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33196/0-1734509077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33196/0-17345090771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33196/0-17345090771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 A.50万平方千米 B.300万平方千米
C.600万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2.我们使用的地理课本被称作“湘教版”教材,简称为“湘””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云南省 B.湖南省 C.湖北省 D.河南省
3.下列湖泊中,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分别是( ) A.洞庭湖、青海湖 B.青海湖、洞庭湖
C.鄱阳湖、洞庭湖 D.青海湖、鄱阳湖
4.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 ) A.
B.
C.
D.
5.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B.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D.秦岭—淮河线
6.山脉往往是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下列如图所在地形区表示河套平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 A.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C.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D.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8.我国领土最南端是( )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9.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就有“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发生这两个事件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陕西、安徽 B.陕西、福建 C.山西、安徽 D.安徽、福建
10.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B.我国东西跨经度大,时差大,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不利于发展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西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11.欢度雪顿节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地的典型特征为( )
A.沙漠广布 B.鱼米之乡 C.白山黑水 D.雪域高原
12.我国东南部地区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旱涝 B.地震、滑坡、泥石流
C.鼠害 D.台风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的一些水文特点。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4.从诗句可读出,白帝城所处河段( )
A.降水量大,水量充沛
B.河流冬季、夏季水位变化大
C.地势平坦,适合运输
D.地势落差大,流速快
15.推测①②③三个河段水电站分布情况( )
A.①河段最密集,流经地势交界处,落差大
B.②河段最密集,河道弯曲,流速快
C.③河段最密集,降水多,水量最大
D.③河段最密集,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电量大
16.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是( ) A.滇、粤、闽、台 B.滇、桂、粤、台
C.滇、桂、闽、台 D.台、粤、桂、滇
17.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琼州海峡 B.东海、台湾海峡
C.渤海、南海 D.东海、琼州海峡
1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的“巴山夜雨”描绘的是_____的天气特点。(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诗句反映了我国的哪种气候特征(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南北温差大 D.海洋性特征明显
20.“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一地方的情景?(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长江下游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读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和黄河与松花江流域面积、平均径流量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21.3月到5月,松花江径流量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流域内( )
A.降水量多
B.工农业用水量少
C.蒸发量小
D.积雪融水多
22.与黄河相比,松花江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松花江流经湿润和半湿润区,黄河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
B.松花江冬季结冰期更长,黄河流域结冰期短
C.松花江属于外流河,黄河属于内流河
D.松花江主要流经平原,黄河流域高原、山地较多
2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分布在中东部 B.人口增长迅速
C.大杂居、小聚居 D.民族众多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读我国主要大剧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某戏友去往图中某地观看了一场正宗的黄梅戏表演,她去的是( )
A.京
B.皖
C.赣
D.冀
25.越剧主要分布地濒临我国( )
A.渤海、东海
B.黄海、南海
C.渤海、南海
D.东海、黄海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请完成“长征路线图”中的内容。
(1)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
(2)红军长征穿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三个,其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是______线,该线以南地区的年降水量_____(大于或小于)800毫米。
(3)长征途经许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这一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按目前人口变化趋势,有人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1%提高到40%。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①______(名称)和④______(简称)。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为______线。②和③两省人口密度是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我国已经进入_____人口化社会;同时出现_____趋势,这会带来哪些影响?__________。(至少3条)
(3)结合三个材料分析,请对我国的人口政策提出三条建议。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左图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地形图。
(1)“大河滚滚向东流”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__。在第一阶梯内,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①是____________。
(2)我国四大盆地中,A______的纬度最高;B______的面积最大;被称为“聚宝盆”的C是____________。
(3)山脉纵横交错,部分山脉既是省区的分界线,又是地形区的分界线,如: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区是______和______。
三、综合读图题
29.读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③山脉的阻挡
(2)我国季风气候分布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3)图中所示,东南季风吹向我国大陆,其特点是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4)我国东部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由北向南依次分布______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______气候。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故选B。
2.答案: B
解析: 我们使用的地理课本被称作“湘教版”教材,简称为“湘”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湖南省;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湖北省的简称是鄂;河南省的简称是豫。故选:B。
3.答案: D
解析: 中国湖泊的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故选:D。
4.答案: A
解析: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即A。故选:A。
5.答案: B
解析: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B正确,C错误。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不是阶梯分界线,A错误;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不是阶梯分界线,D错误。故选B。
6.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位于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A错误。②位于雪峰山东侧,是东南丘陵,B错误。③位于阴山南侧,是河套平原,C正确。④位于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D错误。故选:C。
