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7.黄色和蓝色的画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7.黄色和蓝色的画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黄色和蓝色的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与第6课《红色的画》构成一个色彩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感受原色给人带来的纯正与鲜艳的美感。同时,编者有意把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编排,旨在让学生感受黄色的活泼、温馨与明快,品味蓝色的凉爽、清净与深沉,从而体会这一动一静的色彩美,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
黄色和蓝色这两种色彩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熟知的小熊维尼、海绵宝宝等卡通形象和日常生活中的书包、文具、小黄帽等很多物品都包含这两种颜色,就连学生的绘画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它们的身影,如学生经常会用大面积的蓝色来表现海底和天空,用大面积的黄色表现沙漠和秋天等内容。因此,学生对于黄色的画和蓝色的画早有亲身体验,容易激发对色彩的感受与情感。根据“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能够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突出主体,创作一幅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的画面。感受黄色和蓝色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体验、对比等方法,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丰富变化,发现深浅对比在画面中的作用,感受黄色和蓝色的画不同的美感。
3.情意目标:感受色彩的丰富变化,体验色彩学习的乐趣,培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黄色和蓝色的画,感知黄色和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是: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二、说“学情”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感受力、语言表达力较弱,对这一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突破已知的形象转化成经过大脑加工内化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及绘画语言符号再重新表现出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创作黄色和蓝色的画。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欣赏作品、对比欣赏、思考、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对黄色和蓝色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掌握构图要饱满、画面要合理,然后进行创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图片”这一环节,以问答式教学引入,把学生带入黄色、蓝色的世界中,为后面学习《黄色和蓝色的画》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黄色和蓝色的画》。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欣赏作品、对比欣赏、思考”这四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出示问题:说一说自然界中哪些东西是黄色或者蓝色的?黄色和蓝色又称为什么色?通过问题让学生回忆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这就是三原色的红、黄、蓝。掌握原色知识。
2.欣赏作品
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对各种黄色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土黄色、桔黄色、中黄、柠檬黄;通过欣赏蓝色作品认识浅蓝、湖蓝、花青、钴蓝、酞青蓝。
3. 对比欣赏
利用黄色和蓝色两幅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思考作品给自己的感受并说明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思考
思考生活中的黄色和蓝色,加深学生对生活中黄色、蓝色物品的认识,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三)合作探究
出示学生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边欣赏边回答颜色的深浅。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选择黄色或蓝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体验黄色或蓝色带给你的感觉。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一说自己用了哪种原色进行创作的?创作了什么内容?快点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吧!
⑵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颜色深浅对比运用得好?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7.黄色和蓝色的画
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
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利用粘贴的方法创作一幅以黄色为主或蓝色为主的粘贴画。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7.黄色和蓝色的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7.黄色和蓝色的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上册7.黄色和蓝色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