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人教版(简谱)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项目二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简谱)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项目二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音乐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学习项目二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学习项目二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教学设计,共3页。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
    学习项目二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感受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个性化创作的风格特征。
    3.有感情地演唱《野玫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感受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个性化创作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野玫瑰》,注意变化音的音准,以及对气息、声音的控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学唱歌曲《野玫瑰》
    (15分钟)
    1.初听歌曲,感受风格
    教师介绍浪漫主义早期代表作曲家舒伯特及其创作的艺术歌曲《野玫瑰》。
    学生聆听《野玫瑰》,感受歌曲所具有的风格特点。
    2.介绍舒伯特艺术歌曲体裁的特点
    教师介绍艺术歌曲,以及《野玫瑰》的词作者,并提问:你还知道歌德有哪些代表作品吗?《野玫瑰》的三段歌词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再次聆听《野玫瑰》,并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分节歌的概念。
    3.学唱《野玫瑰》
    (1)学生视唱旋律,注意变化音、延长音等的准确演唱,以及丰富的力度变化等。教师提示学生要注意控制气息,并用钢琴或范唱辅助学生准确把握变化音的音准。
    (2)注意三段歌词内容所带来的情绪变化,以及“少年”与“玫瑰”对话之间的情绪切换。建议教师可采用小组或个人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的情绪对比。
    4.完整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音乐家舒伯特与好友聚会演唱”的情境。师生围坐在一起,教师或一位学生弹奏钢琴伴奏,其他学生轻声演唱《野玫瑰》,共同感受那个时期浪漫的艺术氛围。教师可提示学生尝试在演唱中加入一些戏剧性的表演元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演唱。
    浪漫主义
    时期导赏
    音乐会
    (25分钟)
    1.聆听肖邦《降E大调夜曲》
    导赏:肖邦(1810—1849)出生于波兰华沙,自1830年流亡法国之后,肖邦在巴黎度过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但他所创作的音乐却始终和故乡有着深刻的联系,如他创作了大量波兰风格的钢琴独奏作品《玛祖卡舞曲》《波罗涅兹舞曲》。由于肖邦一生的创作几乎集中在钢琴领域,因此他被称作“钢琴诗人”。今天我们要聆听的这首作品就来源于肖邦钢琴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夜曲,夜曲的音乐风格抒情、充满幻想,据说创始人为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但在肖邦的笔下,夜曲得到了情感的升华和创作技巧的丰富扩展。
    请聆听《降E大调夜曲》,当听到B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并思考它与A主题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聆听李斯特《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之三——升g小调钢琴练习曲》
    导赏:李斯特(1811—1886)出生于匈牙利,作为当时伟大的钢琴演奏家,李斯特常在自己的音乐会中演奏自己的作品或改编作品,惊人的演奏技巧令他风靡欧洲。除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李斯特还发明了“交响诗”这一体裁,对后世的许多作曲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之三——升g小调钢琴练习曲》也被称为《钟》,请边听边思考:音乐与“钟”有着怎样的关联?
    3.聆听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导赏:尽管浪漫主义时期是作曲家充分展现个性的时代,但当时一些作曲家仍然非常珍视古典主义乃至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音乐传统。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1847年)虽然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长大,并能运用文学性和描绘性的元素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但他仍希望在音乐中保持优雅的传统曲式。门德尔松在1829年指挥了被埋没多年的巴赫《马太受难乐》,使人们重新对巴赫的音乐产生兴趣,成为19世纪巴赫复兴运动的一个标志。
    请聆听《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体会门德尔松经典的音乐风格——绚丽、浪漫与优雅。
    3.聆听勃拉姆斯《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
    导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1833—1897)常被评价为浪漫主义时期中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作曲家——形式上追求传统与严谨,捍卫着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的伟大传统。但与此同时,他的音乐中也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作品具有深沉、含蓄、抒情和内省的气质。在勃拉姆斯的笔下,古典主义的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体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今天我们要聆听的这首《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是勃拉姆斯室内乐代表作之一,晚年的勃拉姆斯对其重新进行修订,曲式结构与动机发展得到进一步精炼。聆听时,要注意感受三件乐器之间的对话关系。
    课堂小结
    (3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进行知识回顾和评价: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追求个性化的创作风格,与此同时,作曲家也面临着“继承与创新”的选择与使命,他们的做法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发?
    布置作业
    (2分钟)
    制作一条时间轴,展示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的重要生活事件、主要作品的发表年份,以及这些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