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默写古诗文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刘禹锡屡遭贬谪,看到“ , ”(《秋词》(其一))的秋景时,反觉明丽可爱,引发豪迈诗情。
(5)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
(6)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丈量无边无垠的原野,欣赏那一片huā tuán jǐn cù ;我们可以深入rén jì hǎn zhì 的高原,体会那一份寂静辽阔。在创作中,我们可以展开自由的想象,如鱼儿畅游于chéngchè 的河水;我们可以怀着无限的rè chén ,如朝阳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来吧,让我们一同相聚在文学的晴空下。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新购的矮牵牛,小小的苗,只举着一朵花,孤零零的。
这种情况,经验之法是添肥、换土、改盆,还有就是剪花,连苞带花,一并剪下。一个半月之内,它们可能没惊没喜。除了等待,别无他事。
忽有一天,花突然就开了,且是____地开。一帘花瀑,倾盆而下。谁能想到,小小一景,也能如此悦目。
如果一开始什么也不做呢?它也自会发育,采日月____一般,慢慢长成,零零星星花开花放。可是,绝不会像这样洋洋洒洒开得熏眼。
好景,是不怕等的;良辰,也不怕晚。
听说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就是它的名字。等待的意义,____是淌过光阴的河流,____是在等待中,剪辑出希望。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成群结队 精华 不仅仅 更
B.三五成群 精华 不只 还
C.三五成群 精粹 不仅 还
D.成群结队 精粹 不只 更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情况,经验之法是换土、添肥、改盆
B.这种情况,经验之法是改盆、换土、添肥
C.经验之法是改盆、换土、添肥,这种情况
D.经验之法是换土、添肥、改盆,这种情况
4.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同学们收集了有关交友的诗词名句,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B.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任务二: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就此问题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 阅读《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的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也有反映“我”的家乡的赛会风俗的③____。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恰当的一项是( )
A.①《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五猖会》《无常》 ③《藤野先生》《范爱农》
B.①《狗•猫•鼠》《范爱农》 ②《五猖会》《藤野先生》 ③《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①《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狗•猫•鼠》《无常》 ③《藤野先生》《范爱农》
D.①《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藤野先生》《范爱农》 ③《五猖会》《无常》
(2) 同学们经过这学期对《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两部名著的阅读发现,鲁迅和孙悟空都具有战斗精神。请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简要分析他们的战斗精神。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年与时驰
7.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学而不思则罔
B.此即日趋于奢矣/日中不至
C.尔与诸弟戒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传不习乎/学而时习之
9.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见 乡 人 则 嗤 其 朴 陋 见 雇 工 则 颐 指 气 使 此 即 日 习 于 傲 矣
10.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和律诗、京剧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区分上下联的方法,是看句末字的平仄,即“仄起平收”。
最早的对联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增添喜庆气氛的应时之作,被称之为春联。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家门前悬挂桃符的习俗。人们在桃树做的木板上画符以辟邪、祈福,每年总把“旧桃换新符”。随着吉祥话越写越多,桃木板不够写了,就把桃木板上的句子改写到红纸上,就出现了所谓的春联。
据说最古老的春联是孟昶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到朱元璋时,正式有了“春联”的命名,他命令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且亲自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自此,对联正式成为民间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材料二:
“脱单脱贫不脱发,高个高颜求高分”……春节将至,年轻人把不加班、不脱发、不出BUG这些接地气的愿望写进春联,还融入了音符、代码、英文甚至化学元素,写成了别有一番风味的“现代春联”,让年味有了浓浓新意。
提起春联,不少人都会联想到那一副副对仗工整、结构精巧的传统对联。如“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文字的搭配组合不仅表达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辞旧迎新的欢喜心境,更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而且平仄相调,让春联的音韵动听悦耳,或错落起伏,或铿锵有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这项传统习俗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不少年轻人将互联网中的流行文化套用到春联中,产生许多忍俊不禁的“现代春联”,从学生的“不挂科”,到白领的“不加班”,以及养宠人士的“喵言妙语”,各种“脑洞大开”的春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还形成一门特色的定制春联生意。
有人担心这种“万物皆可写春联”的做法,会拉低春联的门槛,消费春联的传统蕴意。其实,春联无论是高雅还是通俗,其本质还是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简单地说,就是图个吉利。而这种对生活乐观的态度,才是春联得以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再说,春联不只是人们撰写新年愿望的工具,其实还可以是一个展现个性的平台。与其千篇一律地挂着那几句重复多年的“生意兴隆”,不妨给这些“返璞归真”的现代春联一些包容和空间。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减)
11.下列对材料中“对联”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联和京剧、律诗同属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一种独特的中文语言艺术形式。
B.对联按用途、内容、技巧、字数、句数、平仄,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C.最早的对联是为了庆春节,添气氛而作,因而被称为“春联”,也称“桃符”。
D.新时代的春联有了新的形式与内容,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改变。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汉以后,人们觉得桃木板不好写,就把吉祥话改写到红纸上,就出现了春联。
B.朱元璋下令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并命名为“春联”,贴对联成为过年的一种习俗。
C.春联中不同的文字的搭配组合,音韵和谐,体现出各行各业对新年的热切期待。
