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北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完成北方统一的政权。孝文帝,顺民族交融之势,选择用先进的汉文化改变鲜卑族的落后,而此过程中,汉族也吸收鲜卑族的精华。让学生明白,民族交融是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的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和地图,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知道北朝政权的更迭。
2.通过分析图片,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意义。
3.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
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房玄龄《晋书·载纪》
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房玄龄《晋书·列传》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有惧色。
——房玄龄《晋书·载纪》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上面这些是指哪些成语典故吗?这些成语又与哪场战争有关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些成语都与历史上的淝水之战有关。淝水之战发生在淮南市寿县境内东淝河上。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讲授新课】
淝水之战
1.背景
教师: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展示图片和材料:
所谓十六国,可以从政权名称上概括为:一成(汉)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教师:由氐族苻(fú)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
展示图片:
教师: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定大举南下,荡平江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
展示图片:
2.概况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地图,并结合教材,说一说淝水之战的概况。
展示视频和图片: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时间:383年;
(2)地点:淝水;
(3)交战双方:前秦vs东晋;
(4)结果:东晋获胜;
(5)影响: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教师:383年,面对前秦的强大攻势,东晋内部矛盾暂时缓和,一致对敌。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直逼淝水东岸。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又望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西)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始有惧色。东晋遣使要求秦军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则想待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于是下令稍退。然而秦军一退而不可复止,加以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大喊秦兵败了,致秦军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谢玄乘胜收复洛阳、彭城等地。
合作探究
展示材料:
材料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80多万人南下,企图消灭东晋,统一中国。前秦军队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淝水前线时只有30万人。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派兵8万迎战。前秦初战失利后,苻坚登上寿阳城楼,远望北面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秦、晋两军隔淝水对峙,晋军要求秦军后退,以摆开战场决战。秦军想乘晋军渡河时将其消灭便答应后退,不料一后退便阵脚大乱。晋军乘机进攻,打败秦军。
教师:淝水之战,苻坚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可从先秦和东晋两方面分析。前秦:骄傲轻敌;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战略得当;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教师:淝水之战之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鲜卑族迅速崛起。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展示图片:
教师: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但这一时期,统治仍面临极大困难。
教师:根据材料,大家思考一下,统一北方后的北魏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展示图片和材料: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学生回答略
教师:北魏社会文化均还落后。且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因此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与处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教师:假如你是北魏统治者,你会怎样解决?
2.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和教材,说说孝文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展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王肃《悲平城》
材料二 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收《魏书·列传》
教师: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那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平城地处偏远,气候环境恶劣,不利于统治;
(2)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移风易俗;
(3)平城易受到北方柔然的侵扰,威胁安全;
(4)洛阳是汉文化中心 ,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5)根本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展示材料: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即鲜卑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
教师:材料反映了孝文帝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展示图片:
教师:孝文帝要求改鲜卑姓为汉姓。
展示图片:
教师:孝文帝要求改革服制,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以汉服取代鲜卑服的效果。
展示材料:
(孝文帝)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并强制性地命自己的几个弟弟分别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及鲜卑勋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为妃。
——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
教师:除了上面的措施,孝文帝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展示图片和材料:
孝文帝亲政后,颁布《职员令》,确定百官分秩品,官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共18个品级。又仿效汉魏南朝,建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白寿彝《中国通史》
教师:不仅如此,他们学习汉族礼仪,使用汉族制度。
3.影响
教师: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影响?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礼俗之叙,粲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巷歌邑颂,朝熙门穆,济济之盛,非可备陈矣。
——《魏书·崔玄伯传》
材料二 自葱岭已西,至於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柳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减少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民族交融。
三、北朝政权更替
教师: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今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地区。
展示图片:
教师:根据课本和地图,同学们能说一说北朝政权是如何更迭的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北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及北齐。为了强国需要,北周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因此国力渐渐强大,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合作探究
教师: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大家能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吗?
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略
教师:①国家分裂,社会动荡;②总体趋势走向统一;③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大融合。
那民族大融合又有哪些具体表现,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
教师: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展示图片:
教师:生产方面,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生产方式逐渐由原来的畜牧业转变为农业。
展示图片:
教师:生活方面,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展示图片:
教师:不仅如此,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展示图片和材料:
全部北朝史中凡关於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教师:这一时期“胡”“汉”观念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
展示图片:
教师: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教师:根据所学过的内容,结合下图,同学们能说一说我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吗?
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略
教师:和亲、人口迁徙、战争和统治者的改革。
2.意义
教师: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
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中华文明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著名史学家王仲荦先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后作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分裂、政权分立、民族大交融。在长期的社会动乱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落后的民族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但也有人认为,孝文帝缺乏民族自豪感,抛弃本民族的特色,加速了北魏政权和鲜卑族的衰亡。你是如何看待孝文帝改革的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胡风崛起·文化冲突,移风易俗·文化选择,胡汉交融·文化丰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交流预展,展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