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题★★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深受各国运动员喜爱,如图所示,冰墩墩的高度与物理书的宽度接近,冰墩墩高度约为()
A. 20mmB. 20cmC. 20dmD. 20m
2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2题★★★
“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3题★★
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变为,这说明()
A. 音叉振动的振幅变小B. 音叉振动的频率变低
C. 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D. 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4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4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5题★★★
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B.遥控器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
C.紫外线灯工作时,眼睛看到的微弱的光就是紫外线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6
A.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6题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冬天河水结冰是因为水凝华了
B.打开冰箱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因为酒精升华了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7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7题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8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8题★★★
下图所示是某种高铁刷脸装置,乘客进站乘车时需将脸部对准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摄像头的镜头是平面镜
B.摄像头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乘客的脸部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实像
D.刷脸时乘客应站在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9题★★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A.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 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 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10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0题★★
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如图所示,已知乙是水,则()
二、填空题
11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1题★★★
某乘客给坐在行驶的车内的小红连拍了两张照片如下图所示。根据照片可知,小红相对
车(选填“是静止的”、“向西运动”或“向东运动”)。车相对广州塔(选填“是静止的”、“向西运动”或“向东运动”)。
如下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小明同学应该踩在较(选填“亮”
A.丙是冰
B.甲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
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或“暗”)的地方,这是因为月光经(选填“地面”或“水面”)反射后,有较多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
12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2题★★★
敲击某音叉后,用示波器采集到该音叉声音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当用更大的力敲该音叉时,采集到的波形图是可能图中的。图中的比图甲声音的音调高。(以上两空均选填“A”、“B”、“C”或“D”)
根据下图所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甲方框中应放入(选填“凸”、“凹”)透镜。乙方框中应放入(选填“凸”、“凹”)透镜。
三、实验题
13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3题下图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温度为48℃时,该物质可能处于(填序号)
①固态②液态③固液共存态
14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4题★★
下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位置由静止滑下。已知小车的车长为10.0cm。
实验原理是;
图中BC段的距离 cm;
实验测得小车经过AC段所用的时间 ,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m/s;
小车经过AB段所需的时间为 ,经过BC段所需的时间为 ,实验测得 ,根据题目信息,能否比较和的大小(选填“能”或“不能”)?如果能,写出分析过程和结论;如果不能,写出原因:。
15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5题★★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MN放在凸透镜的右侧,M点发出的光线a过光心,光线b平行于主光轴。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画出光线a,b经透镜后的光线;
MN经透镜所成像的是(选填“例立”、“正立”)、(选填“放大”,“缩小”) 的(选填“虚”、“实”)像;
保持凸透镜不动,将MN水平向右移动5cm,则光线b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将(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如下图所示,光屏上已经得到清晰的像。
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入一块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这块透镜对光线有(选填“发散”、“会聚”)作用,它能矫
正(选填“近视眼”、“远视眼”)。
16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6题★★ 下图所示是甲乙两车每隔10s所处的位置。
由图可知,0-40s甲车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已知甲车运动的图像如下图甲所示,求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
已知乙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0s:
①乙车的速度相当于km/h;
②请在图乙做出乙车运动的图像;
③求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
17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7题★★
下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不断沸腾,且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 到水面破裂。
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温度计的示数为;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你判断的依据是;
甲、乙同学均用上述装置同时在同一教室进行实验,他们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得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选填“a”、“b”)的水先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的(选填“内”或“外”)壁出现小水珠,请解释这些水珠的由来:。
四、作图题
18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8题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物体MN。
★★★
①画出物体MN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②NO为一束入射光线,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9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9题★★
诗句“潭清疑水浅”告诉我们,清澈见底的池底看起来很浅,但实际可能很深,所以不要贸然下水。请在下图中作出人眼在B处看到池底A点的大致光路图。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题★★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深受各国运动员喜爱,如图所示,冰墩墩的高度与物理书的宽度接近,冰墩墩高度约为()
