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全国部分地区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古诗文名句填空。
(1) 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诸葛亮《诫子书》)
(3)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______ ? ______ 。
(5) ______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4) 《<论语>十二章》告诫学生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志存高远,又要切合实际地思考当前的事情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这行者昂昂烈烈,挺着胸脯,把身子抖了一抖,却将那架鹰犬的毫毛,都收回身上,拽开大步,径走入门里,坐在南面当中。红孩儿当面跪下,朝上叩头道:“父王,孩儿拜揖。”行者道:“孩儿免礼。”
(1) 该语段选自《 ______ 》,作者 ______ 。
(2) 语段中“行者”假扮成谁的样子?结果又是如何被识破的呢?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 liáng)______。博物馆内典藏、陈列和征集了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各种实物。许多藏品早已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博物馆里藏着人类的历史,也藏着人类的荣光。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庇护所。
在博物馆,人们会切身感受到,文化不是虚无缥( miǎ)______的,而是有实实在在载体的。许多文物虽经受历史风雨的洗礼,却依然能够神采(yìyì)______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闪(shuò)______着人类文明之光。
(1) 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①桥(liáng) ______
②虚无缥(miǎ) ______
③神采(yìyì) ______
④闪(shuò) ______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典藏 ______ (A.cáng B.zàng)
②庇护所 ______ (A.pì B.bì)
4.班级开展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小语、小文参与下面任务。
(1) 【任务一:阅读现状我调查】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并做出统计。请你为下面两张调查统计图各写一条结论,并就此向本校学生提出阅读建议。
调查结论: ______
阅读建议: ______
(2) 【任务二:阅读活动我设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一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 ______
活动三: 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5.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祖母和猫
①我家的养猫史是从祖母开始的。但也只是近几年,她的孙辈们挺硬翅膀像鸟一样从她身边飞走之后。
②大概五年前吧,二姑家一对雪绒花和金帝猫下了一窝崽儿,托人给祖母抱来两只。老家养猫大都成对,因为见不得一只孤猫形影相吊的忧郁样儿。二姑送给祖母的猫一只是稻草黄色,四只脚白,祖母叫它草垛。它的确像雪地上的小草垛。 另一只则通体雪白,像一团冬季凌晨未被打扰的雪,要我会叫它白雪,但祖母叫它白妮儿。
③祖母对猫像待她的孩子们一样,没有宠,但有爱,还有更多的是严厉。两只猫儿在祖母家刚稳下心,祖母便让它们去学着捉老鼠。乡下猫儿,都是要劳动的。于是,雪绒花和金帝的后代们,就钻到犄角旮旯里捉老鼠去了。待它们出来,常常灰头土脸花鼻子。不过草垛和白妮儿会很神气地一抖身子,那些浮尘就落了,显出一种贵族气质。
④第二年春天,雪绒花又下了崽。我父亲和我小婶也开始养猫,各养一对儿。但都没祖母的猫看起来干净,漂亮,有气质。
⑤父亲家的猫喜欢钻柴灶,弄得浑身上下一团乌黑。而且,它们喜欢偷食东西,放在橱柜里的火腿肠,小蛋糕什么的,一不留神就被它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祖母的猫不会这般,因为它们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食物很简单,是祖母掰成小块儿泡了菜汤的馒头,无荤,但总能饱餐。想吃荤的话自己捉老鼠去。住的是麦秸窝,虽不如柴灶暖和,但安宁舒适。再说,祖母家的柴灶每烧完火,必用砖块将其堵住,想钻进去也不成。这便为两只猫儿造就了一副好德行。小婶的两只猫就不用提了,一只死掉;另一只离家出走。
⑥于是,在乡下众猫的衬托下,祖母的猫就显得高贵,典雅。待草垛和白妮儿长到两岁多时,便越发漂亮了。像茸茸的两大团毛线球,肥嘟嘟的。它们在花荫下嬉戏,在树杈间游戏,在祖母的脚下晒太阳,都像电影里的画面,干净,优美,惹人喜欢。
⑦这年,长期在外打工的四婶回来了。她耳根后淋巴结增大,上海的医生告诉她情况比较复杂,让她住院治疗。想想自己多年辛劳将被付之一病,她心一灰,不治了,回老家。家乡的热心人和偏方多,有人告诉她,猫肉可以将其治愈。祖母听说后,便把草垛捉去给了四叔。草垛不见后,白妮儿也消失了。那个秋雨淅沥的傍晚,祖母坐在黄如杏子的灯下,幽幽然落下泪来。大家顿时慌了神,都跑出去寻猫。终于,小婶在隔壁一座无人的老宅里将它唤了出来。可它还是不吃不喝,无精打采。祖母说,它伤神了。祖母也吃不下饭,陪它一起忧郁。如此过了好几天,人和猫才逐渐缓过神来。
⑧四婶的淋巴疙瘩最后被一位民间医生割掉了,这几年倒也安然。不知草垛的肉汤到底起作用了没有。祖父祖母来杭小住,把白妮儿送了人,状况如何,祖母从不加过问。她怕伤神。
(选自《桑飞月新浪博客》)
(1)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祖母养的猫具有怎样的特点?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小节画线句子。
(3) 文章除了祖母的猫,还写了父亲和小婶养的,为什么要写这两对猫?
