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语文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评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梦中回到,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了结完成,词牌名,默写常考,辛词之壮,酒气正盛挑灯看剑,沙场点兵战事激烈,现实悲白发生,答题支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1143—1194),名亮,婺(wù)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他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他的。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诵读指导】朗读时,上片描写军旅生活、阅兵场面的内容,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下片读抒发豪情的内容时,语调要高昂,气势要豪迈,最后一句气势陡转而下,语调应低沉悲愤,要读出无奈、失落之感。
结合注释,读懂词句大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意思是,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炙,烤熟的肉食。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对偶/用典】上片第三、四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及“八百里”“五十弦”的典故,描写了将士们雄豪壮美的军营生活。“分”“翻”二字,动感强烈。
题目。赋,写作。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词。
勾勒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虚实结合】实: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上片:虚实结合。描述军旅生活,前两句将镜头定在军营之中,三到五句每句写一事,“分麾下炙”“翻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关于军中生活的回忆,词人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渴望跃然纸上。
【品词】“可怜”表达了词人长期闲居,壮志难酬的郁闷、惆怅之情。与前文形成强烈对比。
【赏句】运用对偶、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典故,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再现了马快弦急、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侧面烘托了出征战士冲锋陷阵、勇猛无比的英雄形象。
点明战争的目的,阐述词人的抱负,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和爱国热情。
下片:欲抑先扬。紧承上文,前四句描绘战事,末句一声感叹凝聚词人万千感慨,由梦境返回现实,化“雄壮”为“悲壮”,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词中典故: ①八百里 《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②五十弦 典出《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③的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语》: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助他脱险。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马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从诗(词)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
理解诗(词)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
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前句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后句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借助关键点理解,如诗(词)的题目或体裁、诗(词)眼、意象、注、序、作者等
用简明话语阐述情感或主旨,如忧国忧民、孤寂、恬淡等
结合具体诗(词)句或意象分析情感,可重点关注尾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词通过对军旅生活和战斗场面的追忆,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1.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选取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中考)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对偶及典故写军营豪壮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引出对梦中情景的回忆,表达对军旅生活的怀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解析】结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看宝剑”是实写,“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的回忆,是虚写。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二者在风格与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江城子》与《破阵子》比较阅读
辛弃疾人生三阶段(1)起义南归时期(1140-1162) 辛弃疾生在靖康之乱后十三年。1161年,辛弃疾参加抗金义军,后带领义军投奔南宋,希望在南宋实现他恢复中原故土的理想。 (2)辗转任职时期(1163-1181) 隆兴元年(1163),辛弃疾已在南宋任职,时年23岁。后分别于1165年和1170年,写成奏疏《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抗敌复国计划,但未被统治者采纳,本人也不受重用。在担任湖南安抚使时,他建立了一支雄镇一方的“飞虎军”,组织抗金力量,终因主张抗战而触犯当权的主和派,多次受贬,屡遭打击。 臣闻: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负抱愚忠,填郁肠肺。(《美芹十论》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习docx、《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do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学案docx、《破阵子》mp3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体会本词的艺术特色,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作者介绍,了解词牌,朗读诗词,翻译诗词,诗词赏析,醉里挑灯看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划分节奏,疏通诗意,全诗赏析,总结全词,雄壮悲壮,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