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下列每个小题的四个选线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白水寺森林公园中,有时能看到给树木“打吊瓶”的现象,“打吊瓶”时针头刺入的部位最好为( )
    A. 高处的木质部B. 低处的木质部
    C. 高处的韧皮部D. 低处的韧皮部
    【答案】B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详解】树干从里往外由树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保护层死细胞组成。这几部分构造中,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传导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韧皮部是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正常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故“打吊瓶”时针头刺入的部位最好在低处的木质部,而不在高处的木质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向日葵的种子与菜豆种子结构类似。适宜条件下,向日葵种子萌发时最先露出一个 “小白尖”(如图)。下列关于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B. 萌发时种子需保持湿润
    C. 土壤不是萌发的必须条件D. 胚芽发育成“小白尖”
    【答案】D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详解】A.向日葵种子为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A正确。
    B.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所以萌发时种子需保持湿润,B正确。
    C. 土壤不是萌发的必须条件,C正确。
    D.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小白尖”,D错误。
    故选D。
    3. 1500年前,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记载,枣树数年不结果,他用斧背将枣树树皮“打”得伤痕累累,结果秋天硕果累累。这种做法是为了( )
    A. 促进水分运输给果实B. 促进有机物向下运输
    C. 减少有机物向下运输D. 促进无机盐向上运输
    【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比较坚硬;最里面是髓,能够储存营养物质。
    【详解】树干中有两种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存在于木质部,将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地上部分;筛管存在于韧皮部,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根部。贾思勰用斧背敲打枣树干,破坏部分筛管,减少了有机物向下运输,让有机物更多的停留在植物的地上部分,提高产量。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如图为叶芽。下列关于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叶芽发育时,叶原基发育成侧芽,芽原基发育成幼叶
    B. 能够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做枝芽,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C. 果农往往会把果树的顶芽减掉,目的是让侧芽更好的发育
    D. 叶芽发育时,能够使芽轴逐渐伸长发育成茎的结构是生长点
    【答案】A
    【分析】叶芽的结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详解】A.叶芽发育时,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A错误。
    B.能够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做枝芽,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B正确。
    C.果农往往会把果树的顶芽减掉,目的是去除顶端优势,让侧芽更好的发育,C正确。
    D.叶芽发育时,叶芽顶端的生长点的细胞不断分裂,能够使芽轴逐渐伸长发育成茎,D正确。
    故选A。
    5. 同学们观察洋葱根尖的结构时,发现不同区域的细胞有不同特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具有较强分裂能力B. 水分主要从③进入根尖
    C. ③④是生长最快的部分D. 细胞核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②
    【答案】D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前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和④成熟区。
    【详解】A.①是根冠,根尖最前端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故A错误。
    B.水分主要从④成熟区进入根尖,④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已经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B错误。
    C.③是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④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C错误。
    D.②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先复制后均分,故D正确。
    故选D。
    6. 凹耳蛙是我国特有物种,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耳部凹陷形成外耳道是其独特的特征。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凹耳蛙属于变温动物,有冬眠行为
    B. 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蝌蚪→幼蛙→成蛙
    C. 凹耳蛙能水陆两栖生活,完全用肺呼吸
    D. 凹耳蛙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答案】A
    【分析】凹耳蛙是中国特有蛙种,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A.冬眠是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凹耳蛙属于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A正确。
    B.凹耳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错误。
    C.凹耳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但肺不够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C错误。
    D.凹耳蛙属于两栖动物,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完成水中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经变态发育形成成蛙,D错误。
    故选A。
    7. 2022年在云南新发现11种两栖类新物种,两栖动物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根本原因是( )
    A. 四肢不发达B. 神经系统不发达
    C. 无喙,无法摄食D.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答案】D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
    【详解】两栖动物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通过触觉,它们能感知温度和痛楚,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综上所述,所以两栖动物都不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根本原因是生殖发育离不开水,D正确。
    故选D。
    8. 小红在学习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后,对本章知识进行了梳理,下列知识点和举例搭配错误的是( )
    A. 无性生殖--月季扦插B. 不完全变态发育--蝼蛄
    C. 完全变态发育--青蛙D. 有性生殖--试管婴儿
    【答案】C
    【分析】(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为变态发育;不分完全或不完全。
    【详解】A.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月季扦插是将月季的一段枝条插入土壤中,通过其生长和发育成为新的月季植株,这符合无性生殖的定义,A正确。
