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名句名篇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朗读角”,班长带领大家一起大声朗读有关“诚信做人”的句子,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小文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志不强(qiáng)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xíng)不果。
B.在小文的家乡方言里,有些读音容易读错,如“n”和“l”、“h”和“f”以及前后鼻音等,这一句他这样读:楚人重然诺(ruò)。
C.小文希望朗读后,大家都能知道与人交往时的注意事项,他这样处理节奏: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D.小文想在朗读时突出元方对父亲友人的据理反驳,他这样处理重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填空题
2.古人常用“一言九鼎”来表示说话要守信,请你以“言”为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不在 下 B.心悦 服 C.以身 国 D.负荆 罪
三、语言表达
3.小雨看到黄鹤楼正厅门柱上的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愁”和“憾”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
4.小雨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现下列句子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②《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③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小雨在大街上搜集了一些商家广告,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骑”乐无穷(自行车广告)、一“明”惊人(眼镜广告)、一见钟“琴”(钢琴广告)、步步“糕”升(蛋糕广告)……小雨认为用语巧妙,小雯却认为这是词语滥用。请结合一两个具体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四、名句名篇默写
6.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古诗文中的家国情亦令人动容。小文以“家国”为主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6)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7)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五、诗歌鉴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7.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B)?”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C),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作。’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0.请将“乎”“哉”“矣”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11.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作
12.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甲文中孔子对仁义与富贵的抉择与乙文中颜回不愿做官都强调了内心的坚守,请说说他们各自坚守什么底线。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大草原上树很少?
马红媛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每到盛夏,草原都会成为大家出行游玩的优选地。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树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为何大草原上树这么少?是因为野草的竞争排斥还是大自然的环境压力限制?
②首先,草原降水条件不适合树木生长。降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树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相比之下,平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而且,干旱气候下的草原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无法给树木提供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
③其次,草原上的温度因素在起作用。高纬度和高海拔造过成了温度差异,温度越低,越不利于树木生长。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越少,草类植物越多。从低纬度地区一路向高纬度地区行进,也可以看到类似情景,大量树木在消退,大片的草原开始出现。世界上一些著名高原上几乎都有草原,比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基本上都是以草地为主。从山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看,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出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温度下降,针叶林慢慢消退,最终会变成草原带或苔原带,再向上就是苔藓主导的雪原。
④植物生于土壤、长于土壤,土壤在影响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草原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很薄,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没有明显的淋溶层,即使是在茂密的灌木丛下,土层的厚度也不超过50厘米,且下面往往有钙积层。大量树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无法穿过钙积层,吸收不到底层的土壤营养,就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树木生长需要一定厚度的土层,帮助根系吸收土壤中丰富的水分和养分,在土层浅的地方,树木不易扎根,且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被吹倒。草本植物的根系多数分布在地下50厘米深度以内,受钙积层影响较小,得以在草原上繁茂生长。
⑤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树少的重要原因。古往今来,众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向我们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如“____”等诗句。野草具有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火烧、耐啃食等特性,并以土壤种子库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使得物种得以长期保存和繁衍,最终形成了一个适应复杂气候的草本群体。草类植物通过占据水分和养分资源的优势,形成了对树木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树木往往难以生长,易被草类植物所取代。
⑥总而言之,草原上树木稀少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无论繁密的森林,还是开阔的草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美丽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努力去守护。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3日,有删改)
14.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根据全文内容,草原上树木稀少主要受降水条件、气候温度、土壤及树木本身生命力不顽强的生物因素的影响。
B.选文从草原树少现象引出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介绍,这样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
C.因为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这样气候下的草原干季和湿季交替频繁,因此树木得不到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
D.在同一山区,阔叶林所在地带往往比针叶林所在地带的海拔要低,而草原带或苔原带比阔叶林地带海拔更低。
15.根据第④段内容,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诠释土壤对树木成长的影响。
16.选文第⑤段横线上需引用两句古诗,下面哪两句最为合适活?说说理由。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
①我一直自诩拥有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技术,但自从遇到他之后,我才知道我那所谓高明的技术,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②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斜倚在广场栏杆上,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人群里搜寻目标。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我愕然回首,发现是一个比我还英俊帅气的小伙儿,正微笑地看着我。我一惊,转身要逃。他拽住了我的胳膊,“别怕,我跟你一样!”我惊讶于他竟然把身份就这么干脆的暴露,要知道干我们这行的最忌讳这个。
③“我不偷任何看得见的东西。”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
④我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那,那你要什么?”
