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少年正是读书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少年正是读书时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读书与交流”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为了解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班级对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七年级(1)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班上同学在课外阅读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一是 ;二是 。
2.语文老师准备把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读<水浒传>》,请你仿照栏目一,给专刊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故事大回放
栏目二:
栏目三:
3.在“学习名人读书方法”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种读书方法,简要说说理由。(80字左右)
①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鲁迅的“跳读法”:若碰到有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③培根的“选择式读书法”: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4.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根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闻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3)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4)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5.综合实践活动
(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6.下面是一份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这个统计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2)看了这一统计表,你的建议是:
7.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你结合下面的阅读调查图表,回答小文的问题。
小文:我们常听人说“中国人不爱读书”,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你:从前两幅图看,① 。
小文:学校图书馆要添置一些书籍,你有什么建议?说说你的理由。
你:② 。
(2)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推送,来倡导阅读,现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一位同学投稿了两张漫画,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选择哪幅?请简述理由。
我选择 (填序号),理由:
8.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纸质书阅读”角度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字。
本报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张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51.6%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9.8%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33.8%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3.8%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0%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19日12版)
结论:2016年
(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
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建议:
9.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的人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
材料二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
材料三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1)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H7N9型禽流感是怎样一种病毒。
(2)根据上述材料,针对这种病毒,你觉得应如何预防?请列举三点。
10.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多数学生课外阅读不做读书笔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得出结论的能力。根据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认真观察表格可知,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大多学生从不做读书笔记。
【关键点拨】“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2.【答案】示例:英雄大排榜;人物小评论;好汉大聚会;妙语小集锦。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作答此题,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围绕指定主题,方式可行,目的明确,有可操作性。
【关键点拨】综合读写部分的题型是变化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同学们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领,只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3.【答案】①示例: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有助于理解内化。如果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失去自我;如果只思考不读书,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就会流于空想,不会有什么长进。
②示例: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进一步发挥。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重要内容上,从而有助于把握文本的主旨。
③示例:书籍浩如烟海,内容深浅不一,而一个人的时间有限,水平不同,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读书,并根据不同的读物,采用浏览、略读、精读的方法,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对读书方法的积累。开放性题目,没有限定答案,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要围绕“读书的方法”的主题来谈。
【关键点拨】综合读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答案】(1)A
(2)①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④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一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4)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解析】这是一道图表(文)转换题,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先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描述漫画的内容时画面上有的都要叙述出来,包括文字,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谈漫画的启示是语言要简练。
(1)本题为信息梳理题。抓住各项表述的信息要点,搜寻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的信息,尤其要注意修饰限定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一一比较,判断正误。A错,文中是说“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可”表示不是硬性的规定,与A项表述的“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修选课“意思不同。
(2)阅读材料“各方声音”,了解书法家和有关部门人员关于书法的评论内容,抓住他们所说的话,从中摘引关键词句,从培养人的气质修养和作为休息的手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传承文化等方面一一概括。
(3)阅读“精选案例”“各方声音”两则材料,根据“依帆”和网友所说的话,摘取关键语句,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教育状况、学生学习实情两方面来说明书法学习存在的不利因素。
(4)根据上一题的解答,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可从营造学书法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书法的兴趣、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等方面来提出切实要行的建议。
【关键点拨】图文转换题目是一种综合性强、技巧性强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形或表格中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理解、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者推断,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题型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断能力等的综合考查。难度较大。
5.【答案】(1)意对即可,答道两 点4分,答一点只给2分(4分)
(2)称呼:宋明(1分);为何要爱惜和怎样爱惜书刊(2分);语气委婉(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在图书馆里看书,先要学生检索,从而可以找到自己要看的书,然后还能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还能激发阅读的兴趣。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中心突出,观点明确,说理有据,语言通顺。还要注意要有称呼。本题可围绕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从书籍中得到营养。要爱护公物来表述。
【关键点拨】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
6.【答案】(1)初中生课外阅读卡通漫画的人数较多,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较少。
(2)多读一些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适当可以看一些漫画、杂志、小说,但不要多看。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仔细观察图表看卡通漫画的人最多达56%,看文学名著的最少才13%,由此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加以概括作答即可。本题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卡通漫画的人数较多,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较少的现象,可提出多读一些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的建议。
【关键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表格,阅读表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
7.【答案】(1)①大部分中国人都喜爱读书,且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不同年龄阶段阅读量不一。
②建议学校可以考虑到“00后”的阅读偏好,多购置一些科幻文学和悬疑推理类的书籍。
(2)示例一:我选择A。漫画左边是一堆被闲置许久、已结出蜘蛛网的书籍,右侧是沉迷于移动设备,对身边书籍充耳不闻的学生,它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当下学生对于纸质书籍的冷落,选用此漫画,可以让大家认识到目前我们的阅读现状,引起反思,进而倡导阅读。
示例二:我选择B。漫画中孩子和家人一起在阅读书籍,提高素养,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于阅读的重视,选用此漫画不但可以鼓励青少年多读一些有益的书,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图表和语言表达。①根据“从前两幅图看”确定答题依据,第一幅图中70%的中国人的每天平均阅读时长在30分钟至2小时,第二幅图说明了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量这,两幅图都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国人都喜爱读书。
②根据上文问题,需要从第三幅图入手,目前学校的主体应该是“00后”,图中“00后”喜欢“科幻文学、悬疑推理”类书籍。由此组织语言。
(2)本题考查理解图画的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结合主题“少年正是读书时”,结合漫画的内容,如A图,左边是闲职的书堆,右边的人则手拿电子产品,强调了人们对纸质书籍的忽视与冷落;B图,“全民阅读”强调了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由此选择,并陈述理由,语言要流畅,内容要充实。
【关键点拨】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答案】(1)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2)示例一:我更喜欢纸质书阅读。因为纸质书具有质感,一页一页地阅读下去,更能享受书香气息。
示例二:我更喜欢电子书阅读。电子书阅读更简捷、快速、方便。
(3)示例一:少上网,多读书。(或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
示例二: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材料内容。根据“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可知,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2)本题考查学生对某种现象发表看法。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如:更喜欢纸质,可以心无旁骛地静心阅读;更喜欢电子,阅读更简捷、快速、方便。
(3)本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如: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
【关键点拨】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9.【答案】(1)H7N9型禽流感通常是一种在鸟类中传播的,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的高致病性新亚型流感病毒。
(2)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材料,由材料一可知,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由材料二可知H7N9型禽流感通常是一种在鸟类中传播的;由材料三可知,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综合以上所述可得出答案。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材料分析题的探究能力。在解答此题时学生要抓住材料三“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针对这些禽流感病毒的特点,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点拨】在解答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先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主题,然后再比较看看三则材料表达的主题是不是一样,对于本题而言,比较容易的能够得出探究结果,三则材料的主题都是关于H7N9型禽流感的。
10.【答案】(1)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
(2)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3)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1分,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1分,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围绕围绕主题,有可操作性。可以举行读书报告会,也可以举行征文比赛。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认真观察表格,根据表格的题目,表中的文字和汉字,即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观点明确,说理有力,理由充分,语言通顺,据此可作答。
【关键点拨】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阅读兴趣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是否有兴趣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很感兴趣
8.2%
每读必做
1.2%
有点兴趣
22.6%
有时做
32.3%
不感兴趣
69.2%
从不做
66.5%
阅读内容
文学名著
武侠小说
时文杂志
卡通画
人数
23
30
32
112
百分比
13%
15%
16%
56%
调查年份所占比例调查内容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专题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礼记•学记》中说,专题学习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少年正是读书时同步测试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少年正是读书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