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校补(jià) 狂澜(lán) 气冲斗牛(dòu)
B. 什物(shí) 污秽(huì) 愧怍(zuò) 颠沛流离(diān)
C. 修葺(qì) 契约(qiè) 迸溅(bèng) 悲天悯人(mǐn)
D. 矜持(jīn) 吞噬(sì) 灵犀(xī) 屏息凝神(bǐ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气冲斗牛(dòu)——(dǒu);
C.契约(qiè)——(qì);
D.吞噬(sì)——(shì);
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B.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C.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惯之,宽厚待人。
D.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磐,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一反即往——一反既往;
C.一以惯之——一以贯之;
D.告磐——告罄;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文章往往有很多妙论精言,每每读来颇耐人寻味。
B. 这部电影让人忍俊不禁大笑又不知不觉泪目。
C. 他的演讲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热血沸腾。
D. 成长的路上,阳光会洒满你的心田,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使用正确;
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与后面的“大笑”语意重复;
C.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使用正确;
D.不期而至:没有预料地到来。使用正确;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迎接大运会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舞台,成都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B. 妙手仁心的吴孟超院士,97岁高龄还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肝胆手术。
C. 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大大加快了中国粮食生产的速度和质量。
D. 甘肃马拉松赛事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是因为主办方疏忽大意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识。
A.成分赘余,应删去“迎接”;
C.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质量”;
D.句式杂糅,应删去“造成的”或“因为”;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信B. 康肃忿然曰 忿:气愤
C. 睨之久而不去 去:离开D. 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6.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以为顺流下矣
B. 但微颔之 然则天下之事
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求二石兽于水中
D.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自钱孔人,而钱不湿
7. 对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陈康肃公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B.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把一块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把油注入葫芦里。
C.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你也懂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D.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篇文章都寓含了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人们“熟能生巧”,乙文告诉人们认识事物要全面,还要重视实践。
B. 两篇文章的语言都精妙传神,甲文中一个“睨”字写出卖油翁认为对方的射技“不过如此”的神态和心理,乙文中一个“凡”字写出老河兵的经验丰富和笃定自信。
C. 两篇文章都设置了曲折的情节,甲文用一“问”一“忿”一“笑”使故事情节富于变化,乙文先写“众服为确论”,再写结果出乎意料,情节跌宕起伏。
D. 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用康肃公和卖油翁对比,突出康肃公的大度和卖油翁的苛刻;乙文用讲学家和老河兵对比,突出老河兵注重实践。
【答案】5. A 6. C 7. B 8. D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辨析。
A.句意为: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自矜:自夸。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凭借/动词,认为;
B.代词,指这件事/结构助词,的;
C.介词,在/介词,在;
D.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却;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辨析。
B.“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的正确翻译是:(卖油的老翁)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突出康肃公的大度和卖油翁的苛刻”错误,应是用陈尧咨善射却骄横冲天,衬托卖油翁虽然技高一筹,但不卑不亢的特点;【乙】文将寺僧的做法、讲学家的看法和老河兵的做法进行对比,突出老河兵注重实践。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位于河边,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的两座石兽一起陷入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搜寻石兽,最后无法找到,他们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他们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一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的人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原理。