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学考】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模拟卷+专题复习(知识梳理+考点精炼+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 专题09 产业(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0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 试卷 0 次下载
- 合格考地理仿真模拟卷(一)-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 试卷 0 次下载
- 合格考地理仿真模拟卷(二)-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 试卷 0 次下载
- 必修第一册学考检测(选择题100题)-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11 环境与发展(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环境与发展(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11环境与发展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11环境与发展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点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概念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二、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问题: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
例子:砍伐超过森林恢复速度,将会造成森林面积缩减、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
例子: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考点2.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 自然资源枯竭
具体表现: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原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解决措施:控制开采数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典例:稀土耗竭
2. 生态破坏
具体表现: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原因:过度开垦,取石挖沙,乱砍滥伐
解决措施:植被恢复与保护,种草养畜,小型水利工程
典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加剧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楼兰古国的消失。
3. 环境污染
具体表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原因: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城市中及郊外的垃圾堆积、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
解决措施:减少燃煤使用比例,发展绿色经济,推广新能源汽车
典例:雾霾
二、 环境问题的城乡差异
1.区域性环境问题
A、城市:原因: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
主要表现: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B、乡村:原因: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主要表现: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C、发达国家: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主要表现: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D、发展中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主要表现: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E、 环境问题的国家差异: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2.全球性环境问题
【难点突破】常见的环境问题
湿地破坏
1、湿地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
2、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净化水体;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3、分布: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4、原因: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藻类与水草丛生;围湖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有些河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5、措施:退耕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防治湿地水污染;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生态移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知识点二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考点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1.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
2.人们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通过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和社会持续发展(目的),三者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国土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共同性原则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考点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消除贫困
1.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发展的重要目标
2.我国农村脱贫途径
发展特色产业;教育扶贫;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搬迁。
二、发展绿色经济
1.褐色经济: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
2.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包括循环经济(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三、提倡可持续消费
1.可持续消费: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2.绿色消费: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衣: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
食: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住: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行: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难点突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措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④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品牌;
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
⑧加强工业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⑨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知识点三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考点1.建设主体功能区
一、主体功能
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二、确立的意义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三、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 区域差异 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 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
四、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2.主要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3.主体功能区比较
考点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长江经济带概况
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二、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资源 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三、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四、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
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3.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
考点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权益
一、海洋的作用
“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
二、我国海洋的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 海洋灾害 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三、发展措施
