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万千世界,富于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熔化B. 水结冰C. 醋挥发D. 煤燃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醋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煤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硅B. 氧C. 铝D. 钙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A
    3. 生活中“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钙”和“铁”是指( )
    A. 分子B. 元素C. 原子D. 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生活中“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钙”和“铁”是指元素。
    故选B。
    4. 宋代王安石在《梅花》一诗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描述。对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分子体积变大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可分成原子D.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符合题意;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分成原子,不符合题意;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A图是“易燃气体标志”,不符合题意;
    B、B图是“可回收塑料标志”,不符合题意;
    C、C图是“国家节水标志”,符合题意;
    D、D图是“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易导致酒精洒出,发生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来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
    A. 液氧、五氧化二磷B. 海水、冰水混合物
    C. 氨气、四氧化三铁D. 氮气、洁净的空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详解】A、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 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和构成
    B. 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C. 钠单质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 钠和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钠单质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Cl-,钠原子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 硫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向浓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10.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不匹配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是因为氩气快速降温冷冻(即液态氩蒸发时能吸热,从而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氦气快速升温解冻,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天然气燃烧会放出热量,可用天然气用于生火做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厨余垃圾生产农家肥,是因为厨余垃圾中某些物质与氧气发生了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 我国化学家用氧化铟负载银,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得到甲醇和水,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B. 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 参与反应的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Ag/In2O3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反应前的氢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的氢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化合价不为零,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可知,参与反应的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3∶1,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茶汤的色、香、味主要是由茶黄素、香叶醇、儿茶素等物质所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保持茶黄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茶黄素分子
    C. 儿茶素中含有35个原子
    D. 三种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香叶醇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茶黄素由分子构成,保持茶黄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茶黄素分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儿茶素中含有儿茶素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一个儿茶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共 35 个原子,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茶黄素(C29H24O1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香叶醇(C10H18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儿茶素(C15H14O6)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三种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香叶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测空气中氧气含量,选项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选项正确;
    C、 探究不同种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控制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其他条件应相同,图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也不同,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不密闭,造成左盘烧杯内总质量逐渐减小,所以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故选B
    14.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D.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5%+ 8%+7%+ 70%= 100%, t1时,12%+8%+a%+56%=100%,解得a=24%;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表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丁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或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和丁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或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所以该反应是甲和丁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乙的质量分数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a=24%,错误;
    D、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5%-12%=-3% ,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56%=14%, 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4%=3:14,正确。
    故选D。
    15. 为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 实验过程中,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
    C. 拐点至终点所对应的时间范围内,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逐渐减少
    D. 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过程中氧气含量减少,说明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实验过程中,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拐点 C 至终点 D 所对应的时间范围内,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但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但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质量增加,则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6.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氮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2)如图是10月4日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日报。除臭氧外,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还有_______(填字母)。
    A. 二氧化氮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D.
    (3)为改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鼓励焚烧秸秆B. 适当控制机动车使用
    C. 积极植树造林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监管
    (4)下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合成硝酸铵的工业流程。
    A.步骤①主要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B.步骤③中参加反应的和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C.步骤④中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_种。
    【答案】(1)78%
    (2)ABCD
    (3)BCD
    (4)①. 物理 ②. ③. 2
    【解析】(1)氮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78%;
    (2)除臭氧外,计入空气质量评价主要污染物还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 2.5等,故选:ABCD;
    (3)A、鼓励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污染性物质,该选项做法错误;
    B、适当控制机动车使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该选项做法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可改善空气质量,该选项做法正确;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监管,可改善空气质量,该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BCD;
    (4)A.步骤①分离液态空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该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步骤③中参加反应的NH3和 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5,氨气和氧气在加热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步骤④中一氧化氮、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共涉及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水2种。
    17.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氟原子核内有_______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
    (3)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挑选一个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
    A.和 B.O和S C.和 D.和
    (4)请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一种阳离子_______(写离子符号)。
    【答案】(1)①. 9 ②. 得到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①. AB ②. A选项He和N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不同,但都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或B选项中O和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Na+(合理即可)
    【解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为9,所以氟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答案为:9;得到。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答案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A.He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稳定结构,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也是稳定结构,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不同,但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
    B.O原子和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稳定结构,M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Mg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它们化学性质不同;
    D.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Si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AB;A 选项中He和N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不同,但都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或B选项中O和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钠离子N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2、8,符合要求;故答案为:Na+(合理即可)。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 某种化学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和水产生氧气(如图1所示),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仿照该原理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如图2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制氧机制氧原理分两步,第一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第二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仿照图1制氧机的原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图2中可以代替反应仓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用C装置代替过滤仓时,气体应从_______(填“m”或“n”)端通入。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4)用图3所示的方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在图4中画出此时长颈漏斗中液面最有可能出现的位置_______。
    (5)为了便于控制加入液体的体积,将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该改进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6)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向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3)①. B ②. n ③.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4)
    (5)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6)①. ②. 先使试管横放,把盛有高锰酸钾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合理即可)
    【解析】(1)据图可知,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不需要加热,可用装置B代替反应仓;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氧气应从导管n端通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当缓缓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压强变大,则能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比锥形瓶中的液面要高,如图:;
    (5)若将装置B中长颈漏斗更换成注射器,则该装置不仅便于添加液体药品,还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6)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粉末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横放,把盛有高锰酸钾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
    19. 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1)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许多杂质,需经过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①《调疾饮食辩》记载:“山居别无他水可汲者,宜捣蒜或白矾少许,投入水缸中……”这里的白矾即明矾,该操作可以_______,使水逐渐澄清。
    ②如图的“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其中颗粒活性炭因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不仅可以_______,还可以_______。
    (2)今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
    B.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
    C. 家庭改装节水型马桶
    D. 工业用水不经处理浇灌农田
    (3)从变化的角度认识水。
    ①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可知,电极M与电源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管B收集到的气体。
    (4)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该变化的过程_______。
    【答案】(1)①. 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②.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 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ABC
    (3)①. ②. 正 ③. 燃着木条 ④.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该气体是氢气 ⑤.