A. 20mmB. 20cmC. 20dmD. 20m
答案
解析
B
物理书本的宽度约为20cm,所以冰墩墩的高度约为20cm,故ACD与题意不相符,B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为B。
2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2题★★★
“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
解析
A
【详解】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B错误; 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但是传播速度不变,故C错误; 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3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3题★★
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变为,这说明()
A. 音叉振动的振幅变小B. 音叉振动的频率变低
C. 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D. 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答案
解析
A
AC.音叉发出的声音从变为,表明响度变小了,则音叉振动的振幅变小,故A 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D.实验中,音叉振动快慢并没有发生变化,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音调没有变化,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4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B.遥控器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
C.紫外线灯工作时,眼睛看到的微弱的光就是紫外线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
解析
D
【详解】 A.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到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A错误; B.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故B错误;
C.紫外线在光谱中紫光的外侧,是不可见光,紫外线灯工作时,眼睛看不到紫外线,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结石击碎,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故D正确。
故选D。
5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5题★★★
A.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
解析
B
【详解】 A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故AD正确,AD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B 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6题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冬天河水结冰是因为水凝华了
B.打开冰箱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因为酒精升华了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答案
解析
B
【详解】 A.寒冷的冬天河水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是因为水凝固了,故A错误; B.打开冰箱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因为酒精蒸发变成了酒精蒸气,发生了汽化,故C错误;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故D错误。
故选B。
7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7题★★★
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答案
解析
D
【详解】 A.只有体温计使用前才能用力向下甩,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使用前不能用力向下甩,故A 错误;
B.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故B错误;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要使玻璃泡继续浸没在液体中,故C错误;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故D正确。
故选D。
8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8题★★★
下图所示是某种高铁刷脸装置,乘客进站乘车时需将脸部对准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是平面镜
B.摄像头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乘客的脸部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实像
D.刷脸时乘客应站在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答案
解析
C
【详解】 AB.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B错误; CD.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可知,刷脸时乘客应站在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乘客的脸部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9题★★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 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 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答案
解析
D
在大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温度首先达到酒精的沸点,由于继续加热,所以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而乙试管内的水温度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同温度的大烧杯里的水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故答案为D。
10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0题★★
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如图所示,已知乙是水,则()
A.丙是冰
B.甲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
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答案
解析
C
【详解】 AB.由于乙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可知,甲是固态,可推导出丙是气态,故AB不符合题意;
CD.从丙到甲是凝华过程,要放热,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填空题
11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1题★★★
某乘客给坐在行驶的车内的小红连拍了两张照片如下图所示。根据照片可知,小红相对
车(选填“是静止的”、“向西运动”或“向东运动”)。车相对广州塔(选填“是静止的”、“向西运动”或“向东运动”)。
如下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小明同学应该踩在较(选填“亮” 或“暗”)的地方,这是因为月光经(选填“地面”或“水面”)反射后,有较多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
答案
解析
是静止的 ; 向西运动 ; 亮 ; 地面
【详解】
(1)[1][2]由图可知:如果以车为参照物,小红相对车没有位置上的变化,是静止的;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和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相对广州塔向西运动。
(2)[3][4]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
12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2题★★★
敲击某音叉后,用示波器采集到该音叉声音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当用更大的力敲该音叉时,采集到的波形图是可能图中的。图中的比图甲声音的音调高。(以上两空均选填“A”、“B”、“C”或“D”)
根据下图所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甲方框中应放入(选填“凸”、“凹”)透镜。乙方框中应放入(选填“凸”、“凹”)透镜。
答案 A ; B ; 凹 ; 凹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振幅增大,响度增大,在示波器上所显示的声波波形的“高度”增大,A图符合要求。