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 能力。
四、海洋权益:
1.定义: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国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范围: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海底和底土等。
五、南海诸岛:
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 000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③中国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2.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权利。
①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②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③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1.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2.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
3.明代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4.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考点精讲讲练
知识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典型例题1】
1.(2024高二上·江苏南通·学业考试)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若图中箭头①代表的人类活动过度,可能引发( )
A.地震B.寒潮C.水资源短缺D.火山喷发
【答案】1.C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过度,超过环境提供资源的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其中包括水资源短缺,C符合题意;地震、寒潮、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与人类过度获取物质和能量直接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
【典型例题2】
(2023高一下·江苏·学业考试)近期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2022年6月5日起正式施行,噪声扰民属于违法行为。关于广场舞等娱乐健身噪声,法律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是( )
A.城镇污染严重B.城镇化水平过快
C.城镇人口增长过快D.城镇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有利于直接缓解以下( )
A.城镇噪音扰民问题B.城镇人口素质问题
C.城镇居住用地紧张问题D.城镇大气环境问题
【答案】2.D 3.A
【解析】2.“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是城镇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人们缺少休闲、娱乐的场所,D项正确。城市污染严重、城镇化水平过快、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与“广场舞”流行于广场无直接关联,ABC错误,故选D。
3.由于广场舞噪声扰民,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有利于直接缓解城镇噪音扰民问题,A正确。城市人口素质、城市居住用地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不是该法缓解的主要问题,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是为了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二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1】
(2024高二上·江苏徐州·学业考试)下图为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效益最优化原则
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废弃物增多,加大环境污染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答案】1.A 2.C
【解析】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原则原则,效益最优化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错误;该产业链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等,减少了废弃物排放,节约的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BC错误。故选A。
2.注意题意是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属于经济效益而不属于生态效益,①错误;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资减少,环境污染减小,②错误;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些属于农业生态园的生态效益,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域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典型例题2】
(2024高一下·浙江绍兴·学业考试)现代纺织产业是绍兴市柯桥区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传统工艺的纺织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较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下图示意柯桥区某生态纺织产业园产业发展系统图,该园区通过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纺织印染产业、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3.柯桥区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直接带动的产业是( )
A.通信产业B.物流产业C.房地产业D.文旅产业
4.该产业园产业发展模式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有( )
①光伏发电,减少常规能源消耗
②废弃物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环境监测服务,减轻环境污染
④废弃物再生化,增加了经济收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3.B 4.A
【解析】3.读图可知,柯桥纺织产业的发展,促使织布、印花、水洗、纺纱、制衣和染整等相关产业的集聚,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原料、产品的运输量,直接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B正确;对通信产业、房地产业和文旅产业的直接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通过光伏发电、减少常规能源消耗,通过对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进行废弃物资源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①②对;产业园配套智慧服务平台,实现环境监测,减少环境污染,③对;通过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益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体系,包括了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知识点三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典型例题1】
(2024高三上·福建·学业考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下图分别示意钓鱼岛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钓鱼岛地处我国的( )
A.台湾海峡B.东海大陆架C.长江入海口D.南海大陆架
2.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
A.海洋养殖B.油气开采C.海洋捕捞D.发展耕作业
【答案】1.B 2.C
【解析】1.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钓鱼岛主岛及附属的一系列岛屿组成的群岛,是台湾岛的自然延伸,并非位于台湾海峡、长江入海口和南海大陆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人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一直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钓鱼岛位于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渔民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活动,C正确;海洋养殖是近年来材开始发展的,历史较短,A错误;渔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没有能力进行油气开采,B错误;海域为水体,不利于发展耕作业,D错误。故选C。
【点睛】在历史上,明朝钓鱼岛就已明确属中国所有,根据国际上的习惯,岛屿谁发现谁占有的原则,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200米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冲绳群岛之间以水深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因此,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典型例题2】
(2024高一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学业考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大城市群,同时也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群,完成以下小题。
3.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矿产资源B.城市面积C.交通条件D.地理位置
4.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京沪铁路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D.“多点”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支撑作用
