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数学新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同步教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3.3 整式的加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3.3 整式的加减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合并同类项,巩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提升运算能力;
2. 会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体会合并同类项在代数式求值计算中的作用;
3. 经历对整式结构的观察,能把多项式整体作为同类项合并,感悟“整体”思想.
二、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正确进行化简后再求代数式的值的计算;
通过对直接代入求值的比较,体会化简求值的简便,培养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会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四、教学难点
把多项式整体作为同类项进行合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某商店出售面粉,大袋面粉为xkg,小袋面粉为ykg,店内原有大袋面粉5袋,小袋面粉3袋. 上午卖出大袋面粉3袋,小袋面粉2袋,下午购进大袋和小袋面粉各4袋,
问题1:进货后这个商店共有面粉多少千克?
问题2:如果大袋面粉为10kg,小袋面粉为5kg,进货后这个商店共有面粉多少千克?
答:(1)把进货量记为正,售出的数量记为负,进货后这个商店共有大米:
5x+3y-3x-2y+4x+4y
=(5-3+4)x+(3-2+4)y
=(6x+5y)kg .
(2)当x=10,y=5时,6x+5y=6×10+5×5=85kg.
师生活动:独立思考,举手发言,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情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并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想到,对相对复杂的式子可以先进行合并同类项再进行计算.
新知探究
活动1:求含有同类项的代数式的值
问题:已知x=12,求代数式2x3-5x2+x3+9x2-3x3-2的值.
方法一:直接把x=12代入式中计算.
当x=12时,
原式=2×(12)3—5×(12)2+(12)3+9×(12)2—3×(12)3—2
=2×18 - 5×14 + 18 +9×14 - 3 × 18 - 2
=14 - 54 + 18 + 94 - 38 - 2
=-1.
方法二: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代入求值.
原式=(2+1-3 ) x3+(-5+9)x2-2
=4x2-2
当x=12时,
原式=4×(12 ) 2-2
=-1.
同学们觉得哪种方法好?说说你的想法.
归纳:在求代数式的值时,如果代数式中含有同类项,可以先将代数式中的同类项合并,然后再求值,这样做往往可以简化计算.
师生活动: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计算代数式的值的过程,通过对比,感受、认可先化简再求值的优越性,以及数学简洁之美.
活动2:整体代入
求代数式5(x-2y)- 3 (x-2y)+8 (x-2y)-4 (x-2y) 的值,其中x =12 ,y =13
问题1:观察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答:都有(x−2y)
解:原式=(5-3+8-4)(x-2y)
=6(x-2y)
=6x-12y
当x=12,y=13时,原式=3-4=-1,
教师提示:把(x-2y)看成一个整体,用字母a表示,这个代数式可以简化为5a-3a+8a-4a.
设(x-2y)=a,
则,原式= 5a -3a +8a -4a
=(5-3+8-4) a
=6a
当x=12,y=13时,a = 12-2×13= -16
所以,
原式=6× -16
= −1.
归纳:这里运用了数学中换元的思想,简化运算.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尝试及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感受“整体”的概念,并利用整体代入或换元的方式简化运算.
三、应用举例
例5:求下列各式的值:
(1)3a+2b-2a-3b,其中a=2,b=-1;
(2)x2+4x-1-8x-2x2-3,其中x=-12 .
答:(1) 原式=3a-2a+2b-3b
=(3-2)a+(2-3)b
=a-b
当a=2,b=-1时,
原式=2-(-1)=3
(2) 原式=x2-2x2 +4x-8x-1-3
= (1-2)x2 + (4-8)x-1-3
= -x2-4x-4
当x=-12 时,
原式=-(-12)2-4× (-12)-4 =−94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先化简再求值的规范书写过程,在实践中提升合并同类项的运算能力、掌握带入求值的方法.
变式:求下列各式的值:
(1)6y2-9y+5-y2+4y-5y2,其中y=-35 .
