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27054/0-17344901765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27054/0-17344901766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27054/0-17344901766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简答与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道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 等质量的0℃冰比0℃的水内能少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内能大小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热量属于过程量,只能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故AB错误;
C.冰在熔化成等温度的水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所以等质量的0℃冰比0℃的水内能少,故C正确;
D.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内能增加了,而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或热传递,所以温度升高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 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 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答案】C
【解析】
【详解】沙尘暴、洪灾河水中夹带着的大量泥沙以及雪花漫天飞舞这些都是宏观上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闻到浓浓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铝块甲和铁块乙()将它们分别加热,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此时( )
A. 温度从甲传向乙B. 内能从乙传向甲
C. 内能从甲传向乙D. 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块和铝块的质量以及吸收的热量相同,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由公式Q=cmΔt可知铁块的温度升高值大于铝的温度升高值,由于初温相同,所以铁的末温大于铝的末温,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热量会从铁块传给铝块,即内能从乙传向甲。
故选B。
4.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
A. 3:8B. 8:3C. 4:3D. 3:2
【答案】A
【解析】
【详解】已知,,,由得
两物体比热容之比
故选A。
5. 如图所示,对于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和图线,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是某一内陆城市与某一沿海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其中B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甲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使得筒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图乙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试管内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一年的气温变化曲线得出,A所示的城市最高、最低气温差比B所示的城市的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值比较小,所以曲线A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B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故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某四冲程内燃机的飞轮转速为3600r/min,则在每秒钟内( )
A. 对外做功30次B. 对外做功60次
C. 完成240个冲程D. 完成60个工作循环
【答案】A
【解析】
【详解】四冲程内燃机的飞轮转速为
3600r/min=60r/s
即内燃机飞轮每秒转60圈,由于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该内燃机每秒钟完成120个冲程,有30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30次,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的四幅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的电路图,电流表接在干路中且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电流表与L1并联且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两灯为并联,电流表接在L1所在支路,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电流表可以测量L1中的电流,符合题意;D选项中电流表与L2串联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8. 对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S1闭合,S2断开,小灯泡L1不亮、L2亮
B. 闭合S1、S2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 闭合S1、S2后,两灯泡并联
D. 闭合S1、S2后,若小灯泡L1灯丝烧断,则L2也不亮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S1闭合,S2断开,只有L1连入电路,所以小灯泡L1亮,L2不亮,故A错误;
BCD.由图可知,闭合S1、S2后,两灯并联,L1处在一条支路,L2和S2处在另外一条支路,S1位于干路,没有发生短路的情况;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若小灯泡L1灯丝烧断,L2仍发光。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为,横截面积的关系为,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长度关系为
横截面积的关系为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大,电阻越大,所以
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所以
所以三根电阻丝电阻大小的关系为
由于是串联接入电路,串联电路中各部分导体的电流相等,所以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源两端电压为
B. 两端电压为
C. 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则亮,不亮
D. 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则不亮,亮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则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示数为,则两端电压为3.6V,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两端电压为
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被电流表短路,所以不会亮,电路为的简单电路,所以会亮,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小红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好如图所示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亮,接下来,以下做法最合理的是( )
A.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B. 断开开关S,更换电阻更小的灯泡重新实验
C. 断开开关S,增加电池的个数重新实验
D. 断开开关S,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亮,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电流过小,不足以使小灯泡发光,也可能是由于电路断路,没有电流流过小灯泡,所以,接下来应该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如果电流表无示数则是断路,要检查断路处并更换导线或将断路处连接好;如果电流表有示数则不是断路,应调节滑片位置看是否发光,若仍不发光,则应增加电池个数或更换电阻更小的灯泡重新实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短,电阻变小,故A符合题意;
B.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上,相当于一段导线,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 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上,相当于定值电阻,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阻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漏选1分,错选0分)
13. 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塞冲出时看到“白气”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B.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生成,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 胶塞冲出时看到“白气”这个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酒精灯燃烧的过程,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胶塞冲出时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发生的液化现象,此阶段是放出热量,故此阶段内能减小。胶塞被气体冲出后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此阶段白气对胶塞做功,因此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故B正确,A错误;