    B.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指个体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大。蝼蛄的发育过程符合这一描述,B正确。
    C.完全变态发育是指个体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然而,青蛙的发育过程并不符合完全变态发育的定义。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但其特点与完全变态发育有所不同,它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具有尾巴,用鳃呼吸)、幼蛙(逐渐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开始用肺呼吸)和成蛙四个阶段。其中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别,但这种变态发育并不等同于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试管婴儿是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产生的,其过程中涉及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9. 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
    A. 蜻蜓点水——产卵
    B. 金蝉脱壳——化蛹
    C. 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育雏
    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求偶
    【答案】B
    【分析】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详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生殖现象,正确。
    B.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节肢动物会定期蜕皮,退去的皮是外骨骼,因此,金蝉脱壳是指蝉蜕皮,错误。
    C.飞燕将捉来的青虫喂雏鸟属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正确。
    D.春末夏初交替之际,雄蛙有鸣囊,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正确。
    故选B。
    10. “我青春·我健康”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来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B. 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C. 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D. 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答案】D
    【分析】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详解】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A正确;
    B、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变化,B正确;
    C、世界卫生组织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C正确;
    D、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家兔的长毛和白毛B. 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C.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D. 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答案】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家兔的长毛和白毛”、“鸡的玫瑰冠和单冠”、“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而“家兔的长毛和白毛”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A。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利变异的是( )
    A. 流感病毒产生新毒株B. 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C. 昆虫的保护色D. 人类的血友病
    【答案】D
    【分析】变异按照是否对生物本身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叫有利变异,有不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叫不利变异。
    【详解】A.流感病毒变异产生新毒株,能够抵抗药物的作用,对流感病毒自身的生存有利,属于有利变异,A不符合题意。
    B.棉铃虫变异产生抗药性,对自身的生存有利,属于有利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昆虫的保护色是外形上对环境的适应,这种变异对自身生存有利,属于有利变异,C不符合题意。
    D.人类的血友病是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对自身生存不利,属于不利变异,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某同学在学习了遗传和变异后,进行了笔记整理,请你帮他找出错误的一项( )
    A.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
    C. 人的性别是在形成受精卵时已经确定
    D. 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是常见的遗传病
    【答案】B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2)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详解】A.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A正确。
    B.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 (22条常染色体+x+y)的全部DNA序列,B错误。
    C.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所以人的性别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C正确。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D正确。
    故选B。
    14. 如图为某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其中B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表示隐性基因
    B. 若B基因来自精子,则b基因来自卵细胞
    C. 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 该男性和基因组成bb女性结婚,后代的基因组成一定为Bb
    【答案】D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详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精子),则b一定来自母方(卵细胞),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该男性和基因组成bb的女性结婚,遗传图:
    后代的基因是Bb或bb,可见后代可能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也可能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D错误。
    故选D。
    15. 冬瓜多蔓生,花呈黄色,大多为单性花,雌花和雄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冬瓜可以异花传粉,传粉媒介主要是昆虫
    B. 雄蕊由含花粉的花药和含花粉管的花丝组成
    C. 精子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D. 一个冬瓜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答案】B
    【分析】果实和的形成:
    【详解】A.传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自花传粉。冬瓜可以异花传粉,传粉媒介主要是昆虫,A正确。
    B.雄蕊由含花粉的花药和花丝组成,花丝不能长出花粉管,B错误。
    C.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进一步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所以,冬瓜的精子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冬瓜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D正确。
    故选B。
    16.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森林古猿B. 长臂猿C. 黑猩猩D. 大猩猩