(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祖父祖母来杭小住,把白妮儿送了人,状况如何,祖母从不加过问,她怕伤神。
——《祖母和猫》
【乙】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郑振铎《猫》
《猫》一文中,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作者“良心受伤了”,而文中的祖母把心爱的白妮儿送人后再也不过问,“怕伤神”,请分别解析他们“伤”的原因。并谈谈我们在与动物、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应持有什么样的生命态度?
6.童话•想象。
驴小弟变石头
威廉•史塔克
ㅤㅤ①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子。
ㅤㅤ②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他激动得浑身发抖。雨水落到背上凉凉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颗有魔法的石头!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的话时,天就变黑了,闪电雷声来了,大雨也来了。
ㅤㅤ③“我真是太幸运了!”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脚蹄上的疙瘩消失,结果都实现了。
ㅤㅤ④就在他赶着回家,走过草莓山时,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饥饿的狮子瞪着他,把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就会想到要这头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在家里,也可以希望狮子变成小菊花,或蚊子。可是他吓坏了,吓得没有办法用心想。“我希望变成石头。”说完,他就变成一块岩石。狮子跳过岩石,围着他闻了又闻,最后只好嘀咕着走开,“我明明看见那只小驴子的,也许是我饿疯了。”
ㅤㅤ⑤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待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身边。“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他想。但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这显然没法做到。他心里既害怕,又着急。最后终于明白:唯一的希望是一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许愿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
ㅤㅤ⑥最后,驴小弟睡着了。随着星星的出现,夜,来了。
ㅤㅤ⑦驴爸爸和驴妈妈在家急得要发疯了,驴小弟从来没有过了晚饭时间还不回家的,他到哪儿去了呢?他们整夜没睡,天快亮了,还是不见儿子回来。驴妈妈号啕大哭起来,驴爸爸不停地安慰。他们多么希望亲爱的儿子就在身边啊!“我以后再也不责骂他了,”驴妈妈说,“不管他做什么。”
ㅤㅤ⑧天亮了,他们到处打听,毫无音讯。他们去找警察,警察也找不到他们的孩子。A 燕麦谷的狗全都出来搜寻,他们嗅过了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叶,搜过了远近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批注A: )当然他们也闻过了草莓山上的那块岩石,可是那气味半点也不像驴小弟的气味。
ㅤㅤ⑨同一个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动物问了一次又一次,这样过了一个月,驴爸爸和驴妈妈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们推测: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也许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B 他们试着重新振作,但仿佛到处都有驴小弟的影子——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他。(批注B: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家人在生活中如何想到驴小弟,但是读者在此处可以通过想象来脑补画面。)他们伤心极了,觉得生活已经没什么意义。
ㅤㅤ⑩日夜更替,驴小弟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他醒着时,只有伤心和绝望。他觉得他会永远变成岩石。他想要习惯这件事,他不想醒了。
ㅤㅤ⑪C冬 天来临了,北风呼啸着掠过草莓山。下雪了,大多数动物都待在温暖的家里。冬天的草莓山荒凉极了,驴小弟就这样孤零零地趴在那里。又过了一段时间,雪融化了,大地渐渐暖和起来,树木开始吐出了嫩芽。(批注C:此段描写貌似有点繁复,好像“冬去春来”四字即可,作者写这段到底有何用意呢?)
