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兴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兴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4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温馨提示: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分)
2022年5月20日,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国信1号,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千里岩、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国信1号能够提前根据天气状况,转移养殖海域,躲避台风等灾害,将养殖的鱼类遭受风险的几率降到最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一般而言,其强度受所在海区的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发生的频率就越多。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及其游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中提及的“国信1号”停泊地——舟山群岛,所属省区的简称是( )
A. 辽B. 鲁C. 苏D. 浙
2. “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过程中,受台风影响最小的海域是( )
A. 南海B. 东海C. 黄海D. 渤海
3. “国信1号”在千里岩到南澎岛之间游弋,达到仿野生的标准,此方式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B. 国土辽阔,河湖众多
C. 东西距离长,降水差异明显D. 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舟山群岛是中国的一个群岛,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东部海域。浙江省的简称是“浙”,因此舟山群岛所属省区的简称就是“浙”,D正确;辽是辽宁省的简称,排除A;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排除B;苏是江苏省的简称,排除C。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过程中,自南向北经过的海域依次为南海、东海、黄海。读材料可知,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一般而言,其强度受所在海区的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发生的频率就越多。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黄海的纬度最高,温度最低,台风发生的频率最小,C正确,排除AB;“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过程中并未经过渤海,排除D。故选C。
【3题详解】
“国信1号”在千里岩到南澎岛之间游弋,达到仿野生的标准,此方式得益于我国海域面积辽阔,跨纬度广,D正确;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国土辽阔,河湖众多跟海洋养殖业无关,AB错误;“国信1号”在千里岩到南澎岛之间游弋,是南北方向,不是东西方向,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以图承载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最佳方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地理界线中,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5. 构成甲界线的山脉中不包括( )
A. 太行山B. 巫山C. 长白山D. 雪峰山
6. 图中的河流汛期一般都出现在夏季,其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级阶梯河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乙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丙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丁是秦岭-淮河一线,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故根据题意选B。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级阶梯河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不包括长白山。故根据题意选C。
【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松花江,②是黄河、③是长江,这三条河流都是外流河,汛期在夏季是因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雨季长,④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所以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脉构成地形区的分界线,也是阶梯分界线;我们吧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为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现象不会诱发图中灾害的是( )
A 地形陡峭B. 多暴雨C. 土层松动D. 植树种草
8. 为了应对图中灾害,正确的做法是( )
A. 抱住大树,等待救援B. 迅速撤离山谷
C. 向两侧较高的山坡上跑D. 停留在低洼处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知,图中的灾害是泥石流。植树种草有助于稳固土壤、防止土层松动,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风险,D符合题意;其他条件如地形陡峭、多暴雨和土层松动都可能增加泥石流的发生概率,ABC排除。故选D。
【8题详解】
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即向两侧较高的山坡上跑,C正确;其他选项做法错误,ABD排除。故选C。
【点睛】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为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结合2013—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 2013~2022年期间,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最高且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的年份是( )
A. 2014年B. 2015年C. 2021年D. 2022年
10. 2022年末,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随之而来的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分布不均B. 人口死亡率高C. 人口老龄化D. 劳动力数量多
11. 为应对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应该( )
A. 改变人口分布格局B. 平衡人口性别比例
C. 提高婚育年龄限制D.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答案】9. D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时负增长,人口总数会下降,读图可知,2022年,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所以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且人口死亡率最高,故选D。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2年末,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数量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象。不会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和死亡率高的现象。故C正确,ABD不正确,选C。
