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痕迹》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509122/0-17339682171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我们身边的痕迹》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509122/0-17339682171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9.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9.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我们身边的痕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可以拓宽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美术课不仅是画画课,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材料的多元和表现方法的多样。学生可以利用很多身边固定的或移动的物象进行拓印,感受印痕的美妙。《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尝试实物拓印,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本课课堂学习方式是开放的,通过个体体验与集体造型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充满探究的新奇与挑战的乐趣。根据“造型·表现”在教学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拓印知识,选择身边随处可见的有凸凹感的物体,体验其特点,感受各种物品拓印留下的不同痕迹的美感,并运用留下的痕迹进行组合、添画、创作,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能力目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在室内或室外开展一系列的拓印体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拓印组合作品。
3.情意目标:在对生活细节特别是自然物的观察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在合作中体验与同伴学习的快乐。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拓印的美感及其方法。
教学难点是:拓印对象选择恰当,方法运用得当,印痕清晰、完整、美观。
二、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本课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第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实物适合拓印,哪些不适合拓印,第二,拓印资源不足,会出现学生拓印同一种物品, 作品千篇. -律的现象:第三,由于课堂可以是开放的,教师可以选择室内授课,也可以选择到室外授课,组织教学有一-定难度;第四,在对拓印的形象进行合理想象、二次加工时,组织画面也存在一定难度。 鉴于此,教师可以综合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能力、水平等因素,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环境、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教学设计既有可操作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拓印的兴趣,确保达到良好学习效果。这都是我们本节课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地方。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示范拓印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掌握创作的方法。
2.活动探究法:通过观察、分析、说说、看看等环节加深对拓印的认识并根据拓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欣赏图片”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印章图案和硬币拓印图案(图片、音乐)把学生带入我们身边的痕迹拓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学习《我们身边的痕迹》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我们身边的痕迹》。
(二)新授
1.引导启发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直观学习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认识了解什么是拓印,讲解拓印的定义,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拓印后留下痕迹?对后面的学习有一个层次铺垫,做好引导启发。教学中此项内容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探究学习
其次,我设计了“观赏、方法学习、欣赏”这三个环节,因为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本课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示范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课件中)了解了拓印的知识再学习拓印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在欣赏和观看拓印的方法中(图片)学习,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观赏图片,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尝试不同材料拓印两到三张作品。(注意:拓印的物品有美丽的凹凸感,拓印的画面清晰美观。)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展示欣赏
接着是“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1.自评:把学生作品现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课件画面上)上展示。说一说你选择了什么物体进行拓印?用了那些颜色?
2.互评:说一说小朋友的作品拓印的痕迹好吗?好在哪里?哪里有不足? 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五、板书设计
9.我们身边的痕迹
拓印:是对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手工复制品。
拓印的方法:1.蒙纸。2.按住物体。
3.用笔或彩色轻轻均匀拓印出图案。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本节课学习掌握的内容与知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让学生对拓印知识和方法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9.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艺术实践,评价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学期9.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美术9.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学生说一说,观看课件,学生说感受,欣赏学生作品两幅,教师示范拓印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