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大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鸡是变温动物B.蚯蚓的身体分节
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D.小鸡吃蚯蚓是取食行为
2.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刺细胞是刺胞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
B.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血吸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
D.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3.下列对诗词中的动物叙述不准确的( )
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兔属于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可在水中游泳,也可在陆地上生活,属于爬行动物
C.“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鳍协调运动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鹊是鸟类,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与“鸟类迁徙”相同的是( )
A.小狗算数B.鹦鹉学舌C.金鸡报晓D.海狮顶球
5.如图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捕获的蚂蚁最好来自同一蚁穴B.A、B和B、C之间的长度相等
C.实验时应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D.实验证明蚂蚁靠声音进行通讯
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等级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越复杂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7.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四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熊猫螃蟹企鹅蚯蚓B.熊猫企鹅螃蟹蚯蚓
C.企鹅螃蟹蚯蚓熊猫D.蚯蚓企鹅螃蟹熊猫
8.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昊昊根据课本上常见动物的特征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模式图,其中甲、乙分别表示不同动物,影部分为它们的共同点,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若甲为水母,乙为绦虫,则阴影可表示辐射对称
B.若甲为血吸虫,乙为钩虫,则阴影可表示有口有肛门
C.若甲为蜗牛,乙为线虫,则阴影可表示体表有外套膜
D.若甲为蚯蚓,乙为蝗虫,则阴影可表示身体分节
10.早在宋代,我国就有“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分布水域和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青鱼所捕食的螺蛳和蚌属于软体动物
B.投放的鱼苗越多,该池塘鱼的产量就越高
C.鱼塘中保持一定数量的鲢鱼,可以缓解“水华”现象
D.“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和天然饵料
11.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粘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维持了生态平衡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如图为生活中常见动物类群代表,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六种动物中,只有①是恒温动物
B.③和⑥身体都分节,同属于环节动物
C.②的体表有黏液和鳞片,利于在水中用肺呼吸
D.④和⑤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同属于两栖动物
13.某生物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时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探究小鼠走迷宫的行为主要运用了观察法和实验法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D.用时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强
14.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大肠杆菌平均每20分钟可繁殖一代。在这种情况下,10个大肠杆菌繁殖2小时后的数目为( )
A.160个B.320个C.640个D.960个
15.砂糖橘放置久了,橘皮上会长出青绿色的“毛”,这些“毛”是( )
A.一个细菌B.一个霉菌C.细菌的菌落D.真菌的菌落
二、实验题
16.小刚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并提出疑问:教室内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教室与操场相比较,哪种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会多一些?为探究这些问题,小刚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1)A,B、C三组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
(2)第二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进行第三步前,通常要将培养基冷却到室温,第三步A组培养皿放在室内或操场上打开盖子10分钟,B组培养皿打开盖子的时间为_______分钟,目的是________。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步骤。
(4)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A,B两个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_____菌落。
(5)请你帮他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用字母表示)
A恒温培养B冷却接种C配制培养基D高温灭菌
(6)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处理论上应该是_______。
(7)若A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多于B组,根据小刚提出的疑问(教室内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教室与操场相比较,哪种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会多一些?)结合A、B、C三组实验的结果,此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17.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虽有_______(填名称)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所以甲属于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当其遇到恶劣环境时,形成休眠体——_______来度过不良环境。
(2)若以生殖方式为标准,图中的乙应和丙、丁划分为一类,因为他们都能通过产生[a]_______来繁殖后代,则甲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生殖。
(3)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丙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和_______。
(4)图甲中的6是_______,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_______,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图中的微生物中,由单个细胞构成的有_______(填甲,乙,丙,丁)。
(6)图丁属于____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真菌
18.某市每年都要对中考考生进行体育测试,所得的分数以满分50分的比重计入中考成绩,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绕杆和立定跳远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如图一是伸肘运动示意图,图二是关节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一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1]_______,中间较粗部分是[2]_______。
