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B. 粮食酿酒C. 干冰升华D. 汽油挥发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加热液体
    C. 测溶液的pH
    D. 称量8.0g氢氧化钠固体
    3.钾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 草木灰B. 尿素C. 磷矿粉D. 碳酸氢铵
    4.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氢氧化镁B. 氯化银C. 氦气D. 二氧化氮
    5.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碳酸氢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B. 0C. +2D. +4
    6.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镓的原子序数是31
    B. 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镓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1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D. 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生成
    8.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 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C. 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D.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9.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 该反应前后共有两种化合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3D.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14:27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B. 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铅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B. 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C. 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D.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2.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 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可燃物灭火D. 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是隔绝氧气灭火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B.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铅笔芯
    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作燃料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14.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5.t1∘C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烧杯①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
    B. 烧杯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20%
    C. t2∘C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少
    D. t1∘C时,将3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25g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
    (3)2SO3中“3”的含义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7.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如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挥发性酸,B、C为黑色固体,E俗称熟石灰。
    (1)A的名称是______。
    (2)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8.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将废液转化为硫酸锌溶液的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和步骤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Ⅱ用磁铁吸引分离出的固体B是______ (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9.请分析下列四个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1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2切断电源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打开活塞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3对比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4)实验4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 (填“大”或“小”)。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固定装置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3)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通入集气瓶。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 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请指出 C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
    (5)甲烷(CH4)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_ (从A∼F装置中选择)。
    21.在一次劳动实践中,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一种新型固体洗涤剂能瞬间清除衣服上的汗渍、果汁渍等顽固污渍。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新型固体洗涤剂是一种钠盐(Na2CO4),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其他化合物。小组同学对生成的其他化合物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1:溶解样品。取适量洗涤剂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并形成无色溶液a。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该洗涤剂与水反应生成的其他化合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H2O2
    猜想二:NaOH
    猜想三:H2O2、NaOH
    做出以上猜想应遵守______定律。
    实验2:实验验证。
    【反思与交流】该洗涤剂应______保存。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22.有机玻璃透光性能好,耐热、耐寒、耐腐蚀,并具有极强的耐冲击性,常用作飞机、汽车挡风玻璃。工业上用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来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基丙烯酸甲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23.向盛有40g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______种。
    (2)求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试管没有与水平桌面成45∘夹角、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不能用湿润的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B、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磷矿粉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碳酸氢铵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镁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银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氦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氮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碳酸氢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1)+x+(−2)×3=0,则x=+4价。
    故选:D。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答案】A
    【解析】解:A、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不能起消毒杀菌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净化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硬水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净化原理、硬水的特征、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该反应前后共有甲、丁两种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NH3分子与O2分子反应生成了N2分子和H2O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4:3,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28×2):(18×6)=14:2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NH3分子与O2分子反应生成了N2分子和H2O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溶液的溶剂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汽油、酒精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某液体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则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后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常见的溶剂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铅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人体中有害的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维生素A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石墨质软,呈深灰色,可在纸上留下痕迹,可用作铅笔芯,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C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法错误。
    B、酒精和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法错误。
    D、取样,分别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Cu(NO3)2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D。
    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的难点,明确实验原理、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t1∘C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有固体剩余,烧杯②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t1∘C时烧杯②中溶质的溶解度大;t1∘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则烧杯①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B、烧杯②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钾,若溶解的质量为25g,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g25g+100g×100%=20%,溶解的质量大于25g,则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t2∘C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D、t1∘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t1∘C时,将3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能溶解25g,得到125g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t1∘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有固体剩余,烧杯②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t1∘C时烧杯②中溶质的溶解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2Al NH4+ 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原子可表示为2Al。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
    (3)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2SO3中“3”的含义是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
    (1)2Al;
    (2)NH4+;
    (3)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3)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盐酸 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改良酸性土壤等
    【解析】解: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挥发性酸,则A是盐酸,E俗称熟石灰,则E是氢氧化钙,B、C为黑色固体,B、C能发生反应,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B是氧化铜,C是碳,D能与碳、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D是二氧化碳。
    (1)A的名称是盐酸。
    (2)A是盐酸,B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与E反应,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E是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作建筑材料等。
    故答案为:
    (1)盐酸;
    (2)复分解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4)改良酸性土壤等。
    根据题意,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挥发性酸,则A是盐酸,E俗称熟石灰,则E是氢氧化钙,B、C为黑色固体,B、C能发生反应,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18.【答案】过滤 Fe Zn+H2SO4=ZnSO4+H2↑
    【解析】解:(1)步骤Ⅰ和步骤Ⅲ均能将滤液和固体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
    (2)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过量的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固体A是铜、铁、锌的混合物,铁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分离出的固体B是Fe。
    (3)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步骤Ⅲ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
    (1)过滤;
    (2)Fe;
    (3)Zn+H2SO4=ZnSO4+H2↑。
    (1)根据步骤Ⅰ和步骤Ⅲ均能将滤液和固体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过量的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步骤Ⅲ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制备的工艺流程、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分离的原理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与氧气接触 大
    【解析】解:(1)实验1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b玻璃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打开活塞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4)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大。
    故答案为:
    (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与氧气接触;
    (4)大。
    (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刻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金的性质、燃烧的条件、电解水的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铁架台 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加热时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 a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或长颈漏斗末端没有液封) AE(或AF)
    【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2)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作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固定装置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集气瓶;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在装置B中,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逸出,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5)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甲烷(CH4)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是16,小于29,密度比空气小,可用装置E或F收集。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
    (3)a;
    (4)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速率;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或长颈漏斗末端没有液封);
    (5)AE(或AF)。
    (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气体,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1.【答案】质量守恒 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CaCl2=CaCO3↓+2NaCl 有气泡产生 一 密封、防潮
    【解析】【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做出以上猜想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①查阅资料得知新型固体洗涤剂是一种钠盐(Na2CO4),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其他化合物,则取适量无色溶液a于小烧杯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取适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振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说明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了H2O2,将上述试管中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证明过碳酸钠和水反应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即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则猜想一正确;
    【反思与交流】由于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所以该洗涤剂应密封、防潮保存。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质量守恒;
    【实验验证】①生成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产生气泡;一;
    【反思与交流】密封。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实验验证】①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分析解答;根据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来分析解答;
    【反思与交流】根据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来分析解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较大,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22.【答案】3 15:2
    【解析】解:(1)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5:2。
    故答案为:
    (1)3;
    (2)15:2。
    (1)根据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2
    【解析】解:(1)A点对应的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稀硫酸过量,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硫酸钠、硫酸2种。
    故答案为:2。
    (2)4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40g×4.9%=1.96g,设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1.96g
    8098=x1.96g x=1.6g
    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g40g×100%=4.0%。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根据A点对应的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40g,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恰好完全反应时稀硫酸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Cl中的CaCl2
    加水溶解,通入适量CO2
    B
    鉴别酒精和水
    观察颜色
    C
    除去CaCO3中少量CaO
    高温煅烧
    D
    鉴别CuSO4溶液和Cu(NO3)2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①取适量无色溶液a于小烧杯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清液b
    ______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目的是将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尽,其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取适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振荡
    ______
    猜想______成立
    ③将上述试管中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无明显现象

    相关试卷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共8页。

    [化学]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原题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pdf、化学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题原题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