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pdf、高二月考语文答案12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D “说明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体验”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从审美客体来说”“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可知,读者对曹雪芹本未塑造完整的林黛玉的审美是属于审“残缺美”;再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可知,“每个人阅读《红楼梦》,心中都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林黛玉”这一现象证明的是“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 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 这一理论。故选D。
3.A 选项诠释了残缺艺术与想象、创新的关系,能证明材料二第三段“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观点。故选A。
4.①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②首先提出残缺会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体验的总看法,接着分别从审美心理角度和审美主客体关系两方面阐释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原因。
【4 题详解】
材料二共四段,第一段首先指出“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从而提出残缺会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体验的观点。
接着在第二、三、四三段分别从审美心理角度和审美主客体关系两方面阐释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原因。第二段作者指出“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而三、四两段则是分别从“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两方面论述了“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原因。“一方面,从审美客体来说,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客体,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
①人类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想将残缺物体完整化、完善化。
②残本《红楼梦》引发了作者的想象,给予作者再创作空间。
③作者有丰厚的阅读与学习积淀,发现了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
④作者有研究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这让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从材料二中“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可看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想将残缺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从材料二中“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可知,残本《红楼梦》引发了作者的想象,给予作者再创作空间。
从材料三中“幸亏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砚斋批注的八十回《石头记》,我们才得以知晓《红楼梦》真面目,才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以立志成为作家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最终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可知,作者有丰厚的阅读与学习积淀,发现了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同时作者有研究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这让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最终修补复原出《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
6.D.“他是单调乏味、令人窒息的家庭气氛的制造者”错,他不是“家庭气氛的制造者”,他年纪大了,原本在县衙门做事,因女儿嫁了个好女婿,他于是辞了差事在家养老,如今听了女儿要离婚的话感到无奈,可见他是家中一个老弱不堪、无奈逃避的人。故选D。
7.C “这与《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的正式出场方式相同”错,王熙凤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二者并不相同。
①说明七叔是她新派思想的启蒙者,“女人是个‘人’”“放眼去看这世界”等,给她带来极大的思想冲击,使她对七叔盲目地信赖和崇拜。
②说明她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只是被灌输了一些新派思想,所以很容易向生活屈服。
①对比手法:姑太太坚决要离婚时的“斩钉截铁”与后面准备被接回时的感动开心,前后对比,极具讽刺效果。
②细节描写:姑太太多次宣称“我要离婚”的语言,“两手抓着拳,用力哆嗦着”的动作,“别人多么爱她,瞧!”的心理,“微笑”的神态等,多处细节描写真切展现其形象、心理,颇具讽刺意味。
③大词小用:“跟着七叔的路线走”,“路线”原指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用在这里,凸显了七叔满嘴大道理的做派,具有讽刺效果。(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BDF【解析】原文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 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答案】A【解析】“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利”是“对有利”,动词;“王何必曰利”中的“利” 是“利益、好处”,名词。
【答案】D【解析】“善明欲取之”,儿子善明是想要同意高价售出的。
【参考答案】(1)士人和普通百姓说“用什么办法使我自己获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评分参考】何以、利、交征利各1 分,句意1 分。
从士以上的官吏都以追求私利为羞耻而不和民众争抢职业,以分享施舍为乐而以囤积私藏为耻辱。【评分参考】羞利、乐分施、耻、积臧各 1 分。
【参考答案】(1)路上拾到的金钱,赵柔不去占有,这是重义轻利,不义不取。(2)面对别人出的更高价格,赵柔以义为先,坚持以说好的低价售出,这是见利思义,言而有信。(3)赵柔以义制利,成为坚守道义的标杆,对社会也能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用什么办法使我的国家获利’, 大夫说‘用什么办法使我的家族获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用什么办法使我自己获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 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能说不多了。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 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材料二:
讲求道义和私利,是人们兼有的东西。即使是尧舜这样的贤君也不能除去民众追求私利的欲望, 但是能够使他们对私利的追求敌不过他们对道义的爱好;即使是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也不能去掉民众对道义的爱好,但是能够使他们对道义的爱好敌不过他们对私利的追求。所以,道义胜过私利的就 是治理得好的社会,私利胜过道义的就是混乱的社会。君主看重道义,道义就会胜过私利; 君主推崇私利,私利就会胜过道义。所以,天子不谈论财物多少,诸侯不谈论有利还是有害,大夫不谈论得到 还是失去,士不去贩运买卖货物。拥有国家的君主不养殖牛和羊,献身于君主的臣子不养殖鸡和小猪,上卿不放高利贷,大夫不筑场种菜,从士以上的官吏都以追求私利为羞耻而不和民众争抢职业,喜欢施舍而以囤积私藏为耻辱。所以,民众不为钱财所困扰,贫穷的人也不会手足无措了。
