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体知识,有关的古文化知识,课内文言知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人、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如《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①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二、有关的古文化知识
朔、晦、望与既望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鼓:五更天,大概在凌晨4:48。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之间,有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谓之“五更”。因为用鼓打更报时,又称五鼓。一更关鼓闭城门、二更上床睡觉、三更半夜换日期、四更睡得最沉、五更天光开城门(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三、课内文言知识
(一)解词填空
泰山之阳( ),汶水西( )流;其阴,济水东( )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 )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句式: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是( )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 )以( )入,道( )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句式: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 )既上,苍山负( )雪,明烛( )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 )数十立者,山也。极( )天云一线异色,须臾( )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 )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 )驳色,而皆若偻( )。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 )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 )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找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级七千有余( )
2.少圜( )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解释古义)
1.至于泰安 ( )
2.多平方 ( )
(四)说明下列语句中的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 )
2.济水东流(东: )
3.崖限当道者(限: )
4.道少半(道: )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当:
(1)当其南北分者( )
(2)崖限当道者( )
(3)僻不当道者( )
2.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2)余始循以入( )
(3)余所不至也( )
(4)其级七千有余( )
3.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2)余始循以入( )
(3)回视日观以西峰( )
4.限:
(1)越长城之限( )
(2)崖限当道者( )
5.道:
(1)道皆砌石为磴( )
(2)僻不当道者( )
(3)道少半( )
6.有:
(1)其级七千有余( )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
(3)亭西有岱祠( )
(4)又有碧霞元君祠( )
7.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
(2)及既上( )
(3)皆不及往( )
8.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 )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
9.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
(2)或得日,或否( )
(3)是日( )
10.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
(2)其远古刻尽漫失( )
(六)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3、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7、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8、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9、生石罅
10、复循西谷
11、余始循以入
四、写作
泰山巍巍,天寒路险,作者却顶风冒雪,毅然登临,领略到了独得之乐。
你有过类似经历吗?你有何感悟?你联想到什么?请写一段你读后的感受,体现你对本文内容的思考,不超过150个字。
写作启示:
一、志当存高远,敢于迎难而上。
二、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
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四、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
五、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驱散心灵的阴霾。
【附参考答案】
三、课内文言知识
(一)解词填空
参看课下注释(略)
(二)找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 “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四)找出下列语句的词类活用
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五)解释下列字词
1.当:
(1)在,在……的地方,介词 (2)挡住,动词 (3)面对,动词
2.余:
(1)我,代词 (2)同上 (3)同上
(4)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3.以:
(1)在,在……的时候 (2)同“而”,表顺承,连词
(3)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4.限:
(1)界限,名词 (2)门槛,名词
5.道:
(1)路,名词 (2)同上 (3)走,走路,动词
6.有:
(1)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有,与“无”相对,动词 (3)(4)同上
7.及:
(1)和,连词 (2)等到,介词 (3)赶得上,动词
8.云:
(1)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云雾,名词
9.日:
(1)太阳,名词 (2)阳光,名词 (3)天,名词)
10.漫:
(1)弥漫,布满,动词 (2)磨灭,动词
(六)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1、( “……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 “……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3、(……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5、( “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6、(省略主语代词“余”)
7、(省略主语代词“余”)
8、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9.(“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导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2* 变形记(节选)学案及答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二、批评家任务,任务三、作者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导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