线距离白令海峡较远,说明海冰面积较大;阿留申低压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阿留申低压强盛时,温度高,海冰面积小,故2018年阿留申低压位置偏西,接近白令海峡区域;2012年阿留申低压位置偏东。第11题,由材料可知,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小,使得析盐过程减弱,冷水下沉减少,浮游生物减少,深海鱼类减少,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2024·山东滨州二模)在山体足够高的情况下,林线主要受气候影响,其分布上线即气候林线。研究发现,山顶处环境往往不利于森林生长,使实际林线低于气候林线,一般认为林线高度与山顶高度差值大于200米的林线才是气候林线。受气候之外诸多因素影响,实际林线高度往往与气候林线存在较大差异。下表为我国东部季风区6大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平均海拔与测点处山顶平均海拔统计表。据此完成12~13题。
12.表中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高度自北向南(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13.自北向南影响表中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因素依次为( )
A.热量、热量
B.海拔、海拔
C.热量、海拔
D.海拔、热量
答案 12.D 13.C
解析 第12题,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自北向南依次是长白山、燕山、太行山北段、秦岭、大别山、雪峰山,林线是先升高后降低。第13题,由表格数据可知,秦岭以北的山脉的林线上线与山顶的高度均超过200米,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山脉的林线是气候林线,受气候因素影响明显,而影响这些山脉林线上线的主要气候因素是热量;秦岭以南山脉林线与山顶高度相差小于200米,说明受海拔影响。
(2024·山东日照二模)下图为2023年8月3日6时10分,小明在山东省日照市(35°N,119°E)某景区拍摄的日出照片。完成14~15题。
14.该日日照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
A.40°B.60°
C.66.5°D.80°
15.最快再过多久,日照的夜长与该日(8月3日)的昼长相当?( )
A.约82天
B.约100天
C.约188天
D.约365天
答案 14.C 15.B
解析 第14题,8月3日距秋分日9月23日约为50天,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由夏至日到秋分日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移动了23.5°,所以8月3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在13°N,日照市纬度为3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值),计算该日日照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68°。第15题,结合上题,此时太阳直射13°N附近,日照的夜长与该日(8月3日)的昼长相当,则太阳应直射13°S附近。8月3日距离秋分日约50天,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13°S附近,还需要约50天。所以太阳直射点从13°N移动至13°S,一共需要约100天。
二、综合题(共55分)
16.(2024·广东深圳二模)(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每年10—12月,受盛行风引起的海水运动影响,孟加拉湾西部近岸海域形成高温水团,对登陆印度半岛的热带气旋起到加强作用。下图示意孟加拉湾10—12月平均表层水温分布及高温水团的位置。
(1)分析10—12月孟加拉湾西部海域形成高温水团且厚度逐渐增大的原因。
(2)简述高温水团对即将登陆的热带气旋产生显著加强作用的机制。
答案 (1)东北风逐渐增强,叠加地转偏向力影响,驱动孟加拉湾表层高温海水向岸运动,向岸风导致海面逐渐增高,海水下沉加剧,高温水团厚度逐渐加大。
(2)高温水团通过潜热输送、长波辐射为热带气旋提供更多能量。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为热带气旋进一步增加水汽。
解析 第(1)题,10—12月该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吹拂海水向岸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加剧了向岸海水的运动;岸边的海水增高,向下运动力加强,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下沉会使高温水团厚度逐渐加大。第(2)题,考查海—气相互作用。高温水团温度较高,大气吸收高温水团的长波辐射增温,气压变低,增强热带气旋的强度;同时高温水团通过蒸发等潜热输送的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大气温度,降低气压,增强热带气旋强度,另一方面又给热带气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使热带气旋显著加强。
17.(2024·山东滨州二模)(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十余条河流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形成古水系,并在山脉北麓发育巨厚洪积扇。随着洪积扇不断发育,以及古水系东部系列低矮山地(大、小红山等)影响,古水系区域地势格局改变,使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如今大部分洪积扇已被沙漠所覆盖。调研发现:洪积扇北缘分布有一条海拔约为840米的细条状湖相沉积带,自西向东延续至92°39'E附近后被流沙覆盖。下图示意阿尔金山北麓现代水系及其相关地理要素分布。
(1)说明自第四纪以来古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的原因。
(2)研究发现:罗布泊、阿奇克谷地、哈拉齐在第四纪早期曾经通过水体连通。请基于调研资料,说明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答案 (1)阿尔金山强烈抬升,其北侧发育自南向北流的古水系,河流挟带大量砂石在北麓堆积;古水系东部受低矮山地阻挡,其北侧洪积物较少,保持低海拔状态;古水系西部缺少山地阻挡,大量洪积物向北延伸堆积,海拔逐渐升高,古水系所在区域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古水系西部不断堆积导致河流南北高差减小,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
(2)沿840米等高线左右为湖相沉积,自罗布泊延伸到阿奇克谷地,说明罗布泊与阿奇克谷地曾经水体相连;840米等高线从阿奇克谷地贯通至哈拉齐,说明两者之间有水体连通的地形条件,因此第四纪早期三者曾是通过水体连通的。