ㅤㅤ⑫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坚持要跟驴妈妈一起出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虽然我们的宝贝不在了,但生活还得继续。”他们来到草莓山,驴妈妈恰好坐在那块岩石上,她温暖的体温使沉睡的驴小弟苏醒过来。他真想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可是他不能说话,他只是一块石头。
ㅤㅤ⑬驴妈妈在岩石上摆放食物,驴爸爸则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突然,他看见了草地上那块小红石子。“啊,多奇妙的石头!小宝肯定会非常喜欢。”说着,他就把小红石子放在了岩石上。
ㅤㅤ⑭这时,驴小弟虽然还是石头,却像驴子一样完全清醒了。驴妈妈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小宝爸,你知道吗?我有个奇怪的感觉:我们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这附近!”
ㅤㅤ⑮“我就是!我就是!”驴小弟想喊,但是喊不出来。
ㅤㅤ⑯“多希望他跟我们一起坐在这美好的五月天里啊!”驴妈妈说。驴爸爸悲伤地低下了头。然后,他们两个互相看着,又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中。
ㅤㅤ⑰“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成真正的我!”驴小弟想。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之后的情景你想也想得到——D 拥抱、亲吻、问答、凝视和欢呼!(批注D:五个动词连缀成句,将五幅幸福画面融为一体,精妙地描写了驴小弟从石头变成驴后一家人团聚之景,表达了激动喜悦之情。)
ㅤㅤ⑱等他们回家后,驴爸爸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放进一个铁盒子。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用到它。但是现在,说真的,他们还需要什么呢?E 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批注E:“一切”指什么?好像不仅仅靠神奇的小石头得到的吧?)
(选自绘本《驴小弟变石头》,明天出版社 2013版,有删改)
(1) 童话故事曲折有波澜。秦淮读完文章后,梳理内容,形成以下思维导图,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驴小弟发现有魔法的石头→① ______ →驴爸爸妈妈着急寻找驴小弟→② ______
(2) 童话中有优美的语言。批注D是秦淮发现精彩语句后进行的赏析,请模仿批注D,将批注A补充完整。
(3) 童话是想象的艺术。请用描写的方式将秦淮批注B中的想象的画面具体化。
(4) 童话的创作独具匠心。批注C和E是秦淮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请你联系上下文,帮他解答。
批注C: ______
批注E: 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7.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生畜①一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 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②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便当出尔。”生曰:“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曰:“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
[注释]①畜:养。②出:使……出来。
(节选自陶潜《搜神后记》,有删改)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若不相与/求闻之若此
B.犬引颈下视井中/下车引之
C.犬时时顾/顾野有麦场
D.行人系犬而去/相委而去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3) 我们的成语当中,常常有动物的身影出现,如“犬马之劳”。请至少列举出三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8.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题目中“天净沙”是 ______ ,作者马致远是 ______ 朝人,这首散曲被誉为 ______ 。
(2) 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散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这首散曲的主旨句。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散曲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9.请以“误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严禁抄袭;(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2】随君直到夜郎西,非淡泊无以明志
【小题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树木丛生
【小题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解析】答案:
(1)却话巴山夜雨时(注意“却”的写法)
(2)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写法)
(3)非淡泊无以明志(注意“淡泊”的写法)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写法)
(5)树木丛生(注意“丛”的写法)
(6)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注意“笃”的写法)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西游记
