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10以内数加与减课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10以内数加与减课间教学设计,共14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8和9的加减法。教材围绕“课间”的主情境展开有关8的加减法的学习,依旧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学习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寻找有关8的加减法的生活原型。接着通过学习方法的归纳,让学生通过“试一试”的活动自主探究关于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寻找有关9的加减法的生活原型。本课的主情境呈现了更为丰富的数学信息,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收集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间”情境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摇绳与跳绳的人数、男孩与女孩人数……)去观察,得到与8和9相关的加减法,探索并掌握与8和9相关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课间”的情境图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情境图的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的算式,并能正确地计算有关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解决生活中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
师:谁能根据图讲一个故事呢?
师: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师: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怎么列式呢?
生:课间,同学们来到操场上玩跳绳。有的小朋友在摇绳。有的小朋友在排队跳绳。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仔细阅读,交流:
生1:摇绳的有2人,排队跳绳的有6人。
生2:一共有多少人?
生3:把6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
生4:6+2或2+6
创设情境,解读信息,提出问题,为新知探究做好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探究6+2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6+2的计算方法。
师:怎么算6+2呢?
课件展示:
师:还有同学举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出示课件:
师:再请一位同学回答。
出示课件:
师:计算有关8的加法可以用画一画、数一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记大数数小数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计算。同学们的回答真棒,大家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2+6。
2.师:观察图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看,玩跳绳的小朋友中有穿的,有穿的,提什么问题列加法算式呢?提什么问题里额减法算式呢?
(体验一个情境可以列不同的算式)出示课件: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何时列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加法算式:
出示课件:
列减法算式
出示课件:
师: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也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棒,(适当鼓励学生)计算有关8的减法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也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发现我们可以看到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想一想,填一填。
出示课件: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填空。
4.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课件:
师:观察两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画一画,填一填,让我们根据这两幅图算式说一说实际意义吧!
5.试一试
我们前面学习了这么多数的加减法,大家能不能尝试计算9的加减法?
(1)涂一涂,填一填。
(2)分一分,填一填。
让我们一起用我们手中的铅笔尝试分一分,看大家能不能自己总结出9的组成。
(3)画一画,填一填。
师:观察两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画一画,填一填,让我们根据这两幅图算式说一说实际意义吧!
独立思考,记录想法,反馈交流。
生:有。
纷纷举手抢答。
生1:我借助学具计算,用一根小棒代替一个小朋友。
跳绳的人数是6根小棒,摇绳的人数是2根小棒,一共有8根小棒。6+2=8,
生2:我借助示意图计算,用一个△代替一个小朋友。
跳绳的人数是6个三角形,摇绳的人数是2个三角形,一共有8个三角形。6+2=8。
学生沟通交流。
生3:我用记大数数小数计算,
先记住6,再往后数2个就是7、8, 6+2=8
生4:还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计算。6+1=7,7再加上1就是8,由此得出6+2=8。
学生沟通交流。
生4:还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计算。2+5=7,7再加上1就是8,由此得出2+6=8。
生5:我借助示意图计算,用一个△代替一个小朋友。
摇绳的人数是2个三角形,跳绳的人数是6个三角形,一共有8个三角形。2+6=8。
生1:3个穿白色裤子的,5个穿蓝色裤子的,
生2:一共有8个人。
学生探讨有关8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反馈交流:
生:3个穿和5个穿,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要把3和5合起来,可以两道加法算式。)
3+5=8或5+3=8
生1:总共有8个小朋友,3个穿的,有几个穿的,可列式8-3=5
生2:总共有8个小朋友,5个穿的,有几个穿的,可列式8-5=3
学生互相交流。
生1:左图一共要画8个三角形已经画了4个三角形,小熊还需要画4个三角形。4+4=8
生2:右图一共要画8个三角形,已经画了2个三角形,还需要画6个三角形。2+6=8
生1: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生2:1个涂色,8个没有涂色,可列式:1+8=9,8+1=9
生3:一共有9个□,除了1个涂色,还有8个没涂色,可列式:
9-1=8,9-8=1
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并整理表格。
生1:左图一共要画9个圆圈已经画了2个圆圈,还需要画7个圆圈。2+7=9
生2:右图一共要画9个圆圈,已经画了5个圆圈,还需要画4个圆圈。4+5=9
探索并掌握得数是8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8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科书呈现了“用学具摆” 和“画图表示计算过程”两种方法,鼓励学生借助操作理解减法的计算过程。
这是一个动态画面,并充满想象,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8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加减法理解的意义。
结合两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图和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丰富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对加与减意义的理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通过解释这两个算式体会加与减之间的互逆关系。
用8的加减法能解决生活中两个数相加得8和8减几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对加与减意义的理解。
通过画一画让学生自己动手更形象具体地理解得数是8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大胆地自己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9的加减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通过分一分的动手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自己的铅笔小组合作完成9的组成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9的组成。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说一说,填一填。
师:进一步掌握8的加减法。
答案不唯一
2.八戒吃西瓜。
师:猜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3.画一画,填一填。
4.猜一猜,每个盒子里可能还有哪些卡片?
师: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目的是巩固9以内数的加减法。
结果是8、9、7都可以。
阅读信息,独立思考。
生1:6+2=8,8-2=6
生2:3+5=8,8-3=5
生1:八戒吃了3块西瓜
生2:一共有9块西瓜,八戒吃了6块,还剩几块?可以列式9-6=3
生3:一共有9块西瓜,还剩下3块,八戒吃了多少块?可以列式:9-3=6
生:4+3=7、2+6=8、6+3=9
生:盒子里除了5+3=8,还有6+2=8,4+4=8,9-1=8等
生:盒子里除了8+1=9,还有2+7=9,9+0=9,6+3=9等
生:盒子里除了9-2=7,还有4+3=7,5+2=7,8-1=7等
本题的目的是通过画图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巩固7、8、9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生1:8的组成:0和8,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8和0。
生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同一幅图一般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生3:9的组成:0和9,1和8,2和7,3和6,4和5,5和4,6和3,7和2,8和1,9和0。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拓展延伸
明明今年6岁,亮亮今年5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几岁?
生:用1个○代替1年,不管过去多少年,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即明明总比亮亮大1岁。
生:6-5=1或者6+3=9
5+3=8,9-8=1。两个人的年龄差是永远不变的。
环节六
课后活动
星期天,笨笨猪到山羊老师家做客,山羊老师正在摆弄5张卡片:4、5、6、+、=。山羊老师说:我能把这5张卡片摆成一道算式!笨笨猪想了想说:“这不可能!4+5,4+6,5+6的得数都超过了最大数6,根本摆不出算式!”山羊老师得意地笑了,小朋友,你知道山羊老师是怎么摆的吗?
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查阅资料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发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挖红薯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课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名称,课型、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课间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名称,课型、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