⑤“时光,我只偷时光。”他自信地说道。
⑥我摇摇头,觉得他在跟我开玩笑。
⑦“难道你不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他的话一下子挠到了我的痒处,没等我说话,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⑧“就在昨晚,我偷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时光。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佳的猎物,我只要倏地钻进他的体内,他就开始疯狂地打游戏、蹦迪——做那些快速燃烧生命的事。他的时光倍速前进,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等我从容地钻出他的身体,往你这儿溜达的时候,我的耳边还回响着那个少年——不,那个中年人看到镜中的自己后发出的狼嚎一般的哭声。”
⑨他看我有些半信半疑,接着说道:“好吧,再跟你分享一个我的胜利果实。就在上周,我四处寻找猎物时,遇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女孩厌倦了父母的嘘寒问暖和每天繁重的学习生活,她要去寻找诗与远方。我当然很乐于和她一路同行。她带我在外面游荡了七天,就在女孩决定要回家看看时,我果断地离开了她。你能想象得到,当她敲响斑驳的油漆大门,认出风烛残年的老人竟然是父母,而自己早已人过中年时,她爆发出的哭声,该是多么惊天动地。这多少会让我有些羞愧,毕竟是我偷走了她的年华……”
⑩我已经有些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了,他现在看上去似乎比我看他第一眼时更年轻了。
⑪他微微一笑,“我该走了,去人多的地方转转,没准儿会遇到更好的猎物。再见!”说完他转身大踏步地走了。看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东方晨曦里,我若有所失地呆立着……
⑫这时,一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经过我的身边。我的耳边清晰地传来父子对话。
⑬“爸爸,那个老爷爷太可怜了,我们给他一点钱吧?”
⑭“好孩子,给你,把这枚硬币给他吧!”
⑮我望望四周,没有看到城市流浪汉。小男孩却径直朝我走来。我不由得毛骨悚然:身上原本笔挺的西装竟然变成了一件肮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破烂货,而我的胡子竟然有一尺多长……
⑯我没有接住小男孩递过来的硬币,我原本矫健的身手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枚硬币“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滴溜溜打着转,它像一只陀螺快速地旋转着,旋转着……
(选自《2023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7.根据你的理解,给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8.梳理“我”遇到“他”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惊讶好奇——( )——( )——毛骨悚然
19.小说中的“他”把目标称为“猎物”,对此你怎么理解?
20.小说结尾很巧妙,有意味,请作简要分析。
21.小说中有三个人的时光被“他”偷走了,他们的时光究竟是被谁偷走的?小说给你带来怎样的警示?
八、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
①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③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④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⑦“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⑧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⑨“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③“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④“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
⑤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⑥“人都到那里去了?!”
⑦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⑧“读书!”
⑨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⑩“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⑪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朝花夕拾》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2.故事叙一叙。
《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均为《朝花夕拾》中的名篇。请你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有关寿镜吾先生的几件事。
23.写法品一品。
两篇选文都使用了精准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你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品一品。
24.人物评一评。
藤野先生和寿镜吾先生均给鲁迅先生以“和蔼”的印象。请你就《藤野先生》(节选)评一评。
25.主旨探一探。
《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均为《朝花夕拾》中的名篇。请你探究《藤野先生》的主旨。
九、语言表达
26.手不仅仅是身体的一部分,它的灵活还与脑密切相关,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也是身体和思想之间的桥梁。班级准备举办以“伸出我们的手”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手,有科学家的手——是用来创造奇迹的;有医生的手——是用来救死扶伤的;还有林业工人的手——是用来植树造林的……总有一双手是你最欣赏的,请你为它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任务二:“手”或许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你写一首小诗在手抄报比赛上与同学们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十、作文
27.作文
请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请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请伸出你的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请伸出你的手,可以让冰封的心融化,让未来充满希望。