    【答案】A
    【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7. 桃蚜是桃树常见害虫,果农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防治,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逐渐下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防治效果下降是因为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 杀虫剂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C. 为减少环境污染可在桃园释放蚜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D. 蚜虫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答案】A
    【分析】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详解】A.害虫原本就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而不是因为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A符合题意。
    B.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属于有利变异,杀虫剂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B不符合题意。
    C.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为减少环境污染可在桃园释放蚜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C不符合题意。
    D.变异具有普遍性,蚜虫变异是普遍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双色棱皮树蛙的皮肤隆起大小疣粒,形状如树干上的苔藓,很容易与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辨识。双色棱皮树蛙的这种伪装是( )
    A. 定向变异的结果B. 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D. 环境变化的结果
    【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蛙的体色存在变异,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个体不易被天敌发现,容易生存保留下来,故双色棱皮树蛙的皮肤隆起大小疣粒,形状如树干上的苔藓,很容易与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辨识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物种多样性,一定不会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
    B.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形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 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答案】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详解】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C错误。
    D.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平衡,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故选B。
    20.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B. 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 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 不得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
    【答案】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详解】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也就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故A正确。
    B.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故B正确。
    C.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C正确。
    D.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所以对濒危野生动物要迁入动物园进行保护,故D错误。
    故选D。
    21. 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对生物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 生物圈中各类型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D. 保护生物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A正确。
    B.生物圈不仅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还包括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B错误。
    C.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各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C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生物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正确。
    故选B。
    22. 某草场采用“牧鸡治蝗”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草原蝗虫的泛滥。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在蝗虫的幼虫期放养牧鸡治蝗效果更明显
    B. “牧鸡治蝗”利用了牧鸡与蝗虫之间的捕食关系
    C. 蝗虫→牧鸡是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 若草场被重金属污染,则牧鸡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于蝗虫
    【答案】C
    【分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详解】A.蝗虫的若虫没有翅,活动范围小,因此在蝗虫的若虫期放养牧鸡治蝗效果更明显,正确。
    B.牧鸡吃蝗虫,“牧鸡治蝗”利用了牧鸡与蝗虫之间的捕食关系,正确。
    C.“牧鸡治蝗”防治法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鸡,错误。
    D.重金属随食物链积累,因此若草场被重金属污染,则牧鸡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于蝗虫,正确。
    故选C。
    23.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甲烷、硫化氢、氢气等气体构成
    B.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大分子蛋白质
    C.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D. 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答案】B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A.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层中的气体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A正确。
    B.米勒的实验是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探究在这些条件下能否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实验结果表明,米勒确实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等,但他并没有合成大分子蛋白质,B错误。
    C.同源器官是指在不同生物中,形态和功能相似,但位置不完全相同的器官。这些器官的存在表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正确。
    D.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和序列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D正确。
    故选B。
