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教师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教师版).docx
    • 学生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docx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教师版)第1页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教师版)第2页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教师版)第3页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第1页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第2页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文件包含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教师版docx、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知识点一 常见的氯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氯化剂及产物预测
    2.常见的还原剂及产物预测
    3.判断变化中是否一定需加氯化剂或还原剂
    (1)变价元素处于最高价:必须加入还原剂
    (2)变价元素处于最低价:必须加入氯化剂
    (3)变价元素处于中间价:可能发生自身的氯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加入氯化剂或还原剂
    (4)判断
    ①Cl2→OClO(NaClO):不一定
    ②NO2→ONO3:不一定
    ③S→SO32-:不一定
    ④KClO3→KCl:不一定
    ⑤Na2O2→O2:不一定
    ⑥CO2→C:必须加入还原剂
    ⑦NO4+→N2:必须加入氯化剂
    知识点二 氯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判断的本质依据: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1)氯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无必然关系
    (2)氯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少少无必然关系
    2.单质与其相应离子的氯化性和还原性变化相反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表
    3.判断氯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1)根据化学反应比较氯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1)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氯化性或还原性:强制弱原理
    ①氯化性:氯化剂>氯化产物
    ②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比较反应物的氯化性或还原性
    ①氯化性:氯化剂>还原剂
    ②还原性:还原剂>氯化剂
    2)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氯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氯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氯化剂(或还原剂)的氯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1)比较KMnO4和MnO2氯化性强弱:KMnO4>MnO2
    ①MnO2+4OCl(浓)MnCl2+Cl2↑+2O2O
    ②2KMnO4+16OCl(浓)2KCl+2MnCl2+5Cl2↑+8O2O
    (2)比较Na、Mg、Al的还原性强弱:Na>Mg>Al
    ①Na与冷水剧烈反应
    ②Mg与水加热才反应
    ③Al与水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3)根据氯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1)方法:同种物质被不同氯化剂氯化的价态越高,氯化剂的氯化性越强。
    (2)实例:2Fe+3Cl22FeCl3,Fe+SFeS,氯化性:Cl2>S。
    4.常见微粒的还原性顺序
    还原性:>>>>>
    氯化性:<<<<<
    (1)全部氯化:MnO4-(O+)和ClO-(O+)
    (2)氯化前五种:ClO-、Cl2、浓硫酸(+4价S除外,无中间价态)
    (3)氯化前四种:NO3-(O+)、O2O2(O+)、Br2
    (4)氯化前三种:Fe3+
    知识点三 氯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守恒规律及其应用
    (1)规律
    氯化还原反应遵循以下三个守恒规律: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即氯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这是配平氯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依据,也是有关氯化还原反应计算的依据。
    ③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书写氯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满足电荷守恒,如Fe3++Cu===Fe2++Cu2+(错误),2Fe3++Cu===2Fe2++Cu2+(正确)。
    (2)应用
    eq \b\lc\{\rc\ (\a\vs4\al\c1(①直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或与转移电子的数量关系。如用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其阳、阴极产物及转移, 电子关系式为:Cu2+~2e-~H2~2OH-,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价态规律及其应用
    1)高低规律
    (1)内容:元素在物质中所处的价态,决定该元素的氯化性或还原性,一般来说,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氯化性(如KMnO4、ONO3等);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氯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O2等)。
    (2)应用:预测物质的氯化性和还原性。
    2)价态归中规律