【11题详解】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为应对现阶段我国人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优化三孩生育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D正确;改变人口分布格局、平衡人口性别比例、提高婚育年龄限制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BC错误。故选D。
【点睛】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蕴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体现的不合理人类活动是( )
A. 毁林开荒B. 围湖造田C. 截弯取直D. 植树种草
13. 从图中对话可知,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 含沙量大B. 水能丰富C. 航运价值高D. 汛期长
【答案】12. A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和长江周围的树木都被砍伐了,体现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毁林开荒,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3题详解】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陡坡垦殖,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减,再加上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才导致含沙量大增,A正确;由于人类活动导致黄河和长江的水能不丰富,B错误;航运价值逐渐减弱,C错误;与汛期无关,D错误;排除BCD,故选A。
【点睛】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221条 。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公认的中国十大河流分别是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汉江、辽河。若以流域面积为标准,则为长江、黑龙江、黄河、珠江、塔里木河、海河、雅鲁藏布江、辽河、淮河、澜沧江。
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下图为“宁夏年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4. 从降水的分布特点来看,宁夏平原主要位于是( )
A. 湿润地区B. 半湿润地区C. 半干旱地区D. 干旱地区
15. “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中的“水”主要来自( )
A. 降水B. 冰雪融水C. 地下水D. 黄河水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是800mm、400mm和200mm,读图,宁夏平原降水少于200mm,主要位于干旱地区,ABC错误,该题选D。
【15题详解】
该地区降水量少,A错误,该地区降水少,冰雪积累少,冰雪融水量不大,B错误;气候干旱,降水少,地下水少,C错误;黄河流经的宁夏平原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所以水浇田主要来自黄河水,D正确。
【点睛】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依黄河而生存,依黄河而发展,开渠引流,屯垦造田,因此而有了农牧结合的独具西北特色的风光。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生活体验,联系实际。
2024年春节期间,几位广西“南方小土豆”(南方游客的爱称)乘坐火车一路向北前往北方地区体验区域风情。左图为他们的行程路线示意图,右图为黑龙江的冰上渔民捕鱼和武汉长江航运景观。
(1)读图可知,此次旅游路线主要经过了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经过的地形主要以____为主。
(2)“南方小土豆”乘火车从广西出发,一路向北,经过了____个行政中心,从沈阳到哈尔滨的旅途中,火车驰骋在____(地形区)上,吮吸着黑土散发出的清香。
(3)此次旅途中,“南方小土豆”们不仅看到了长江上络绎不绝的航运船只,又见证了黑龙江冰上捕鱼的渔民,这种场景的差异是因为我国冬季的气温特点是____。
【答案】(1) ①. 三 ②. 平原(或平原、丘陵)
(2) ①. 10 ②. 东北平原
(3)南北温差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黑龙江的冰上渔民捕鱼和武汉长江航运景观图等为材料,涉及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旅游路线主要经过了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第三阶梯的主要地形是平原,丘陵,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南方小土豆”乘火车从广西出发,一路向北,经过了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天津、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10个行政中心,从沈阳到哈尔滨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小问3详解】
我国冬季的气温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点睛】我国冬季的气温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出青藏高原地区,南北普遍高温。
17. 实验探究:河流开发与治理。
【实验探究】:影响水能的因素。
结论:
(1)第一组:水量相同,地势落差____,齿轮转动越快,水能越丰富。
(2)第二组:____。
【读图归纳】:长江开发与治理。
结论:
(3)长江上水电站主要位于____(上、中或下)游河段,原因是该河段大部分位于____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在____交界处,水流急,水能丰富。
【读图分析】:湖泊对河流径流的作用
结论:
(4)丰水期,河面高于湖面,河水入湖,使河流径流量变____(填大/小):枯水期,河面低于湖面,湖水入河,使河流断流概率变低。说明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结论应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湖措施,有利于缓解____灾害的发生。
【答案】(1)越大(或大)
(2)地势落差相同,水量越大,齿轮转速越快,水能越丰富
(3) ① 上 ②. 亚热带 ③. 阶梯
(4) ①. 小 ②. 洪涝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河流开发与治理”及长江水系为材料,涉及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洪涝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分析和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实验探究:水能影响因素;第一组:水量相同,地势落差大,齿轮转动越快,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小问2详解】
第二组:在地势落差相同条件下,水量越大,齿轮转速越快,水能越丰富。
【小问3详解】
长江上游地区流经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该河段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急,水能丰富。所以长江上水电站主要位于上游河段,
【小问4详解】