    24. “以竹代塑”是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倡议,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下关于竹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竹子含丰富的水分和纤维,具有弹性和韧性
    B. 竹子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没有韧皮部
    C. 竹子可被腐生微生物完全降解,降低白色污染
    D. 竹子不断长高是因为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答案】B
    【分析】竹子茎不能逐年加粗,这主要是因为竹子的茎中没有形成层。生长点位于茎尖部位,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从而使竹子不断长高。
    【详解】A.竹子作为一种植物,其茎部确实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纤维,这些纤维赋予了竹子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使得竹子在多种场合都有广泛的应用,A正确。
    B.竹子茎不能逐年加粗,这主要是因为竹子的茎中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植物茎部的一个特殊组织,它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从而使茎部加粗,B错误。
    C.竹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其生物降解性非常好。当竹子被废弃或作为垃圾处理时,腐生微生物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完全降解,从而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这与传统的塑料制品形成鲜明对比,塑料制品很难被生物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C正确。
    D.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其茎部的生长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长点位于茎尖部位,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从而使竹子不断长高。这是植物生长的一个基本过程,也符合竹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植物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25. 生物之舟社团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草、虾米、小鱼、塑料瓶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关于此生态瓶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瓶必须放在光照下进行
    B. 水草是该生态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C. 该生态瓶中能量转化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D. 某生根据该生态瓶写了一条食物链:水草→虾米→小鱼→细菌
    【答案】D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链状的结构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详解】A.水草作为生产者,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该生态瓶必须放在光照下进行,以确保水草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水草作为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因此,水草是该生态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B正确。
    C.在生态瓶中,光能首先被水草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然后这些有机物被消费者(如虾米、小鱼)摄食并转化为热能(通过呼吸作用)。因此,该生态瓶中能量转化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C正确。
    D.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通常作为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给环境。而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因此,某生根据该生态瓶写的一条食物链“水草→虾米→小鱼→细菌”是错误的,因为细菌不应该出现在食物链中,D错误。
    故选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
    (1)菘蓝根(图1)也称作板蓝根,含有多种有药效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沿着输导组织的____(结构名称)运输而来的。
    (2)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 ]____上完成传粉,再经过____过程后,[ ]____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有由____发育形成的种子。
    (3)菘蓝种子不耐储藏,易造成种子及幼苗退化,影响根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每组选取均匀饱满、大小一致的菘蓝种子100粒并消毒;各组分别用等量的不同处理液浸泡24小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测定7天内的发芽率及第15天的幼苗鲜重。结果如下表: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②上述实验中最有利于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处理方式为____。
    【答案】(1)筛管 (2)①. ①柱头 ②. 受精 ③. ③子房 ④. 胚珠
    (3)①. 不同处理方式 ②. 用0.2g/L的赤霉素浸泡24小时
    【分析】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1)菘蓝根中的药效有机物是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进行运输的。在植物中,输导组织主要包括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主要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而筛管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因此,这些药效有机物是沿着输导组织的筛管运输而来的。
    (2)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完成传粉,再经过受精过程后,③子房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有由胚珠发育形成的种子。
    (3)①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处理方式。
    ②由实验图表可知:用0.2g/L的赤霉素浸泡24小时处理时,发芽率最高,幼苗鲜重最重。
    27. 如下图分别是虎斑蝶(图1)、蜻蜓(图2)的不同发育阶段,以及鸡卵的结构示意图(图3),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表示虎斑蝶发育过程正确顺序是____(填序号);图2中与虎斑蝶的发育过程相比,蜻蜓的发育过程缺少②____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属于____。
    (2)观察鸡卵时,用解剖剪轻轻地将鸡卵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 ]____,该结构可以储存气体;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在[ ]____的牵引下悬浮于卵白中。
    (3)“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诗中的“儿”是由图3中的[ ]____发育成的,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①③②④ ②. 蛹 ③. 不完全变态发育
    (2)①. E气室 ②. C系带
    (3)①. A胚盘 ②. B、D
    【分析】图一中①受精卵;②蛹;③幼虫;④成虫。图二中⑤成虫;⑥成虫;⑦若虫;⑧受精卵。图三中A胚盘;B卵黄;C系带;D卵白;E气室;F卵壳膜;G卵黄膜;H卵壳。
