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Zn-65 C1-35.5
一、选择题(单选题,本题共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 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B. 木条燃烧C. 面粉发酵D. 瓷碗摔碎
2.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生理盐水B. 牛奶C. 蒸馏水D. 豆浆
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重要途径,下 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铵根离子:NH4+1B. 碳酸钠:NaCO3
C.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D. 两个氢原子:2H2
5.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6.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 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 冬天生炉子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D. 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过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氧化铜放入稀硫酸中,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8. 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间苯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间苯二胺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 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9:1
9. 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俗称和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 乙醇、酒精、C2H5OHB.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C. 氧化钙、石灰石、CaOD.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10.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Y
B. 表格中m的数值为12
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1:6
D.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 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牙膏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苹果
C. 醋酸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 上述物质碱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12.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木炭体现氧化性B. 实验中,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C. 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D.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13.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变化与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可能改变
B. 模型与推理: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C. 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 常温下,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