读图分析,丰水期:当河面高于湖面时,河水入湖,使河流径流量变小。枯水期:当河面低于湖面时,湖水入河,使河流断流的概率变低。说明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蓄作用。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致使湖泊面积减少,雨季存储洪水的能力下降,干流水位上升幅度大,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实施退耕还湖,充分发挥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有效缓解洪涝灾害的发生。
18. 走进生活,问题解析。
河流受地形、气候影响,也影响着人类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读黄河流域图完成问题。
问题一:探究河流概况
(1)“黄河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对黄河的真实写照,诗句中可判断黄河是一条____(内或外)流河,从地形角度解释,“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原因是____。
问题二:水利工程的分布
(2)黄河的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图中水利枢纽位于____(上、中、下)游河段。
问题三:灾害与治理
(3)图中A、B两河段河水自低纬流向高纬,冬春季节易形成____(灾害)现象。
(4)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后,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形成地上河。据此完成框图,按数字顺序合理排列是____。
A.地势低平 B.泥沙淤积 C.水土流失加剧
问题四:灾害与治理
(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从灌溉、供水、发电、生产生活、孕育文明等任选一个角度说出黄河的功绩。
示例: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形成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
【答案】(1) ①. 外 ②.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2) ①. 桃花峪 ②. 中
(3)凌汛 (4)CAB
(5)黄河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农业用水;黄河为工业、农业提供用水;在阶梯交界处,黄河提供丰富的水能,建立水电站;黄河蕴育华夏文化,如信天游、窑洞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黄河的概况、水能资源的开发、黄河的灾害和贡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大体呈“几”字形蜿蜒东流,在山东附近注入渤海,是一条外流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
【小问2详解】
黄河的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黄河的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地带,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修建了龙羊峡、刘家峡等多座梯级开发的水电站。由水利枢纽图例分布情况可知,图中水利枢纽位于中游河段。
【小问3详解】
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受气温影响,冬季河流有结冰期。AB两河段河水自低纬流向高纬,上游方向冰块消融产生的冰凌在下游方向淤塞,形成凌汛(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可造成河堤决口,产生洪涝灾害。
【小问4详解】
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由于植被破坏、土质疏松、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黄河下游进入河南、山东两省,游荡在华北平原上,由于地势低平、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顺序是C、A、B。
【小问5详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功绩有:①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②黄河为沿岸的地区的居民和农田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和灌溉所需的水资源;③到了下游,由于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所以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④黄河还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如信天游、窑洞等。
19. 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及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再次农民焚烧秸秆等等,一旦这些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因此,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等等,成为低碳生活的重要行为。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存在着4个霾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下图为我国霾的分布示意图。
(1)读材料分析,霾属于____(自然或人为)灾害,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答一点即可),这种天气现象在____(城市或乡村)更为严重。
(2)结合材料读图,我国重霾分布最广的地区是____;为了减少这种灾害天气现象的发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措施____。
(3)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霾的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人为 ②. 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及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农民焚烧秸秆等等。 ③. 城市
(2) ①. 黄淮海地区##华北地区 ②. 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等等。
(3)减少出门或尽可能不出门,带雾霾口罩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霾的分布示意图以及霾的相关知识为材料,涉及我国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等知识点,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霾是由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属于人为灾害;根据材料其形成的原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农民焚烧秸秆,工厂排出的污染物等。城市汽车多,工业发达,所以霾比乡村更为严重。
【小问2详解】
读图霾分布最广的地区是黄淮海地区(华北地区),治理霾的措施影响从其原因入手,如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等。
【小问3详解】
因为霾会危害人体健康,带来呼吸道疾病,所以遇到霾的天气应首先减少外出,不要剧烈运动,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如带防霾的口罩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兴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