C.水蒸气体积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塞子被冲出去,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时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故C正确;
D.酒精具有化学能,酒精燃烧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因此酒精燃烧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C。
14. 为了保护环境,很多城市都已禁放烟花爆竹,“礼花筒”便成为一些喜庆场合烘托气氛的必备用品。如图所示,“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则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后,其内能减少
B. 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过程中,其分子热运动加剧
C. 高压气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其内能
D. 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是减小的,故A正确;
B.由于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分子热运动变慢,故B错误;
C.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做功改变内能,故C错误;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所测得的电压是( )
A. 电灯两端的电压B. 电灯两端的电压
C. 电源与电灯两端电压的和D. 电源与电灯两端电压的差
【答案】BD
【解析】
【详解】如图,开关S闭合时,两灯串联,电压表并联在两端,测得的是电灯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也等于电源与电灯两端电压的差,故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 “梅花香自苦寒来”,闻到梅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做 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掰断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无规则运动 ②. 引力
【解析】
【详解】[1]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闻到梅花的香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铁丝很难被拉断。
17. 2023年11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E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上升过程中是将___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火箭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①. 内能 ②. 做功
【解析】
【详解】[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8.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很烫,铁丝的内能增加,此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冲程相同。某汽车百公里耗油5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J。(q汽油=4.6×107J/kg)
【答案】 ①. 压缩 ②. 2.3×108
【解析】
【详解】[1]反复弯折铁丝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对燃料混合物做功,使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所以此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1]某汽车百公里耗油5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为
Q=mq汽油=5kg×4.6×107J/kg=2.3×108J
19. 如图所示是国产某品牌的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汽车转弯时,同侧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另一只灯仍会闪亮,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 ______。
【答案】 ①. 用电器 ②. 并联
【解析】
【详解】[1]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汽车蓄电池消耗电能,为用电器。
[2]汽车的前后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20. 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 (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3 kg的水,当温度升高了20℃时,它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已知c水=4.2×103 J/(kg·℃)]
【答案】 ①. 大 ②. 2.52×105
【解析】
【详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2]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Δt=4.2×103 J/(kg•℃)×3kg×20℃=2.52×105J
21. 为保障全校师生饮水安全,学校安装了热效率达到的现代化高效节能锅护,每天可以提供开水,已知优质煤的热值为,的水温度从升高到,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每天至少需要完全燃烧______kg优质煤。
【答案】 ①. ②. 14
【解析】
【详解】[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2]煤放出的热量为
每天至少需要完全燃烧优质煤的质量为
22. 用煤油气化灶把、初温为的水加热到,消耗煤油.已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热值是,.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煤油气化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1)由公式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由求出煤油的质量,再利用可求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后由水吸收的热量跟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可算出燃气灶的效率.
【详解】(1)水吸收的热量:
.
(2)消耗煤油1L,即体积为:,则煤油质量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燃气灶的效率.
故答案为2.1×107;5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公式和的运用,及燃气灶的效率的含义.此题中要注意温度“升高到”和“升高了”的区别,要审好题.
23. 如甲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b是电流表测量电路各处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_A,L2灯电流为_______A。
【答案】 ①. 0.3 ②. 0.9
【解析】
【详解】[1][2]如图,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因为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路,所以,电流表a选择的是0~0.6A量程,示数为0.3A,电流表b选择的是0~3A量程,示数为1.2A,通过L2灯电流为
I2=I-I1=1.2A-0.3A=0.9A
24. 电位器是电器设备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在音响设备中电位器必须与扬声器________联,若要实现沿顺时针旋转调节旋钮时,提高音量,必须将________两端接入电路。(填A,B,C符号)
【答案】 ①. 串 ②. BC
【解析】
【详解】[1]音响上用以调节音量的一种电位器,实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转动旋钮改变了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调节音量的目的,所以电位器应与扬声器串联。
[2]当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纽时,提高音量,即扬声器电流变大,电路电阻变小,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也就是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短,由图知,应将B和C接入电路。
25. 在一定条例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指出下列例中能量如何转化;
(1)木柴燃烧发热:____________;
(2)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__________。
【答案】(1)见详解 (2)见详解
【解析】
【25题详解】
木柴燃烧发热,消耗化学能,产生内能,此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6题详解】
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26. 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要选取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两液体的初温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相同;
(2)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为了通过______(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加热相同的时间______液体升高的温度多,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
【答案】 ①. 质量 ②. 不一定 ③. 加热的时间 ④. 甲 ⑤. 乙 ⑥. 4.2×103
【解析】
【详解】(1)[1][2]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要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或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来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故初温不必相同。