    (1)图1中展示了虎斑蝶的发育过程。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根据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确定虎斑蝶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受精卵、③幼虫、②蛹、④成虫。而图2中展示了蜻蜓的发育过程,与虎斑蝶相比,蜻蜓的发育过程缺少了蛹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被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2)在观察鸡卵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步骤来观察其内部结构。首先,用解剖剪轻轻地将鸡卵钝端的卵壳打破,然后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接着,撕破外卵壳膜,就可以看到位于卵壳膜与卵黄之间的E气室。气室是储存气体的结构,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卵黄在C系带的牵引下悬浮于卵白中,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3)“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诗中的“儿”指的是雏鸟。根据图3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雏鸟是由A胚盘发育而成的。胚盘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它包含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所有遗传信息。此外,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包括卵黄和卵白,它们在图中分别对应B和D。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而卵白则提供水分和养料,同时保护卵细胞。
    28. 如图,图1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的示意图,图2为胎盘内的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____(填结构名称),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③]____,缓慢移动到[④]____并最终植入其内膜,逐渐发育成胚胎。
    (2)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和____(如图2),其中[2]内流动的是____血(填“动脉”或“静脉”)。
    (3)青春期后,女孩出现了明显区别于男孩的第二性征,与其有直接关系的器官是图1中的____(填名称),该器官的功能是____。
    【答案】(1)①. 输卵管 ②. 胚泡 ③. 子宫
    (2)①. 氧气 ②. 动脉
    (3)①. 卵巢 ②.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分析】人体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图中的①卵巢,②卵细胞,③胚泡,④子宫,⑤输卵管。2脐静脉,1脐动脉,4子宫静脉,3子宫动脉,⑤是绒毛内毛细血管与母亲血之间的交换。
    (1)如图1所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在输卵管内,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并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随后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③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④子宫内,并最终植入子宫内膜,逐渐发育成胚胎。
    (2)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如图2),其中2内流动的是动脉血,里面含有丰富的氧气和养料。
    (3)青春期后,女孩的①卵巢迅速发育,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女孩在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乳房发育、声调变高等性征。
    29. 人们对于遗传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逐渐深入到了基因水平,对生物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活动的本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存在的,它是由____组成的。
    (2)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相对性状多,繁殖速度快,便于观察。果蝇属于____动物。
    (3)1909年摩尔根选择了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图一所示)的果蝇进行研究,雄性果蝇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绘制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
    (4)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并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图二中的[ ]____,该分子上包含特定____的片段就叫基因。
    【答案】(1)①. 成对 ②. DNA和蛋白质
    (2)节肢 (3)①. 3+X或3+Y ②. 基因在染色体上
    (4)①. 3DNA ②. 遗传信息
    【分析】(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因此基因也是成对的。
    (2)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对性状多、繁殖速度快、便于观察等优点。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果蝇身体分节、有两对足、三对翅等特点,属于节肢类动物。
    (3)果蝇有4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所以,雄性果蝇6条常染色体+XY,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所以,雄性果蝇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3条常染色体+X或3条常染色体+Y。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长期努力,绘制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说明了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4)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所以,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图二中的3DNA,该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叫基因。
    30. 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属于______(填“单性花”或“两性花”)。
    (2)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果实的苦味素含量______。
    (3)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可以减少害虫啃食。苦味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黄瓜果实的苦与不苦是一对______。根据图2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显性性状是______,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子二代果实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体现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______共同决定的。
    (5)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极少会出现二者均不苦的个体,请你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______(填选项)。
    a.不苦的黄瓜易被害虫啃食而淘汰 b.为了不被害虫啃食产生的有利变异
    【答案】(1)单性花 (2)低
    (3)①. 相对性状 ②. 苦##果实苦 ③. BB、Bb
    (4)环境 (5)a
    【分析】(1)黄瓜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结合分析可知,属于单性花。
    (2)图1的纵坐标表示苦味素相对含量,横坐标表示叶和果实,就果实而言,栽培型黄瓜果实的苦味素含量低于野生型黄瓜果实的苦味素含量,即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果实的苦味素含量低。
    (3)黄瓜果实的苦与不苦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则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子一代的性状相同,子二代出现不同性状——果实不苦,则可以判断出子二代出现的新性状——果实不苦为隐性性状。因此根据图2交实验结果可知,果实苦为显性性状,果实不苦为隐性性状。子二代中出现隐性性状——果实不苦,则基因组成一定是两个隐性基因bb,隐性基因b来自子一代,子一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果实苦,则一定含有显性基因B,故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子二代中果实苦的基因组成是BB、Bb,具体原因如下图。
