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乌海二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政治10docx、初一期中试卷答案10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50分 答题时间:45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小林这样评价自己:“我个子很高,体能却不好”“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据此判断,小林通过 ( )
①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 ②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③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④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观察如图《学习金字塔》,下列说法你认可的有( )
①听讲不重要,课后实践应用才是重要的
②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③我们只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A.①② B. ①③C. ③④ D. ②④
3.下面漫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A. 梦想能让生活更有色彩
B.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C.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
D.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4.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只有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昌盛。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下列诗句能反映好家风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 下列对教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每位教师呈现不同的风格是因为教师之间存在差异
B.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老师的批评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发展
D.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6.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朋友、同学交往中,往往会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如果你与你的好朋友发生了冲突,合理的处理途径是( )
①寻找有效方法,解双方矛盾
②双方暂时避让,防矛盾激化
③各自冷静思考,析冲突原因
A.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7.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家庭生活中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有恰当的处理方法。以下与家庭成员相处情况处理得当的是( )
A.爷爷奶奶不会使用智能产品-----让他们不要用了,再怎么学也学不会
B.下雨天爸爸来学校给我送伞------拒绝并告诉他:我长大了,不要管我
C.妈妈做了我不喜欢吃的饭菜-------避免伤妈妈的心,我默默回卧室看书
D.爸爸妈妈因生活琐事闹矛盾--------和他们沟通了解实情,寻求解决办法
8.《西游记》中的“取经四人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团队,师徒四人性格迥异、各有缺点,却能携手同行,共克困难,达成所愿。这启示我们( )
①人无完人,要学会彼此包容 ②追求个性不利于建设和谐集体
③团结协作,坚守共同的愿景 ④良好的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下列选项能体现人的精神生命不断传承的是( )
A.爸爸告诫我韶华易逝,要珍惜当下
B.奶奶说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C.张爷爷年过百岁,人们都说他是长寿老人
D.我的家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家规家训至今流传
10.某市一名2岁儿童从6楼坠落,掉到2楼广告牌上再次翻下,千钧一发之际,一名“90后”男子果断扔掉手机,伸出双臂和同事一起将孩子稳稳接住。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
①警示幼儿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 ②说明男子和同事践行生命至上
③警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要尽责 ④说明该男子缺乏财产安全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品读经典,感悟生命(5分)
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通过“认识生命”这一课的学习,请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12.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初一某班探究小组开展了以“建设和谐家庭”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下表是这一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
上述统计结果反映出了什么道理?(2分)为传承中华美德,建设美好家庭,老师发起了倡议书活动,请你拟写倡议书的提纲(至少四条)(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7分)
10月11日,某学校组织了以“探寻国防发展历程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到银川市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进行参观。有同学认为:“研学就是旅游,根本不是什么学习。”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躬耕教坛为国育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有大我、敬业立学,有的多年扎根教学一线,坚守如磐,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学生成长梦想;有的聚焦教育,创新办学模式,让孩子们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光荣的名字——人民教师。2024年“最美教师”评选结果揭晓。闪耀的名字,动人的事迹,体现“新时代大先生”的责任担当,彰显受社会尊重的职业风范。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教师职业“受社会尊重”的理论依据。(6分)
【美好集体助我成长】小明说:“我当班干部后,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积极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了,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生活更充实、目标更明确了。”
小铮说:“我住校一个学期,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小君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了。”
小雄说:“我学会了关心别人,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小凡说:“咱们班获得优秀班集体,我特别骄傲和自豪!”
(2)结合同学们的发言,谈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6分)
当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的家庭通常如何解决
选项
比例
你说了算
10.43%
父母说了算
14.31%
共同商量解决
75.2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中考道德与法治段考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