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江海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题,每题1分:11-20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江海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新南通的是( )
A. 直接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废水B. 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C. 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D. 过度繁殖水生植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活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向河水中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合题意;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粮食酿酒B. 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
C. 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D. 水通电电解 铁杵磨成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材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用作燃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说法正确;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约21%,不是质量分数,故说法错误;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可作助燃剂,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说法错误。
故选D。
4. 香蕉含有钾、镁、磷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钾通过参与降低神经肌肉紧张的调节, 舒缓人的情绪。这里的“钾、镁、磷”指的是( )
A. 单质B. 分子C. 原子D. 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这里的“钾、镁、磷”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B. 加热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D. 移走蒸发皿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C。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D、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选项正确;
故选D。
7. 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质子数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故选A。
8.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三位科学家。量子点组成中常含镉等元素。如图是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有关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镉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B. 镉元素符号为Cd
C. 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D. 一个镉原子的质量为112.4g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选项正确;
B、元素信息图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由图可知,镉元素符号为Cd,选项正确;
C、元素信息图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由图可知,镉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则镉原子的质子数也为48,选项正确;
D、元素信息图最下方的数字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一个镉原子的质量为112.4,选项错误,故选D。
9. 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B. 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
C. 碳酸根离子:COD. 三个氧原子: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B、碳酸钠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碳酸钠的化学式:Na2CO3,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碳酸根离子:,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表示为:3O,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A。
10.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高锰酸钾B. 空气C. 冰水混合物D. 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成淡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 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 能获取淡水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装置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滴到水杯中,得到淡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水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选项正确;
B、该过程中,只是分子之间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选项错误;
C、该过程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得到淡水,是利用蒸馏的方法,选项正确;
D、能获取淡水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海水中的水分子运动到塑料膜上,再次聚集成液态水,选项正确。
故选B。
12. “天水麻辣烫”红遍全国,其中“甘谷辣椒”是麻辣烫的灵魂所在。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碱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辣椒碱由49个原子构成
B. 辣椒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辣椒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 辣椒碱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答案】C
【解析】
【详解】A、辣椒碱由辣椒碱分子构成,1个辣椒碱分子由18个碳原子、2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共49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辣椒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则辣椒碱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辣椒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辣椒碱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推理”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D.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此选项错误;
B. 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带电的微观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质子、电子都带有电荷,但不是离子,此选项错误;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此选项正确;
D.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但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4. 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 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 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A、道尔顿是探索原子的结构较早的科学家,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性,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A正确;
B、由于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提出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所以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B正确;
C、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了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卢瑟福核式模型,修正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C正确;
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卢瑟福核式模型也不是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将会被替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则氧气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故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氧气的同时,生成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B. 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 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MnO2和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控制变量法,甲和乙的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则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说法正确;
B、实验乙和丁的变量有浓度和二氧化锰,变量不唯一,则甲、乙不能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说法错误;
C、甲和丙的变量是温度不同,丙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说法正确;
D、根据C项的分析,对比甲和丙可以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甲、丁,变量是二氧化锰,则可以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7. 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B.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 b的化学式为H2O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不变,因此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会减少,故A错误;
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一个b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因此b的化学式为H2O,故C正确;
D、由图可知,a为氧气,反应前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8. 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图2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C. 由图2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2乙中包括氧分子和氧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图2乙中的氧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符合题意;
B、图2甲中只含有氧分子,表示的是纯净物;丙中含有氧分子和臭氧分子,表示的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故C不符合题意;
D、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只有一种,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B. 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D. 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打开胶塞,取出200mL水,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磷燃烧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能消耗瓶内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移动的体积为消耗的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瓶内空气体积约为 200mL,消耗的氧气约为 40mL,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40mL,最终注射器活塞会移至约 100mL-40mL=60mL 刻度线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0. 如图是某补钙药品说明。一个青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天需要摄入钙。若每天从食物中获取钙,其余吃钙片补充,则每天至少需服用该种钙片的数量是( )
