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 专项讲义(原卷+解释)2024-2025学年 统编版全国通用
专题03实词含义-通假字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实词含义-通假字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3实词含义-通假字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3实词含义-通假字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
通假字的概念及类别
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通假字的类别及特点
1.从语音方面来看
(1)同音通假: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
【例】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
②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
(2)双声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例】①胡不见我于王?(“胡”通“何”)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3)叠韵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
【例】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通“三”)
(4)音变通假: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
【例】①将军被坚执锐。(“被”通“披”,读“pī”)
2.从字形(同偏旁)方面来看
【例】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匪”通“非”)
(2)以简通繁,即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代替一个笔画较多的字。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3.从字义方面来看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通假字分辨方法
1.音变法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由于古今语音变化较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一定全部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
②“弟子趣之。”“趣”通“促”
2.语境分析法
把某个通假字放到具体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3.例证认知法
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无”通“毋”的例句:
【例】(1)苟富贵,无相忘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4.借助工具书
5.参考注释法
常考通假字积累
课堂练习
阅读文言文和短文,完成练习。
鹬①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鹬(yù)①: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②拑(qián):同“钳”,夹住。
1.上文中的“不雨”解释为 ;“雨”本为名词,但在这句话中用作 词。
2.上文中的“禽”,不是指禽兽的“禽”,而是“ ”的通假字,意思是 。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亦: (2)相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蚌方出曝。
(2)渔者得而并禽之。
5.这个寓言故事后来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行于郊衢④,抚节悲歌⑤,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⑥。薛谭乃谢⑦,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ōu): 唱歌,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饯:以酒食送行。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⑤抚节:按着节拍。悲:悲壮。⑥响:声音,声响。遏:阻止。行云:漂浮的云。⑦乃:于是。谢:认错。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谓: 反:
7.“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8.薛谭“辞归”是因为 ,“求反”又是因为 。
9.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10.文言文阅读。
曾子①杀彘②(zh ì )
ㅤㅤ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rǔ)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③。”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④不信其母,非⑤以成教也。”遂烹(pēnɡ)⑥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学生。②彘:猪。③特……耳:只是……罢了。 ④而:则,就。⑤非:不是。 ⑥烹:杀。
(1)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B.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D.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3)解释下列句子。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4)曾子一定要杀猪给儿子吃的原因是
A.孩子喜欢吃,就一定要给他杀猪弄肉。
B.丈夫在家里是说话算话的。
C.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D.曾子太溺爱孩子,所以一定要杀猪给儿子吃。
(5)《曾子杀彘》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俗语(或成语): 。(至少写两个)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递。明帝同:“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②告之。因问明常:“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实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常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那?”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②东渡意:晋王朝东迁的原委。③意谓:心里认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距离
B.孰为汝多知乎知:同“智”,智慧
C.不闻人从日边来闻:听,听说
D.元帝异之异:奇怪,奇异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以”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具以东渡意告之
A.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
C.我以日初出远
D.所宝以百数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主要以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三个小孩子的思考与回答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
B.【甲】文第一个孩子从触觉角度出发,得出了“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结论。
C.【甲】文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D.【乙】文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他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可见其机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文言文阅读。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12.用“/”标出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只能标一处。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引酒且饮之 引:
②数人饮之不足 数:
③一人蛇先成 成:
④终亡其酒 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锯竿入城①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 ,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里,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注释]①本篇选自《笑林》。作者邯郸淳,三国时期人。②俄:一会儿。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④圣人:才智超常的人。
1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计无所出
②遂依而截之
17.联系上文,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入B.可入也C.截而入
1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B.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C.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初竖执之”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莫之及也B.世之愚C.遂依而截之
20.读了这篇文言文,你觉得以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事情要学会变通,多角度思考,不要片面与固执。
B.要虚心求教,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C.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
21.阅读展馆资料,完成练习。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张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垢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至于忘之。”
【注释】流辈:人们。
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得句:得到佳句。
索:找到。
险波处:书法中笔画怪异的地方。
垢:责骂。
胡:为什么。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喜欢)
B.使侄录之(录音)
C.侄罔然而止(迷惑不解的样子)
D.执所书问曰(写的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3)你觉得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22.阅读。
智断羊皮案
人有负盐负薪①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于树荫。少时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背之物。久未果,遂讼④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群下⑤曰:“以此羊皮可拷⑥知主乎?”群下咸⑦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⑧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薪:柴。②释:放下。③藉:垫衬。④讼:诉讼,打官司。⑤群下:部下,属员。⑥拷:打。⑦咸:都。⑧其实:事情的真相。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息于树荫:
久未果:
(2)下列对“群下咸无应者”的原因,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害怕李惠,不敢作声。
B.大家都知道羊皮的主人是谁,不想告诉李惠。
C.李惠说话声音太小,大家没有听到。
D.大家都不知道怎样断案,无法回答。
(3)根据提示,分析李惠的思维过程:二人都说羊皮是用来 的,他们一人背着 ,一人背着 ,那羊皮上肯定会沾上所背的东西,可以通过 羊皮,看看上面沾了什么东西的办法来找出主人。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 的人。
阅读文言文《狮熊争食》,完成下列各题。
狮熊争①食
狮子与人熊,同争一小羊。二物皆猛兽,各逞其雄,劲敌终日②,卒③之彼此皆受重伤,甚至各不能起。适来一饿狐,见二兽皆惫④,顺手而得之,曰:“多费二公之力!”扬扬而去。二兽眼睁睁无以为法,任其取去。
【注释】①争:争夺。②终日:整日。③卒:最后。④惫:疲惫,劳累。
2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二物皆猛兽(都)
B.适来一饿狐(恰巧,正好)
C.顺手而得之(指代狮子和人熊)
D.多费二公之力(指代狮子和人熊)
24.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表格补充完整(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引用短文中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起因:狮子和人熊共同争夺一只小羊。经过: 。结果 。
25.面对最后的结局,狮子和人熊可能会怎么想呢?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文言文阅读。
顾欢①勤学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②舍壁后倚听,无遗亡③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④长,笃⑤志好学。母年老,躬耕⑥诵书,夜则燃糠自照。
【注释】①顾欢:人名,今江苏苏州人。②于:在。③亡:遗漏。④及:等到。⑤笃:坚定。⑥躬耕:亲治农事
26.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①于舍壁后倚听
②及长
27.假如古人要建一个“勤学群”,车胤和顾欢分别写了入群申请书。
①请结合文章把顾欢的申请书填写完整。
“勤学群”申请书
姓名:车胤
家境:贫穷
勤学行为:萤火照书,以夜继日。
“勤学群”申请书
姓名:顾欢
家境:
勤学行为: (至少写出2种)
②下列故事的主人公不适合加入这个“勤学群”的是
a.悬梁刺股 b.凿壁偷光 c.手不释卷 d.画龙点睛
阅读《世说新语》节选短文,回答问题。
谢公与人围棋
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②。看书竟③,默然无言,徐向局④。客问淮上利害⑤,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⑥。
【注释】①谢公:谢安,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②谢玄:谢安的侄儿。淮上信至:淝水前线的信使到来。 ③竟:完毕。 ④徐向局:慢慢转向棋局继续下棋。 ⑤利害:指胜败。 ⑥不异于常:指谢安闻得胜利而无喜色,围棋如故。
2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看书竟 书: (2)不异于常 常:
29.你从这个故事中读出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周璕①画龙
周璕,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百两。”碍即卷遗之,曰:“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④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已也,当为知己赠。”由是遂知名。
其画龙烘染⑤以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得之,而烘染太过,犹非大雅⑥所尚⑦耳。
[注]①周璕(xún):清代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②丹青:借指绘画。
③臬(niè)司:古代负责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
④觇(chān):观测,窥视。
⑤烘染:烘托渲染。
⑥大雅:高才之士。
⑦尚:欣赏推崇。
30.解释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诚须一百两 ②璕即卷遗之
A.诚实 翻卷B.的确 卷起来
C.的确 卷轴D.诚恳 卷走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
(2)其画龙烘染以云雾,几至百遍。
32.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人们对周璕的绘画作品各自的评价是怎样的?
