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第1页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第2页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

    展开

    这是一份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警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 考点导航
    02 考点梳理
    01 空气的成分
    【易错警示】
    ①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指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②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0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易错警示】
    ①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木炭缓慢伸入的目的:防止氧气受热膨胀逸出,使木炭充分反应。
    ②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放一些水或沙子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受热面积,利于铁丝持续燃烧;铁丝下端的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火柴快燃尽才伸入瓶内的目的: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
    ③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3)氧气的用途
    03 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工业制法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易错警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实验注意:
    ①导管应刚刚露出橡胶塞,便于氧气排出;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④收集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进行收集。因为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冒出的气泡主要是装置内的空气,此时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⑤停止反应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易使水槽内的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04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05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06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07 二氧化碳的制法
    08 水资源及其利用
    09 电解水实验
    10 水的净化
    【易错警示】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1)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
    (2)要点:
    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
    ②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
    ③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3)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4)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处理方法:清洗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空气的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标准状况下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压强为101 kPa时,氧气在-183 ℃
    淡蓝色
    液体
    压强为101 kPa时,氧气在-218 ℃时
    淡蓝色
    雪花状固体
    物质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木炭
    在空气中
    发出红光
    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点燃CO2
    在氧气中
    发出白光
    蜡烛
    在空气中
    发出黄白色火焰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点燃
    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氧气中
    发出白光
    铁丝
    在空气中
    红热,不燃烧
    在氧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在空气中
    淡蓝色火焰
    放热,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点燃SO2
    在氧气中
    蓝紫色火焰
    性质
    用途
    能供给呼吸
    动植物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急救等
    助燃性
    炼钢、气焊、航空航天、化工生产等
    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
    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的性质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 MnO22KCl+3O2↑
    2H2O2MnO22H2O+O2 ↑
    药品状态
    固态
    固态+固态
    固态+液态
    反应条件
    加热
    加热、催化剂
    催化剂
    发生装置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途径
    产生二氧化碳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消耗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标准状况下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三态变化
    加压、降温将二氧化碳液化,得到液态二氧化碳,继续加压、降温得到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性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加热后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H2CO3 ∆ CO2↑+H2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性质
    用途
    干冰升华吸热
    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雾景
    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肥料(气肥)
    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制汽水饮料(碳酸饮料)
    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采用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保护水资源
    措施
    节约用水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循环使用
    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防治水体污染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中: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反应原理
    2H2O通电2H2↑+O2 ↑
    实验现象
    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气体检验
    正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木条燃烧更旺,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负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加絮凝剂(明矾)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通氯气等)→配水
    净化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变化)、蒸馏(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
    常用净水剂
    明矾:与水反应生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过滤操作
    一贴、二低、三靠
    硬水和软水
    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鉴别:取样,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产生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
    硬水的软化:生活中煮沸,实验室中蒸馏

    相关学案

    第6章《溶解现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

    这是一份第6章《溶解现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警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

    这是一份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警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

    这是一份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清单(沪教版·全国),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警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