(2)如图二所示[b]_______内外有坚韧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由于[a]_______和[d]_______的表面覆盖着光滑的[e]_______,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
(3)如图一所示,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4)跳绳时需要不断地进行腿部的屈伸运动,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用序号表示)。
(5)跳绳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_______、关节和肌肉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_______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6)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绕杆等测试项目都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而获得的,因此属于_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小鸡属于鸟类,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是恒温动物,A错误。
B.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属于环节动物,B正确。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C正确。
D.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小鸡吃蚯蚓是为了获取食物,属于取食行为,D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体表没有角质层,C错误。
3.答案:D
解析:A.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习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A正确
B.龟可在水中游泳,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属于爬行动物,B正确。
C.鲈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各种酶协调游泳,C正确。
D.鹊是鸟类,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D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BD.小狗算数、鹦鹉学舌、海狮顶球均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BD不符合题意。
C.“鸟类迁徙”,金鸡报晓均属于先天性行为,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为了确保实验中蚂蚁之间的行为不受不同蚁穴间差异的影响,选择来自同一蚁穴的蚂蚁进行实验是更合理的,A正确。
B.实验设计要求控制信息素这一变量,除变量外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因此岛屿的距离应该要相等,B正确,
C.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可以增加它们寻找食物的动机,从而更明显地观察到它们的通讯行为,C正确。
D.蚂蚁主要通过化学信号,如信息素进行通讯,而不是声音,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就是模仿利用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来引诱雄虫进行诱杀,属于模仿利用昆虫的通讯,A正确;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B错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C错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变化。先天性行为的适应范围小而后天性行为的适应范围大,D错误。
7.答案:B
解析:熊猫和企鹅的身体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其中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企鹅属于鸟类,体表被羽毛:螃蟹和蚯蚓的身体内都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中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无外骨骼,B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CD.“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鸟、鸭、蛙的群体内没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ACD不符合题意。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蜜蜂的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B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若甲为腔肠动物水母,乙为扁形动物绦虫,前者为辐射对称,后者为左右对称,A错误。
B.若甲为扁形动物血吸虫,乙为线形动物钩虫,前者有口无肛门,后者有口有肛门,B错误。
C.若甲为软体动物蜗牛,乙为线形动物线虫,前者体表有外套膜,后者体表有角质层,C错误。
D.若甲为环节动物蚯蚓,乙为节肢动物蝗虫,前者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后者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则阴影可表示为身体分节体,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螺蛳和蚌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
B.鱼的生长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不是投放的鱼苗越多,该池塘鱼的产量就越高,B错误;
C.鲢鱼的食物是藻类等浮游植物,所以鱼塘中保持一定数量的链鱼,可以缓解“水华”现象,C正确;
D.根据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立体空间,又全面而又合理地利用各种天然饵料,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还可以发挥不同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维持有利的生态环境,提供多品种的商品鱼,并达到高产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A.题目描述中并未提及人在草丛中行走导致鬼针草被毁坏,实际上,人的行走行为对鬼针草的生存状态没有直接的破坏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鬼针草的果实表面带有刺,这些刺容易附着在动物的毛发或人类的衣物上。当人或动物在草丛中行走时,这些带刺的果实(或种子)就会随之传播到其他地方。这样,鬼针草就利用人或动物作为传播媒介,实现了种子的广泛传播,B符合题意。
C.人类活动确实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但题目中描述的这一具体行为(在草丛中行走导致裤脚上粘上鬼针草的刺)与维持生态平衡没有直接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指的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人类行走导致裤脚上粘上鬼针草的刺与这一宏观的物质循环过程没有直接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题干中①家兔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而其他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A正确。
B.③蝗虫和⑥蚯蚓的身体都分节,但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错误。
C.②鲫鱼属于鱼类,体表有黏液和鳞片,是利于在水中游泳,且鱼用鳃呼吸,不是用肺呼吸。C错误。
D.④青蛙和⑤龟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但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 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做重复实验,B正确。
C. 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强化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C错误。
D. 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其学习能力越强,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每20分钟分裂一代,10个大肠杆菌2小时分裂了6代,大肠杆菌数目为10×2⁶=640(个),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选项一个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A错误。
B选项一个霉菌个体也很小,通常肉眼难以直接看到,B错误。