【小题2】吴承恩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作。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内容的把握。红孩儿派手下六健将去请牛魔王来吃唐僧肉,在六健将前往的路上,孙悟空变成了牛魔王的样子成功对付那六怪。后来孙悟空假扮的“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
答案:
(1)《西游记》;吴承恩
(2)牛魔王;他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答案】【小题1】梁,缈,奕,烁
【小题2】A,B
【解析】答案:
(1)①梁;②缈;③奕奕;④烁
(2)①A;②B
(1)本题考查字形。
桥梁(qiá liáng):架在水上或空中,把两边接通的建筑物;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虚无缥缈(xū wú piā miǎ):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形容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闪烁(shǎn shuò):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2)本题考查字音。
典藏(diǎn cáng):指将重要的文献、典籍收存起来,后引申为对重要、珍贵事物的收藏。故选:A。
庇护所(bì hù suǒ):保护人或动物等使其不受侵害的处所。故选:B。
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答案】【小题1】①本校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量在5本以下。阅读1~4本和0本的比例较高,阅读5本以上的比例较低。②本校7~9年级
学生的课外阅读类型以卡通漫画为主,超过半数的学生课外阅读类型是卡通漫画,阅读文学名著的比例最低。,学生不仅要增加课外阅读量,还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优秀读物,提高文学名著的阅读比例。
【小题2】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解析】答案:
(1)结论:①本校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量在5本以下。阅读1~4本和0本的比例较高,阅读5本以上的比例较低。②本校7~9年级
学生的课外阅读类型以卡通漫画为主,超过半数的学生课外阅读类型是卡通漫画,阅读文学名著的比例最低。
建议:学生不仅要增加课外阅读量,还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优秀读物,提高文学名著的阅读比例。
(2)①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②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③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拟写建议。
①根据图一中的数据可知,本校七到九年级,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课外阅读量是一到四本,有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没有课外阅读。由此可得结论:本校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量在5本以下/阅读1-4本和0本的比例较高,5本以上的比例较低。
根据图二中的数据可知,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同学课外阅读类型是卡通漫画。文学名著类只占到了百分之九。由此可得结论:本校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类型以卡通漫画为主,超过半数的学生课外阅读类型是卡通漫画/文学名著的比例最低。
②针对图一的结论可提出建议: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针对图二的结论可提出建议:提醒学生要广泛阅读文学名著。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答案不唯一。
示例: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③段“乡下猫儿,都是要劳动的。于是,雪绒花和金帝的后代们,就钻到犄角旮旯里捉老鼠去了。待它们出来,常常灰头土脸花鼻子”概括可得:爱劳动;结合⑤段“父亲家的猫喜欢钻柴灶,弄得浑身上下一团乌黑。而且,它们喜欢偷食东西,放在橱柜里的火腿肠,小蛋糕什么的,一不留神就被它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祖母的猫不会这般,因为它们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食物很简单,是祖母掰成小块儿泡了菜汤的馒头,无荤,但总能饱餐。想吃荤的话自己捉老鼠去”概括可得:不偷食;结合④段“第二年春天,雪绒花又下了崽。我父亲和我小婶也开始养猫,各养一对儿。但都没祖母的猫看起来干净,漂亮,有气质”概括可得:干净神气。结合⑥段“于是,在乡下众猫的衬托下,祖母的猫就显得高贵,典雅。待草垛和白妮儿长到两岁多时,便越发漂亮了”概括可得:高贵典雅。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第②段“另一只则通体雪白,像一团冬季凌晨未被打扰的雪,要我会叫它白雪,但祖母叫它白妮儿”可知,这句话将另一只猫比作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猫雪白的特点,表达对这只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结合④段“第二年春天,雪绒花又下了崽。我父亲和我小婶也开始养猫,各养一对儿。但都没祖母的猫看起来干净,漂亮,有气质”、⑤段“父亲家的猫喜欢钻柴灶,弄得浑身上下一团乌黑。而且,它们喜欢偷食东西,放在橱柜里的火腿肠,小蛋糕什么的,一不留神就被它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内容可知,作者写父亲和小婶养的猫,运用比对的写法,衬托出祖母猫的典雅、高贵,侧面表现出祖母对猫的喜爱和珍视。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问,《猫》一文中,由于作者的主观臆断,导致第三只猫蒙冤而死,所以作者内心十分难过,良心受伤,并从此再也不养猫。本文中祖母对待猫像待她的孩子们一样,没有宠溺,但是有爱,更多的是严厉。两只猫在祖母的精心养育下变得高贵、典雅、有气质,这让祖母费心劳神。但最后一只猫送给了四婶治病,另一只也送人了,所以祖母说怕伤神。第二问,围绕“关爱动物,善待一切生命”来回答即可。示例:我们应该把动物当成是我们的朋友,与动物和谐相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答案:
(1)爱劳动;不偷食;干净神气;高贵典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通体雪白的猫比作冬季未被打扰的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毛色的透白,表达了作者和祖母对它的喜爱之情。
(3)这是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祖母的猫高贵、典雅的好德行,侧面写出祖母对猫的独特的爱。
(4)示例:在《猫》一文中,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凭主观臆断得出结论并暴力进行惩戒。我的惩戒完全可能造成了它的亡失,而且这个过失因猫的死亡而永远无法弥补。所以作者深感悔恨、内疚,自觉“我的良心受伤了”。在《祖母和猫》一文中,“祖母对猫像待她的孩子们一样,没有宠,但有爱”,祖母的猫“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它们依恋祖母,与祖母感情深厚。白妮儿送人后,祖母怕它“不吃不喝,无精打采”的模样让自己着急而又无计可施,徒费脑劲伤了神。我们在与动物、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懂得同情弱小,平等对待生命;应该宽容、仁爱,避免造成生命悲剧。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记叙了祖母对待猫像待她的孩子们一样,没有宠溺,但是有爱,更多的是严厉。两只猫在祖母的精心养育下变得高贵、典雅、有气质,这让祖母费心劳神。但最后一只猫送给了四婶治病,另一只也送人了。文章告诉我们应该把动物当成是我们的朋友,与动物和谐相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6.【答案】【小题1】驴小弟变成了一块岩石
【小题2】驴小弟变回了自己。
【小题3】此段是环境描写,描写冬日的荒凉和凄寒,烘托驴小弟内心的孤独绝望。描写春日融融的景象,为下文驴小弟变回自己,重回父母身边这一情节作铺垫。
【小题4】“一切”指的是爸爸妈妈找到驴小弟,驴小弟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一家人团聚。靠的是信念。失去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重新振作勇气,靠的是爱。驴小弟变成石头后,极度地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驴爸爸和妈妈在生话中无时无刻不想念自己的孩子。他们关注孩子的喜好,所以才会将有魔法的小石子放在驴小弟变成的岩石上。正是爱,创造了奇迹!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说完,他就变成一块岩石”,①概括为:驴小弟变成了一块岩石;结合“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②概括为:驴小弟变回了自己。
(2)本题考查句子批注。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四个“每”的句式,“全都”“嗅过了”“搜过了”等词语,表现了驴小弟的爸爸妈妈为了寻找儿子所做的努力,表达了驴小弟的爸爸妈妈失去孩子时内心的焦急。
(3)本题考查句子分析。结合“当然他们也闻过了草莓山上的那块岩石,可是那气味半点也不像驴小弟的气味”分析,驴爸爸和妈妈十分想念驴小弟,想着家里墙上的全家福,驴小弟的台灯以及它最珍爱的稀奇古怪的石头都还在,但小弟不在了,十分焦急。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啸着……驴小弟就这样孤零零地趴在那里”是环境描写,“冬天的草莓山荒凉极了”写出冬日的荒凉和凄寒,“驴小弟就这样孤零零地趴在那里”烘托驴小弟内心的孤独绝望。“又过了一段时间,雪融化了,大地渐渐暖和起来,树木开始吐出了嫩芽”描写春日融融的景象,为下文驴小弟变回自己,重回父母身边这一情节作铺垫。批注E:“一切”指的是爸爸妈妈找到驴小弟,驴小弟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一家人团聚。靠的是信念。“唯一的希望是一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许愿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驴小弟变成石头后还存有打一线希望。“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坚待要跟驴妈妈一起出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虽然我们的宝贝不在了,但生活还得继续’”失去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重新振作勇气,靠的还是爱。驴小弟变成石头后,极度地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失去孩子的驴爸爸和妈妈在生话中无时无刻不想念自己的孩子。他们会关注孩子的喜好,所以才会将有魔法的小石子放在驴小弟变成的岩石上。正是爱,创边了奇迹!
答案:
(1)①驴小弟变成了一块岩石;②驴小弟变回了自己。
(2)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驴小弟的爸爸妈妈为了寻找儿子所做的努力,表达了驴小弟的爸爸妈妈内心的焦急。
(3)示例:家里墙上的全家福是那么幸福,驴小弟的台灯还亮着,看的书还在书桌上,它最珍爱的稀奇古怪的石头都还在,只是小弟不在了!
(4)批注C:此段是环境描写,描写冬日的荒凉和凄寒,烘托驴小弟内心的孤独绝望。描写春日融融的景象,为下文驴小弟变回自己,重回父母身边这一情节作铺垫。
批注E:“一切”指的是爸爸妈妈找到驴小弟,驴小弟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一家人团聚。靠的是信念。失去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重新振作勇气,靠的是爱。驴小弟变成石头后,极度地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驴爸爸和妈妈在生话中无时无刻不想念自己的孩子。他们关注孩子的喜好,所以才会将有魔法的小石子放在驴小弟变成的岩石上。正是爱,创造了奇迹!
