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四版)同步精品课堂
中职专业课项目4 植物的生产与科学用水4.2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获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专业课项目4 植物的生产与科学用水4.2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获奖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集水蓄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少耕免耕技术,地面覆盖技术,保墒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1. 了解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细胞吸水原理、根系吸水过程。2. 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指标及影响因素,熟悉植物蒸腾的调节。 3. 了解植物需水规律,熟悉合理灌溉指标。4. 熟悉植物水分调控的有关措施。能力目标:1. 能正确进行植物蒸腾强度的测定。2. 能根据当地设施类型正确调控水分。
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集水蓄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少耕免耕技术地面覆盖技术保墒技术水土保持技术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说一说植物蒸腾作用的指标有哪些?
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在植物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些水分调控技术来提高农田土壤水分的生产效率,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1)沟垄覆盖集中保墒技术。基本方法是平地(或坡地沿等高线)起垄,农田呈沟、垄相 间状态,垄作后拍实,紧贴垄面覆盖塑料薄膜,降雨时雨水顺薄膜集中于沟内,渗入土壤深层, 沟要有一定深度,保证有较厚的疏松土层,降雨后要及时中耕以防板结,雨季过后要在沟内覆盖秸秆,以减少蒸腾失水。
(2)等高耕作种植。基本方法是沿等高线筑埂,改顺坡种植为等高种植,埂高和带宽的设 置既要有效地拦截径流,又要节省土地和劳力,适宜等高耕作种植的山坡土层厚1m 以上,坡度在6°~10°,带宽10~20 m。
(3)微集水面积种植。我国的鱼鳞坑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小片植物,或一棵树周围,筑高15~20 cm 的土埂,坑深40 cm, 坑内土壤疏松,覆盖杂草,以减少蒸腾。
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在植物生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喷灌、地下灌、微灌、膜上灌等技术。(1)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高位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均匀散布在农田中,达到灌溉目的。
(2)地下灌技术。是把灌溉水输入地下铺设的透水管道或采用其他工程措施普遍抬高地 下水位,依靠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浸润根层土壤,供给植物所需水分的灌溉技术。地下灌溉可减 少表土蒸发损失,水分利用率高。如新疆的“坎儿井”,即利用地下灌溉系统,保证高温干燥的大陆性气候下水分需求,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3)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微灌比地面灌溉省水60%~70%,比喷灌省水15%~20%;微灌灌水均匀,均匀度可达80%~90%。微灌的不利因素在于一次性投资大、灌水器易堵塞等。
(4)膜上灌技术。这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以往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灌水,水沿 放苗孔和膜旁侧进行灌溉。膜上灌投资少,操作简便,便于控制水量,加速输水速度,可减少土壤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因此可显著提高水分的利用率。与常规沟灌玉米、棉花相比,可省水40%~60%。
(5)植物调亏灌溉技术。调亏灌溉是从植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人为减少水的供应量,使植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调亏可控制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实现矮化密植,减少整枝等工作量,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1)少耕。少耕是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1)少耕。少耕的方法主要有以深松代翻耕、以旋耕代翻耕、间隔带状耕种等。 我国的松土播种法就是采用凿形或其他松土器进行松土,然后播种。间隔带状耕作法是把耕翻土局限在行内,行间不耕地,植物残茬留在行间。
(2)免耕。免耕是指植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和植物生 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2)免耕。免耕省工省力、省费用,效益高;抗倒伏、抗 旱,保苗率高;有利于集约经营和发展机械化生产。国外免耕法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利用 前作残茬或播种牧草作为覆盖物;②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喷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③采用农药防治病虫、杂草。
(1)沙田覆盖。沙田覆盖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普遍,它是将细沙甚至砾石覆 盖于土壤表面,抑制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促进自然降水充分渗入土壤中,从而起到增墒、保墒作用。此外,沙田还有压碱、提高土温、防御冷害的作用。
(2)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指在两茬植物间的休闲期,或在植物生育期,将麦秸、玉米秸、稻 草、绿肥等覆盖于已翻耕过或免耕的土壤表面。可以将秸秆粉碎后覆盖,也可整株秸秆直接覆盖,播种时将秸秆扒开,形成半覆盖形式。
(3)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有提高地温、防止蒸发、湿润土壤、稳定耕层含水量的保墒作用,从而有显著增产作用。
(4)化学覆盖。化学覆盖指利用高分子化学物质制成乳状液,喷洒到土壤表面,形成一层 覆盖膜,抑制土壤蒸发,并有增湿保墒作用。化学覆盖在阻隔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不影响降水渗入土壤,因而可使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植物生产中,常见的保墒技术如下:(1)适当深耕。生产实践中,通过打破犁底层、增厚耕作层,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达到提 高土壤蓄水性和透水性的目的。如果深耕再结合施用有机肥,还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2)中耕松土。通过适期中耕松土,可以破坏土壤浅层的毛管孔隙,使耕作层的土壤水分 不易从表土层蒸发,减少了土壤水分消耗,同时又可铲除杂草。特别是降水或灌溉后,及时中耕松土显得更加重要。
(3)表土镇压。对含水量较低的沙土或疏松土壤,适时镇压,能减少土壤表层的孔隙数 量,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耕作层及耕作层以下的毛管孔隙数量,吸引地下水,从而起到保墒和提墒的作用。
(4)创造团粒结构体。(5)植树种草。
(1)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耕作法,包括等高耕 种、等高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如水平沟、垄作区田、等高沟垄、等高垄作、蓄水聚肥耕作、抽槽 聚肥耕作)、坑田、半旱式耕作、水平犁沟等。二是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耕作法,包括草田带 轮作、覆盖耕作(如留茬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青草覆盖)、少耕(如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草田轮作、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有机肥料等。
(2)工程措施。主要措施有修筑梯田、等高沟埂(如地埂、坡或梯田)、沟头防护工程、谷坊等。(3)林草措施。主要措施有封山育林、荒坡造林(水平沟造林、鱼鳞坑造林)、护沟造林、种草等。
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简述什么是集水蓄水技术。
微灌技术属于以下哪种灌溉方式。( )A. 大量浇水灌溉B. 传统灌溉C. 自动化灌溉D. 不进行任何水分管理
植物调亏灌溉技术属于。( )A. 节水灌溉B. 传统灌溉C. 自动化灌溉D. 集水灌溉
少耕免耕技术中,免耕指的是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耕作。( )
地面覆盖技术中的沙田覆盖是一种生物覆盖方法。( )
等高耕作种植属于_________。
植物调亏灌溉技术属于_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通用版植物生产与环境项目6 植物的生产与温度调控6.2 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完美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五师生互动,六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6.2 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优质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五师生互动,六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业课通用版项目4 植物的生产与科学用水4.2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公开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导入新课,四新知讲授,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方式,蒸腾作用的指标,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空气湿度,土壤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