请以“请伸出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28.当我们受挫时,父母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安慰;当我们进步时,老师会伸出双手给我们掌声;当我们胆怯时,同学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力量……那双手一直都在。
请将“那双_____的手”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饭疏食
语境推断法
(1)
足以给饘粥
成语推断法:自给自足
(2)
鼓琴足以自娱
查阅词典法:①一种打击乐器。②隆起,凸出。③弹奏。④敲击,振动
(3) (填序号)
孔子愀然变容曰
结合字形推测
(4)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添改讲义
②纠正解剖图
③关心解剖实习
④了解中国女人襄脚
①家人带“我”去私塾拜见先生
②
③
④“我”和同窗趁先生读书入神偷偷游戏一事
藤野先生(节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选文刻画了藤野先生的语言。通过藤野先生为“我”指出解剖图的错误时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治学严谨、正直热忱的教师形象。
藤野先生(节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寿镜吾先生和蔼。选文写在“我”向他行礼时,他“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及“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体现了他的和蔼。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枯燥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处理能力。
B.诺(ruò)——nuò,承诺。
故选B。
2. 话 诚 许 请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和辨析能力。通过在给定的偏旁“言”字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通过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准确地构造出符合题意的字。
A.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
B.心悦诚服:指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C.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D.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憾 愁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识记与运用。首先要把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
“愁”读音chóu,为平声;“憾”读音hàn ,为仄声。根据“仄起平收”即可确定。从内容上看,黄鹤楼是名胜古迹,这里留下了古今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足迹和诗篇。上联将云雾人格化,云雾有情,为迁客逐臣扫去心中大憾。把天地间的遗憾都一扫而空。古人多借流水比喻愁,下联将波涛人格化,波涛也通天心人意,为忠臣志士洗尽古今兴亡的悲愁。
4.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 删去“使”。
②句式杂糅,应删去“写的”或删去“的作者”。
③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或在“持之以恒”之前加“能否”。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因此改句为: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或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②句式杂糅,删去“写的”或删去“的作者”,因此改句为:《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或《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
③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或在“持之以恒”之前加“能否”。因此改句为: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或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示例:用语巧妙:我认为“咳”不容缓、“骑”乐无穷这两个用语巧妙,原因在于它们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同时利用了同音词或者谐音的特点来创造特定的表达效果。“咳”不容缓的意思是咳嗽需要马上治疗,不容拖延。这个用语巧妙地利用了“咳”和“刻”的谐音,将咳嗽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境表达得既生动又紧迫,让药品广告显得新颖有趣,避免了传统药品广告的枯燥和重复。“骑”乐无穷则是利用了“骑”和“其”的谐音,“骑”乐无穷还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寓意。它不仅强调了骑行的乐趣,还暗示了通过骑行可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这种正能量的寓意能够激发人们的行动力和探索精神,同时也为品牌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观点看法。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认为用语巧妙,可就广告语的谐音,一语双关的效果来谈;如认为词语滥用,可就汉字语言的规范性来谈。
示例:词语滥用:我认为如果广告过多地依赖用词的谐音或者词语的双关意义来吸引消费者,可能会导致词语的超载和泛滥,降低广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因此,在运用巧妙用词时,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以免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一见钟‘琴’”的钢琴广告,这里使用了“钟琴”两个词的谐音。尽管这个广告可能是想通过押韵来让人记住,但如果太过频繁地使用类似的词语搭配,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趣和重复,甚至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也极大影响了正在启蒙阶段的学生,误导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向,成语积累运用。
6. 山岛竦峙 我寄愁心与明月 回乐烽前沙似雪 影入平羌江水流 学而不思则罔 潮平两岸阔 落花时节又逢君 博学而笃志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竦峙、愁、烽、羌、罔、阔、笃”等字词容易写错。
