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免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免费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案设计教师:徐晓英
教材内容: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排水法、溢出法和沙埋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亲手实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排水法与沙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2.理解体积转换测量的核心思想,即通过介质体积的变化间接测定物体体积。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准确无误地执行实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处理微小体积变化的测量时。
2.在实践中灵活选择适用的测量方法,针对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做出合理判断,并能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相传古希腊国王让工匠制作了一顶纯金的王冠。虽然王冠制作出来与黄金一样重,但有人举报工匠用白银代替黄金掺进了王冠。于是国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阿基米德,你会如何开始这项挑战呢?请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1: 我会先想个办法测量王冠的体积,然后和同样重量的纯金体积比较,看它们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物体密度概念及应用。
2.新授
师:非常好,甲同学的想法正是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那么,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测量一块橡皮泥的体积。假设我们有这样一块橡皮泥,谁愿意告诉我,如果我们把它变成一个规则的立方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学生2: 老师,我记得规则的立方体体积可以用长x宽x高来计算,根据所得的长、宽、高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师:非常正确。橡皮泥的一大特性就是它可以被任意塑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其形状,将其捏压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这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应用之前学过的体积公式,根据所得的长、宽、高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然而,并非所有不规则物体都能如橡皮泥一样改变形状,例如土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借助一些间接测量的方法。 有哪位同学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吗?
学生1: 可以采用“排水法”。
学生2: 可以采用“溢出法”。
师:真厉害!但是我听说有些同学对排水法很感兴趣,有谁可以描述一下排水法的步骤吗?
学生2:老师,排水法的步骤是:在一个已知容积的长方体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下初始水位。接着将土豆完全浸入水中,我们会发现水位上升了一定的高度。此时,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所排开的体积,也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太棒了,丙同学解释得很清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容器底面积与水位上升高度的乘积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比如在这个例子中,水面升高了5厘米,若容器底面积为15cm×10cm,则土豆的体积便是15cm×10cm×5cm=750立方厘米。
师:那么,如果我们用溢出法呢?有没有同学能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并描述出来?
学生1: 溢出法就是找一个能够容纳土豆且刚好装满水的容器,将其放置在一个更大的容器内部。当我们将土豆轻轻放入装满水的小容器中时,由于土豆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原本容器内的水便会溢出流入下方的大容器。接下来,我们将溢出的水收集起来,测量其体积,该体积即为土豆的体积。
师:很好,丁同学,你的理解很到位。现在,我们来点不一样的,想象一下我们有一块石头,硬得不能改变形状,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测量它的体积呢?
学生2:我会选择排水法和溢出法,因为石头硬,不能变形,但是可以通过它排开水的体积来间接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橡皮泥到土豆、石头的实例探讨,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3.知识拓展
师:当我们需要测量石块这类坚硬且不易变形的不规则物体体积时,除了前面提到的排水法和溢出法,还有一种实用且直观的方法——沙埋法。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师:首先,准备一个透明容器(以便观察)以及足够多的干燥细沙。将容器置于水平台上,先将一部分沙子平铺于容器底部,尽量使其表面平整。接着,将待测石块轻轻地、完全地埋入沙子中,确保石块周围及顶部都被沙子紧密填充,不留空隙。
师:此时,你会看到原先平整的沙面因石块的加入而隆起。细心刮平沙面上多余的沙子,使之恢复平整状态。此时,增加的沙层厚度就是石块占据的空间大小。通过测量新增沙层的体积,即可间接得知石块的体积。例如,如果新增沙层的宽度、长度和高度分别是a、b和c厘米,则石块的体积可表示为abc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介绍沙埋法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丰富学生测量方法的认知,提升灵活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观察与实验的科学素养。
4.小组探究
师:现在,我想让大家分组尝试这些方法。一组用排水法测量苹果的体积,另一组尝试用沙埋法测量小石子的体积。记得记录你们的每一步操作和测量数据。
学生1: 老师,我们小组发现,苹果放入水中后,水位上升了3厘米,容器底面积是200平方厘米,所以苹果的体积大约是600立方厘米。
学生2:我们小组通过沙埋法测量的小石子,新沙层的尺寸是5cm x 4cm x 3cm,所以小石子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
师:太好了,己同学和庚同学,你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都非常出色。通过亲自动手,我们不仅验证了理论知识,还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
5.总结
师:总结一下,在面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时,我们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转换方式,即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可以通过测量水或者其他介质的体积变化来间接获取。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物理科学实验中广泛运用,也在日常生活和诸多工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师: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进一步拓展了对体积测量的理解,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索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期待你们在实践中取得更多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体积测量方法,强调转换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与持续学习的动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究土豆的体积,巩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及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及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