(2)3a²+2ab-5a²+b²-2ab+3b²,其中a=−1,b=12 .
答:(1)原式=(6-1-5)y2+(-9+4)y+5
=-5y+5
当y=-35时,
原式=3+5=8.
(2)原式=(3-5)a²+(2-2)ab+(1+3)b²
=-2a²+4b²
当a=-1,b=12时,
原式=-2×(-1) ² + 4×(12)2
=-2+1
=-1.
师生活动: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校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先化简再求值的规范书写过程,通过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做题方法.
(3) 3(a+b)-0.25(a+b)- (a+b)-0.75(a+b),其中a=- 12,b=15 .
答:原式=(3-0.25-1-0.75)(a+b)
=a+b
当a=- 12,b=15时,原式=-12+15=-310.
师生活动: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校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帮助学生掌握整体代入的方法,帮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尝试换元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1.化简:3(x-y)2-6 (x+y) 2-2 (x-y) 2+7 (x+y) 2
2.当a=-1,b=2,求出求代数式 3(a+b) 2-5 (a+b) 2 的值.
3.求代数式-3x²y+5x-0.5x²y+3.5x²y-2的值,其中x = 15 ,y=7.
4.小丽在作业中碰到一道题目,“当a=2.3,b=-0.25时,求多项式a3b3-0.7ab2+b2-2a3b3+0.7b2a+b2+a3b3-2b2-3的值”.她认为其中的条件“a=2.3,b=-0.25”是多余的.你认为她的说法对吗?通过运算说明理由.
5. 我们知道,2x+3x-x=(2+3-1)x=4x,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将(a+b)看成一个整体,则2(a+b)+3(a+b)-(a+b)=(2+3-1) (a+b)=4 (a+b).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和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请根据上面的提示和范例,解决下面的问题:
(1)把(x-y)看成一个整体,则将3(x-y)3-5 (x-y)3+ (x-y)3合并的结果为 ;
(2)已知2m-3n=1,求6m-9n+5的值;
(3)已知a-2b=-5,b-c=-2,3c+d=4,求(a+3c)-(2b+c) + (b+d) 的值.
答:1.原式= (3-2)(x-y) 2+(-6+7) (x+y) 2
= (x-y) 2+ (x+y) 2
2.原式=(3-5) (a+b) 2
=-2 (a+b) 2
当a=-1,b=2时,a+b=-1+2=1,
原式=-2×12
=-2.
3.原式=(-3 x²y-0.5 x²y +3.5 x²y)+5x-2
=(-3-0.5+3.5)x²y+5x-2
=5x-2
当x = 15时,
原式 =5×15-2
=-1.
4. 原式=(1-2+1) a3b3+(1+1-2) b2+ (-0.7+0.7) ab2-3
=-3
含字母a、b的单项式系数均为0,
因此,代数式的值与a、b的值无关.
5.(1)原式=(3-5+1)(x-y)3
=- (x-y)3
(2)原式=3(2m-3n)+5
当2m-3n=1时,
原式=3×1+5
=8
(3)原式=a+3c-2b-c+b+d
=(a-2b)+(b-c)+(3c+d)
当a-2b=-5,b-c=-2,3c+d=4时,
原式=-5-2+4
=-3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尝试利用换元的方法完成练习,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1.情境2中“问题”给出了两种求解的过程,教学时应比较不同的算法,使学生主动发现,求代数式的值时先合并同类项可以使求值变得更简捷.
2.在例5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调合并同类项的书写规范和每一步的依据,规范表达.根据学情,可以适当补充同类项是分数系数的情况作为例题.
3.学生需要较长的认识过程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整体代换”思想,教学中不要一蹴而就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探究”环节可再设计变式,在保证(x-2y)的值不变的情况下,给出不同x,y的值,帮助学生感受此处的“整体”。
4. 在小结中,可引导学生回顾: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已知字母的取值后,如何求较为复杂的多联的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3.3 整式的加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3.3 整式的加减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3.2 代数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