C选项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橘皮上的“毛”不符合细菌菌落的特征,C错误。
D选项真菌的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等,橘皮上长出的青绿色的“毛”符合真菌菌落的特征,D正确。
故选D。
16.答案:(1)C
(2)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细菌和真菌,防止杂菌污染
(3)10;控制单一变量;接种
(4)细菌
(5)CDBA
(6)没有菌落
(7)教室与操场相比较,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比较多
解析:(1)根据探究问题可知本实验想研究教室和操场是否有细菌,哪里更多?其中A组接种了教室中的细菌、B组接种了操场上的细菌、C组没有接种细菌,所以C组为空白对照组,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第二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其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细菌和真菌,防止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干扰实验结果。
(3)教室内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探究教室与操场相比较,哪种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会多一些?分析可知,实验装置放置的场所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所以进行第三步前,通常要将培养基冷却到室温,第三步A组培养皿放在室内或操场上打开盖子10分钟,B组培养皿打开盖子的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叫做接种
(4)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该实验检测到的是细菌的菌落。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营养物质。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C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D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B冷却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A恒温培养;观察。因此,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CDBA。
(6)C组由于是空白组没有接种细菌,因此没有菌落。
(7)结合实验现象可知:教室内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教室与操场相比较,教室里的细菌和真菌数量会多一些,因为教室里面的人口因为环境闭塞,通风不畅。
17.答案:(1)遗传物质;成形的细胞核;原核;芽孢
(2)孢子;分裂
(3)细胞核;淀粉粒
(4)鞭毛;荚膜
(5)甲、丙
(6)多细胞
解析:(1)图甲是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有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甲属于原核生物。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所以当其遇到恶劣环境时,形成休眠体——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
(2)若以生殖方式为标准,图中的乙霉菌,应和丙酵母菌、丁蘑菇划分为一类,因为他们都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的个体,则甲是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3)碘液是碱性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可以被碱性染液染成黄色。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肉眼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呈黄色。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实验用的染色剂是碘液,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和物质分别是细胞核和淀粉粒。因此,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丙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和淀粉粒。
(4)图甲细菌,其中的6是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英膜,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图中的微生物中,由单个细胞构成的有甲细菌和丙酵母菌,能够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而乙霉菌和丁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
(6)图丁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个体较大,肉眼可观察。
18.答案:(1)肌腱;肌腹
(2)关节囊;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3)舒张;收缩
(4)③④①②
(5)骨;神经
(6)学习
解析:(1)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由肌细胞构成,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因此,如图一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1肌建,中间较粗部分是2肌腹。
(2)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关节腔内,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囊将相邻两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因此,如图二所示b关节囊内外有坚韧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由于a关节头和d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光滑的e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
(3)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图一所示,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4)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因此,跳绳时需要不断的进行腿部的屈伸运动,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
(5)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起动力作用。因此,跳绳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骨、关节和肌肉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6)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绕杆等测试项目都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鱼类别
分布的水域
食物来源
鲢鱼
上层
藻类等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上层
水蚤等浮游动物
草鱼
中下层
水底生长的水草
青鱼
底层
水底的螺蛳、蚌等动物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0秒
54秒
A
B
C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配制好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C
第二步
将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第三步
A组培养皿放在教室内,打开盖子10分钟
B组培养皿放在操场,打开盖子___分钟
C组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四步
将所有培养皿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五步
观察实验结果(菌落情况、菌落数目),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
有菌落,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
有菌落,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八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敦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