这两座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只不过是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疏松轻浮,石兽埋没在沙子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荒唐吗?”大家对他的话表示信服,认为这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在河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石头坚硬沉重,沙子疏松轻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由于石头的反击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必定倒转栽倒在坑中。像这样又一次冲刷,石头又翻转一圈,不停翻来翻去,石头于是就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动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9. 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①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请在岑参的《逢入京使》或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整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草色入帘青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 (2)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1)中注意“帘”等字的正确书写。
本题()中如写《逢入京使》,注意“逢、园、漫、袖、凭”等字的正确书写;如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注意“岭、赚、政、拦”等字的正确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戈壁滩上沙枣树
王尚桐
①在我的记忆中,沙枣树是戈壁滩上最美的树。
②苍茫的戈壁一望无际,只有亘古的沉寂和冷静。没有一抹绿色,没有一声鸟鸣。有的只是黄色的沙丘,灰黑色的戈壁。天山雪在天际白得如玉如云,偶然有云拂拭那高高的雪峰,反衬得雪峰愈加洁净,远远地凛然傲立着。
③戈壁滩上出现了稀疏的芨芨草,一束又一束在风中摆动,紧跟着一丛丛红柳枝映入眼帘。站立在红柳丛后面是一排排高高的沙枣树,沙枣树后面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④这种生长在戈壁上的沙枣树,树干挺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隆冬戈壁,夹带着沙石的白毛风掠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荒漠,狂风沙石,常常将沙枣树拦腰斩断。翌年春天,断口的树桩上又爆出了新芽,很快齐刷刷又抽出了无数枝条,上面还有尖利的刺。它没有像春风杨柳那样娇柔妩媚,绿色的身躯,直指向蓝天,指向白云,一副怒发冲冠的模样。沙枣树是戈壁和绿洲的分界线。它站在那里,抵御风沙的肆虐和侵袭,保护绿洲家园。
⑤这时节正是沙枣花盛开的季节,一簇簇的黄色小花,像碎金子一样在阳光下闪耀。浓郁的花香飘荡在戈壁上,引来蜂儿“嗡嗡”歌唱,围着沙枣树翩翩舞蹈,为死寂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灵动。不由想起20世纪60年代,成千上万的上海支边青年,高唱着《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曲,从黄浦江来到天山下,他们引来天山水,栽下防风防沙的沙枣林,挖渠排碱,戈壁沙滩变良田,新疆成了全国优质粮棉基地。
⑥等到秋天,沙枣成熟了,像红玛瑙一样的沙枣果,一串串,一摞摞,铺压在树枝上。椭圆形的沙枣,粉红色的果皮,乳白色的果肉。尝一口,有点干。当然了,这里是缺水的戈壁。有点涩,不奇怪,它生长在盐碱地中。有点甜,这才是更加难得呀。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不够吃,沙枣是最好的果腹之物。
⑦沙枣树默默地站立,默默地开花结果,默默地成了一片风景。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人谈到,有没有人知道。它只是在尽其所能地生活与无私奉献。
⑧站在沙枣林呵护的棉田里,棉朵如云似雪,突然想起战天斗地的农垦战士,想起了为国守土的官兵……
⑨沙枣花香飘四季,一直萦绕着戈壁大地。
(有删改)
10. 作者为什么认为沙枣树是戈壁滩上最美的树?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
11.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请简要赏析。
12. 文章结尾第⑨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0. ①树干挺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②抵御风沙,保护绿洲家园。③沙枣花香味浓郁,为戈壁带来生机和灵动。④沙枣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们。⑤沙枣果是果腹之物。⑥沙枣树有顽强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11. 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沙枣树刚强的外部特征,对沙枣树抵御风沙侵袭和保护绿洲家园的作用表达了赞美之情。
12. 内容上,表面写沙枣花香味浓郁,萦绕着戈壁大地,深层指沙枣花顽强生活、无私奉献精神品质在戈壁大地广泛传播。沙枣花象征的无私奉献的人们值得赞颂,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结构上,照应标题和文章开头,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由第④段“这种生长在戈壁上的沙枣树,树干挺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可得出:沙枣树树干挺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由第④段“它站在那里,抵御风沙的肆虐和侵袭,保护绿洲家园”,可得出:沙枣树抵御风沙,保护绿洲家园;
由第⑤段“浓郁的花香飘荡在戈壁上,引来蜂儿‘嗡嗡’歌唱,围着沙枣树翩翩舞蹈,为死寂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灵动”可得出:沙枣花香味浓郁,为戈壁带来生机和灵动;
由第⑤段“不由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成千上万的上海支边青年,高唱着《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曲,从黄浦江来到天山下”、第⑧段“突然想起战天斗地的农垦战士,想起了为国守土的官兵”,可得出:沙枣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们;