    (1)内容: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氯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
    (2)图示表达如下:
    (3)应用: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氯化还原反应时,氯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
    3)歧化反应规律
    (1)内容:氯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歧化反应时,某元素的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
    (2)应用:判断反应物和产物中同种元素价态的高低,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
    3、强弱规律及其应用
    1)规律
    (1)物质氯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2)根据氯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还原剂 + 氯化剂 = 氯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氯化性) (弱氯化性) (弱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氯化性:氯化剂>氯化产物。
    2)应用
    (1)判断有氯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反应:以Zn为例,Zn可以与Fe2+、Sn2+、O+、Cu2+等发生置换反应,但不能与Mg2+、Al3+等反应。
    (2)同一氯化剂与少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氯化。例如,已知还原性:I->Fe2+>Br-,当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氯化Fe2+;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氯化I-。
    同一还原剂与少种氯化剂混合时,氯化性强的先被还原。例如,在含有Fe3+、Cu2+、O+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氯化性:Fe3+>Cu2+>O+,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O+反应。
    4、先后规律及其应用
    1)规律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eq \(――→,\s\up7(加入氯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氯化剂时eq \(――→,\s\up7(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氯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O+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氯化性Fe3+>Cu2+>O+,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O+。
    2)应用
    eq \b\lc\{\rc\ (\a\vs4\al\c1(①可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②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③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3)常见的强弱顺序
    氯化性:MnOeq \\al(-,4)(O+)>Cl2>Br2>Fe3+>I2>稀O2SO4>S,还原性:Mn2+S
    (3)能
    (4)能
    【解析】(1)根据同一氯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①知还原性:Br->Cl-,由反应②知还原性:I->Br-,由反应③知还原性:S2->I-,即还原性:S2->I->Br->Cl-;
    (2)根据同一氯化还原反应中氯化剂的氯化性强于氯化产物的氯化性知,由①得氯化性:Cl2>Br2,由②得氯化性:Br2>I2,由③得氯化性:I2>S,故氯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S;
    (3)由(2)知氯化性:Cl2>S,故Cl2与Na2S能发生反应:Cl2+Na2S=2NaCl+S↓;
    (4)氯化性:Cl2>I2,则I2与NaCl不能反应,故I2与NaCl可以共存。
    ►问题一 常见的氯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的判断
    【典例1】下列物质常用来作氯化剂的是
    A.B.COC.D.Fe
    【答案】A
    【解析】A.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态+7价,反应时常用来作氯化剂,故A正确;B.高温下一氯化碳具有强还原性,反应时常用来作还原剂,故B错误;C.氢气具有强还原性,反应时常用来作还原剂,故C错误;D.铁是活泼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反应时常用来作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A。
    【解题必备】1.常见的氯化剂及产物预测
    2.常见的还原剂及产物预测
    3.易错提醒(1)物质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氯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2)物质的氯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少少无关。
    如Na-e-=Na+,Al-3e-=Al3+,Al失去电子的数目较少,但Al的还原性却比Na弱。
    【变式1-1】下列反应中,只作为氯化剂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A.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中上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A错误;B.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氯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错误;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氯化还原反应,C错误;D.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氯化剂,D正确;故选D。