    (4)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环境)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体现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5)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黄瓜的苦味素存在变异,有的叶和果实不带有苦味,有的叶和果实带有苦味,叶和果实不带有苦味的黄瓜易被害虫啃食而淘汰,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黄瓜不易被害虫啃食而生存,环境选择了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黄瓜生存下来,因此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极少会出现二者均不苦的个体,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不苦的黄瓜易被害虫啃食而淘汰,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其中一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的食物网是由____条食物链组成的,请写出其中最长的 条食物链:____。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
    (3)若此生态系统被污染,则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
    (4)由于某种自然原因,鹰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兔的数量会____(填"增多"或"减少”),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并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答案】(1)①. 3##三 ②. 草→鼠→蛇→鹰
    (2)①. 分解者 ②. 太阳能
    (3)①. 鹰 ②. 草
    (4)①. 增多 ②.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1)图1中的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而构成的复杂营养结构。通过数出起点为生产者(草)的箭头,可以确定食物链的数量。图一中的食物网是由3条食物链组成: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分解者。
    能量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该生态系统中,通常只有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可见,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或光能)。
    (3)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所以,若此生态系统被污染,则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鹰。图二中的丁含有毒物质最少,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营养级最低的草。
    (4)由于某种自然原因,鹰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兔的数量会因天敌的减少而增多,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并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32. 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做珍稀物种的守护者
    资料一: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物种,被誉为“活化石”。早在800万年前的中新世纪晚期,地球上就已经有大熊猫的踪迹,它的祖先被称为“始熊猫”,进化过程中大熊猫成为了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的唯一哺乳动物(如图)。现代大熊猫食物单调并缺乏营养、栖息地分布狭窄且部分被破坏、生育能力低下,再加上以往的过度捕杀,导致野外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
    资料二:大熊猫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谊使者。2023年11月8日旅美大熊猫一家“美香”、“添添”和“小奇迹”启程回国, 于9日晚安全抵达四川成都,正式带娃回家。
    (1)现代大熊猫是“始熊猫”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而来的,____为其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由图可知,大熊猫和棕熊同属于最小的分类单位是____。
    (2)大熊猫生育力低下,“小奇迹”来之不易,是“美香”妈妈经过多次人工授精而成功受孕并分娩,这属于____生殖。
    (3)“小奇迹”真的像极了妈妈“美香”,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来自妈妈“美香”的染色体数目有____。
    (4)大熊猫独特个性和文化价值,使它成为动物园的“明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使用价值。保护大熊猫刻不容缓,请你结合资料 说出保护大熊猫的措施:____(至少一条)。
    【答案】(1)①. 化石 ②. 科
    (2)有性 (3)①. 遗传 ②. 21条
    (4)①. 直接 ②. 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通过现代技术提高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合理即可)
    【分析】保护大熊猫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共同发力,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繁殖技术研究、管理和法律保护、国际合作、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隔离带以及提升公众意识和教育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1)现代大熊猫是“始熊猫”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而来的,这个进化过程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记录,它们提供了生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
    由图可知,大熊猫和棕熊在分类上都属于熊科,这是它们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
    (2)大熊猫生育力低下,“小奇迹”是“美香”妈妈经过多次人工授精而成功受孕并分娩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小奇迹”真的像极了妈妈“美香”,这种现象被称为遗传。遗传是指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亲代的某些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使子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来自妈妈“美香”的染色体数目有21条。
    (4)大熊猫因其独特的个性和文化价值,成为动物园的“明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种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如药用、观赏、食用等)、间接使用价值(如生态功能、环境净化等)和潜在使用价值(如未来可能发现的新的使用价值)。
    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防止栖息地被破坏和缩小;通过现代技术提高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增加其种群数量;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分组
    处理液
    发芽率(%)
    幼苗鲜重(g)
    1
    蒸馏水
    22
    0.32
    2
    硝酸钾1g/L
    17
    0.30
    3
    硝酸钾2g/L
    18
    0.27
    4
    硝酸钾3g/L
    15
    0.25
    5
    赤霉素01g/L
    31
    0.52
    6
    赤霉素0.2g/L
    36
    0.59
    7
    赤霉素0.3g/L
    29
    0.47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