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第1页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第2页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词解释,虚词用法,划分节奏,翻译句子,内容理解与概括,开放性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阅读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中考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考查形式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与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
    常考考点有实词解释、虚词用法、划分节奏、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与概括、情感主旨、开放性试题。
    考点一、实词解释
    1.常见题型:
    = 1 \* GB3 ①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 2 \* GB3 ②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正确)的一项( )。
    2.解题技巧:
    = 1 \* GB3 ①积累课内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2 \* GB3 ②借助成语,古诗句、课内文言文等实现知识迁移;
    = 3 \* GB3 ③组词法。
    考点二、虚词用法
    1.常见题型:
    = 1 \* GB3 ①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 );
    = 2 \* GB3 ②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
    2.解题技巧:
    中考中常考的文言虚词有“之”“以”“而”“于”“其”“乃”“虽”“者”“则”“所”等,其中最常考的是“之”“以”“而”“于”“其”这五个虚词。同一个文言虚词常有多个意义和用法,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这样在做题时才能迁移运用。
    考点三、划分节奏
    1.常见题型:
    = 1 \* GB3 ①请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 2 \* GB3 ②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 3 \* GB3 ③选出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解题技巧:
    = 1 \* GB3 ①理解句子意思:理解句意是划分节奏的基础,将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划分在一起;
    = 2 \* GB3 ②分析语法:根据语法特点划分节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根据虚词:句首语气词之后应有停顿,如夫、盖等;句末语气词之后应有停顿,如也、矣、耳、而已等。
    根据关联词:句首关联词之后要停顿,如故、是故、则、是以、遂、至若等。
    根据句式特点: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
    根据对话:文言对话,引文常以“曰”“言”“云”“谓”等为标志,一般后面要断开。
    考点四、翻译句子
    1.常见题型:
    ①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选出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留”“删”“换”“调”“补”“扩”六字,即六字诀。
    (1)留。现代汉语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翻译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词语。这主要指:
    ①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
    ②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如:“兄子胡儿曰”(《咏雪》)中,“胡儿”(人名)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
    (2)删。凡是古代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因而翻译时无须译出。如:“夫君子之行”(《诫子书》)中,“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3)换。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用法已经改变,在翻译时,应将这些古语换为今语。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如:“不亦说乎”(《学而》)中,通假字“说”的本字是“悦”,应翻译为“愉悦”。
    (4)调。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
    ①前置宾语后移。如:“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译为: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后置状语前移。如:“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译为: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5)补。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及介词的宾语等。如:“(丁氏)告人曰”(《穿井得一人》),补主语。
    (6)扩。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单音节词与另一个字组合,扩充为双音节词,或者直接用对应其意义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如:“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杞人忧天》),译为: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于是”“虽然”“妻子”“以为”“交通”“可以”“卑鄙”等。
    考点五、内容理解与概括
    1.常见考点:概括事件、拟写标题、分析原因、体悟情感、分析人物形象等。
    2.解题步骤:
    ①浏览全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作者的看法,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分析试题要求,锁定答题区域。反复阅读相关文宇,找准答题的切入点;
    ③联系全文,整体分析。站在全文的高度上综合理解文意,进而准确概括局部内容;
    ④动手答题,注意要抓住要点、语言简练、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表达充分。
    考点六、开放性试题
    1.常见类型:
    ①启示看法类;②分析评价类;③链接材料类。
    2.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试题,都是建立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需要紧密联系文本内容来作答。
    虚词用法:
    之:1.人称代词,他,她,它 2.指示代词:这 3.结构助词:的
    4.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语气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6.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7.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8.动词:往,到
    以:1.介词,把,拿,用 2.介词,凭借,依靠 3.介词:按照
    4.介词:因为,由于 5.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6.连词,以至
    而:1.表并列,并且 2.表顺承,就 3.表修饰,不译
    4.表转折,但是 5.表因果,因而 6.表递进,而且
    真题感知
    一、(2023·湖南郴州中考)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节选自《杞人忧天》)
    [乙]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②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③,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节)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mò):同“默”。③上行(háng):上席。④录:邀请。⑤寤:同“悟”,醒悟。
    1.解释下面语句中的加点字。
    (1)因往晓之( ) (2)傍有积薪( )
    2.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B.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C.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D.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3.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2)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4.甲文中的杞人和乙文中建议“曲突徙新”的客人,都具有忧患意识却又有所不同。请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并说说对你有何启示。


    二、(2023·山西中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②,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③,故终无难矣。
    (选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注释】①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起于少。②不为大:不自以为大。③犹难之:都把事情看得困难。
    5.查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轻诺必寡信”中“信”的含义是图中第 个义项。

    6.面对生活中的难事、大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结合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三、(2022·北京中考)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达官显贵B.洛阳纸贵C.物以稀为贵D.春雨贵如油
    8.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
    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
    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
    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
    9.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
    材料二
    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
    (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
    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①
    ”。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② ”。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专练
    一、(2022·广西崇左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意与日去 意暇甚 B.顾野有麦场 元方入门不顾
    C.亦与犬相安 其一犬坐于前 D.转视积薪后 惊起周视
    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骨 静以修身 B.而顷刻两毙 人不知而不愠
    C.则二狼伺其未觉 乐亦在其中矣 D.屠乃奔倚其下 去后乃至
    3.下列对《狼》这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对屠户和狼的刻画都运用了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
    B.这篇文章细致地描述了屠户从惧狼到奋起杀狼的过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既是对狼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5.请你分析这两则故事里屠户和富人的共同点。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①出游,见一古碑,晋索靖②所书也。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③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裘:皮衣。
    6.用“/”画出下面句子中两处朗读停顿的地方。
    非淡泊无以明志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年与时驰(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非学无以广才( ) (5)数百步复反( ) (6)三日方去( )
    8.下面句中与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两狼之并躯如故D.夫君子之行
    9.请翻译下列句子
    (1)险躁则不能冶性。

    (2)唐欧阳询出游,见一古碑,晋索靖所书也。

    10.《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合选文《欧阳询观古碑》说说欧阳询为什么能成为著名书法家(至少答出两点)。


    三、(2023·四川成都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①中。子贡相卫,而结驷②连骑,排藜藿入穷阎③,诣谢原宪。宪摄④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⑤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注释】①草泽:荒野之地。②驷:音sì,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驷指马车。“结驷连骑”,随从车马接连不断,前呼后拥,指出行排场盛大。③排:披,分开。藜藿:一种高过人的野草。穷阎:陋巷。④摄:整理。⑤怿:音yì,喜悦,高兴。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原宪遂亡在草泽中 亡:死亡 B.子贡相卫 相:做……的臣相
    C.诣谢原宪 诣:拜访 D.宪摄敝衣冠见子贡 敝:破旧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

    (2)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13.文中原宪的言行与下面哪一个观点匹配?请结合文章内容做出阐述理由。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相关试卷

    专题14《活板》 (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4《活板》 (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爱莲说》(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2 《爱莲说》(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卖油翁(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卖油翁(原卷版)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生字注音,词语汇总,特殊句式,课文翻译,核心理解,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