由第⑥段“有点甜,这才是更加难得呀。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不够吃,沙枣是最好的果腹之物”,可得出:沙枣果是果腹之物;
由第⑦段“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谈到,有没有人知道。它只是在尽其所能地生活与无私奉献”,可得出:沙枣树有顽强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此题已提示该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句中“绿色的身躯,直指向蓝天,指向白云,一副怒发冲冠的模样”,可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沙枣树具有刚强的外部特征,结合第④段“它站在那里,抵御风沙的肆虐和侵袭,保护绿洲家园”,可知表达了对沙枣树抵御风沙侵袭和保护绿洲家园作用的赞美之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内容上:“沙枣花香飘四季”是双关语,结合第⑤段“浓郁的花香飘荡在戈壁上,引来蜂儿‘嗡嗡’歌唱,围着沙枣树翩翩舞蹈,为死寂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灵动”,可知表面指沙枣花香味浓郁,萦绕着戈壁大地;结合第⑦段“沙枣树默默地站立,默默地开花结果,默默地成了一片风景。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人谈到,有没有人知道。它只是在尽其所能地生活与无私奉献”,可知深层指沙枣花象征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戈壁大地得以传播;结合第⑤段“不由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成千上万的上海支边青年,高唱着《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曲,从黄浦江来到天山下”、第⑧段“突然想起战天斗地的农垦战士,想起了为国守土的官兵”,可知沙枣花象征的无私奉献的人们值得赞颂,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结构上:结合标题“戈壁滩上沙枣树”及第①段“在我的记忆中,沙枣树是戈壁滩上最美的树”,可知第⑨段“沙枣花”“戈壁大地”照应标题和文章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五、作文(共60分)
13. 本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不幸却善良的老王,勇敢又孝顺的木兰,助人为乐的梨花:姑娘,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和他们一样的人,这些人让我们尊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佩服。
请以《这样的他(她)让我______》为题写作。
要求:①要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这样的他让我敬佩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点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而我敬佩的是鲁迅。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的一生以笔为武器与敌人战斗。其实,鲁迅先生最初的理想不是作家,而是成为一名医生。他曾去日本留学过,当他看到中国落后,政府的腐败,中国人民的愚昧时他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写作,以文学作品唤醒中华民族的斗志。
鲁迅先生对他的亲人非常亲切、关怀。有一天他去侄女家做客,问侄女:“你读过《水浒传》吗?”他侄女看过,但是她那时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所以当鲁迅先生让侄女谈谈那一百零八名大将的故事时,侄女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她说及时雨是武松,宋江是黑卷风。鲁迅先生直接说:“不对,看来还是我的记性好。”侄女听到后羞愧地满脸通红,从那以后,侄女都会认真看书。
鲁迅先生不仅对亲人好,对朋友也是很友好。有一次萧红还有鲁迅先生其他朋友去鲁迅先生家做客。他们谈到半夜了,一点钟以后他们才回家,而十二点过后电车就没有了。那时外面下着小雨,而灯光也全部灭掉了。这时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要让朋友坐小汽车回去,并且嘱咐让许先生付钱。
鲁迅先生还经常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和他的哥哥走在路上时,看到一位大冬天赤着脚拉车的人,拉车的人不小心踩到玻璃块,坐在地上哀怨。于是,鲁迅先生赶紧回去拿医药箱,帮拉车的人取出玻璃片并缠上绷带,然后给拉车的人一些钱,让他回去买—双鞋子并且再休息几天,等伤好了再去上班。鲁迅先生经常会阅读青年人的来信,青年人写字写得非常草率,即使这样鲁迅先生还是会看三五遍的并且还会给他们回信。
鲁迅先生的时间很紧,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他也是这么做的:翻一翻书对于他就是休息。
终其一生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形容他再好不过了。这就是我敬佩的——鲁迅先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这样的他(她)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他(她)让我_______”中“他(她)”即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其中“我”暗示了情感的主体。他(她)是谁?他(她)让我怎样?结合材料“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和他们一样的人,这些人让我们尊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佩服”可补写:敬佩、感动、尊敬、喜欢、崇拜等等。
第二,思路点拨。面对这个题目,我们首先要将题目中的“他(她)”确定下来,然后在结合人物去选材。选材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才能表达自己情感。例如写“这样的他让我敬佩”,文中的“他(她)”是自己的老师,那可以写写老师对自己的帮助,老师敬业精神等,这些让自己产生了敬佩之情。又如写“这样的他让我感动”,可以写抗议期间像钟南山院士等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而操劳,让我感动。文中可以具体描写一个人,突出其精神;也可以描写一类人,采取小片段的形式,来表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某种精神。注意安排好详略。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①行,冷磷依萤聚土塍②。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释】①筇(qióng):一种竹子。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这里指手杖。②土塍(chéng):田间的土埂。
