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讲义(1-5单元)】(学生版+教师版)
-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和癌变(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和癌变(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学案 0 次下载
-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分离定律(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分离定律(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学案 0 次下载
-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十六讲自由组合定律(第一课时)(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15小题为单项基础题,每题2分,16-20小题为不定项巩固提高题(少选错选不得分),每题4分,共50分)
1.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生态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下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些生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所有生态均会同时表达
B.短硬毛性状只会出现在雌性果蝇中
C.该图说明生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朱红眼和白眼生态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现有一株抗病(A)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将其与感病(a)水稻植株杂交,子代中抗病和感病植株各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过程中需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B.感病植株上所结籽粒的生态型为aa
C.母本能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D.子代有两种生态型且杂合子占1/2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不属于假说的内容
B.孟德尔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属于演绎推理
D.“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均为高茎”属于实验验证
4.人眼的虹膜褐色(A)对蓝色(a)为显性,相关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褐眼男人(这个男人母亲是蓝眼)与一个蓝眼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出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1/2B.1/4C.1/6D.1/8
5.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紫色和米黄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生态 B/b 和 R/r的控制。B生态控制合成的酶B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R生态控制合成的酶R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米黄色物质,但当B生态存在时,R生态不能正常表达。让该植物的某紫花植株自交,F₁中紫花:米黄花:红花=1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生态型相同
B.对该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及套袋处理
C.F₁中出现该表型比的原因是bR 的雌配子致死
D.该实例可说明生态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生态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生态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生态型为AaBbcc的个体表型相同的概率是( )
A.6/64B.11/64C.15/64D.20/64
7.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生态型YR的卵细包和生态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产生的精子中,生态型为YR和生态型为yr的比例为1∶1
D.生态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包可能自由组合
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模拟等位生态的分离,发生在过程②中
B.上述4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为1∶1
C.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且抓取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
D.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小球实验后,统计得到的ab组合概率一定为1/4
9.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存在从深红到白色等一系列颜色,经研究发现该植物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生态(A、a、B、b)控制,其中两种显性生态以累加效应来增加色素使颜色加深,且每个显性生态的遗传效应相同,某深红(AABB)与白色(aabb)亲本杂交,F1全是中红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花色共有5种
B.该植物的中红花色个体有3 种生态型
C.在自然情况下种植全部F1,产生的F2里中红个体占3/8
D.A 与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但碱基数目一定相同
10.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生态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①: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实验②: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A.实验①就能说明控制叶形的生态在X染色体上
B.仅根据实验②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C.实验①和实验②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生态型相同
D.实验②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
11.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若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的女儿一定是棕色牙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遗传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其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子女都可能患病
D.其儿子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
12.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多对生态可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但一对生态不可能控制多对相对性状
B.含有致病生态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患遗传病的个体一定含有致病生态
C.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
13.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不下降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更容易使致病生态在人群中保留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生态遗传病的致病生态
D.图示表明,显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隐性遗传病在成年期高发
14.调查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致病生态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生态的精子成活率为1/2.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生态,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男性中患乙病的概率为1/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Ⅰ1和Ⅰ2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情况
B.Ⅱ3的致病生态a来自Ⅰ1和Ⅱ2的概率不相同
C.如果只考虑乙病的遗传,Ⅲ3生态型纯合的概率为3/4
D.乙病致病生态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
15.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生态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生态型频率约为1/100
C.通过生态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16.鸡(性别决定为ZW型)的金羽和银羽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生态 A、a控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杂交实验,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鸡羽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实验一和实验二互为正反交实验
B.银羽由位于 Z染色体上的 a生态控制,W 染色体上不含 A/a生态
C.鸡的自然群体中,银羽雌鸡的数量远多于银羽 雄鸡的数量
D.让实验一中F₁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₂金羽鸡中雌鸡占1/2
17.番茄的紫茎和绿茎(A、a)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B、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生态独立遗传。现用紫茎缺刻叶①与绿茎缺刻叶②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紫茎和缺刻叶
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生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紫茎缺刻叶①和绿茎缺刻叶②的生态型分别是AABb和aaBb
D.①和②杂交,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18.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生态(A和a,B和b)控制,其生态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为确定这两对生态的位置,拟对AaBb个体做实验(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该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的生态型为 ,F1表型的比例为 。
(2)F1非糯性水稻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糯性和非糯性,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F1糯性水稻自交后代X的表型及比例为 。
(4)取F2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是 。(写出颜色及比例)
(5)若F2非糯性水稻自由交配,子代中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
22.(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燕麦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控制该性状的等位生态用A/a、B/b、C/c……表示。现有甲(黑颖)、乙(黄颖)、丙(白颖)三个纯合燕麦品系,为研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上述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生态 (选填“位于”或“不位于”)线粒体中,理由是 。
(2)控制燕麦颖片颜色的生态有 对,遵循 定律。实验二中亲本丙的生态型为 ,F2中黄颖与白颖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颖个体的概率是 。
(3)若要确定实验二F2中某一黄颖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写出最简便的实验设计思路: 。
23.(11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生态A、a控制,乙病由生态B、b控制,已知II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生态。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
(2)II5的致病生态来自 。II₄的生态型是 , III₁₃的生态型是 。
(3)我国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会增加 遗传病的发病率。可以通过 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若 III₁₂与III₁₃结婚,仅考虑甲病和乙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 。若III₁₅与人群中某正常男子结婚,则所生孩子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 。
24.(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生态用B表示,隐性生态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生态用F表示,隐性生态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生态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生态位于 染色体上。
(2)亲代果蝇的生态型为 、 。
(3)子代雄蝇中黑身直毛的生态型为 。
(4)子代表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25.(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生的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某男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其他人均正常,则患者的致病生态可能来源于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体内的生态在 期发生了突变。医生建议患者妻子孕期要做产前检查,应选择生育 性胎儿,以降低发病率。
(2)某对新婚夫妇进行遗传咨询,医生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绘出系谱图如下(11号与12号是新婚夫妇):通过生态检测发现12号个体携带有半乳糖血症生态,请据图推断,他们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不患病的概率为 。
(3)如果将相关生态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电泳检测,致病生态形成条带的位置与正常生态不同。如图为一段时间后对这对夫妇的胎儿及家族中部分成员的电泳检测结果:
结合(2)中系谱图分析,胎儿将 (填“患”或“不患”)半乳糖血症,他携带的半乳糖血症致病生态最终来源于 号。实验
P
F1表型及个体数
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个体数
实验一
甲(♀)×乙(♂)
全为黑颖
黑颖298株、黄颖102株
实验二
丙(♀)×乙(♂)
全为黑颖
黑颖225株、黄颖75株、白颖100株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8讲遗传综合实验分析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十六讲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练习)(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6讲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练习教师版docx、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6讲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