阅读《世说新语》文言文节选,回答问题。
扇不在新
庾稚恭①为荆州②,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③。侍中刘劭④曰:“柏梁云构⑤,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⑥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⑦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注释]①庾稚恭:庾翼,东晋中期将领。 ②荆州:此处指荆州刺史,刺史是古代官名。③故物:旧东西。 ④刘劭:后成为东晋大臣。⑤柏梁:汉代宫殿柏梁台。云构:形容房屋高大壮丽。⑥钟、夔:钟子期和夔,这里指代懂得欣赏的乐师。 ⑦庾后:指庾太后。
3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武帝疑是故物 疑:
(2)庾后闻之 闻:
34.写出下面句子的大致意思。
此人宜在帝左右。
35.短文中刘劭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36.文言文阅读。
白马过关
兒说①,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②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③白马之赋。故藉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④于一人。
【注释】①兒说:人名。②稷下:地名。辩论之士聚集的地方。③顾:同“雇”,酬,付给。④谩:欺骗。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①宋人善辩者也
②故藉之虚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服齐稷下之辩者
(3)兒说提出“白马非马”论,但在过关卡时,还是缴了一匹马的赋税金,才被允许出了国境,这是因为(用文中语句回答)
唤醒经典读智慧的中国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①所书。驻②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③,下马伫立④,及疲,乃布裘⑤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②驻:停留。③反:通“返”。④伫立:长时间地站着。⑤布裘:铺开皮袍。布,摊开、铺开。裘,毛皮的衣服。
37.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询/尝/行
B.晋/索靖/所书
C.驻/马观之
D.乃/布裘/坐观
38.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曾经
B.书:书本
C.之:指古碑
D.去:离开
39.从哪里可以看出欧阳询痴迷书法?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
40.欧阳询的书法吸取各家精髓,自成一体,成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图中哪一副是他的作品?
A.《九成宫醴泉铭》
B.《多宝塔碑》
41.欧阳询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42.古人的优秀品质还有很多,如珍惜时间、勤俭节约、读书有道等,请你写出一句本学期积累的俗语或诗句,注明作者或出处。常考通假字
例句
通假字
例句
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同否,意思: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意思: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意思: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意思:解除、消除。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同耶,意思:语气词。
6.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意思:相当于“罢了”。
7.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意思:勺子。
8.略无阙处
阙同缺,意思:空隙、缺口。
9.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意思:鸟鸣,这里指蝉鸣。
10.窥谷忘反
反同返,意思:返回。
11.亲戚畔之
畔同叛,意思:背叛。
12.往之女家
女同汝,意思:你。
13.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意思:增加。
1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同横,意思:梗塞、不顺。
1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意思:辅佐。
16.始一反焉
反同返,意思:往返。
17.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意思:聪明。
18.无陇断焉
陇同垄,意思:高地。
19.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意思:穿着。
20.改容式车
式同轼,意思: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1.便要还家
要同邀,意思:邀请。
22.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意思:横着的。
23.北冥有鱼
冥同溟,意思:海。
24.学学半
第一个“学”同敩,意思:教导。
25.选贤与能
与同举,意思:推举。
26.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同鳏,意思:老而无妻。
2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衹(只),意思:只、仅。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意思:喂。
29.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意思:表现。
30.百废具兴
具同俱,意思:全、皆。
3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意思:嘱托。
32.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意思:躲避。
3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意思:辨别。
3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意思:感恩、感激。
句子
方法
解释
曾子欲捕彘杀之
联系旧知:和“欲作针”的“欲”意思一样。
其子随之而泣
组字成词:如“弗能应”中,“应”是“应答”的意思。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古今通假:如“甚聪惠”中,“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文言文的手法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10文言文的手法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10文言文的手法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文言文的断句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6文言文的断句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6文言文的断句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