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地球(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章 地球(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第1页
    第一章 地球(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第2页
    第一章 地球(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地球(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地球(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共12页。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考点1:太阳系八大行星
    (1)区分定义
    (2)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考点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可观测宇宙分为河外星系和银河系。银河系分为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统。太阳系分为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
    考点3: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自身条件:由于地球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和质量、体积适中,地球的温度适宜,存在大气和有液态水。
    (2)外部条件(宇宙环境):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和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考点4:人类的太空探索
    (1)世界太空探索成就
    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1990年,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1997年,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2)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2016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 中国航天家族: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神舟系列——航天飞船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器
    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宇宙空间站
    考点5: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1)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太空探索,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3)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考点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地方”(直觉阶段)——太阳及月亮(推测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阶段)——人造地球卫星(实证阶段)
    考点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海岸观船: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
    (2)登高望远:站的越高,望的越远。
    (3)月食:月食是地球挡住太阳,所以如果影子是圆的,就证明地球是圆的。
    (4)卫星照片。
    考点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 口诀:庐山起义(6371)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4万千米)。
    考点4:地球仪
    ★ 地轴是假想轴,始终是倾斜的。
    考点5:经线和纬线
    考点6:经度和纬度
    (1)经度:
    ① 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180°。
    ②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③ 度数变化规律:经度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是西经,“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2)纬度:
    ① 从赤道(0°纬线)向北,向南分别是90°。
    ②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③ 度数变化规律:纬度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反之,向南越来越大是南纬。“南大南纬,北大北纬”。
    考点7:半球分界线
    (1)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 度数小于20°W和160°的在东半球,度数大于20°W和160°的在西半球。
    (2)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纬线)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例如:10°N在北半球;60°N在北半球。15°S在南半球,70°S在南半球。
    考点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 高纬度地区:60°—90°。
    30°纬线是中、低纬度地区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
    考点9:经线圈
    在地球仪上,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特征为:①东西经相反;②度数相加为180°。
    考点10:经纬网判读
    (1)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经纬网判读方法:① 横纬竖经 ② 北增北纬,标注N ③ 西增西经,标注W
    经纬度书写格式:例如(30°N, 90°W)
    (2)作用:经纬网的应用领域:军事、航海、航空、交通、气象观测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考点2:昼夜交替
    (1)成因:① 由于地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昼半球,没有被照亮的一般为夜半球,地球上有了昼夜之分。
    ② 由于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交替,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线: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昏线: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3)同一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晚)。
    考点3:时差
    (1)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自转一圈是360⁰,即15⁰/h。经度差15°就产生1h时差;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
    考点4: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 ①对于北半球来说,从春分—夏至—秋分期间,白昼>黑夜;从秋分—冬至—春分期间,白昼<黑夜。
    ② 以北半球为例,从冬至——春分——夏至,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从夏至——秋分——冬至,昼渐短夜渐长,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
    考点5:四季的更替
    考点6:五带的划分
    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名称
    定义
    举例
    恒星
    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
    太阳
    行星
    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
    水金地(地球)、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
    卫星
    环绕着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月球(天然卫星)
    纬线
    经线
    示意图
    概念
    在地球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相交的半圆。
    特点
    形状
    圆(除极点以外)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个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自西向东
    周期
    1天
    1年
    旋转轴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的东升西落
    四季、五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高度变化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1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N)
    昼长夜短(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
    昼短夜长(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
    节气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3、4、5
    春季
    秋季
    6、7、8
    夏季
    冬季
    9、10、11
    秋季
    春季
    12、1、2
    冬季
    夏季
    温度带
    纬度范围
    地理意义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66.5°N—90°N)
    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温带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23.5°N—66.5°N)
    一年四季分明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N—23.5°S)
    有阳光直射现象,一年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上直射1次
    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23.5°S—66.5°S)
    一年四季分明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
    (66.5°—90°S)
    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

    相关学案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和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这是一份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和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共9页。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这是一份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共9页。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这是一份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考点清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共1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