14. “竹窗斜漏补衣灯”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 这首诗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下,诗人日思夜盼的亲人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
15. 诗人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到了村店,也因月昏无灯,泥路滑,十分难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补衣灯的光亮,照着人继续前行。
上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天黑之时行走在归家的路上,月昏无灯,道路湿滑,难以行走,这里展现的是艰难的、有些凄凉的处境;而“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句写竹篱茅舍中,竹窗漏出一点昏黄的灯光,想必那是补衣服的光亮,前后形成对比。上句凄凉,下句温馨。
画面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隐隐漏出,想必那昏黄的灯光下,是有人在为亲人缝补衣服。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题情感。
诗意:夜归天黑,需撑着竹杖而行,好在田埂上聚有磷火和萤火虫,发出微光,使人顺利通过。到了村店,也因月昏无灯,泥路滑,十分难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补衣灯的光亮,照着人继续前行。
题目是“夜归”,夜晚天黑的情况下,作者依然走着归家的路途,表现出诗人归家的急切;“竹窗斜漏补衣灯”既是作者看到的画面,也是作者想象的画面,作者由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的亲人,也在灯光下缝补衣服想着自己,由此表现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亲人对游子的思念。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邈传
①李邈,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
②以迕童贯,迁知霸州。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则语贯,宜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竟不能用,邈乃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③金人犯京师,诏邈,遂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战不利。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为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兵与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
④守真定,邈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不数日,得钱粟众多,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金人拘邈于燕山府,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天下强弱之势安有常,汝不知归二帝①及两河地,岁取重币,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
(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改)
【注释】①二帝:此处指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贯竟不能用 竟:最终
B 宜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阴:暗中
C. 不能屈 屈:使屈服
D. 胜固社稷之福 固:坚固
17.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也,陛下无过忧。”
(2)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
18. 李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16. D 17. (1)皇上问怎样抵御敌人,李邈说:“胜败是兵家常有的情形,陛下不必过分忧虑。”(2)将死,脸色不变,向南拜了两拜,端正地坐着接受刑戮。
18. 年轻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受百姓爱戴,不慕荣利,视死如归。
【解析】
【16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D.“胜固社稷之福”的意思是:战胜固然是国家的福分。固:固然。不是“坚固”。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奈何(怎么办)、常势(经常有的情势)、无(没有)、过忧(过分忧虑)”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将(将要)、南向(向南方向)、再拜(拜了两拜)、戮(杀戮)”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第①段“李邈,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可知,李邈年轻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从第③段李邈说的“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叙写的面对不利战局,他力劝皇帝边和谈,边出战,也可见他有谋略。
从第④段“守真定,邈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不数日,得钱粟众多,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可知,他在缺钱少粮,又无外援,面对强敌依然尽其所能,英勇作战,可见其既受百姓爱戴,也表现出其有勇气。
从第④段“金人拘邈于燕山府,不能屈。……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面对金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慷慨赴死,可见其他不慕荣利,视死如归,有气节。
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李邈,唐代皇族。宰相李适的后代。
年轻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因为触犯童贯调任霸州知州。回到朝廷,童贯将要联合金人夹攻契丹,召李邈到自己的府第,想用言语打动李邈,使他依附自己。李邈对童贯说,应该暗中联合契丹来图谋金人,童贯没有采用他的建议。李邈感叹地说:“国家的祸乱从这里开始啦!”
