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分层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34673/0-17345615979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分层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34673/0-17345615979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分层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534673/0-17345615979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大单元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PPT+单元教案+分层练习+单元测试卷+综合测试卷整套
初中地理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A山脉是,位于图示地区的名胜古迹是,红色革命圣地一延安位于,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读图,回答第1-2小题
1.图中A山脉是( )
A.秦岭B.阴山山脉C.大兴安岭D.南岭
2.位于图示地区的名胜古迹是( )
A.洱海B.黄帝陵C.武当山D.天坛
3.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本来“彼此间的距离很近”,却“往往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黄士高原( )
A.地形平坦,平原广阔B.地表千沟万壑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河湖星罗棋布
4.下列图片中黄土地貌景观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塬、墚、峁、川 B.川、塬、墚、峁
C.川、塬、峁、墚D.峁、川、塬、墚
5.关于下图所示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黄土高原的塬,有耕地和村落分布 B.是黄土高原的峁,顶部平坦开阔
C.是黄土高原的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 D.是黄土高原的墚,有河流穿过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6.下列说法中,能成为黄土高原“风成说”的有力证据的是( )
A.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一样较均匀地覆盖在起伏的地面上
B.黄土的颗粒自东向西越来越细
C.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岩石成分一样
D.黄土中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提出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下图是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红色革命圣地一延安位于( )
A.沙黄土带B.沙漠带C.黏黄土带D.黄土带
8.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据图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体是( )
A.自北向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
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某地理研学小组以研究中国河流泥沙为主题,展开系列研学活动。下图为研学小组进行的水土流失模拟对比实验图。据此,回答第 9-11小题。
9.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D.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10.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由实验可知,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11.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提优强化练习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黄土高原( )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东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
13.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有( )
A.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B.修建挡土坝,缓坡修梯田
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
2023年5月18日至 19 日,中国一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读图,回答第 15-16 小题。
15.匹配正确的是( )
A.①一冀一石家庄 B.②一鄂一武汉 C.③一宁一银川 D.④一陇一兰州
16.陕北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类面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B.信天游是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歌
C.黄土川是人口较集中的地区D.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素养能力培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示意图(图 1)、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示意图(图 2)、白羊肚头巾(图 3)
材料二: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黄土高原位于 ________________ (填山脉)以等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陕西、________________和省级行政区。
成语“泾渭分明”的发生地在__________ 平原。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陕南传统的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等,共同特点是一般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如图2)是___________,试分析当地建造这种民居建筑的原因。(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陕北当地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如图 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夯基知识梳理
1.A【详解】由图可知,该山脉为秦岭。故选A。
2. B【详解】洱海位于云南,黄帝陵位于黄土高原上,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天坛位于北京,故选B。
3.B【详解】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这使得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故本题选B。。
4.B【详解】
5.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
读图,该地区有河流流经,地势较低,地形平坦,农业较发达,房屋密集,人口集中,是黄土高原上的川,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A【详解】A说明黄土是从空中落下的,是风吹来的,而不是其他外力带来的,符合题意; B说明黄土来自东边,与图示不符;C说明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而不是外来的,不符合题意;D只能说明该地区发生了海陆变迁,不符合题意。故选A。
7.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图表的判读。读图可知,延安位于黄土带,D正确。故选D。。
8.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碎屑物堆积而成的,结合图示可知,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体是自西北向东南,C正确。故选 C。
9. D【详解】观察模拟实验可知,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A错误;植被覆盖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B错误;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C错误;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D正确。故选D.
10. A【详解】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由实验可知,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故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A正确;BC选项实验没有涉及,排除BC;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排除D。故选A。
11. D【详解】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破坏生态环境,不可行,排除A;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难度大,可操作性不强,排除B;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工程量大,破坏生态环境,不可行,排除C;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D。
提优强化练习
B【详解】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由于有黄河的灌溉,农耕文明出现得早。故选B。
13. B【详解】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是森林的生态功能:故选B。
14. B【详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对该区域秦岭和太行山的描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描写长江三峡地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描写了江西庐山。故选B。
15.B【详解】开挖沟渠不能起到治沙的作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属于生物措施。故选B。
16.D【详解】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故各类面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A正确;信天游是其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B正确;黄土川地形平坦,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C正确,当地是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 D。
素养能力培优
太行山脉 山西
关中 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河流经过,灌溉便利等
窑洞 黄土广布,土层深厚;黄土具直立性,不易崩塌;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土质疏松,容易开挖。
冬季寒冷、风沙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黄河在③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从气候资料图来看,该地区属于,邮票所示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邮票所示民居的优点是,该民居分布区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环境作用是,护坡挡墙主要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