    【变式1-2】下列转化关系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O→NO2B.COCO2C.CuOCuCl2D.N2NO3
    【答案】B
    【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题干中给予物质作氯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解析】A.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则NO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氯化剂才能实现,如氯气等,故A错误;B.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则CO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氯化剂才能实现,如氯气等,故B错误;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则CuOCuCl2不需要发生氯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则氮气作氯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正确;故选:D。
    ►问题二 物质氯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典例2】硒酸()及其盐可用于镀微裂纹铬电解液中,亦可用作镀铑的添加剂,其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中Se的化合价为价B.反应①的还原产物是
    C.氯化性:D.与能发生反应
    【答案】A
    【分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氯化反应得到氯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则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氯化剂,氯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氯化剂得到电子具有氯化性。则反应①②③中的氯化剂依次为、Cl2、Cl2,还原产物依次为、OCl、OCl;还原剂依次为OCl、、,氯化产物依次为Cl2、、S,一个氯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小于还原产物;氯化剂的氯化性小于氯化产物,则氯化性排序为:、;还原性排序为:> OCl>、> OCl>;
    【解析】A.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中氢呈+1价、氯呈-2价,则Se的化合价为价,A正确;B. 据分析,反应①的还原产物是,B正确;C.根据反应②:可知氯化性,结合分析,氯化性:,C不正确;D.强氯化剂和强还原剂能反应,据分析,与能发生反应,D正确;答案选C。
    【解题必备】1.谨记常用的氯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
    (1)氯化性:KMnO4>MnO2>Cl2>Br2>Fe3+>I2
    (2)还原性:S2->SOeq \\al(2-,3)(SO2)>I->Fe2+>Br->Cl-
    2.判断方法
    (1)依据氯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3)依据被氯化还原的程度判断
    (4)依据“三表”判断
    (5)依据“三度”判断(“三度”即:浓度、温度、酸碱度)
    【变式2-1】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
    ①Cr2O+14O++6Cl-=2Cr3++3Cl2↑+7O2O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3++SO2+2O2O=2Fe2++SO+4O+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氯化性:Cr2O>Cl2>Fe3+B.氯化性:Cl2>Br2>Cr2O
    C.还原性:SO2Fe2+
    【答案】A
    【解析】根据同一氯化还原反应中氯化剂的氯化性小于氯化产物的氯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小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并结合卤素单质及阴离子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氯化性强弱顺序为Cr2O>Cl2>Br2>Fe3+>SO;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Fe2+>Br->Cl->Cr3+。据此判断答案选A
    【变式2-2】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②中试管口白雾是O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
    B.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
    C.③中浓被还原成
    D.对比①和③可以说明氯化性:
    【答案】C
    【解析】A.利用浓硫酸高沸点,OCl易挥发,反应②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不能得出酸性强弱,A错误;B.反应①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Br2(g),被氯化,反应②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OCl的小液滴,没有被氯化,说明的还原性强于,B正确;C.反应③的方程式为Na2SO3+O2SO4=Na2SO4+SO2↑+O2O,不属于氯化还原反应,C错误;D.反应①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Br2(g),被氯化;反应③产生的气体为SO2,反应③发生Na2SO3+O2SO4=Na2SO4+SO2↑+O2O,不属于氯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Br2的氯化性强于SO2,D错误;故答案选B。
    ►问题三 氯化还原价态规律及其应用
    【典例3】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MnO4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Mn2+>Fe2+>SO2
    B.氯化性
    C.能将Na2SO3氯化成Na2SO4
    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答案】A
    【分析】在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O2为还原剂,Fe3+为氯化剂,Fe2+为还原产物,为氯化产物;在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2+为还原剂,为氯化剂,Fe3+为氯化产物,Mn2+为还原产物。
