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面塑》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514329/0-17340522895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民间面塑》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514329/0-17340522895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民间面塑》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面塑造型生动质朴、夸张简练,色彩鲜艳的独特美感,体会作品蕴含的美好寓意,了解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体验夸张变形、装饰丰富的设计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热情,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根据“设计•应用”让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地区面塑形象生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造型风格。掌握面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在设计制作中体现出具有民间气息的面塑。
2.能力目标:在欣赏感受、观察对比和动手操作中丰富学生对面塑的视觉、触觉体验。在集体探究过程中,了解设计制作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3.情意目标:感受民间面塑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和进行设计表现的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和不同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面塑方法设计具有民间气息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是:设计的动物形象具有民间气息。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因此本课开始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九比较容易掌握和学习。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了解面塑的历史,掌握面塑知识。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了解面塑的历史、认识面塑的特点、作品欣赏、制作方法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加强对面塑知识的学习,学习掌握面塑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然后进行制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图片”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图片吸引学生,把学生带入面塑学习之中,为后面学习《民间面塑》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民间面塑》。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面塑的历史、认识面塑的特点、作品欣赏、制作方法学习”这五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根据出示的寿桃说一说民间面塑的独特美在于颜色鲜艳造型美观。
2.了解面塑的历史
面塑,指用面粉或糯米粉加彩后,捏塑成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俗称面人、面羊、面花、年馍、花馍、羊羔馍、花馒头等。通过知识让学生掌握面塑的历史,对面塑了解更多。
3.认识面塑的特点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通过面塑掌握面塑的特点,学习面塑的特点:颜色丰富、造型优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材料便宜、制作成本低廉。。
4.作品欣赏
通过多幅作品激发学生进行欣赏,通过欣赏能说出作品的颜色并了解作品。
5.制作方法学习
通过图片学习面塑的制作方法,掌握老虎的方法通过压、搓、刻、贴和整理完成掌握方法进行创作。
(三)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作品欣赏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说自己想设计的形象加强学习。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试着做一件民间气息的动物面塑或泥塑作品。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说一说自己创作了什么作品?
⑵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形象生动并富有民间气息?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设计制作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10.民间面塑
面塑的特点:颜色丰富、造型优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材料便宜、制作成本低廉。
老虎的制作方法:压、搓、刻、粘、整理完成。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一幅娇艳的花。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美版一年级上册16 民间面塑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提问导入,讲授新课,制作工具,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创作,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