7. 重阳节 登高 送酒 菊 8.寄托着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忧患、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或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长安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乱的忧虑。诗中“登高”“菊花”等意象,既体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首先,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在诗中,“登高”直接体现了重阳节的典型活动。“送酒”也与重阳节相关,历史上有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传统,这里说“无人送酒来”暗示了这个节日氛围下的特殊情境。“菊”更是重阳节的标志性意象,在重阳节人们有赏菊的习惯,诗中“遥怜故园菊”描绘出对故园菊花的牵挂,而此时故园处于战乱中,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的背景相呼应。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明确判断出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诗人在这个特殊节日里,因战乱无法正常过节,同时牵挂着故乡的情况。可据此作答。
8.本题考查情感分析。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为: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应傍战场开”对故园菊花,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9. 吃 供给 ③ 形容神情变得严肃 10. 矣 乎 哉 1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作 1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3.孔子对于富贵,坚持要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颜回认为要坚守自己的志趣,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导语】文言文选自《论语》和《庄子》,通过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内心修养和生活态度的重视。孔子称赞颜回在贫困中仍能保持乐观,体现了对精神富足的推崇。颜回则通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内心快乐的追求。两者都强调了内心的坚守,反映出儒家对道德和精神境界的重视,倡导知足常乐和不为物欲所累的生活哲学。
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结合语境推断法,“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个语境来看,描述的是一种饮食、起居的生活状态,“疏食” 指粗劣的食物,这里“饭”与后面的“食”相关联。故“饭”意为:吃。“饭疏食”意为:吃粗粮。
(2)成语“自给自足”意思是: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足以给饘粥”意为:足以供给(我)饭食。给:供给。
(3)查阅词典法,“鼓”有①一种打击乐器。②隆起,凸出。③弹奏。④敲击,振动等意思。“鼓琴足以自娱”意为: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鼓:弹奏,故选③。
(4)“孔子愀然变容曰”意为:孔子听了深受感动改变面容。“愀”字从“心”字旁,在汉字中,很多带有“心”字旁的字往往和人的心情、神态等心理状态或者表情相关。愀:形容神情变得严肃。
1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处,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这句话中,前文描述了孔子安于吃粗粮、喝白水,枕着手臂睡觉这样简单质朴的生活状态,然后得出“乐亦在其中”的结论,这里用“矣”字,有已然、已经的意味,强调快乐就在这样的生活之中了,语句表意完整且自然顺畅,体现出一种陈述和肯定的语气,所以此处填“矣”合适。
B处,“家贫居卑,胡不仕( )”是孔子对颜回说的话,意思是你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为什么不出去做官呢,这里用“乎”,构成“胡…… 乎”这样的固定句式,表疑问语气,符合孔子向颜回发问、劝他出仕的语境,所以此处应填“乎”。
C处,“善( ),回之意”,孔子听完颜回不愿出仕的理由后,对颜回的想法表示赞赏。“哉”字常用于句末,多带有感叹的语气,放在此处,能很好地体现出孔子对颜回想法的高度认可与赞叹之情,所以此处填“哉”恰当。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使自己受到劳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失去了什么却也不会畏惧;奉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却也不会因此惭愧。“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和“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作”为并列关系,分别阐述“知足者”“审自得者”“行修于内者”三种人的人生态度;
故断句: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作。
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不义:指不符合道义,不正当;于:对于;如:好像。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甲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孔子并非排斥富贵本身,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财富和地位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但孔子划了一条明确的线,那就是“义”。他认为如果获取富贵的途径是不符合道义的,是不正当的,那么这样的富贵就如同浮云一般,毫无价值。这表明孔子坚守的底线是,富贵必须通过正当手段获取,不能因追求财富和地位而违背道德原则,这种对“义”的坚守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