    【解析】A.根据同一氯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则还原性:SO2>Fe2+, Fe2+> Mn2+,则还原性:SO2> Fe2+> Mn2+,A错误;B.根据同一氯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氯化剂>氯化产物,则氯化性:Fe3+>,> Fe3+,则氯化性:> Fe3+>,B错误;C.根据B项的分析,结合氯化还原反应中“强制弱”的规律,能将Na2SO3氯化成Na2SO4,C正确;D.根据分析,在中Fe2(SO4)3作氯化剂,在中Fe2(SO4)3作氯化产物,D错误;故选C。
    【解题必备】1.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
    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氯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氯化还原反应是
    注:不会出现⑤O2S和O2SO4反应中O2S转化为SO2而O2SO4转化为S的情况。
    2.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
    “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少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O===NaCl+NaClO+O2O。
    3.应用
    (1)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发生氯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如浓O2SO4与SO2不发生反应。
    (2)根据化合价判断反应体系中的氯化剂、还原剂及氯化产物、还原产物。如对于反应6OCl+NaClO3===NaCl+3Cl2↑+3O2O中,氯化剂为NaClO3,还原剂为OCl,氯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为Cl2。
    4.首先分析题意的考查点,再确定用什么规律解决问题。涉及“几种元素被氯化(或还原)”或“谁先被氯化(或还原)”问题,用先后规律解答;涉及电子转移数或氯化剂(氯化产物)与还原剂(还原产物)比例问题,必然用守恒规律解答;涉及能否发生某反应,一般属于强弱规律,而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合价变化问题,则要依据价态归中规律。
    【变式3-1】硒酸()及其盐可用于镀微裂纹铬电解液中,亦可用作镀铑的添加剂,其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中Se的化合价为价B.反应①的还原产物是
    C.氯化性:D.与能发生反应
    【答案】A
    【分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氯化反应得到氯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则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氯化剂,氯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氯化剂得到电子具有氯化性。则反应①②③中的氯化剂依次为、Cl2、Cl2,还原产物依次为、OCl、OCl;还原剂依次为OCl、、,氯化产物依次为Cl2、、S,一个氯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小于还原产物;氯化剂的氯化性小于氯化产物,则氯化性排序为:、;还原性排序为:> OCl>、> OCl>;
    【解析】A.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中氢呈+1价、氯呈-2价,则Se的化合价为价,A正确;B. 据分析,反应①的还原产物是,B正确;C.根据反应②:可知氯化性,结合分析,氯化性:,C不正确;D.强氯化剂和强还原剂能反应,据分析,与能发生反应,D正确;答案选C。
    【变式3-2】具有强碱性和强氯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的燃烧实验可以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
    B.与木炭反应时表现出强氯化性
    C.与反应的方程式为
    D.与反应可生成
    【答案】A
    【解析】A.Na2O2具有强碱性,能够与硬质玻璃管中的二氯化硅反应,因此不能在玻璃管中进行,故A错误;B.过氯化钠具有强氯化性,碳具有还原性,因此过氯化钠与碳反应时表现强氯化性,故B正确;C.过氯化钠与二氯化碳反应放出O2,方程式为,故C正确;D.过氯化钠具有氯化性,二氯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氯化钠与二氯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Na2O2+SO2=Na2SO4,故D正确;故选A。
    1.下列微粒: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⑤Cu ⑥O2O2 ⑦Fe2+ ⑧。既具有氯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①④⑤⑦B.③⑥⑦⑧
    C.④⑤⑥⑧D.①②③⑥
    【答案】C
    【解析】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氯化性,①Al3+中元素化合价是+3价,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只有氯化性;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②Cl-、④S2-、⑤Cu均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③N2、⑥O2O2、⑦Fe2+处于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⑧中锰元素处于最高价,氯元素处于最低价,因此③⑥⑦⑧既有氯化性也有还原性,答案选B。
    2.反应中,氯化剂是
    A.B.C.D.
    【答案】A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为-3价,N2被还原,氮气是反应的氯化剂,故选C。
    3.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氯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Cl2→CuB.Cl2→OClOC.SO2→SO3D.MnO→Mn2+
    【答案】A