金人侵犯京师,皇上召见他,李邈激昂振奋,再次出仕上路。到达朝廷,恰逢出战失利。皇上问怎样抵御敌人,李邈说:“胜败是兵家常有的情形,陛下不必过分忧虑。种师道是老将,有盛名,是契丹和金人畏惧的将领。朝廷只管主持和谈,而把各路军队全部交给种师道,根据敌情确定攻守。将领在军队中,君主的命令有不接受的。使他发现可攻击的机会就进攻,战胜固然是国家的福分;不胜,也足以使敌人知道我们有把国家存亡作为重任的将领。”皇上认为很好。
守卫真定,李邈估计无法抵御敌人,就出文告让百姓出钱,共同死守。不几天,筹得钱和粮食很多,招募百姓组成敢死队也有几千人。金兵到来,城被围,有时出战,有时坚守,相持四十天。城被攻破,李邈巷战不能取胜,想要投井自尽,身边的人拉住他,使他不能投井。金人就把他关押在燕山府,(却)不能使他屈服。过了一些日子,想让李邈任沧州知州,李邈笑着并不答复,并且劝说他们:“国家的强大弱小哪里是长久不变的呢,你们不如在此时送还我们的两位皇帝和两河地区,每年像契丹一样收取丰厚的财物,来谋求长久之利,(难道将来你们的)强大还可以依赖么?”金人大怒,李邈就遇害了。将死,脸色不变,向南拜了两拜,端正地坐着接受刑戮。燕地的百姓为他流泪。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9. 名著阅读。
请根据《海底两万里》南极的一段旅程,将尼摩船长和同伴们的自由行攻略补充完整。
时间:1867年3月
地点:南极
交通工具:“诺第留斯号”
主要人员:尼摩船长、法国生物学者A( )、康塞尔、尼德•兰
行程记录:看南极冰山美景、观赏南极动物、插上登陆族彰
危险提示:浮冰里穿行、B( )
【答案】 ①. 阿龙纳斯 ②. 遭到浮冰围困,潜艇搁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和情节。
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可知,《海底两万里》的主要人员有尼摩船长、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
他们在南极圈遭遇冰川封路,潜艇只能潜到更深的水层去,选择从冰山底下穿过;在南极点,他们遭到浮冰围困,潜艇再次搁浅,面临缺氧危险,众人轮流凿冰,并用沸腾的开水喷射冰,最后撞开冰层。
20. 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这句话在祥子身上有充分的体现,根据下面的要求,列举出一个相关情节。
(1)祥子守住做人的尊严:__________________
(2)祥子失去做人的尊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祥子守住做人的尊严:虽然身份卑微,但祥子不堪忍受杨太太的奴役而愤然辞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②. 祥子失去做人的尊严:祥子的梦想破灭后,他到处骗钱、出卖朋友,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列举能够分别体现祥子守住做人的尊严与失去做人尊严的事例即可。
如:尽管生活贫困,但是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做人的尊严;小福子死后每天穿得邋邋遢遢,不再顾及自己的尊严。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老师
贾平凹
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②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彼此尊重、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③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币,不敢挤人,惟恐入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上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④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⑤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服强者,弱者悄然遁去,怕警察来了脱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敢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雄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⑥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也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有改动)
21. “我”为什么认为三岁半的孩子孙涵泊该是自己的老师?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22. 请赏析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
23. 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我”的想法和做法,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
24.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21. ①善良,有爱心,有慈悲胸怀,尊重生命: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不接受阿姨摘的花朵。②坚持自我,无所畏惧;大胆指挥国歌。③坦诚,直率:他对“我”写的条幅评价。④勇敢,正直,大义凛然:他制止街上两人打架。
22.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涵泊对不尊重生命阿姨的气愤,突出他十分善良、有爱心和尊重生命的性格特点。
23. “我”的想法和做法与三岁半的孙涵泊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孙涵泊心灵纯洁,纯真可爱,突出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学习。
24. 作者相信意识到儿童可以作为成人老师的应该不只是作者一个人,作者希望更多的人向儿童学习,少一些庸俗﹑势利,多一些爱心、坦诚和勇气。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①段“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②段不接受阿姨摘的花朵,表现孙涵泊善良,有爱心,有慈悲胸怀,尊重生命;