结合乙文“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可知,颜回面对孔子让他出仕的建议,明确表示拒绝。他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他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弹琴能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所学的夫子之道让他内心充实快乐。他不愿为了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出仕,展现出他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的心态。他坚守的底线是不被外界的利益诱惑,坚守自己内心的志趣,注重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精神的满足,而不是追逐物质和权力上的富足。这种坚守体现了他对自身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坚持。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乙】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来!(你)家境贫寒地位低,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不愿意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饭食;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织衣服);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孔子听了深受感动改变面容,说:“(实在)好啊,颜回的心愿!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使自己受到劳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失去了什么却也不会畏惧;奉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却也不会因此惭愧。’我吟咏这样的话已经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这也是我的一点收获呢。”
14.B 15.示例:土壤是保障树木生长的营养师。(领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特征及其效果,结合语境进行概括即可) 16.②句最为合适。本段主要是阐述草的顽强生命力,而②句能体现草耐火烧等特性。(领会所给的诗句的含义,根据选段所叙述的内容匹配对应的诗句即可)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草原上树木稀少的原因,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植物分布的深刻影响。作者从降水、温度、土壤和生物竞争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文章不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还通过引用文学作品增强了趣味性和说服力。结尾呼吁保护自然,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整体而言,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成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自然生态的复杂性。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根据第⑤段“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树少的重要原因”“野草具有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火烧、耐啃食等特性,并以土壤种子库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使得物种得以长期保存和繁衍,最终形成了一个适应复杂气候的草本群体。草类植物通过占据水分和养分资源的优势,形成了对树木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树木往往难以生长,易被草类植物所取代”等内容可知,生物因素是野草具有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等优势,对树木形成竞争压力,而不是树木本身生命力不顽强;
C.根据②段“干旱气候下的草原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无法给树木提供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可知,选项中“交替频繁”表述不准确,不符合文意;
D.根据③段“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出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温度下降,针叶林慢慢消退,最终会变成草原带或苔原带” 可知,草原带或苔原带比阔叶林地带海拔要高;
故选B。
15.本题考查主观表达。
首先明确:打比方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要说明的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易懂;然后剖析土壤对树木成长的作用,结合④段“植物生于土壤、长于土壤,土壤在影响树木和草类植物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等内容可知,土壤厚度对树木生长影响重大。合适厚度的土层是树木扎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关键,过薄的土层或存在钙积层会阻碍树木根系获取底层营养,影响树木长期存活,而草本植物受此影响较小。这表明土壤为树木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最后构造打比方句子,将土壤类比为与为成长提供关键支持相关的事物。
示例:土壤是树木生长的“生命之舟”。
16.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结合⑤段“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树少的重要原因。古往今来,众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向我们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野草具有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火烧、耐啃食等特性”可知,此处意在说明野草具有顽强生命力这一特点。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此句描绘的是春天花草繁茂的景象,重点在于展现春天的生机以及花草的美丽姿态,并没有突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要点;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该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野草即使遭遇火烧这样的灾难,依然能够凭借顽强的生命力重新生长,完美契合第⑤段中野草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火烧等顽强生命力的描述,是对野草坚韧不拔特性的有力诠释;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诗是说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过去,于是争奇斗艳,主要是强调花草在春天的争艳之态;
