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梳理第1页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梳理第2页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梳理第3页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梳理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梳理,共47页。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 原子结构【知识点1】 原子构成1.原子及其构成微粒:原子 eq \b\lc\{(\a\vs4\al\co1(  \b\lc\{\rc\}(\a\vs4\al\co1(\a\vs4\al(  :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不带电))\a\vs4\al\co1(\a\vs4\al(相对质量都近似为  ,决定原子的质量)),    :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质量很小)) 对于原子来说: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2.质量数:3.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4.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知识点2】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1.概念辨析:2.氢元素的三种核素:3.几种重要核素的应用:4.同位素的分类和特点:(1)分类:①同位素分为________同位素和________同位素。②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________示踪(如 eq \o\al(\s\up1(32),\s\do1(15)) P)和用作________。(2)特点:①同位素的________性质基本相同,________性质有一定差别。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无论是化合态还是游离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________的。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知识点1】 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征:2.电子层: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5.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化合价的关系:(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知识点2 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1.实验探究Na、Mg、K元素的失电子能力:2.判断依据:3.原因解释:(1)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近,原子越难___而越易______;(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越易___而越难_____。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化合价的关系: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1】 元素周期律1.原子序数(1)含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2)原子序数的数值与元素原子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化规律(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________呈现周期性变化。(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________呈现周期性变化。(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3.元素周期律【知识点2】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原子:(1) 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________。如:r(Na)>r(Mg)>r(Al)>r(Si)>r(P)>r(S)>r(Cl)。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________。如:r(Li)Cu(但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剧烈,在水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其他金属单质)。⑤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如氧化性:Cu2+>Fe2+,则金属性:CuBr。④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Cl-I。第2课时 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知识点1】 ⅠA族(除H外)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探究1.原子结构特点:(1)原子结构:(2)对比归纳: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______。②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________,原子半径________。2.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3.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从Li→Cs,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但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1个)的引力逐渐________→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知识点2】 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探究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2.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1)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及递变性:(2)卤素单质的结构及化学性质递变性:【知识点3】 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递变规律: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1】 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硅的性质1.性质的预测:(1)硅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分析:(2)性质预测:2.化学性质验证:(1)单质硅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与F2、HF、 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Si+_______F2===_____________________,Si+________HF===___________________,Si+2NaOH+H2O===________________。②加热条件下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如O2、Cl2)发生反应:Si+O2 eq \o(=====,\s\up7(△)) ________。(2)SiO2的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常温下SiO2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b.高温下Si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iO2+CaO eq \o(=====,\s\up7(高温)) ___________________。②弱氧化性:SiO2+2C eq \o(=====,\s\up7(高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特性:与氢氟酸(HF)反应:SiO2+________H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常被用来刻蚀________。(3)H2SiO3的化学性质:H2SiO3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性质,但是酸性比碳酸的弱。验证:Na2SiO3+________===________+Na2CO3。【知识点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科学预测: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预测其主要性质,为研究物质结构、发现新元素、合成新物质等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指导。2.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将下面左右两侧对应内容连线:3.