(2)[3]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可以使甲、乙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实验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3)[4][5]由图丙知道,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乙的吸热能力更强。
(4)[6]由图丙知道,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5min,吸收相同热量,甲升温40℃,乙升温20℃,由知道,当吸收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温度变化量和比热容成反比,甲的温度变化量是乙的两倍,则乙的比热容是甲比热容的2倍,即乙的比热容为
27.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的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_____;
(3)上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数据,有一组明显错误的数值,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甲灯发光,乙灯几乎不发光,造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 通过甲灯泡的电流大,通过乙灯电流小B. 灯泡乙的灯丝断了
C. 两灯规格不相同D. 小灯泡乙靠近负极
【答案】(1)不相同 (2)断开
(3)读数时读错量程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实验时应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
【小问2详解】
为了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
【小问3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而第一组数据中C处电流为1.5A,大于小量程的最大测量值,且与A处和B处的电流不同,原因是读错了量程,正确的读数为0.3A。
【小问4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甲灯泡的电流等于通过乙灯泡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乙的灯丝断了,则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两灯都不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两灯规格不相同,所以电流一样时,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两灯两端的电压不同,由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所以亮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
D.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电流大小与灯泡的位置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 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当闭合开关试触后,发现电流表的指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
(2)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样得出的规律不具有普遍性,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测的实验数据,他们得出了如下的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②. 0.24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重复实验
(3)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
【小问1详解】
[1]图中电流表指针向左偏,偏转方向相反,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连入电流表。
[2]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小问2详解】
只通过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重复实验,在获得多组数据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小问3详解】
A处和B处为支路电流,C处为干路电流,A处和B处电流之和等于C处电流,故可得: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29.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阻丝a、b、c粗细相同,a、b、d长度相同,但d比b粗。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间接地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
(2)选用电阻丝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____是否有关;
(3)选用电阻丝______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答案】 ①. 电流表示数 ②. 转换法 ③. 长度 ④. b、d
【解析】
【详解】(1)[1][2]当电阻丝接入电路时,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故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电阻丝的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3]选用电阻丝b、c分别接入电路中,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故可以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3)[4]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择粗细不同,长度、材料相同的电阻丝进行实验,故选择b、d两根电阻丝。
五、简答与作图题(30题6分,31题5分,32题5分,共计16分)
30. 有20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里,作节日彩灯用。使用中,由于某一灯泡灯丝烧断而使全部小灯泡熄灭,因为彩灯上染着颜料,致使无法辨别哪一只小灯泡内部断路。如果只有一根导线,或者给你一只电流表如何查找故障,说出一种方法既可。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当只有一个电流表或一根导线时,可用电流表或导线依次并联在各个小灯泡两端查找,当其余小灯泡发光时,被并联的小灯泡是断路的(可称为逐一短路法),这是因为当电流表或导线短路掉那个断丝的小灯泡时,可使整个电路形成通路,且加在其余各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不至于提高太多,不会损坏小灯泡。
31.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答案】
【解析】
【详解】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分流,一条支路经过灯泡L1,另外一条支路经过开关S2、灯泡L2;汇合后一起经过开关S1回到负极,故开关S2与灯泡L2串联,再与灯泡L1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且靠近负极,故如图所示:
32. 用两只灯泡、一个开关(总开关)、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源,设计出满足以下要求的电路:一只灯的亮度不变,另一只灯的亮度可以调节,并且滑片向右滑灯泡变暗,按照要求连接实物图,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
【解析】
【详解】一只灯的亮度不变,另一只灯的亮度可以调节,并且滑片向右滑灯泡变暗,所以两灯并联,其中一个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滑动变阻器接左下接线柱;开关为总开关,所以开关接在干路上,故作图如下:
六、计算题(33题7分,34题6分,共计13分)(解答应写过程、公式、步骤、数值和单位.)
33. 小红在家利用燃气灶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图。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CD段水吸收的热量;
(2)冰的比热容;
(3)若加热35min共消耗了1.75×10-3m3的天然气,求该燃气灶的效率。(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
【答案】(1)2.1×104J;(2)2.1×103J/(kg·℃);(3)50%。
【解析】
【详解】解:(1)CD段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水=c水m(t水-t0水)=4.2×103J/(kg·℃)×0.5kg×(35℃-25℃)=2.1×104J
(2)AB段冰吸热时间为CD段水吸热时间的一半,所以AB段吸收的热量为CD段水吸收热量的一半,即
AB段冰升高的温度
Δt冰=0℃-(-10℃)=10℃
由Q吸=cmΔt可得冰的比热容
(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V=8.4×107J/m3×1.75×10-3m3=1.47×105J
AD时间为AB吸热时间的7倍,所以AD段吸收的热量为AB段水吸收热量的7倍,为
Q吸=7Q吸冰=7×1.05×104J=7.35×104J
该燃气灶的效率
答:(1)CD段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4J;
(2)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3)该燃气灶的效率为50%。
34. 小明做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0.3A、3V、5V,但当时没有记录清楚每个数据对应哪一个电表。请你根据电路图和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出:
(1)通过灯L1、灯L2的电流;
(2)灯L1和L2各自两端的电压。
【答案】(1)0.3A
(2)3V,2V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L1与L2串联,V1测电源电压,V2测L1两端电压,电流表A示数为0.3A,若通过L1的电流为I1,通过L2的电流为I2,则
【小问2详解】
V1的示数为5V,电源电压U=5V,V2的示数为3V,灯L1两端电压U1=3V,则灯L2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
电流
电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简答与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