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2 红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2.2 红烛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细读,多读勤思,速读诗歌,细品诗歌,课外拓展,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本细读,多读勤思
文本细读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差事,你要反复素读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对文章的文脉梳理、关键句、关键词、手法赏析等都要细腻解读,反思思考。
二、速读诗歌、梳理文脉
《红烛》第1节:赞美红烛之“红”;第2-4节:“燃烧”是上苍赋予红烛的使命;第5-8节:“流泪”是红烛急于奉献的体现;第9节:劝勉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致云雀》第1-3节:描绘云雀的形象,惊喜中充满歌颂;第4-12节:赞颂云雀的歌唱(歌声美妙、带给人的感受);第13-18节:云雀歌声美妙的根源(欢乐的原因、人类歌声无法相比);第19-21节:表达诗人的愿望和抱负。
三、细品诗歌、深入解读
1.《红烛》中诗歌以问句为线索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明确:三问。
第1节为第一问——诗人的心可是一样的颜色(红)?
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燃烧?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紧扣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三问形成三个逐渐推进的抒情层次。“红”突出其赤诚、“燃烧”突出其奉献精神,“流泪”突出悲剧命运,有强烈的担当、创造、实干、耕耘精神。在问答中酣畅淋漓,将抒情层层推进至高潮。
2. 《红烛》中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请用曲线图梳理。
赞叹“红”(扬)——困惑燃烧(抑)——振奋作用(扬)——追问伤心流泪(抑)——欣喜功绩(扬)——体悟哲理(抑)——赞颂精神(扬),四扬三抑彰显情绪起落,体现作者那种为祖国献身而热血沸腾的怦然心动。
3.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也是全诗的线索。整首诗歌是作者和红烛的内心交流,以开篇红烛的“红”和作者的“心”为交融的开始,紧扣诗句中的“灰”与“泪”展开抒情内容。赞颂的红烛的奉献和献身精神和诗句紧密契合。
4.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手法?
设问:第2节诗人在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设问:第6节,自问自答,在矛盾、痛苦和挣扎发出“又何苦伤心流泪?”,但原来是内心拯救百姓的急迫,被黑暗丑恶势力阻挠时的痛哭流涕。
比喻:第2节诗人将蜡比作躯体,将火比作灵魂。
反复:第3节说“不误,不误”,否定语气更加强烈。
对比:第2、3节“一误再误”“不误,不误”,一反一正对比之间,包含作者的顿悟和对红烛的敬仰。
拟人:揭示矛盾现象的过程,包含着同情和惊疑。
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曾国藩的名句。人人唯有先想着努力耕耘好现在,才会在未来获得收获。否则,只是空想而已。
5.诗句中哪些字你认为用得生动、精妙?
第1节“吐”字有什么妙处?
明确:吐,从口中而出,既符合红烛火焰的特征,又展现诗人不吐不快的直爽率真和赤诚展现得一览无余。
四、课外拓展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韵脚)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韵脚)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韵脚)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韵脚)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韵脚)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韵脚)
图片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韵脚)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韵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韵脚)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韵脚)
五、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2 红烛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音乐歌曲导入,新诗,初读诗歌,赏音乐美,品读诗歌,概括要点,知人论世,归纳主题,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2.4* 致云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含英咀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