所以②句最为合适。
17.示例1:时光窃贼(时光偷窃者、两个小偷、小巫见大巫等
示例2: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谁偷走了时光、消失的时光等)
示例3:猎物(旋转的陀螺、旋转的硬币等) 18. 半信半疑 若有所失 19.读出了“他”对被偷者充满嘲讽与蔑视;体会到荒废时光的可悲,警示我们珍惜时光。 20.①小说结尾情节反转,“我”原本身手矫健却接不住硬币,以偷窃为生却被别人偷走了时光,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当啷”一声,既是硬币落地的声音,更是触动“我”幡然醒悟的声音,陀螺旋转就是“我”内心写照。③“陀螺快速地旋转着,旋转着……”用旋转的陀螺比喻旋转的硬币,形象地表现出时光流逝之快,引人深思。 21.男孩的时间被贪玩偷走了,女孩的时间被任性偷走了,“我”的时间被不务正业偷走了,总的来说,他们的时间都是被自己偷走。小说警示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荒废时光、虚度青春。告诉我们要自觉自律,走正道,珍惜时间。
【分析】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标题的能力。
依据①段“我一直自诩拥有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技术,但自从遇到他之后,我才知道我那所谓高明的技术,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③段“‘我不偷任何看得见的东西。’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⑤段“‘时光,我只偷时光。’他自信地说道”,⑧—⑨段和⑫—⑮段写时光悄悄从我身边溜走的情景可以概括为:时光窃贼(时光偷窃者、两个小偷、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谁偷走了时光、消失的时光)。
18.本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
①空,依据⑨段“他看我有些半信半疑,接着说道:‘好吧,再跟你分享一个我的胜利果实’”可以提炼概括为:半信半疑。
②空,依据⑪段“说完他转身大踏步地走了。看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东方晨曦里,我若有所失地呆立着……”可以概酷为:若有所失。
1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⑧—⑨段内容可知,这两段文字是他讲述“偷走”一个十五岁少年和一个小女孩时光的经历和⑪段“他微微一笑,‘我该走了,去人多的地方转转,没准儿会遇到更好的猎物。再见!’”这样的言行可知,看出他对轻易达到目的的骄傲,对少年和女孩的鄙视和嘲笑。同时通过这样的内容,也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20.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作用的能力。
依据⑮段“我望望四周,没有看到城市流浪汉。小男孩却径直朝我走来。我不由得毛骨悚然:身上原本笔挺的西装竟然变成了一件肮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破烂货,而我的胡子竟然有一尺多长……”,⑯段“我没有接住小男孩递过来的硬币,我原本矫健的身手已经不复存在了”可知,小说结尾情节反转,以偷窃为生的“我”却被别人偷走了时光,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依据“当啷”一声,表面上是描述硬币落地的声音,实际上写出“我”幡然醒悟的声音。依据“陀螺快速地旋转着,旋转着……”可知,用旋转的陀螺比喻旋转的硬币,形象地表现出时光流逝之快,引人深思。
2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和阅读感悟的能力。
依据⑧段“‘就在昨晚,我偷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时光。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佳的猎物,我只要倏地钻进他的体内,他就开始疯狂地打游戏、蹦迪——做那些快速燃烧生命的事。他的时光倍速前进,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可以概括为:男孩的时间被贪玩偷走了;依据⑨段“就在上周,我四处寻找猎物时,遇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女孩厌倦了父母的嘘寒问暖和每天繁重的学习生活,她要去寻找诗与远方。”可以概括为:女孩的时间被任性偷走了;依据⑮段“②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斜倚在广场栏杆上,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人群里搜寻目标”“他拽住了我的胳膊,‘别怕,我跟你一样!’我惊讶于他竟然把身份就这么干脆的暴露,要知道干我们这行的最忌讳这个。”可以概括为:“我”的时间被不务正业(偷窃)偷走了,总的来说,他们的时间都是被自己偷走。
感悟:我们要保持高尚的道德追求,并用实际行动追求,不要浪费青春年华,不要虚度光阴,只有珍惜时光,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成功的彼岸。
22. “我”向先生询问“怪哉” “我”和同窗从后花园里被叫回来读书 23.示例:选文刻画了先生的外貌。通过“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的描写,展现了一位方正、质朴的私塾老先生的形象。 24.示例:藤野先生和蔼。选文写藤野先生主动为“我”细心添改讲义及耐心地给指出“我”画的解剖图的错误,体现了他的和蔼。 25.示例: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作斗争的战斗精神。
【解析】2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②段“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和第③段“‘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可知,“我”因为对“怪哉”这种虫很感兴趣,又觉得先生很渊博,所以在上课将要退下的时候向先生询问关于“怪哉”的事情。
第二空,根据第⑤段“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和第⑥段“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可知,同学们在园里玩耍太久,先生在书房里大叫把大家叫回来读书。
2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角度进行赏析。
刻画先生的神态:根据第④段“‘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可知,当“我”向先生询问“怪哉”这种虫的事情时,先生脸上呈现出不高兴甚至有怒色的神态,生动地体现出先生对于学生问这类在他看来与学习书本知识无关问题时的严肃态度,让我们看到一位传统、正统,注重经典学问传授的私塾先生形象。