7.答案: C
解析: 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横断山脉、贺兰山,C正确。天山—阴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昆仑山—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A错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长白山—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台湾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B错误。阿尔泰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巴颜喀拉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D错误。故选C。
8.答案: B
解析: 我国疆域辽阔,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故选:B。
9.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是指陕西省和安徽省,陕西省的简称是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安徽省的简称是皖,行政中心是合肥。故选:A。
10.答案: A
解析: 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相差约4小时;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A。
11.答案: D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原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有“雪域高原”之称,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我国东南部地区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故选:D。
13.答案: B
解析: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宜昌和湖口,白帝城位于上游,B正确,故排除ACD,选B。
14.答案: D
解析: 由上述和诗句可知,白帝城位于宜昌上游,宜昌位于长江上游,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原因是落差大,流经阶梯交界处,D正确,上游河段降水量并没有沿海地区多,A错误。B不符合题意,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上游地势并不平坦,不适合运输,C错误。故选D。
15.答案: A
解析: ①河段最密集,流经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②河段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水能资源不丰富,水电站没有①河段多。B错误。③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多水量最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但水电站没有①处多。故选A。
16.答案: D
解析: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简称分别是:台、粤、桂、云(或滇)。故选:D。
17.答案: A
解析: 我国东临太平洋,自北向南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故选A。
18.答案: A
解析: 诗中的“巴山夜雨”描绘的是四川盆地的天气特点,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从而形成降水,导致多夜雨现象,A正确。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夜雨现象不如四川盆地典型,B错误。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夜雨相对较少,C错误。东南丘陵虽然降水较多,但也不是以夜雨为典型特征,D错误。故选A。
19.答案: A
解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季风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玉门关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故选:A。
20.答案: C
解析: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指的是河流比地面更高,是高出地面几米的“悬河”这种景观是出现在黄河的下游河段,故选C。
21.答案: D
解析: 松花江在一年内有两个汛期,在每年的3月到5月松花江流量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为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形成短暂的汛期。故选D。
22.答案: A
解析: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径流量较大,而黄河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径流量较小;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与结冰期和流经的地形区没有直接的关联;松花江和黄河都属于外流河。故选A。
23.答案: C
解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是单一民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故选:C。
24.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行政区的轮廓和位置可知,有黄梅戏表演的是安徽省,简称皖,B正确;京是北京的简称,A错误;赣是江西的简称,C错误;冀是河北的简称,D错误。故选B。
25.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越剧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上海、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分布地濒临我国的黄海和东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6.答案: (1)赣;三;大;水能;藏族;畜牧;黄土;窑洞
(2)秦岭—淮河一线;大于。
(3)赞同。有利于促进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赞同。会进一步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江西简称为“赣”,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赤水河流域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青藏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藏族,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当地的传统民居为窑洞。
(2)根据所学知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任选一个观点作答即可。若赞同,可从带来经济收入等方面回答;若不赞同,可从造成环境问题等方面作答。
27.答案: (1)青海省;藏;黑河—腾冲;10-100
(2)老龄;少子化;青年劳动力减少、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发展减缓、养老医疗社会投入增加
(3)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向中西部流动,健全养老体系等。
解析: (1)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①青海省和④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为黑河—腾冲线,该线东南地区人口密度大,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③黑龙江省人口密度是10-100人/平方千米。
(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影响:养老保障负担加重;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3)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可以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向中西部流动、健全养老体系、加大政府投入等。
28.答案: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青藏高原
(2)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解析: (1)“大河滚滚向东流”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在第一阶梯内,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①是青藏高原。
(2)我国四大盆地中,A处准噶尔盆地的纬度最高;B处塔里木盆地的面积最大;被称为“聚宝盆”的C是柴达木盆地。
(3)山脉纵横交错,部分山脉既是省区的分界线,又是地形区的分界线;如:太行山脉是地形区②处黄土高原和③处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29.答案: (1)②③
(2)A
(3)温暖湿润
(4)温带季风;热带季风
解析: (1)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这是海陆位置的影响,即原因②;此外,重重山脉的阻挡,也使得夏季风难以深入内陆,即原因③。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对夏季风能否到达影响较小,①错误。故填②③
(2)我国季风气候分布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这是形成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A正确;与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无关,BCD错误。故选A。
(3)东南季风来自中低纬度的海洋,带来了丰富的水汽,所以性质温暖湿润。
(4)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随着纬度降低,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流域面积/万千米2
平均径流量/亿米3
黄河
75
661
松花江
55
76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