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安徽省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1月月考化学学科试题(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Ba-137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 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刘禹锡的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 于谦的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 合成新物质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四聚氧O4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的氧分子,氧化性极强。下列关于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等质量O4和O2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2:1C. O2和O4互为同素异形体 D. O2转化为O4为氧化还原反应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滴加溶液制备胶体:B.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OH-=CaCO3↓+H2OC. 氯气溶于水: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4.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所含水分子的数目为 NAB. 常温下,32 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2NAC. 常温下,1 L 0.5 mol/L Ba(OH) 2溶液中氢原子数目为 NAD. 1L l mol/L 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Fe(OH)3胶粒的数目为NA5. 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25 ℃时向Ⅰ中充入8 g SO2,Ⅱ中充入22 g C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2B.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密度之比为11∶16C. 当活塞固定在气缸正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之比为4∶1D. 若活塞移动到气缸正中间,Ⅰ中气体需再入24 g SO2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7. 有600mL某种混合物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现将此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①向第一份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向第二份中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条件为加热)③向第三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的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A. K+一定存在B. Ba2+、Mg2+一定不存在C. Cl- 可能存在D. 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3mol/L8. 为了实现碳能源系统转型,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经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其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过程Ⅰ:(未配平);过程Ⅱ:(未配平)。A. 在分解水制的过程中作催化剂B. 过程Ⅰ的反应中每生成12 mol FeO转移6 mol电子C. 过程Ⅰ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FeOD. 过程Ⅱ的反应中FeO和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9. 已知Pb3O4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Ⅰ:Pb3O4+4H+═PbO2+2Pb2++2H2O;PbO2与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Ⅱ:5PbO2+2Mn2++4H++5SO═2MnO+5PbSO4+2H2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HNO3>PbO2>MnOB. 由反应Ⅰ可知,Pb3O4中Pb(II)和Pb(Ⅳ)含量之比为1:2C. Pb3O4可与盐酸发生反应:Pb3O4+8HCl═3PbCl2+4H2O+Cl2↑D. 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Pb+16HNO3═3Pb(NO3)4+4NO↑+8H2O10. 化合价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视角。已知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某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其分解的产物,下列四种猜想合理的一组是A. B. C. D. 11. 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有 ①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至过量②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③向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仅有②12. 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A. A B. B C. C D. D1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14. 已知工业上制备氧缺位铁酸盐部分流程如图,该方法可实现硫、氮氧化合物的废气利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与以个数比发生反应,则B. 与的反应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 若使1个完全转化为,需失去个D. 的还原性强于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8分)15. 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1)现有以下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A.铜丝 B.漂白粉 C.NaCl晶体 D.醋酸溶液 E.粉末 F.干冰①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②在上述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2)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冰”,其外观像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并含有少量等。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为原料可制成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某同学炒菜时汤汁溅到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据此他判断汤汁中含有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4)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请完成一定条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均可用于中和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这些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6)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亚硒酸钠()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在反应中被___________。16. 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I.一种利用溶液捕捉回收的过程如图所示。(1)捕捉室中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___________。(2)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II.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配制溶液。(3)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___________g。(4)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签。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后轻摇几下C.将已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根据计算,称取取一定量的固体E、向盛有固体的烧杯中加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F、盖上容量瓶塞了,摇匀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处(5)配制过程中,会造成所配制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A.称量所用的砝码生锈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E.定容时水加多用胶头滴管吸出F.称量时间过长III.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研究表明热分解制得的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捕捉性能。取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注:曲线中共涉及到三步分解反应)(6)写出范围内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7)据图分析,捕捉的反应温度应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17. 烧碱、纯碱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①若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②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2)向含4gNaOH的烧碱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I.NaOH、Na2CO3;II._______;III.Na2CO3、NaHCO3;IV._______。①常温下,将得到的固体X重新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②若要验证白色固体X是第I种组成,依次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盐酸 b.MgCl2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③若白色固体X为第III种组成,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准确测定其中NaHCO3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a.取mgX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ng固体b.取mgX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ng固体c.取mgX充分加热,减重ngd.取mgX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被足量碱石灰吸收,增重ng④若白色固体X的质量为7.0g,则X的组成为_______(填“I”“II”“III”或“IV”)。18.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Cl2并探究其性质。查阅资料知:ⅰ.S2O酸性条件下与H+迅速反应生成S和SO2;ⅱ.S2O有较强的还原性;ⅱi.Fe3+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Fe3+ + SCN-=Fe(SCN)3血红色。(1)装置A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上述装置中存在一处缺陷,会干扰Cl2和Na2S2O3性质的探究,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3)改进实验装置后,B中S2O被氧化为S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4)装置C中溶液颜色先变为血红色,一段时间后褪色。①生成使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②某同学对褪色原因提出假设:假设1:Fe3+被Cl2氧化为更高价态; 假设2:____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同学取装置C褪色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写出操作及现象)说明假设2成立。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与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与是放热反应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检验与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ABCD配制的溶液除去粗盐水中的不溶物除去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溶液中先加BaCl2,再加过量盐酸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滴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含有B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再通入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D向Fe2O3、CuO、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析出红色固体反应后溶液中阳离子只有H+和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