本文通过记叙驴小弟从石头变回自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希望,绝境中也能逢生;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每个人都能紧握那颗神奇而又美好的“魔法红石子”。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7.【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如果/像;
B.伸/拉;
C.回头看/看,视;
D.离开/离开;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句意:有人经过,对这狗向着井中嚎叫感到奇怪,就过去看。“有行人过”和“见犬对井号”为先后关系;“怪之”和“往视”为因果关系;
所以停顿应为: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3)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答案不唯一。
示例: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龙腾虎跃、虎头蛇尾、龙马精神、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
答案:
(1)D
(2)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3)示例: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龙腾虎跃、虎头蛇尾、龙马精神、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
参考译文:
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有一天,杨生因为晚上赶路,不小心掉在了空井中,狗在旁边一直叫到天亮。第二天,有人经过,对这狗向着井中嚎叫感到奇怪,过去看到了杨生。杨生说:“如果您能够救我出来,我肯定给您以丰厚的报酬。”那个人说:“把这狗给我,便会让你出来。”杨生说:“这只狗曾把我从死地救活,不能给你,除了这个条件,我都答应你。”那个人说:“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救你出来了。”狗于是埋下头向井里面的杨生使眼色。杨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对路人说:“把狗给你。”杨生出来了,那个人用绳子牵着狗离开了,狗不时的回头看。但五天之后,狗在晚上逃走了回到了杨生身边。
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8.【答案】【小题1】曲牌名,元,“秋思之祖”
【小题2】B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题目中“天净沙”是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ACD.正确;
B.有误,“断肠人在天涯”,悲伤到极点的旅人漂泊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表现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此句是这首散曲的主旨句。
故选:B。
答案:
(1)曲牌名元“秋思之祖”
(2)B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古诗词鉴赏考查内容主要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或典故的运用。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9.【答案】误解 人生活在集体中,总有被误解的时候。误解让人尴尬、委屈、气愤,而又无可奈何。面对误会,有人极力澄清,有人义愤填膺,有人委屈伤心,有人付诸一笑,还有人反过来诬陷别人。
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对于误解淡然处之,反倒使廉颇羞愧难当负荆请罪。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建立丰功伟业的同时很多做法也被世人非议误解,但他却说出了流传千古的另类豪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论。我在生活中也同样被误解过,我的做法却别具一格。
那天,我正在全神贯注地写作业,忽然我的同桌伸出手碰了我一下,并且气冲冲地对我喊:“我丢了一支笔,是不是在你的书桌里?”我愣住了,刚欲辩言,但是她好像根本没有听我解释的意思,一句话都没说就离开了教室。我在教室里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感觉教室似乎都昏暗了许多,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在讥笑我,愤怒、委屈、无助的感觉一齐涌上我的心头,此时此刻,我唯一想的就是等她回来我怎么去和她解释。如果她还是误解我,那么我一定要狠狠地训斥她一顿。上课的铃声突然响起,我的心头随之一震,冲动的情绪好似被一盆冷水忽地浇灭了,我转念想:冲动是魔鬼,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被误解也要勇于面对,去打破隔在我们之间的那堵冰墙。
整整一堂课,她都一言不发,做出和我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我早就憋不住了,急于向她解释,这时我忽然看见地上有个亮亮的东西,那正是她的钢笔!我马上捡起来递给她,她的脸上写满了惊讶,继而露出的惭愧的表情,她向我道了歉,此时此刻我的委屈、郁闷、愤怒都烟消云散了,没有什么比消除误解更令人开心的啦!于是我们冰释前嫌,又恢复了有说有笑,像没有发生这次误会一样。
“卿思误语损义亲,知透隔碍抚旧尘”,通过这件事我忽然明白,面对误会,不用那么纠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只要努力行动,误会定会被消除。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误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误解”即对某人、某事、某个画面、某个情境等有一个错误的理解。从题目看,文章适合写记叙文。先明确这个“误解”的具体内容,是对人还是对事,或是对其他内容,一般而言,从小作者自己的生活出发去写作,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可以是小作者对别的人、事产生误解,例如对父母、朋友、老师、邻居、街上的陌生人,也可以是别人对小作者产生的误解。选择的这个“误解”可以是关于学习的,可以是关于品质的,可以是关于关系定位的等等,父母误解孩子玩游戏,孩子误解父母要离婚,朋友误解自己说坏话,自己误解朋友的冷淡等等。然后明确要通过这个“误解”写什么主题,写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写朋友之间的友谊,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写人性的美好等等。本文从题目上看就有一个起伏和波折,先是发生误会,然后误会解开,这个情节要在文章中有重点体现。
文章开头写了被误会后的不同表现,然后列举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被误会后的表现,引出自己被误会的事件。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感悟“面对误会,不用那么纠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只要努力行动,误会定会被消除”的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