“预测元素性质”的基本方法(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由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推出主族元素的位置。①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七周期第ⅡA族;②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第ⅦA族~第Ⅲ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六周期第ⅥA族。(2)性质与位置互推问题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④金属与H2O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问题是解题的要素:①最外层电子数是决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主要因素。②原子半径决定了元素单质的性质;离子半径决定了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性质。③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4.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同一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应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eq \a\vs4\al\co1(结构→位置)  eq \b\lc\{(\a\vs4\al\co1(原子序数=质子数 ,周期数=电子层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 eq \b\lc\{\rc\}(\a\vs4\al\co1(\b\lc\ \rc\}(\a\vs4\al\co1(核电荷数,电子层数))\a\vs4\al\co1(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性质 eq \b\lc\{(\a\vs4\al\co1(\a\vs4\al(金属性(失电子能力)),\a\vs4\al(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化合价))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1节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知识点1】 化学键 离子键1.化学键(1)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旧化学键断裂需要________,新化学键形成会________。2.离子键(1)形成:(以NaCl为例)(2)含义:离子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成原子:形成离子键的原子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形成NaCl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 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共价键(1)形成:(以HCl为例)(2)含义:共价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成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原子一般是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形成HCl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共价键类型:①极性键:由不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键、N—H键;②非极性键: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H键、Cl—Cl键。(6)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根据物质的构成将化合物分为两类: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学能要转化成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2)电解水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2.活动探究——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实验探究:(2)结论:化学反应都会伴随________的变化,有的________能量,有的________能量。(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吸热反应:_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②放热反应:_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知识点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1.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分析:注:E1为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E2为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1)E1E2时,反应________能量,反应吸收能量数值=________。2.从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关系分析:(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______能量。(2)反应物总能量Mg2.水或酸 越强 越弱3.(1)失电子 得电子 (2)失电子 得电子4.不活泼 失电子 得电子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11.(2)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1)8 最外层电子数 (2)半径 (3)+1 +73.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的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点21.(1)减小 (2)增大2.(1)增大 (2)减小3.越大第2课时 元表周期表知识点12.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3.(1)电子层数 (2)电子层数4.(1)7 7 2 8 8 18 18 32 32 (2)16 8 9 10 (3)金属知识点21.铍(Be) 镁(Mg) 钙(Ca) 亮白 导电性 R2+ 化合态 氮(N) 磷(P) 砷(As) N、P、As Sb、Bi 3~12 导电2.(1)金属或其化合物 浅紫3.(1)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2)He Ne Ar 2 10 18 (4) eq \f(  D C, A B   )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识点11.(1)> > MgCl2+2NaOH===Mg(OH)2↓+2NaCl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H)4]Al3++3OH-===Al(OH)3↓Al(OH)3+OH-===[Al(OH)4]-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Mg(OH)2>Al(OH)32.点燃或光照 容易 强 增强 增强知识点21.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2.相同 逐渐增加 逐渐减小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第2课时 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知识点11.(1)  (2)1 逐渐增多 逐渐增大2.增大 增强 剧烈 增强3.增多 增大 减弱 增强 增强知识点21.  7 +7 -1 化合态 HClO4 HBrO4 HIO4 HF HCl HBr HI2.(1)黄绿 深红棕 紫黑 增大 升高 (2)增大 减弱 增强 难 减弱 减弱知识点3逐渐增大 主族序数 增强 减弱 减弱 增强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11.(1) +4 -4 非金属 弱 (2)氧气 碳 酸性 CO2 弱于2.(1)2 SiF4 4 SiF4↑+2H2↑ Na2SiO3+2H2↑ SiO2 (2)Na2SiO3+H2O CaSiO3 Si(粗)+2CO↑ 4 SiF4↑+2H2O 玻璃 (3)CO2+H2O H2SiO3↓知识点22.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1节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知识点11.(1)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2)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3)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2.(2)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 (4) 知识点21.(2)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3)非金属元素原子 (4)H eq \a\vs4\al\co1(·) + eq \a\vs4\al\co1(·)  eq \o(Cl,\s\up6(··),\s\do4(··)) ∶―→H∶ eq \o(Cl,\s\up6(··),\s\do4(··)) ∶ (6)直线 角 三角锥 正四面体2.