D.“脑洞大开”的现代春联,虽受热捧,但拉低了春联的门槛,消费春联的传统蕴意。
13.春节快到了,你家也准备在大门口贴一副对联,你会选择“传统春联”还是“现代春联”?请结合材料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文学类文本阅读
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
王安忆
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 ”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 ”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 ”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无奈地跳脚了。
③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④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 ”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后,闲来无事,写成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⑤于是,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只好心服口服地按照她做了。
⑥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了下来,不过,风筝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怨言了。这后一封信是在我爸爸的劝说下写的,爸爸劝妈妈不要管我,随我自己写去。这是爸爸对我们的一贯政策,他对我们所有的担心只有一点,就是过马路。出门必须说一句:“过马路小心! ”其他都不管了。似乎普天下只有过马路这一危机,只要安全地穿过马路,人平安无事地在,做什么都行,什么希望都有。
⑦长大以后,说话行事,人家夸,总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满,总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对于我们, 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
⑧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老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只能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倒是这样似管非管,似不管也非不管,弄出了一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14.【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后,小容利用了表格梳理选文内容。
15.【收集佳句】看看同学们收集的佳句,根据括号提示进行赏析。
①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从修辞角度)
②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从词语角度)
16.【思考质疑】小湛在读书笔记中写道: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换成《风筝》更好。小江则认为原标题更好。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17.【对比阅读】归类整理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时,同学们对比了所学课文《荷叶·母亲》,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两者塑造的母亲形象有什么异同点。
【链接材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三、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文学源于生活,感动来自身边。王昌龄遭遇贬谪时李白送上亲切的问候,海伦学习受挫时莎莉文老师给予鼓励的拥抱,炎炎夏日里同学给你递来一杯清凉的水,凛凛冬夜里妈妈给你盖上一床温暖的被子,黑暗巷道里陌生人为你点亮一盏灯……这些都是触动心灵的美好体验,请拿起笔来记录美好,留住记忆中最美的感动吧!
要求:自拟标题,紧扣“感动在身边”的主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
1.【答案】(1)随君直到夜郎西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温故而知新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答案】花团锦簇;人迹罕至;澄澈;热忱
3.【答案】(1)A
(2)B
4.【答案】(1)C
(2)示例一: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会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说的话是真是假很难分辨,而且网上所说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5.【答案】(1)D
(2)示例:《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用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
【答案】6.达到;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
7.①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②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8.D
9.见 乡 人 则 嗤 其 朴 陋/见 雇 工 则 颐 指 气 使/此 即 日 习 于 傲 矣
10.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习以为常,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答案】11.B
12.C
13.示例一:我选择传统春联。理由:①“传统春联”对仗工整,结构精巧。②平仄相调,让春联的音的动听悦耳,或错落起伏,或整洁有力。示例二:我选择现代春联。理由:①把不加班、不脱发、不出BUG等内容加入春联,使“现代春联”更接地气。②音符、代码、英文,甚至化学元素等网络文化加入“现代春联”,让年味更有新意。③“现代春联”更能展现现当代人的个性。
【答案】14.①辅导我“换算”;②好奇难熬;③劝我写散文;④总不如她/心服口服
15.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儿女比喻为“没孵出蛋壳的鸡”,把母亲比喻为鸡妈妈,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儿女的守护,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关爱之情。②“总是”强调“一直是”“一向是”的意思,这里是说“我”写的文章每次都会先寄给母亲看,听取母亲的修改意见,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信任和依赖。
16.示例一:我认为《风筝》更好。理由:①“风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全文的文眼;②暗示文章主旨,含蓄地表现了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之深;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父母对儿女的关爱;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示例二:我认为原标题更好。理由:①原标题通俗易懂,直接揭示了儿女与父母的关系;②点明主旨,突出了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即父母怎样的管教,就会有怎样的子女;③引起读者的思考,体会父母管教与子女成长的密切关系。
17.①相同点:选文与【链接材料】中的母亲都非常关爱孩子;②不同点:选文的母亲更爱管控孩子,细心到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她一直以来管控我的学习、读书和写作可知;(同时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作者写作水平成熟后就由其自由发展)【链接材料】中的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表现在为孩子遮风挡雨上
18.【答案】略妈妈对我的“管”与“不管”
我的感受
①
无奈、着急
管制我读《红楼梦》
②
③
出乎意料
给我提意见,让我据此修正
④
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了
怅然若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