【答案】3.D 4.C
【解析】3.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附近,可联系南北,同时又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经济腹地广阔,东临大海,海运便利,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主要门户,因此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级中心城市,D正确。上海矿产资源短缺,A错误;上海城市面积与南京等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其他大城市的差异不大,且城市面积对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影响较小,B错误;交通条件优越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但交通只是上海发展成为一级中心城市的因素之一,不是主导原因,C错误;故选D。
4.结合所学知识,长江经济带“一轴”指的是长江黄金水道,A错误;“两翼”分别指的是南翼沪(上海)瑞(云南瑞丽)和北翼沪(上海)蓉(成都)南北两大运输通道,B错误;“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C正确:“多点”指的是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而不是城市群中的地级市,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可发挥其产业带动、都市核心、交通运输枢纽、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功能,为区域内的中小城市提供资金、技术、经验,促进区域内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带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
实战能力训练
一、单选题
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下图局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B.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
C.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
2.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索取自然资源过度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太低③自然环境本身演变太快④人类排放废弃物过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A 2.D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村的环境问题为生态破坏,城市的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方面的循环经济和生活方面的文明消费,其中循环经济包括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A正确,BCD错误。
2.根据所学知识,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加剧,①④正确;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关系不大,②错;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主要是人为因素,自然环境本身演变较慢,③错。故选D。
【点睛】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工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措施是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当前,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开始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是( )
A.在黄土高原地区任意开荒B.发展新能源
C.建立自然保护区D.大量直接燃烧煤炭
4.下列行为方式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②发展循环经济③发展低碳经济④过度砍伐雨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3.在黄土高原地区任意开荒,会破坏原有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不是环境污染,排除A;发展新能源,排除的污染物少,导致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小,排除B;建立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减少水为干扰,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排除C;大量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加重,D符合题意。故选D。
4.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①符合题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②符合题意;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符合题意;过度砍伐雨林,破坏生态,减少碳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正式施行。完成下面小题。
5.据材料推测,属于社会生活噪声的是( )
A.烧烤店店外放置的高分贝音响B.工地大型吊装车产生的噪声
C.楼房建设施工中产生的噪声D.市区车辆持续鸣笛
6.噪声污染可能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损伤听力④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⑤影响休息,使人头昏脑胀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⑤
7.减弱噪声污染应( )
①立法加强监管②文明施工③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④司机应减少鸣笛,文明行车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5.A 6.C 7.D
【解析】5.根据材料推测,烧烤店店外放置的高分贝音响属于人为噪音;工地大型吊装车产生的噪声属于工业噪音;楼房建设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属于建筑施工噪音,市区车辆持续鸣笛属于交通运输噪音。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噪声污染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联系较小,①②错误。但可以损伤听力、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休息,使人头昏脑胀,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作息和工作,③④⑤正确。故选C。
7.立法加强监管从法律上给出标准,并严格执行;施工注意时间和文明安全,公共产所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司机减少鸣笛,这些都是对噪音污染起到减缓作用的措施,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噪声有哪些危害:噪声损害听觉器官:耳鸣、听闻偏移、噪声性耳聋。噪声引起多种疾病: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平衡失调。产生头疼、昏晕、失眠和全身疲乏无力等。还可以使心跳加速,心率不齐、血压升高等。噪声对正常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45dB噪声就开始对正常人睡眠发生影响。工厂附近的噪声有时高达70-80dB,会影响人们的交谈、听课与开会等。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嘈杂的环境下,人们心情烦躁,工作容易疲劳,反应也变得迟钝。此外,由于噪声的心理作用,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还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读图“某企业海水养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室外沉淀池的海水用于( )
①分类养殖 ②灌溉作物 ③海水淡化 ④提溴制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将海水经三级沉淀有利于( )
A.调节水温,提高白对虾产量B.提升水质,实现零排放
C.降低盐度,提供了淡水资源D.增加水量,养殖丰年虫
【答案】8.B 9.A
【解析】8.据图示信息可知位于室外的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分别养殖了丰年虫和盐田虾,属于分类养殖,①正确;其中室外沉淀池处理后的高卤盐水用以制盐,④正确;据图示信息可知室外沉淀池并未对海水进行淡化,未淡化的海水不能用以灌溉作物,②③错误。故选B。
9.据图示信息可知三级沉淀池将二级沉淀池的海水通过杀菌、净化、调温输送到养殖中心,养殖白对虾,以提高白对虾产量,A正确;只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不能做到零排放,B错误;对海水是净化作用,不是淡化作用,不能提供淡水资源,C错误;养殖丰年虫是在一级沉淀池,D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因素,社会条件主要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因素。
近年来某市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下图是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工艺流程变废为宝的核心环节是( )
A.厨余垃圾B.生产沼气C.沼气发电D.工业油脂
11.广泛应用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
A.解决能源问题B.缓解交通拥挤
C.加剧用地紧张D.改善城市环境
【答案】10.B 11.D
【解析】10.变废为宝指的是原本废弃的物品经过加工后的产品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这个流程中,通过厨余垃圾来生产沼气,使其发挥一定的作用,能为人类生活提供能源,因此是变废为宝的核心环节,B正确;厨余垃圾是环节的起点,不是核心环节,A错误;沼气发电是最终产品的用途,不是核心环节,C错误;工业油脂是输出的结果,不是核心环节,D错误。故选B。
11.该系统能产生沼气,可以提供能源,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A错误;该系统与交通方面无关,B错误;该系统一般在地下,占用土地面积较小,C错误;通过废弃物再处理,可以减少垃圾的堆放,从而改善城市环节,D正确。故选D。