阴离子和阳离子 原子通过共价键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知识点11.(1)热 光 (2)电 化学2.(1)逐渐溶解 气泡 升高 释放 逐渐溶解 气泡 升高 释放 气泡 降低 吸收 (2)能量 释放 吸收 (3)①吸收 ②释放知识点21.(1)放出 E2-E1 (2)吸收 E1-E22.(1)释放 (2)吸收3.热能 电能 光能第2课时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知识点11.(1)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2)氢气 石墨电极 导线 氧气 石墨电极 稀硫酸 氧化  还原 闭合回路 电流 失电子 氧化 得电子 还原 负 正2.导电的固体 电解质 导线 氧化还原知识点21.(3)减少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知识点1快慢 减少量(绝对值) 增加量 v= eq \f(|Δc|,Δt)  mol·L-1·s-1 2 mol·L-1 min-1知识点22.(1)加快 (2)加快 (3)加快 (4)加快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知识点11.(3)同一 同时2.(1)最大 0 减少 减小 增大 增大 不变 = (2)相等 不再改变 (3)≠ 浓度 移动知识点21.深 浅 深 增大 吸热反应 浅 减小 放热反应2.改变3.反应物浓度 压强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与结构特点【知识点1】1.碳元素 2.共价【知识点2】1.碳和氢 CH42.CH4   球棍 空间填充 中心 4个顶点3.5.(1)结构 CH2原子团6.原子或原子团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知识点12.(1)官能团 物质的结构 结构 性质 (2)碳碳双键 羟基 碳碳三键 酯基 羧基 醛基 (3)烃的衍生物知识点21.分子式2.分子式 分子结构4.越多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 从天然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 石油裂解与乙烯知识点11.可燃性 不可再生2.(1)甲烷 难 (2)混合物 碳、氢 能量3.(1)烷烃、环烷烃 碳、氢 (2)沸点 汽油 混合物4.轻质液体燃料 相对分子质量知识点21.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 乙烯2.紫色褪去 橙色褪去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3.难 碳碳双键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乙烯第2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知识点11.隔绝空气2.CO、H2 C+H2O eq \o(=====,\s\up7(高温)) CO+H2 CO+2H2 eq \o(――→,\s\up7(一定条件)) CH3OH3.液 小 平面正六边形 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 不能 +Br2 eq \o(――→,\s\up7(Fe)) +HBr +3H2 eq \o(――→,\s\up7(Ni),\s\do5(△)) 知识点21.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nCH2===CH2 eq \o(――→,\s\up7(一定条件)) CH2—CH22.白色 高弹性 丙烯腈nCH2===CHCN eq \o(――→,\s\up7(一定条件))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 乙醇知识点11.①—OH ②C2H6O ③ ④CH3CH2OH或C2H5OH知识点21.(1)CH3CH2OH+3O2 eq \o(――→,\s\up7(点燃)) 2CO2+3H2O(2)由黑变红 刺激性 乙醛 (3)乙酸2.①底部 无色无味 ②淡蓝色 水珠 不变 H2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4.(3)有机溶剂 (4)75%第2课时 乙酸知识点11.①C2H4O2 ②CH2O ③ ④CH3COOH ⑤—COOH2.强烈刺激性 冰醋酸知识点21.酸性 酯化反应2.CH3COOH⇌CH3COO-+H+①2CH3COOH+2Na―→2CH3COONa+H2↑②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③2CH3COOH+Na2O―→2CH3COONa+H2O④CH3COOH+NaOH―→CH3COONa+H2O3.(1)酸和醇 酯和水 (2)透明的油状液体 香4.调味 合成第3课时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知识点11.(1)C、H、O Cn(H2O)m 碳水化合物 (2)①能否水解 水解产物 ②2 n(n>10)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2.(1)CH2OH(CHOH)4CHO 羟基、醛基 (2)①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还原氧化亚铜3.(1)(C6H10O5)n 高分子 (2)水解 葡萄糖 (3)①能量 二氧化碳和水 ②消化 排泄 ③淀粉 纤维素知识点21.高级脂肪酸 甘油 酯 混合物2.液 固3.不 小 混合物 没有4.(1)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 甘油5.(3)肥皂 油漆知识点31.(1)生物体 基础(2)C、H、O、N、S 有机化合物(3)氨基酸2.(1)有沉淀析出 沉淀溶解 溶解度 沉淀 不溶解 沉淀 不溶解 沉淀 不溶解 (2)黄 有烧焦羽毛3.蛋白质  eq \o\al(\s\up1(1),\s\do1(1)) H eq \o\al(\s\up1(2),\s\do1(1)) H eq \o\al(\s\up1(3),\s\do1(1)) H名称氕氘(重氢)氚(超重氢)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子数111中子数________1________核素应用________用作制造氢弹________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________用作考古断代________用作同位素示踪电子层数1234567电子层符号_________NOPQ离核远近由________及________电子能量由________到________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____一般大于或等于________(He为____)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一般易____电子一般易____电子既不易____电子,也不易____电子单质具有的性质具有____性具有____性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只显正价且一般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如 eq \o(Na,\s\up6(+1)) 、M eq \o(g,\s\up6(+2)) 一般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如 eq \o(Cl,\s\up6(+7)) 、 eq \o(Cl,\s\up6(-1)) 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常见化合价为零元素NaMgK实验过程实验现象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逐渐消失,溶液变____色加热时反应缓慢,溶液变____色比钠与水反应________,反应过程中有燃烧现象,并伴有轻微的爆炸,溶液变____色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________原子类别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结构稳定,性质________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常见化合价为零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________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其最高正价为+m(m为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________,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其最低负价为m-8(H为m-2)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11→223~1021→____2或811~1831→88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3~90.152 nm→0.064 nm11~170.186 nm→0.099 nm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1~2+1→03~9正化合价:________→+5  负化合价:-4→-111~17正化合价:+1→________  