解析 第(1)题,由材料“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十余条河流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形成古水系,并在山脉北麓发育巨厚洪积扇”可知,南侧的阿尔金山强烈抬升,其北侧发育自南向北流的古水系,河流带来的泥沙和砾石在北部堆积形成洪积扇;由于东侧的低山阻挡,沉积物在低山的北侧堆积较少,使洪积扇的东西海拔出现差异,西侧高,东侧低;古水系西部缺少山地阻挡,大量洪积物向北延伸堆积,海拔逐渐升高,古水系所在区域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古水系的南北高差在西部洪积扇不断堆积过程中缩小,而洪积扇的东西向高差增大,使河流逐渐偏向东侧。第(2)题,由材料“调研发现:洪积扇北缘分布有一条海拔约为840米的细条状湖相沉积带,自西向东延续至92°39'E附近后被流沙覆盖”可知,这条湖相沉积带原来是湖泊,自罗布泊延伸到阿奇克谷地,说明罗布泊与阿奇克谷地曾经水体相连;840米等高线从阿奇克谷地贯通至哈拉齐,说明两者之间有水体连通的地形条件,因此第四纪早期三者曾是通过水体连通的。
18.(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沙岭沙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介于庐山与鄱阳湖之间。近年来,沙山面积逐年扩大,土地沙化情况日趋严重。沙山的表面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特别是在东部临湖一侧,发育一系列顺盛行风延伸的垄状地形。下图为鄱阳湖沙岭沙山位置及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沙岭沙山临湖一侧的垄状地形不是纵向沙丘,甚至不是真正的沙丘,而是侵蚀地貌。沙地的侵蚀地貌以风蚀坑最常见。风蚀坑的形态与地貌部位有关,较陡的迎风坡上一般是伸长的槽形风蚀坑,沙山临湖一侧具备发育槽形风蚀坑的基本条件。下图为沙岭沙山槽形风蚀坑形成演化示意图。
(1)在沙岭沙山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虚线处用实线绘出垄脊线。
(2)简述沙岭沙山槽形风蚀坑的演化过程。
答案 (1)
(2)末次冰期,赣江河漫滩受风蚀,泥沙在沙山沉积;冬季风强盛期,赣江水位下降,输沙量减少,沙源减少,风力侵蚀加剧,形成风蚀坑;鄱阳湖形成期,湖水侵蚀强烈,湖岸变陡,沙源进一步减少,利于风蚀坑维持;现今,植被破坏,沙山活化,风力侵蚀加剧,风蚀坑有扩大趋势。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沙山的垄脊应高于两侧,类似地形上的山脊,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凸向低处,把其弯曲最大处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是垄脊线。第(2)题,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裸露的沙地不断被侵蚀,沙子被搬运离开后,遗留下凹陷洼地坑,凹陷洼地坑形成之后,因狭管效应,风力进一步变大,风蚀作用加强,从而形成槽形风蚀坑。读图可知,在末次冰期,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赣江的河漫滩受风蚀,泥沙在沙山沉积;冬季风强盛期,干冷的气候导致赣江水位下降,沙源减少,风力侵蚀加剧,干冷气候使沙山植被退化可能加剧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坑;鄱阳湖形成期,湖蚀强烈,湖岸变陡,利于风蚀坑维持;现今,由于植被受到人为破坏,沙山活化,在下风区产生明显的堆积,原沙山活化,风蚀坑有扩大趋势。
19.(2024·山东潍坊二模)(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土壤的潜育化过程是指在长期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的条件下,土层下部水多空气少,厌氧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产生较多还原性物质,好氧微生物少,影响了有机质的释放,形成带有铁锈斑纹或铁锰结核的青灰色潜育层(下图)。
潜育性水稻土在我国湖南、江西等省普遍存在,下部存在潜育层,导致水稻返青慢、产量低。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开沟排水、水旱轮作(如春夏种植水稻,秋冬种植油菜)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1)根据土壤潜育化的形成过程,概括土壤潜育化发生的条件。
(2)分析潜育性水稻土中水稻返青慢、产量低的原因。
(3)阐述开沟排水、水旱轮作措施在改良潜育性水稻土方面的作用。
答案 (1)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有机质,厌氧性微生物。
(2)土壤水分多,土温低,导致水稻返青慢;好氧性微生物少,有机质释放养分速率低,土壤肥力低;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根系发育受限制。
(3)降低地下水位,消除渍水危害;降低还原物质的含量,消除潜育层;土壤空隙空气占比增加,通气透水性能提升;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潜育化过程是指在长期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的条件下,土层下部水多空气少,厌氧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产生较多还原性物质,好氧微生物少。因此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有机质、厌氧性微生物就是土壤潜育化发生的条件。第(2)题,土壤水分多,水体比热容大,升温速度慢,土温低,导致水稻返青慢;好氧性微生物少,有机质释放养分速率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土壤水过饱和,透水通气性差,根系发育受阻。第(3)题,开沟排水,能够降低地下水位,消除渍水危害;厌氧微生物失去生存环境,降低还原物质的含量,消除潜育层;水旱轮作,旱作农业,使得土壤空隙空气占比增加,通气透水性能提升;轮作的作物品种不同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土壤的肥力增加,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海拔/m
秦岭
太行山北段
燕山
大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落叶阔叶
林上线平
均海拔
2 419
2 256
1 896
1 467
1 398
1 088
测点处山
顶平均海拔
3 012
2 586
2 285
1 534
1 432
1 8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通用版)滚动检测练2(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通用版)滚动检测练3(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通用版)热考情境专项练 热考1 太阳方位与影子(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同学拍摄时位于作品中楼群的,该教学楼的走向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