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4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5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59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64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68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72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语文 必修二《兰亭集序》精品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39390/0-173466167077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评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二,疑难字词句,教学过程设计三,论死生,死生亦大矣,魏晋清谈之风,感古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学会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的确认。难点:反复诵读,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思想感情。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知识与能力1.掌握“次”“修”“所”等词语及文言词义的一些推断方法。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质疑与思考。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2、通过反复诵读,问题探究、视野拓展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2.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于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因此,我拟将本课的课堂设在学校的电脑室。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给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多媒体投影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提供了平台,将学生的成果通过系统展示到屏幕上,供所有的学生学习、分享和评价。
教师活动: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帖卷》投影,介绍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风格特点,“天下第一行书”的誉称。
学生活动:学生简介王羲之及本文创作背景。
1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疏通文意。
2 . 勾画出每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读容易读错的字句。
学生活动:学生对照课本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癸(guǐ )丑修禊(xì ) 少长(zhǎng )咸集清流激湍(tuān ) 流觞(shāng )曲水一觞(shāng )一咏游目骋(chěng )怀感慨系(xì)之 放浪形骸(hái )会稽(kuài jī ) 若合一契(qì )嗟(jiē )悼 虚诞(dàn )齐彭殇( shāng )
1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品读意趣,深入理解;重点探究,提升能力 (中心环节)
(1)独立思考:如第三段最后一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四段又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怎么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问题的生成与预设相结合。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体现学生创新思维
(2)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在网上传送答案,很快能发现自己答案的优缺点,激发其新的探求欲。
[设计意图]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补充,无法让学生信服,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网络合作探究,则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探究中,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本环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例如基础稍差的同学可能答得一二点,但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任务:1 .一二段中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2 .作者的心情在如此之美的外景之下为什么一下从乐到痛?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明确:由“乐”——“痛”——“悲”的情感。
学生活动:勾画出每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齐读体现情感的语句。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游目骋怀 视听之娱
①一二段中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快然自足 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②作者的心情在如此之美的外景之下为什么一下从乐到痛?
1. 第三段最后一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2 . 第四段又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怎么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教师活动:组织讨论,明确答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主要疑难问题。
学生活动:1、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思考交流,分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2、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士大夫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
昔人兴感 若和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视野拓展,巩固提高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 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周国平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等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后,自主在网上搜寻与之有关资料,相互探讨理解。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学生活动:写200字左右的感受。
教师活动:老师根据板书设计归纳总结后,布置如下练习
(3)成果交流:将学生探究结果通过屏幕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并且由学生归纳表述清楚。然后学生再根据展示的以及自己探究的答案进行归纳整合。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成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个过程是学生生命个体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对学生生命个体是极大的鼓励。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能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到自己没有想到的“点”,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1、问题来自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成,教师问题的预设与之相结合。2、教学设计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教学过程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3、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师生、生生互动有实效地进行。4、围绕三维目标设计了核心问题。板书设计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 1、课堂教学时间较紧,学生自由探讨时间难以有充分的保证。 2、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不够,对课文中关键的三字:“乐”、“痛”、“悲”的理解不够深刻,应进一步让学生拓宽视野,加强实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流觞曲水图,“信可乐也”,深入探究,作序缘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图片课件ppt,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