负化合价:-4→-1内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含义元素的性质随着________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作元素周期律实质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列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类别主族副族Ⅷ族副族主族0族名称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族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族族元素性质存在ⅡA族元素(碱土金属元素)____、____、____、锶(Sr)、钡(Ba)、镭(Ra)①物理共性:单质都呈____色,具有良好的____②化学共性:单质呈强还原性,R—2e-→____在自然界中都以____存在VA族____、____、____、锑(Sb)、铋(Bi)等________为非金属元素,________为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或游离态存在副族和Ⅷ族(过渡元素)第________列全部为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____性0族元素____________KrXeRnOg所在周期序数1234567原子序数____________365486118实验置换氢气的难易顺序与水反应Na________Mg与酸反应Mg________Al元素SiPSCl单质与H2化合的条件高温较高温度需加热____ eq \o(――→,\s\up7(化合越来越________))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很不稳定PH3不稳定H2S较不稳定HCl稳定 eq \o(――→,\s\up7(稳定性越来越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SiO2P2O5SO3Cl2O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4SiO4或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最强无机酸 eq \o(――→,\s\up7(酸性逐渐________)) 结论从Si到Cl,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元素符号LiNaKRbCs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及性质规律原子半径 eq \o(――→,\s\up7(Li Na K Rb Cs),\s\do5(原子半径____)) 单质的还原性 eq \o(――→,\s\up7(Li Na K Rb Cs),\s\do5(单质还原性____)) 与水、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eq \o(――→,\s\up7(Li Na K Rb Cs),\s\do5(与H2O、O2反应越来越___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eq \o(――→,\s\up7(LiOH NaOH KOH RbOH CsOH),\s\do5(碱性逐渐____)) 元素(名称与符号)氟(F)氯(Cl)溴(Br)碘(Ⅰ)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都为________最高正价无________价最低负价都为________价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全部以________形式存在最高价含氧酸无____________气态氢化物________________    单质物理性质      F2Cl2Br2I2颜色浅黄绿色____色____色____色状态气体气体液体固体密度逐渐___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___结构及化学性质规律原子半径 eq \o(――→,\s\up7(F Cl Br I),\s\do5(原子半径逐渐____)) 单质的氧化性 eq \o(――→,\s\up7(F2 Cl2 Br2 I2),\s\do5(氧化性逐渐________)) 阴离子的还原性 eq \o(――→,\s\up7(F- Cl- Br- I-),\s\do5(还原性逐渐________)) 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eq \o(――→,\s\up7(F2 Cl2 Br2 I2),\s\do5(与H2化合越来越________)) 氢化物的稳定性 eq \o(――→,\s\up7(HF HCl HBr HI),\s\do5(稳定性逐渐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eq \o(――→,\s\up7(HClO4 HBrO4 HIO4),\s\do5(酸性逐渐________)) 内容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多核电荷数增多元素性质原子半径________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数=________(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单质和化合物单质还原性与氧化性还原性________氧化性________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形成由易到难,稳定性由强到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碱性酸性________碱性________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增强离子氧化还原能力阳离子氧化性减弱阴离子还原性增强原子结构示意图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元素类别得电子能力________________元素较____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学性质预测预测依据Si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可能还具有独特的性质与碳元素同主族_____________ 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SiO2具有________氧化物的通性,能与碱、碱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可能也具有一定的特性与碳元素同主族________________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H2SiO3具有酸的性质,能与碱反应,但酸性较弱,酸性________碳酸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CO2H2ONH3CH4空间结构____形____形______形______形键角180°104.5°107.3°109°28′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固体粉末________,有________产生,溶液温度________金属与酸反应时________热量固体粉末________,有________产生,溶液温度________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时________热量有________产生,溶液的温度________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时________热量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图示常见反应类型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⑤铝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C和H2O或CO2的反应实验装置原电池原理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并通过能导电的物质形成________产生________两极反应负极氢气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正极氧气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电子转移电子由________极通过导线流向________极,形成电流确定负极负极反应物锌片负极材料锌片确定正极正极反应物氢离子正极材料铜片构成闭合回路离子导体稀硫酸电子导体导线电流表指针指针发生偏转锌电极锌片质量________铜电极有气泡冒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0.5 mol·L-1的盐酸与铁片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3 mol·L-1的盐酸与铁片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热的试管中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不加热的试管中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不加二氧化锰粉末的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加二氧化锰粉末的试管内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可明显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块状碳酸钙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加碳酸钙粉末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______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实质是增大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实质是减小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其他光波、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溶剂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原理2NO2(g) ⇌ N2O4(g) 