【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近年来,汽车产业电动化热潮迭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6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政府提倡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能够(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导致石油价格暴跌
C.改善交通出行条件D.导致电力价格暴涨
13.政府提倡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企业生产水平B.减少环境污染
C.解决资源短缺问题D.增强政府信度
14.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答案】12.A 13.B 14.C
【解析】12.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用户越来越多,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能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A正确;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可能对石油价格、电力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可能使其暴涨暴跌,也不利于改善交通出行条件,B、C、D错误。故选A。
13.废旧动力电池拆解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液、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且能够缓解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料短缺状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只能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并非解决,B正确,C错误;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没有提升企业的规模与生产能力,无法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A错误;臭氧空洞主要与含氟制冷剂相关,与动力电池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4.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为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地关系。(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能接受教育全球性目标与政策。
江苏省海岸线较长,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港数量较少。下图为江苏省领海基点与领海基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上图所示甲海域属于( )
A.内水B.领海C.毗连区D.专属经济区
16.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方向是旅游和( )
A.海洋化工B.港口运输C.水产养殖D.煤炭开采
【答案】15.A 16.C
【解析】1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领海基线以内向陆地方向的地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基线以内向陆地地区为内水,以外向海洋地区为领海,因此甲地属于内水,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6.结合所学知识,沿海滩涂适合水产养殖,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开发利用方式,可以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C正确;海洋化工对环境污染较大,可能破坏滩涂环境,A错误;由于大面积滩涂海水较浅,不适合发展港口运输,B错误;该地区煤炭资源并不丰富,不适合煤炭开采,D错误。故选C。
【点睛】领海是属于沿海国家或岛屿国家行使主权范围内的海域。领海范围还包括海域的上空、海岛、海底的海床及底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海洋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区域B.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在广阔的深海区域
C.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无害D.可燃冰资源只能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
18.图中表示专属经济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9.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①巩固国家安全②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
③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7.A 18.D 19.C
【解析】17.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沉积盆地,多位于浅海大陆架区域,A正确;海洋生物资源受光合作用及溶解氧的影响,主要分布在浅海区域,B错误;不合理的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C错误;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D错误。故选A。
1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为陆地领土,A错误;②为领海,为12海里,B错误;③为毗连区,领海基线开始算是24海里,C错误;④是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开始算是200海里,D正确。故选D。
19.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用于生活生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短时间不会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②错误。ABD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维护海洋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C正确。故选C。
【点睛】海洋权益的范围从陆地向海洋方向依次为: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目录
TOC \ "1-2" \h \u \l "_Tc180577055" 明晰学考要求·精准复习 PAGEREF _Tc180577055 \h 1
\l "_Tc180577056" 基础知识梳理·查漏补缺 PAGEREF _Tc180577056 \h 1
\l "_Tc180577057" 真题再现精讲·逐点突破10
\l "_Tc180577063" 实战能力训练·满分必刷15
课标要求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感知
理解
运用
5.1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措施
√
5.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5.3.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地理背景
√
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
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
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或分布区
影响
全球变暖
自然:气候的变化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
全球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冰沿海低地,岛屿;气候干旱,沿荒漠化加剧,农业减产
臭氧层破坏
自然:太阳活动
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大量紫外线到达地球,危害地球生物大
酸雨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降水较多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西欧、北美、日本、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危害人和动物身体健康;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污染土壤,农作物减产;危河流水质酸化,危害水生生物河
主体功
能区
区域特点
地域
类型
主体
功能
举例
优化开
发区域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
洲地区
重点开
发区域
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兰州—西
宁地区
限制开
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推进较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三江平
原地区
禁止开
发区域
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自然和文化遗
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三江源
保护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9 产业(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09产业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9产业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乡村与城镇(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08乡村与城镇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8乡村与城镇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人口(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2025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总复习(全国通用).zip,文件包含专题07人口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7人口知识梳理+真题再现精讲+实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