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得不去追求;这种追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限度, 就不能不发生争斗。一发生争斗,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国家就会陷入困境。先贤厌恶这种混乱 局面,所以制定礼仪、道德来作为区分界线,用来适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追求。使人的欲望不超过 物质供应的限度,物质供应不是无限度地满足人的欲望,这两方面互相制约并有所增长,这就是礼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赵柔,字元顺,北魏金城人,年轻时就以德行才学闻名河西。沮渠牧犍做金帝时,赵柔做金朝的部郎。世祖平定凉州以后,赵柔到京师任职。高宗即位以后,赵柔任著作郎。后来因为历任有政绩,出京任河内太守,仁厚的名声非常显著。
赵柔曾经在路上捡到别人掉的一贯金珠,价值数百匹绢,赵柔立即叫回失主,把金珠还给了他。后来有人赠送给赵柔数百枚铧(犁铧, 翻土农具),赵柔于是同儿子善明去集市上卖。有个人要买赵柔的铧,赵柔向他要价20匹绢。另一商人见他的要价低,于是要给他30匹绢来买,善明便打算卖给这个商人。赵柔说:“和别人做交易, 一句话说了就好了,怎么可以因为利益而改变心意呢?” 随即卖给了原来那个人。当时的官僚士绅听说此事后,都对赵柔非常佩服。
15. B “从正面描写了雪之大、雪之厚”错误。颔联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是从侧面描写雪之大、雪之厚。“不见飞禽影” 是因为雪大,鸟儿都藏起来了;“时闻折竹声” 是因为积雪厚重,压断了竹子,这是通过其他事物来衬托雪的大与厚,而非正面描写。
16. ①关爱他人。诗人通过对比公子和樵夫的状态,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表达了诗人同情底层劳动人民,关心民众疾苦。
②推己及人。《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本诗中劝说穿着棉袍的公子不要说冷,因为路上还有光着脚丫的樵夫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17(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3)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18.①有力地支撑了前文的观点,使得过去和当代天气状况的对比更加鲜明,引发关注和深思。
②增添了科普文段的诗情画意,使其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亦显雅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通过“比如”“又比如”可知,引用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是对前文观点的证明,证明了“在古诗词中,毛毛细雨是十分常见的意象”的观点,可见毛毛细雨也是过去常见的天气状况。而后文说到“然而在当代,这种富有文艺气息的毛毛细雨,我们似乎见得越来越少了”,可见作者将过去和当代天气状况进行了对比,引发了读者的关注和深思。
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使得科普文段更具有文学色彩,充满了诗情画意,使其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亦显雅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A闲情逸致\闲情雅致 B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本处是说我们在仰望星空时的悠闲的心情和优雅的情趣,可填“闲情逸致”或“闲情雅致”。闲情逸致: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闲情雅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B本处是说小雨的减少在自然界中只是一个很小的自然现象,可填“微不足道”或“不足挂齿”。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
甲:朦胧细雨(毛毛雨、小雨)是不是真的越来越少了?
乙:每次的排水量却增加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根据后文“答案是,的确减少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它越来越少呢?”,可见这个答案回答的应是“它是不是真的减少了”,而“它”就是指的毛毛细雨,可填“朦胧细雨(毛毛雨、小雨)是不是真的越来越少了”。
乙:根据“简单来说,大气这个‘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增加了,因此排水的频率降低”,可见将大气比作蓄水池,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增加了,但是排水的频率却降低了,所以每次排水的时候排水量就会增加,可填“每次的排水量却增加了”。
②,修改为“依托凝结核形成的雨滴数量相应增加”
③,修改为“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句,搭配不当
③句,“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语序不当,句是后面句子的状语,所以应修改为“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
22.①用词通俗,“游走”“大块头”等词语通俗平易,亲切形象。
②修辞生动:将积雨云和雨滴拟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又活泼俏皮,有画面感。
③句式活泼:长句和短句相结合,参差错落,活泼灵动。
四.作文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段从大数据推送同类内容角度提醒我们,这类推送是投其所好,固然令我们感到贴心、便捷,但长此以往,难免让我们陷入“信息茧房”。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人们忽视或排斥不同或相反的信息,进而导致思维定势和心理惯性,限制了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思考的能力。这种现象可能加剧社会的分化和对立,导致群体极化和冲突。
三段从日常人际交往角度提醒我们,“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固然舒服、自然,但容易形成认知闭合圈,同大数据对人的“囚禁”一样,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与那些和我们有着相似思想、价值观和兴趣的人相处,会让我们感到舒适和自在。这种相似性可能来自于背景、教育、经验或者只是简单的个性特征。相似的人似乎更能理解我们,与我们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往往能激发出深深的吸引。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于追求与相似的人交往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视野的拓宽。
由此可知,本次作文意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日常交往中,都不要仅仅为了喜欢、舒服而让自己陷入牢笼,限制自身认知和发展。应该多倾听不同意见,多接触不同事物,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这样才有利于青年发展。
写作时应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提出观点。论证时可以先分析大数据推送、与相似的人交往的好处,但重点应分析这样做的弊端,把问题说得透彻一些,尤其是对青年思维的影响,进而会影响正确判断,甚至对三观产生影响;接着再说应该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即如何做,比如浏览信息时尽量不要只选同质内容,多搜索不同信息;与人交往多接触不同的类型,尤其是与自己性格、观点不同的人,虽然有时候跟这样的人相处不舒服,但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自己所缺乏的东西。
立意:1.警惕同质束缚,跳出交往茧房。2.走出认知闭合圈,让天地更加广阔。3.接触不同类型,有助青年成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一(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
这是一份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