结合③段大胆指挥国歌,表现孙涵泊坚持自我,无所畏惧;结合④段他对“我”写的条幅评价,表现孙涵泊坦诚,直率;结合⑤段,他制止街上两人打架,表现了孙涵泊勇敢,正直,大义凛然。因为他有这些可贵的品质,所以“我”认三岁半的孩子孙涵泊该是自己的老师。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赏析。
动作描写,“翻”“扇”这些动词十分生动传神,表明了孙涵泊小朋友对阿姨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表现了他的天真和善良,突出了“我的老师”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作用分析。
结合“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分析,“我”的想法和做法与三岁半的孙涵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孙涵泊心灵纯洁,纯真可爱,突出相对于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学习。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
文章记叙了三岁半的孙涵泊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不接受阿姨摘的花朵,大胆指挥国歌等事情,表现了他年龄虽小,但是善良,有爱心,有慈悲胸怀,尊重生命。相对于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学习。作者相信意识到儿童可以作为成人老师的应该不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同时表达了他的良好愿望,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向儿童学习,少一些庸俗、势利胆怯和虚伪,多一些坦诚、爱心和勇气。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25. 登高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由一种日常习俗变为一种蕴含着丰富文化意蕴的符号,让我们一起走进登高诗吧。
(1)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读登高诗”的发言。请结合语境,说说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同学甲:①诗歌,从来都不是生活中的速食品。读诗,是让它在你的生命中发挥作用。
同学乙:②诗人和艺术家是带着翅膀登高的。读登高诗,是和诗人一起俯瞰云生足下,感叹志在高山,追忆华年似水,畅想未来可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则活动通知在语意连贯、言语得体方面有错误,请将错误句序号及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通知
各位同学:
①望远则可致思,登高则可望远。②我们应如何去品读一首登高诗呢?③有哪些方法可让我们更深入理解古代登高诗的精髓呢?④学校特别邀请了著名专家某某教授于6月20日晚6:00在学校报告厅,为大家作“如何品读古代登高诗”的专题讲座,⑤请各位同学准时莅临。
校学生会6月15日
错误句: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句: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语境,在两条横线上各补写一句话,要求语言鲜明、生动,句式大体一致。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和才子政客的满腹愁绪、一腔豪情,都抛洒在华夏大地的名山古迹中。崔颢登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沉沉暮色中满是乡愁悠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登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天地壮阔,昂扬的亮色让人精神振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诗歌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 ②. 诗人和艺术家写登高诗都带有想象和联想的意味。
(2) ①. ① ②.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则可致思。 ③. ⑤ ④. 请各位同学准时参加。
(3) ①. ①陈子昂登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楼眺望,宇宙茫茫,顿显慷慨悲凉 ②. ②曹孟德登高,“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平阔的海面蕴藏着壮阔胸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言外之意。
①“诗歌,从来都不是生活中的速食品”这一句将诗歌比作速食品,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点明诗歌不会像速食品那样快速消化,立刻见效,立竿见影的。
②“诗人和艺术家是带着翅膀登高的”这一句将想象力比作翅膀,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阐明诗人和艺术家写登高诗都带着丰富想象力。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通知修改
①语序不当,先登高才能望远,望远之后才致思,故将上下句互换位置。
⑤用词不当,“莅临”是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这里对象是同学们,应将“莅临”改为“参加”。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作答时,按照“诗人+登高,有关登高的诗句……”的格式进行补写。且前一句表现“满腹愁绪”,后一句表现“一腔豪情”
示例:①杜甫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②高适登高,“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秋风落叶,故国之思,尽显伤感悲凉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成都成华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