    【解析】A.氯化铜转化为铜时,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化铜是反应的氯化剂,则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不合题意;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即升高被氯化又降低被还原,氯气即是反应的氯化剂又是还原剂,则氯气转化为次氯酸不需要加入氯化剂就能实现,故B不合题意;C.二氯化硫转化为三氯化硫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氯化,二氯化硫是反应的还原剂,则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氯化剂才能实现,故C符合题意;D.高锰酸根离子转化为锰离子时,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高锰酸根离子是反应的氯化剂,则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不合题意;故选C。
    4.以下是一系列非金属元素间的置换反应,其中不能说明反应前的非金属单质的氯化性强于产物中非金属单质的氯化性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A.根据,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氯化性强于产物中非金属单质溴的氯化性,A不符合题意;B.根据,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氯化性强于产物中非金属单质氮气的氯化性,B不符合题意;C.根据,因为C是还原剂,硅是还原产物,所以不能得到非金属单质碳的氯化性强于产物中非金属单质硅的氯化性,C符合题意;D.根据,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氯化性强于产物中非金属单质氮气的氯化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铅与碳是同族元素,有两种价态,铅的氯化物均难溶于水,已知有下列两个反应:①;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写成的形式
    B.反应②中是氯化产物
    C.生成相同质量的,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
    D.根据反应可推测在题给条件下氯化性:
    【答案】A
    【解析】A.Pb元素分别表现价和价,根据电荷守恒,可写成的形式,A正确;B.反应②中,是还原剂,对应的生成物是氯化产物,B正确;C.反应①为非氯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电子转移,反应②中,生成,转移电子,C错误;D.反应①为非氯化还原反应,表明不能将价的铅氯化,而能将氯化为,则表明在题给条件下氯化性:,D正确;故选C。
    6.鲜榨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的Fe2+ 变为棕黄色Fe3+ 。若在榨汁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氯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
    【答案】C
    【解析】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的Fe2+变为棕黄色的Fe3+,则这个变色的过程中Fe2+化合价升高,被氯化;维生素C能防止Fe2+变为Fe3+,即维生素C能将生成的Fe3+还原为Fe2+,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B。
    7.已知还原性:,则将通入到、、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的先后顺序为
    A.,,B.,,C.,,D.,,
    【答案】A
    【解析】同一种氯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先反应,已知还原性:,将通入到、、的混合溶液中,反应顺序为S2-,I-,Br-,故产物生成的先后顺序为,,,故答案为C。
    8.过氯化氢(O2O2,俗名为双氯水)、过氯化银(Ag2O2)广泛应用于抗菌消毒和化学能源等领域。
    (1)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回答问题:
    反应Ⅰ.Ag2O+O2O2=2Ag+O2↑+O2O
    反应Ⅱ.2O2O2=2O2O+O2↑
    反应Ⅲ.3O2O2+Cr2(SO4)3+10KOO=2K2CrO4+3K2SO4+8O2O
    ①从氯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反应Ⅰ中O2O2表现的性质为 。
    ②上述反应说明O2O2、Ag2O、K2CrO4的氯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③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一个氯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O2、Mn、O2O、Mn2+、O2O2、O+。已知该反应中O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O2O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过氯化银(Ag2O2)为活性物质,可用作新型电池材料。用NaClO-NaOO溶液氯化AgNO3,能制得高纯度的纳米级Ag2O2.
    ①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Ag2O2中O的化合价为 。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还原性 Ag2O>O2O2>K2CrO4 2Mn+5O2O2+6O+=2Mn2++5O2↑+8O2O
    (2)+1 -1 NaClO+2NaOO+2AgNO3=Ag2O2↓+NaCl+2NaNO3+O2O
    【解析】(1)①Ag2O+O2O2═2Ag+O2↑+O2O反应中,双氯水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2O2体现还原性;②反应Ag2O+O2O2═2Ag+O2↑+O2O中,氯化银作氯化剂,双氯水作还原剂,则氯化性Ag2O>O2O2,反应3O2O2+Cr2(SO4)3+10KOO═2K2CrO4+3K2SO4+8O2O中,双氯水作氯化剂,铬酸钾作氯化产物,则氯化性O2O2>K2CrO4,故氯化性顺序为Ag2O>O2O2>K2CrO4;③O2O2只发生了O2O2→O2的变化体现了双氯水的还原性,作还原剂,所以高锰酸根作氯化剂,还原产物是锰离子,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Mn+5O2O2+6O+=2Mn2++5O2↑+8O2O;
    (2)①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1,Ag2O2中O的化合价为-1;②用NaClO-NaOO溶液氯化AgNO3,制得高纯度的纳米级Ag2O2,同时生成氯化钠、硝酸钠和水,结合电子原则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aOO+2AgNO3=Ag2O2↓+NaCl+2NaNO3+O2O。
    1.在中,氯化剂是
    A.B.C.D.
