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2课时 移项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
3.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转化思想.
4.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和使用移项法则.
难点:能利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问题:你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预设: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试试用它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吧!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1)5x-2=8;
解:方程两边同时加2,得
5x-2+2=8+2.
合并同类项,得
5x=10.
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 x=2.
(2)7x=3x-8
解:方程两边同时减3x,得
7x-3x=3x-8-3x.
合并同类项,得
4x=-8.
方程两边同除以4,得 x=-2.
追问:你还有别的解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它解简单的方程,一方面巩固已学知识,另一方面为引出新课做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观察思考】
教师活动: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移项法则,在应用移项法则时体验移项的优越性.
问题:观察下列变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先观察,发现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预设: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两个方程的变形过程,发现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移项的概念.
【做一做】
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5+x=10移项得x= 10+5 ;
(2)6x=2x+8移项得 6x=8 +2x;
(3)5-2x=4-3x移项得3x-2x=4-5;
(4)-2x+7=1-8x移项得-2x+8x=1-7.
预设:
(1)错,移项没有变号,应修改为x=10-5.
(2)错,交换位置不是移项,应修改为6x-2x=8.
(3)(4)都是对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习,巩固、加强对移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想一想:
提出问题:移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
(1)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2)移项要变号;
(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把常数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
设计意图:明确移项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追问:你能用移项的方法解创设情境中的两个方程吗?
【做一做】
利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5x-2=8;
解:移项,得
5x=8+2.
化简,得
5x=10.
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 x=2.
(2)7x=3x-8.
解:移项,得
7x-3x=-8.
合并同类项,得
4x=-8.
方程两边同除以4,得 x=-2.
设计意图:求解两个方程,第一个方程,带着学生一起做,让学生体会用移项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例1 解下列方程.
(1) 2x+6=1;
分析: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也可以利用移项方法解,对比得到最简便的方法.
解: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
两边同时减6,得2x+6-6=1-6
合并同类项,得 2x=-5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2.5.
利用移项的方法解
移项,得 2x=1-6
化简,得2x=-5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 x=-2.5.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移项方法更加简便.
(2) 3x+3=2x+7.
分析:直接利用移项的方法解,注意移项要变号.
解:移项,得 3x-2x=7-3.
合并同类项,得 x=4.
设计意图:第(1)个方程引导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决,然后展开讨论,发现移项方法的优越性;第(2)个方程就没必要再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了,直接用移项的方法解,进一步体会移项方法的优越性.
例2 解方程:
分析:直接利用移项的方法解,注意移项要变号,含未知数的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方程两边同除以得x=4.
思考:你能说出利用移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归纳: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
③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系数化为1)
设计意图:明确用移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思考交流】
在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预设: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目的是简化运算.
环节四 巩固新知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解下列方程:
(1) 10x-3 =9 ; (2)5x-2 = 7x+8;
(3) (4)
解: (1) 移项,得 10x = 9+3.
化简,得 10x= 12.
两边同时除以10,得 x= 1.2.
(2)移项,得5x-7x = 8+2.
合并同类项,得 -2x= 10.
两边同时除以-2,得 x= -5.
(3)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同时乘以-2,得 x= -32.
(4)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同时乘以,得
2.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解:移项没有变号,正确的解法:
移项,得
-2x+3x=4-5.
合并同类项,得
x=-1.
3.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坐飞机普通舱旅客每人最多可免费托运20kg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一名旅客托运了35kg行李,机票连同行李费共付1323元,求该旅客的机票票价.
解:设机票票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x+(35-20)·x·1.5%=1 323
解得,x=1080
答:该旅客的机票票价为1080元.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环节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3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