B图波形比图甲波形较密些,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较多,振动频率高,故B图比图甲中的声音的音调要高。
由图可知,光线经过甲、乙两方框,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都偏离了主光轴,是发散作用,故两个框内都是凹透镜。
三、实验题
13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3题下图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温度为48℃时,该物质可能处于(填序号)
①固态②液态③固液共存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答案
解析
48晶体它有确定的熔化温度①②③
【详解】
(1)[1][2][3]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48℃不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它是晶体,熔点是
48℃。
(2)[4]该物质的熔点是48℃,此温度是这种物体固态和液态的分界点,温度为48℃时,该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①②③。
14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4题★★
下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位置由静止滑下。已知小车的车长为10.0cm。
实验原理是;
图中BC段的距离 cm;
实验测得小车经过AC段所用的时间 ,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m/s;
小车经过AB段所需的时间为 ,经过BC段所需的时间为 ,实验测得 ,根据题目信息,能否比较和的大小(选填“能”或“不能”)?如果能,写出分析过程和结论;如果不能,写出原因:。
答案
解析
50.00.18能见解析
【详解】
(1)[1]该实验是通过测量小车经过的路程和时间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故实验原理为 。
(2)[2]由图可知,C点对准刻度为0.0cm,B点对准50.0cm,故BC间路程
(3)[3] AC段路程, ,故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4)[4][5]AB间路程
AB间路程小于BC间路程,测得,由 可知,AB段平均速度小于BC段平均速度。
15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5题★★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MN放在凸透镜的右侧,M点发出的光线a过光心,光线b平行于主光轴。
画出光线a,b经透镜后的光线;
MN经透镜所成像的是(选填“例立”、“正立”)、(选填“放大”,“缩小”) 的(选填“虚”、“实”)像;
保持凸透镜不动,将MN水平向右移动5cm,则光线b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将(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如下图所示,光屏上已经得到清晰的像。
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入一块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这块透镜对光线有(选填“发散”、“会聚”)作用,它能矫
正(选填“近视眼”、“远视眼”)。
答案
大实不动发散近视眼
倒立放
解析
【详解】
(1)[1]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沿原来的方向射出;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发生偏折,经过凸透镜的焦点,如图所示
(2)[2][3][4]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5]保持凸透镜不动,将MN水平向右移动5cm,MN与凸透镜间的垂直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光线b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将不动。
(4)[6]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像在远离透镜,即这块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一块凹透镜。
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可用于矫正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的近视眼。
16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6题★★ 下图所示是甲乙两车每隔10s所处的位置。
由图可知,0-40s甲车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已知甲车运动的图像如下图甲所示,求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
已知乙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0s:
①乙车的速度相当于km/h;
②请在图乙做出乙车运动的图像;
③求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
答案
解析
变速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不相同 108见解析1200m
【详解】
(1)[1][2]由图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甲车经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根据可知,甲车行驶的速度逐渐变大,故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3]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
甲
甲
甲
(3)[4]乙车的速度
乙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
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
乙乙 乙
17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7题★★
下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不断沸腾,且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 到水面破裂。
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温度计的示数为;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你判断的依据是;
甲、乙同学均用上述装置同时在同一教室进行实验,他们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得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选填“a”、“b”)的水先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的(选填“内”或“外”)壁出现小水珠,请解释这些水珠的由来:。
答案
解析
B98℃是见解析a水的质量小内见解析
【详解】
(1)[1][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所以B读数正确,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8℃。
(2)[3][4]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体积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此时烧杯中的水上下温度相同,表明水沸腾了。
(3)[5][6]由图可知,甲乙同学所用水的初温相同,甲同学的先沸腾,原因可能是甲同学所用水的质量较小。
(4)[7][8]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小水珠,是由烧杯内水汽化为水蒸气之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壁遇冷液化产生的。
四、作图题
18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8题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物体MN。
★★★
①画出物体MN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②NO为一束入射光线,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过镜面分别做MN的对称点,即为像点;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9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第19题★★
诗句“潭清疑水浅”告诉我们,清澈见底的池底看起来很浅,但实际可能很深,所以不要贸然下水。请在下图中作出人眼在B处看到池底A点的大致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
光从A点射向水面,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与水面相垂直的法线,由于光从水下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所以经过B点的折射光线比经过A点的入射光线更偏离法线,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