A. 4片B. 2片C. 3片D. 1片
【答案】A
【解析】
【详解】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0.5g×50%×=0.1g,由题意可知,需要每天从钙片中补充0.4g的钙元素,所以每天至少需服用该种钙片的数量是:=4,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1. 空气成分多样,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也是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小张发现超市出售的袋装薯片包装袋里充满了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用它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利用了它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属于______(填“缓慢”或“剧烈”)氧化。
【答案】(1)①. 氮气##N2 ②. 不活泼
(2)①. 氧气##O2 ②. 缓慢
【解析】(1)填充到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满足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来源广,易得,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水中溶解了氧气,才能使鱼虾在水中生存;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22.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小明利用该装置验证水的组成。左边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答案】①. 氧气##O2 ②. 木条燃烧得更旺 ③.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详解】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左边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则左边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由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的现象是木条燃烧得更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氧气;木条燃烧得更旺;氢元素和氧元素。
2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某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表示的含义
(1)如图1是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______。
(2)空气污染会导致的危害有______。(写一条)
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3)图2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
【答案】(1)轻度 (2)危害人体的健康(合理即可) (3)电
【解析】(1)由图可知,该日的空气质量指数为108,属于轻度污染,故填:轻度;
(2)空气污染会导致的危害有危害人体的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故填:危害人体的健康(合理即可);
(3)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填:电。
2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外墙覆盖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保护薄膜,该薄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让场馆外墙拥有神奇的自净能力。TiO2作为一种含量丰富、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还原CO2等领域。由于TiO2只在紫外光区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态、掺杂非金属或金属(铁、铂、金等)等方法,使TiO2能在可见光区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目前,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TiO2,或让TiO2与H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当TiO2中掺杂非金属或金属时,掺入物质的类型、掺入的量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掺杂不同比例石墨氮化碳(g-C3N4)的纳米TiO2光催化分解水时,产生H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TiO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与电解水制氢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下列关于Ti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 改变形态的方法均属于物理方法
B. 掺杂石墨氮化碳越多,光催化分解水效果越好
C. 与掺杂铁相比,掺杂金(Au)会提高生产成本
D. TiO2光催化还原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答案】(1)+4
(2)①. H2OH2+O2 ②. 分解反应
(3)能耗低
(4)CD
【解析】(1)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即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
(2)TiO2光催化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
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3)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与电解水制氢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耗能低,节约能源;
(4)A、由题目信息可知,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TiO2,此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或让TiO2与H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此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则改变形态的方法不都属于物理方法,故说法错误;
B、分析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掺杂石墨氮化碳越多,产生氢气越少,即反应速率越慢,光催化分解水效果越差,故说法错误;
C、黄金的价格比铁的价格高,与掺杂铁相比,掺杂金(Au)会提高生产成本,故说法正确;
D、根据题文可知,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CD。
25.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学校附近河水样品,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②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______,利用了其______性。
③取少量水样3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振荡,发现______,说明水样3是硬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_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
(2)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也能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______(选“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______(选填“适宜”“不宜”)直接饮用。
(3)总结: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______。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答案】(1)①. 过滤 ②. 活性炭 ③. 吸附 ④. 大量浮渣 ⑤. 煮沸
(2)①. A ②. 不宜
(3)acb
【解析】(1)①操作①是将难溶性固体和水分离的操作,该操作为过滤;
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加入的物质B是活性炭,利用了其吸附性;
③鉴别软硬水用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硬水,故取少量水样3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振荡,发现出现大量浮渣,说明水样3是硬水;
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水中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按由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应该是:用小砾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故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A;
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细菌和微生物,不适宜直接饮用;
(3)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然后利用各成分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故正确顺序为acb。
26. 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任意一种仪器的名称______。
(2)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后续探究需要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最好选择______(填序号)。
(3)小江同学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设计了如图简易供氧器。
试剂:共5份(每份包含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8%的过氧化氢溶液、1g颗粒状二氧化锰、100g纯净水)。
①请完成该供氧器的说明书:
a.制氧原理: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b.使用方法:先将100g纯净水加入______(填“甲”或“乙”)瓶并拧紧接有吸气面罩的瓶盖,再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______(填“甲”或“乙”)瓶并拧紧瓶盖,乙瓶中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吸氧。
②请从携带、安全等方面为供氧器的制取提一条建议______。
【答案】(1)试管##酒精灯##铁架台
(2)①. KMnO4K2MnO4+MnO2+O2↑ ②. E
(3)①. H2O2H2O+O2↑ ②. 乙 ③. 甲 ④. 使用轻质材料
【解析】(1)装置A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涉及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2)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用高锰酸钾制氧,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收集,也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选E;
(3)①a.反应原理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b.先将纯净水加入乙瓶中,为产生的氧气增加湿度,然后在甲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氧气通过甲瓶上端排向乙瓶,被水润湿后排出;
②简易供氧器提出具体改进建议:选择轻便且耐用的材料制作供氧器的外壳和部件,减少整体重量。
27. 以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的有效途径。小明同学对氧气的相关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如图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从宏观视角看,氧气是由______组成(填名称):从微观视角看,氧气与臭氧(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据查,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储存在蓝色钢瓶中的“工业液氧”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操作I的名称是蒸发,要达到将氮气与氧气分离的目的,温度(t)应控制在______。
(3)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与硫、铁丝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如图:
①实验一中观察到产生______色火焰。进行实验一无需标注的图标是______(填字母)。
A.护目镜 B.用电
C.排风 D.洗手
②实验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①. 氧元素 ②. 分子的构成不同
(2)①. 混合物 ②. -196℃<t<-183℃
(3)①. 蓝紫 ②. B ③.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1)从宏观视角看,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填:氧元素;分子的构成不同;
(2)储存在蓝色钢瓶中的“工业液氧”中含氧气、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
操作Ⅰ的名称是蒸发,要达到将氮气与氧气分离的目的,温度(t)应大于等于氮气的沸点,小于氧气的沸点,则温度应控制在-1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江海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科学发展,薪火相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