描写先生的动作:根据第⑪段“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可知,先生在朗读他认为极好的文章时,会有微笑、仰头、摇晃脑袋并且拗过去的动作,通过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把先生沉醉于文章内容、自我陶醉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侧面反映出先生对学问、对经典文章的喜爱之情,进一步塑造出一位博学且有着浓厚文人雅趣的老先生形象。
呈现先生的语言:根据第⑦段“‘人都到那里去了?!’”以及“‘读书!’”这些先生的话语可知,当学生们在后花园玩耍久了,先生先是大声询问人去哪儿了,之后又简洁有力地喊出“读书!”,从这样简短又带有命令式的语言中,能明显感受到先生对课堂秩序的维护以及督促学生认真读书的急切心理,凸显出他作为私塾先生严谨教学、严格要求学生的特点。
2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紧扣藤野先生的“和蔼”特点,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从说话语气方面来看:根据《藤野先生》第②段“‘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以及第⑦段“‘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可知,藤野先生在介绍自己时,语调是缓慢而有顿挫的,很平和自然。在指出“我”画的解剖图的问题时,也是用很和蔼的语气,先是耐心指出错误所在,然后细致地解释原因,最后告知正确做法,全程没有丝毫的严厉呵斥或者不耐烦,话语里满是对学生的引导,由此可见他的和蔼。
从对学生的态度表现来看:根据第⑤段“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可知,藤野先生主动要求“我”每周送讲义给他看,而且会非常认真地用红笔从头到尾进行添改,连文法错误都不放过,他这样主动且细致地帮助学生完善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如此上心,足以体现出他对待学生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态度,尽显其和蔼的一面。
25.本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
根据《藤野先生》第⑤段“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藤野先生认真细致地为“我”添改讲义这一情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即使时过境迁,在回忆时作者仍能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足见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体现了对他深深的怀念。还有第⑥段“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可知,对藤野先生耐心教导自己的场景历历在目,多年后依然能记起,也充分展现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根据《藤野先生》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身处日本仙台求学时,遭受到了来自日本部分同学和老师的歧视,他们因为中国当时的贫弱而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取得好成绩不是靠自身能力。面对这样的不公和歧视,作者内心是愤懑的,这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怀,不甘于被这样轻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外界对祖国和同胞的错误认知,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联系文中“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一情节,作者看到同胞麻木地围观同胞被处决,而周围的日本学生还欢呼喝彩,这让作者深感痛心,同时也激起了他要唤醒国人麻木灵魂、改变国人精神面貌的决心,要同这种帝国主义势力对国人精神上的压迫和愚弄作斗争,展现出战斗精神,想要以笔为武器,去抗争、去改变现状。
26.任务一示例:
我最欣赏医生的那双手。这双手在手术台上挽救了无数生命,在患者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温暖和希望。每一次轻柔的触碰,都是医者仁心的体现,让人深深感动。向这双手致敬!
任务二示例:
手
手/温暖而有力/在生活的舞台上忙碌/有的手创造奇迹/有的手传递爱/在世界的角落里默默奉献/手/抚慰了心灵的创伤/在寒冷的冬夜带来暖阳/在琴键上起舞/在农田中耕耘/用勤劳书写着美好的篇章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
任务一:要求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双手,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可从任务中提到的科学家的手、医生的手、林业工人的手中选择一种,也可写老师的手、环卫工人的手、舞蹈家的手等,写出这双手的特点和贡献,表达对这双手的赞美之情。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
示例:我最欣赏的是林业工人的手。它们在荒芜的土地上播种绿色的希望。每一双手都像是大地的画笔,描绘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森林,为地球增添生命的色彩。
任务二:要求以“手”为主题,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要求不少于四行。根据“手”引发的情思,进行诗歌创造。诗歌创作需要内容具体、语言优美,有诗意。诗歌内容上可以写有形的手也可以写无形的手,可以从“劳动”“创造”“真情”等角度立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要简洁优美。
示例:手是桥梁,连接心灵与世界/创造奇迹,抚慰心灵/在温暖的掌心中/我们携手共进,迎接未来
27.范文:
请伸出你的手
生活中,我们对于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爱护的人,应毫不吝啬地伸出爱的双手,每当我们伸出关爱之手时,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少一串泪珠,多一张笑脸。
我们都是大千世界平凡的一员,都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失意、落寞时,我们最渴望一双温暖的手能抚平心灵的创伤,给自己走出阴霾、战胜逆境的勇气。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为他人、为自己,我们都不应吝惜伸出爱的双手。
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特蕾莎修女就是有着人间大爱的奇女子。上个世纪中叶的印度加尔各答是人间地狱,传染病肆虐。特蕾莎在教皇的帮助下,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给予了贫病者、垂死者等以无私的关爱。1997年,德蕾莎修女去世了,她用火热的心、温暖的手融化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内心的坚冰。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2009年10月,诺贝尔基金会评选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