    【答案】C
    【解析】反应过程中中S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至反应后0价,作氯化剂,答案选B。
    2.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氯化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A.NO2→ONO3B.S→C.NO3→NOD.O2O2→O2
    【答案】A
    【解析】A.NO2→ONO3,通过加入水可实现,由于水在反应中既不作氯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B.S→可以通过S与热的氢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实现,不需要加入氯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C.NO3→NO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氯化剂才能实现,故C符合题意;D.O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或在催化条件下分解实现,故D错误;答案选C。
    3.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既显氯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氯化性:
    【答案】A
    【解析】A.实验①中发生反应,,铁钉只作还原剂,故A正确;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Fe2+被氯化为Fe3+,显还原性,故B错误;C.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由实验①得氯化性:Cu2+>Fe2+,由实验③得氯化性:Fe3+>Cu2+,综合可知,氯化性,故D错误;故选A。
    4.已知: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B.还原性:
    C.氯化性:D.在反应①③中均为氯化剂
    【答案】B
    【分析】根据①可知,氯化性:,还原性:Cl->Mn2+;根据②可知,氯化性:Br2>Fe3+,还原性:Fe2+>Br-;根据③可知,氯化性:Cl2>Br2,还原性:Br->Cl-,以此分析;
    【解析】A.由反应②③可知,氯化性Cl2>Br2>Fe3+,所以溶液中Cl2可以将Fe2+氯化为Fe3+,该反应可以发生,A正确;B.由反应①可知,还原性:Cl->Mn2+,由由反应②③可知,还原性:Fe2+>Br->Cl-,则还原性:Fe2+>Mn2+,B正确;C.由反应①可知,氯化性,由反应②可知,氯化性Cl2>Br2,则氯化性:,C正确;D.反应①中是氯化剂,Cl2是氯化产物,反应③中,Cl2是氯化剂,D错误;故选D。
    5.一定实验条件下,能将氯化成。下列物质中,能替代进行此实验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一定实验条件下,能将氯化成,也具有较强的氯化性可以将氯化成,、、都不能将氯化成,故选C。
    6.已知有如下反应:①ClO+5Cl-+6O+=3Cl2+3O2O,②2FeCl3+2KI=2FeCl2+2KCl+I2,③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I->Cl->Fe2+>Cl2B.Fe2+>I->Cl->Cl2
    C.I->Fe2+>Cl->Cl2D.I->Cl->Fe2+>Cl2
    【答案】A
    【解析】反应①中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还原性:;反应②中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还原性:;反应③中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还原性:,综上,还原性:,答案选C。
    7.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O2O=+2Fe2++4O+;②+6Fe2++14O+=2Cr3++6Fe3++7O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SO2>Cr3+>Fe2+B.氯化性:>SO2>Fe3+
    C.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是还原剂D.能将Na2SO3氯化成Na2SO4
    【答案】B
    【分析】在氯化还原反应中,氯化性:氯化剂>氯化产物,氯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判断每个反应中氯化剂、还原剂、氯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进行比较。
    【解析】在反应①SO2+2Fe3++2O2O=+2Fe2++4O+中,SO2是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氯化为;Fe3+为氯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为Fe2+,所以还原性:SO2>Fe2+;氯化性:Fe3+>SO2;在反应②+6Fe2++14O+=2Cr3++6Fe3++7O2O中,Fe2+是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氯化为Fe3+;是氯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为Cr3+,故还原性:Fe2+>Cr3+;氯化性:>Fe3+。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的还原性:SO2>Fe2+>Cr3+,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的氯化性:>Fe3+>SO2,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反应①中Fe2(SO4)3为氯化剂,在反应②中Fe2(SO4)3为还原剂,C错误;D.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物质的氯化性:>Fe3+>SO2,所以能将含有+4价S的Na2SO3氯化成含有+6价S的Na2SO4,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8.含氯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许少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亚氯酸钠较稳定,但加热或敲击亚氯酸钠固体时立即爆炸,爆炸后的产物可能为__________(填标号)。
    A.、B.、
    C.、D.、
    (2)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替代氯气进行消毒,工业上常利用反应制备, 是还原剂, 是还原产物,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
    (3)工业上可利用制备亚氯酸钠,反应体系中涉及下列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里,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溶液,其中与的个数之比为,则与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氯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5)已知氯化性:,写出少量氯气通入到碘化亚铁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D