    (4)水分子先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解析】(1)①这里的白矾即明矾,明矾在水能形成胶状物,该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该操作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水逐渐澄清;
    ②其中颗粒活性炭因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不仅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可以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A、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以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B、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能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家庭改装节水型马桶,能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D、工业用水不经处理浇灌农田,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3)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据图可知,电极 M 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③管 B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管内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操作: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 B 的尖嘴口并缓慢打开活塞。
    实验现象及结论: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该气体是氢气;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
    (4)从微观角度描述该变化的过程:水分子先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 图中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化合物,且元素组成相同。其余为单质,其中为金属,E燃烧时会产生耀眼的白光。F为红色固体,G为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C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反应的现象_______。
    【答案】(1)①. H2O2 ②. H2
    (2)①. ②. ③. 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解析】
    【分析】元素组成相同,B能转化为A、能转化D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B为过氧化氢,A为水,D为氧气;A(水)与C能相互转化,D(氧气)能与C反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时反应生成水,则C是氢气;E是单质,燃烧时会产生耀眼的白光,则E是镁;元素组成相同,其余为单质,其中为金属,则F为非金属单质,F为红色固体,能与D(氧气)反应,红磷为红色非金属单质,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则F是红磷;D(氧气)能转化G,G为黑色固体,H是金属也能转化G,且能与D(氧气)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G为四氧化三铁,H为铁。
    (1)B是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C是氢气,化学式:H2;
    (2)发生的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发生的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发生的反应是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现象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 青嵩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是中国科学事业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嵩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已知:
    ①青嵩素可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左右。青嵩素受热易分解。
    ②乙醚的沸点为。
    ③工业酒精是酒精灯的燃料,含有水分(假设本实验所用工业酒精不含其它杂质).酒精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I.实验室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图所示。
    (1)《中国药典)记载“青蒿”能“清热解暑,截疟…”据此记载,可知“青嵩”主要治疗的病症是_______。
    (2)屠呦呦的科研思路源于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青嵩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中分离方法与图中操作1相同,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用“绞取汁”的方法得到青蒿提取物,这与中药常用的“煎滚煮沸”制成药液的方法不同,是为了防止_______。
    (3)操作I是在较低温度下蒸馏,其原理是利用乙醚和青嵩素的_______(填字母)不同。
    A. 密度B. 熔点C. 沸点D. 溶解性
    Ⅱ.探究青嵩素的组成。
    【探究一】分析青嵩素的元素组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i.在燃烧匙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ⅱ.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①甲同学根据上述现象推断青蒿素燃烧生成了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断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
    ②学习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排除装置中空气可能造成的干扰,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先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装置右侧导管口,直至观察到_______。
    ③实验时,观察到B装置中固体颜色由白色变成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出青蒿素燃烧生成和,说明青嵩素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元素名称,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
    【探究二】确定青蒿素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5)将的青蒿素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经测定,产物中只有和其中的质量为,的质量为。根据所给数据计算,青蒿素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计算结果取最简整数比)。
    【答案】(1)疟疾
    (2)①. 过滤 ②. 青嵩素受热分解
    (3)C
    (4)①. 酒精充分燃烧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无法确定生成的H2O和CO2是青蒿素燃烧生成的 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 蓝色 ④. 碳元素、氢元素 ⑤. 氧元素
    (5)15:22:5
    【解析】(1)“青嵩”主要治疗的病症是疟疾;
    (2)由“绞取汁”可知在进行固液分离,该操作是过滤;青嵩素受热易分解,这与中药常用的“煎滚煮沸”制成药液的方法不同,是为了防止青嵩素受热分解;
    (3)青嵩素熔点为156°C左右、乙醚的沸点为34.5°C,在较低温度下蒸馏,其原理是利用乙醚和青嵩素的沸点不同;
    (4)在酒精灯上点燃,酒精充分燃烧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无法确定生成的H2O和CO2是青蒿素燃烧生成的;
    通入氧气,在C装置右侧导管口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装置内空气排净了;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生成了水,则会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青蒿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则青蒿素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因为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
    (5)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14.1g-10.1g=4g,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g12):(1.1g1):(4g16)=15:22:5。
    选项
    劳动实践
    科学知识
    A
    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氮气不易溶于水
    B
    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
    氩气快速降温冷冻,氦气快速升温解冻
    C
    用天然气生火做饭
    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
    D
    用厨余垃圾生产农家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检验氢气的纯度
    探究不同种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
    时间




    起始
    a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写出化学方程式
    将_______放在管B的尖嘴口并缓慢打开活塞。
    _______
    _______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满分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