大爱无疆,大爱无声。回看华夏大地,我们的道德楷模雷锋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熠熠生辉。车站里,有他搀扶老人的有力的双手;火车上,有他为人端茶送水热情的双手;工地上,有他递砖送瓦的壮实的双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随之蔓延开来的是人心的冷漠。2011年10月,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婆把小悦悦送到医院,七天后,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这样惨痛的实例让所有人都震惊,那样活泼的生命就在路人的所谓“淡定”中慢慢流逝,直至消亡,当一个人需要关怀,需要别人向她伸出援手,付出爱的时候,却没人理睬她,她有多痛苦,这些人良心何在?漠视别人的生命的人,也就是苟活在这世界上罢了。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我们还能够做一些有益的事。请伸出你的手吧!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吧!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请伸出你的手”为题创作。联系材料“请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提示我们可围绕“创造、奋斗”展开创作;材料“请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提示我们可以围绕“友情、亲情”等展开,强调伸出双手带来温暖;材料“请伸出你的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与“伸出你的手”联系起来,这里的“手”体现了“帮助、关怀、爱心、接纳”,体现的是“伸出手”的社会意义。据此立意,展现初中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即可。
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是以论文。若写成记叙文,开篇可通过议论兼抒情的语句体现“伸出手”的重要性;接下来,叙述主要事件,如:下雨天路遇倒地老人,很多人视而不见,我跑过去将老人扶起,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及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制定学习计划,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等,事例应该体现“伸出手”的原因或意义,结尾体现自己的成长或是呼吁大家一起“伸出手”,伸出创造之手,援助之手等来深化中心。若写成议论文,适合以“善良”为立意点,直接以题目“请伸出你的手”为论点进行创作,开篇在点明论点,中间可通过举例论证法、道理论证法等,来论述“伸出手”的重要性,结尾呼吁“请伸出你的手”,重申论点,扣合文题。
28.例文:
那双温暖的手
依稀记得那双温暖的手,曾在黑夜中用爱救赎我无助的灵魂。
温暖人心的事很多,但最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外婆的那双手。
小时候,夏夜,外婆会手摇一把芭蕉扇,轻柔地在我耳畔旁扇着,一边拍着我,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我往往是伴着外婆的呢喃甜甜地进入梦乡。那时候,她的手是轻柔的,带着梦的甜美。
上学后,雨天,粗心大意的我总是不带伞,看着窗外的倾盆大雨,只好一咬牙,飞奔往家跑。每当这时候,我总会在五彩缤纷的伞与嘈杂的人声中听见那声:“你这丫头,出门又没有带伞吧?”外婆总会撑着一把淡粉色的伞,拉着我走回家,她温暖的手让冷得缩成一团的我不再害怕自己被淋成“落汤鸡”。那时候,她的手是有力的,带给我希望的曙光。
但有时候外婆的手会让我陷入两难。
四年级,虽然我长大了一些,但是胆子没见长,见了老师都要绕道走,外婆却要我自己去交作业。当然,我选择了逃避。可不知外婆如何得知。我一出门就问:“你作业可交了?”“没。”“去,不交就别回来!”她轻推了我一把。我只好回去学校,胆怯地交了作业。那时候,她的手是严肃而坚定的,带着不可否定地坚持。
我上初中了,她不再常来。有时,她会在电话中间问一问我,那双温暖的手也不再牵着我了。
她老了,我也长大了。那双温暖的手似乎成了遥远的回忆。有时,她会用手轻轻摸摸我的头,鼓励我在黑暗中继续前行。那时候,她的手充满了鼓励和信念,带着我的努力而高飞。
那双温暖的手,在光阴中伴我成长,在岁月中成为我力量的来源,更重要的是那双温暖的手蕴藏的亲情,温暖我的心。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那双______的手”中的空白部分需要自行填充,它要求考生选取一个具体且富有深意的形容词或名词短语来修饰“手”,可以填“温暖”、“有力”、“慈爱”、“鼓励”等,以突出手的特性和它所承载的情感与意义。这里“手”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泛,根据提示可知,可以写父母师长的手,也可以写同学朋友的手,甚至可以写陌生人的手。作答此题时,可以聚焦于不同关系中的“手”,如父母之手的慈爱、老师之手的引导、同学之手的互助,展现不同情感纽带下的温暖与力量。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选取自己亲身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或几次与“那双手”相关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手的外观特征(如布满老茧、温暖柔软)、动作细节(如轻轻拍打、紧紧握住)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情感。例如可以写母亲“那双慈爱的手”,通过讲述几件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小事,写出这双手虽然不再细腻光滑,但传递出的慈爱与温暖,让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安全与依靠。还可以写老师“那双鼓励的手”,在考试失利后,老师用她那双温暖而充满鼓励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老师的信任与鼓励,让“我”重拾信心,最终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叙述完具体事件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升华为对人性美好、社会温暖的普遍认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深度。
题号
1
答案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教联体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第三实验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联, 示例一,归雁、篱菊,①整体和局部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