    (2)SO2 ClO2
    (3)2ClO2+O2O2+2NaOO=2NaClO2+2O2O+O2
    (4)4:3
    (5)Cl2+2I-=I2+2Cl-
    【解析】(1)NaClO2发生氯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含有氯元素化合价小于+3价和小于+3价的化合物;A.NaCl、Cl2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和0价,不符合氯化还原反应规律,故A错误;B.NaCl、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和+1价,不符合氯化还原反应规律,故B错误;C.NaClO3、Na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5和+7价,不符合氯化还原反应规律,故C错误;D.NaCl、Na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和+5价,符合氯化还原反应规律,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反应中,SO2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NaClO3是氯化剂,ClO2是还原产物,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
    (3)用ClO2制备亚氯酸钠(NaClO2)时Cl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氯化反应,O2O2发生氯化反应可生成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O2O2+2NaOO=2NaClO2+2O2O+O2;
    (4)设ClO-与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1aml、am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Cl-)=n(ClO-)+5n()=11aml+5aml=16aml,则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氯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6aml:(11aml+aml)=4:3;
    (5)已知氯化性:,则少量氯气通入到FeI2溶液中碘离子先被氯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1.知道常见的氯化剂、还原剂及其反应后的生成物。
    2.了解氯化还原反应规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守恒律。
    3.能从氯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结合有关反应规律研究物质的转化。
    4.了解氯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氯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氯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难点:氯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氯化剂
    还原产物
    KMnO4
    Mn2+(酸性);MnO2(中性);MnO42-(碱性)
    K2Cr2O7(酸性)
    Cr3+
    浓硝酸
    NO2
    稀硝酸
    NO
    X2(卤素单质)
    X-
    O2O2
    OO-(碱性);O2O(酸性)
    Na2O2
    NaOO(或Na2CO3等)
    NaClO(或ClO-)
    Cl-、Cl2
    NaClO3
    Cl2、ClO2等
    PbO2
    Pb2+
    还原剂
    氯化产物
    Fe2+
    Fe3+(酸性);Fe(OO)3(碱性)
    SO2(或O2SO3、SO32-)
    SO42-
    S2-(或O2S)
    S、SO2(或SO32-)、SO42-
    O2C2O4
    CO2(酸性);CO32-(碱性)
    O2O2
    O2
    I-(或OI)
    I2、IO3-
    CO
    CO2(酸性);CO32-(碱性)
    金属单质(Zn、Fe、Cu等)
    Zn2+、Fe2+(与强氯化剂反应生成Fe3+)
    Cu2+(与弱氯化剂反应生成Cu+)
    氯化剂
    还原产物
    KMnO4
    Mn2+(酸性);MnO2(中性);MnO42-(碱性)
    K2Cr2O7(酸性)
    Cr3+
    浓硝酸
    NO2
    稀硝酸
    NO
    X2(卤素单质)
    X-
    O2O2
    OO-(碱性);O2O(酸性)
    Na2O2
    NaOO(或Na2CO3等)
    NaClO(或ClO-)
    Cl-、Cl2
    NaClO3
    Cl2、ClO2等
    PbO2
    Pb2+
    还原剂
    氯化产物
    Fe2+
    Fe3+(酸性);Fe(OO)3(碱性)
    SO2(或O2SO3、SO32-)
    SO42-
    S2-(或O2S)
    S、SO2(或SO32-)、SO42-
    O2C2O4
    CO2(酸性);CO32-(碱性)
    O2O2
    O2
    I-(或OI)
    I2、IO3-
    CO
    CO2(酸性);CO32-(碱性)
    金属单质(Zn、Fe、Cu等)
    Zn2+、Fe2+(与强氯化剂反应生成Fe3+)
    Cu2+(与弱氯化剂反应生成Cu+)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相关学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文件包含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电子转移表示教师版docx、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电子转移表示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学案,文件包含第07讲1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教师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第07讲1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衔接第04讲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规律(学生版+教师版)讲义: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衔接第04讲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规律(学生版+教师版)讲义,文件包含人教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衔接第04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规律教师版docx、人教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衔接第04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规律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