反应放热(红棕色) (无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较常温下的________,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较常温下的________实验结论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________,说明NO2浓度________,即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颜色变________,说明NO2浓度________,即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①条件一定;②可逆反应;③v(正)=v(逆)≠0;④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研究对象反应的快慢反应的限度研究范围所有化学反应可逆反应特点单位不同,速率数值不同,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值可能不同逆、动、等、定、变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浓度、温度、压强   物质比较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类型大多数为共价化合物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化学键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________键物质中可能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溶解性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大多数能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热稳定性大多数受热易分解,熔点较低大多数具有较强热稳定性,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大多数易燃烧大多数不易燃烧化学反应特点一般反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慢,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一般反应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快,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或“⇌”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____________CH4结构特点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________,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________。类别碳原子成键特点示例结构特点饱和链烃单键________甲烷(CH4)任意两个碳氢键之间的夹角都约为______不饱和链烃碳碳双键________乙烯(CH2===CH2)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碳碳双键和两个碳氢键中,任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都约为____碳碳三键________乙炔(CH≡CH)________分子,碳碳三键和碳氢键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环烃碳原子间形成碳环环丁烷(CH2CH2CH2CH2)烃的衍生物碳原子可以与________等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一氯甲烷________乙醇________名称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分子式C2H6C3H8C4H10C4H10结构简式CH3CH3CH3CH2CH3CH3CH2CH2CH3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有无色气泡产生,CaCO3逐渐溶解乙酸中含有酸性基团有无色气泡产生,CaCO3逐渐溶解柠檬酸中含有酸性基团无明显现象,CaCO3不溶解乙醇中不含有酸性基团物质正丁烷异丁烷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CH2—CH3分子式C4H10C4H10沸点-0.5 ℃-11.7 ℃差异分析原子的结合顺序不同,化学键类型相同,物质类别相同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2)3CH3异戊烷新戊烷分子式C5H12颜色状态气味密度(STP)水溶性无色气体无味0.717 g·L-1________溶于水目的提高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原理在一定条件(加热、使用催化剂)下,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分解为________较小、沸点较低的烃实例十六烷的一种裂化方式为C16H34 eq \o(――→,\s\up7(催化剂),\s\do5(△)) C8H18+C8H16目的获得________、丙烯等小分子烃原理以石油分馏产物为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其中________较大的烃分解成________、丙烯等小分子烃实验装置实验操作ⅰ.关闭弹簧夹K2,打开K1,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ⅱ.关闭弹簧夹K1,打开K2,观察现象实验现象B中溶液________C中溶液________D(或F)处点燃________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STP)无色气体稍有气味________溶于水1.25 g·L-1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2H4CH2===CH2____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熔、沸点密度无色特殊气味____态难溶于水较低比水____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填充模型C6H6线型结构体型(网状)结构实例聚乙烯酚醛塑料基本性质溶解性有机溶剂缓慢溶解只溶胀、不溶解水不溶不溶加热时表现的性质热塑性热固性电绝缘性良好良好可燃性一般易燃烧—主要成分高分子化合物构型和性质一般情况下,构成塑料的高分子如果是长链的线型结构,塑料的柔韧性就较好;如果高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产生一定的交联而形成网状结构,塑料就会变硬常见塑料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等危害大量塑料垃圾,造成________污染及其他环境问题防治环境污染回收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水溶性挥发性无色液体特殊香味比水的小低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挥发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灼热的铜丝表面________,试管中的液体有________气味实验结论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Cu和Ag)存在的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了________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 eq \o(――→,\s\up7(Cu),\s\do5(△)) 2CH3CHO+2H2O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钠粒位于乙醇的________,有________气体产生;②点燃气体,火焰呈________,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浑浊实验结论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________生成,且能闻到________味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eq \o(,\s\up7(浓H2SO4) ,\s\do5(△))CH3COOC2H5+H2O类别单糖低聚糖(以双糖为例)多糖特点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1 mol双糖能水解成________ mol单糖1 mol多糖能水解成________ mol单糖常见物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6H12O6________________名称结构简式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NH4)2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后,  ,加入蒸馏水中时,    (NH4)2SO4饱和溶液能降低鸡蛋清在水中的    ,但不改变鸡蛋清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热后,鸡蛋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    加入CuSO4溶液后,鸡蛋清    ,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    加入乙醇的水溶液后,鸡蛋清    ,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  实验结论加热、CuSO4溶液、乙醇的水溶液都能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