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 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霓虹灯的发光机制与氢原子光谱形成的机制基本相同
    B. BaCO3常用作钡餐透视的内服造影剂
    C. NaHCO3和Al2(SO4)3的浓溶液常用作泡沫灭火剂
    D. “自由电子”的存在使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答案】B
    【解析】霓虹灯的发光机制与氢原子光谱形成的机制基本相同,都是电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所导致的,故A正确;BaCO3易溶于盐酸,不能用BaCO3作造影剂,一般用BaSO4作钡餐透视的内服造影剂,故B错误;NaHCO3和Al2(SO4)3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NaHCO3和Al2(SO4)3的浓溶液常用作泡沫灭火剂,故C正确;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有关,故D正确;
    选B。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错误的是
    A. 基态Fe3+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5
    B. HF分子之间的氢键:F—H…F
    C. 中配位键的形成:
    D. SO3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D
    【解析】Fe为26号元素,基态Fe3+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5,A正确;HF分子之间的氢键:F—H…F,B正确;中配位键的形成,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氢离子提供空轨道:,C正确;SO3分子中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是平面三角形,D错误;
    故选D。
    3. 用0.1000ml•L-1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 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全部从上口倒出
    C. 滴定开始到终点,滴定管的尖嘴不能碰触锥形瓶内壁
    D. 滴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浓度偏低
    【答案】A
    【解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则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可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故A正确;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润洗后,润洗液应部分从上口倒出、部分从下口放出,故B错误;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目的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C错误;定前未驱赶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选A。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且水的pH保持不变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KOH固体,减小
    C. 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产物为FeCl3
    D. 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配制氯化铁溶液
    【答案】D
    【解析】升温促进水的电离,造成溶液中H+浓度升高,pH减小,A错误;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入KOH固体后,溶液中OH-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增大,B错误;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热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而Fe(OH)3不稳定,加热灼烧时发生分解:,因此最终产物为Fe2O3,C错误;浓盐酸中的大量氢离子可以抑制铁离子的水解,最终配制得到氯化铁溶液,D正确。
    因此,本题选D。
    5. 下列实验设计及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的使用正确的是
    A. 用装置甲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B. 用装置乙量取稀盐酸时读数为24.10mL
    C. 用装置丙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用装置丁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解析】用装置甲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需要测定单位时间内收集氢气的体积,缺少秒表,且应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故A错误;用装置乙量取稀盐酸时读数为23.90mL,故B错误;两个试管内唯一的变量是双氧水的浓度不同,用装置丙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用装置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应该把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
    选C。
    6. FeSO4·7H2O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键角:①>②
    B. H2O与Fe2+、H2O与的作用力类型相同
    C. Fe2+的配位数是6
    D. 电负性:O>S>H
    【答案】B
    【解析】从结构图中可看出,键角①对应的与形成配位键,氧原子只有1个孤电子对,键角②对应的未与其他微粒形成化学键,只与、形成氢键,该氧原子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对成键电子对斥力较大,使键角②较小,A正确;与形成配位键,与形成氢键,作用力类型不相同,B错误;从结构图中可看出,有6个与形成配位键,的配位数是6,C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为,D正确;
    答案选B。
    7. 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1>p2
    B.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
    C. 400℃、p1条件下,O2的平衡转化率为20%
    D. 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答案】B
    【解析】反应2NO(g)+O2(g)2NO2(g)是正方向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NO的转化率会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p2时NO的转化率大,则p2时压强大,即p1④>②>①
    B.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C. 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铵固体,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
    D. 将amL溶液④与bmL溶液②混合所得溶液的pH=10,则a∶b=9∶11
    【答案】D
    【解析】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这四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c(OH-):③>④,则pH:③>④>7,c(H+):①>②,则溶液pH:①<②<7,所以这四种溶液pH大小为:③>④>②>①,故A正确;将溶液①CH3COOH、④NaOH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CH3COO-)>c(Na+)>c(H+)>c(OH-),故B正确;溶液③氨水、④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铵固体,.③中加入NH4Cl,抑制NH3•H2O的电离,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④中加入NH4Cl,生成NH3•H2O,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故C正确;氢氧化钠和氯化氢都是强电解质,将aL溶液④NaOH与bL溶液②HCl混合后,若所得溶液的pH=10,则混合溶液中c(OH-)= ml/L=10-4ml/L,得到a∶b=11∶9,故D错误;
    故选:D。
    9.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Y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相同,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B. 第一电离能:Y>W>X
    C. 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 同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少于Y的有2种
    【答案】D
    【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Y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相同,说明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目相同,三者未同周期元素,np能级3个轨道都填充了电子,W、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此为5、6、7,而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可知Z为S元素,X为O元素,故W为N元素,Y为F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O>S,则简答氢化物稳定性:O>S,故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的最外层为半满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O,则第一电离能:F>N>O,故B正确;W为N元素,Z为S元素,两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硫酸,均为强酸,故C正确;Y为F元素,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1,同周期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少,故D错误;
    故选:D。
    10. 利用工业废气H2S生产CS2的反应为,向1L密闭容器充入1mlCH4和amlH2S,测得平衡时n(H2)和n(H2S)与变化关系如图(不考虑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a=2
    C. 曲线①表示平衡时n(H2S)随的变化曲线
    D. 升高温度或增大a值,均能提高H2S平衡转化率
    【答案】B
    【解析】图像中①变化较大,②变化较小,因此①表示,②表示。
    随着增大,即温度减小时,平衡时物质的量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由图可知,时,平衡状态下,。按反应比例可知消耗1ml,则a-1=1,a=2,B正确;曲线①表示平衡时n(H2)随的变化曲线,C错误;正反应吸热,升温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从而提高的转化率;增大a值,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甲烷的转化率,但基数变大,转化率反而降低,D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D
    【解析】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pH的HA和HB溶液,HA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多,说明HA浓度大,则HA酸性弱于HB,故A错误;向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滴加2滴K3[Fe(CN)6]溶液,然后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CN-的配位能力强于SCN-,故B正确;向浓度均为0.1ml•L-1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更易生成AgI沉淀,则Ksp(AgCl)>Ksp(AgI),故C错误;常温下,向0.1ml•L﹣1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则 水解大于电离,的Kh=,即>Ka2,故D正确;
    选BD。
    12. 氨硼烷(NH3BH3)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3BH3分子中存在配位键,B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B. 1mlNH3BH3发生反应时转移3mle﹣
    C. 反应产物中只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 反应过程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NH3BH3分子中存在配位键,其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B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A错误;NH3BH3中-1价H元素与+1价H元素发生氧化还原,生成H2,所以1mlNH3BH3发生反应时转移3mle-,B正确;反应产物中含有B、O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C错误;氨硼烷(NH3BH3)中,B原子为sp3杂化,在中,B为sp2杂化,D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3. 乙二胺(H2NCH2CH2NH2)能与Mg2+、Cu2+等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中Cu2+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更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铜的第二电离能小于锌的第二电离能
    B. 乙二胺中2个N原子均可与Cu2+形成配位键
    C. 基态铜原子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D. 基态Mg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为9
    【答案】AC
    【解析】Cu+的核外电子排布为[Ar] 3d10,为全充满的稳定结构,而Zn+核外电子排布为[Ar] 3d104s1,Zn+易再失去1个4s电子,Cu+再失去1个3d电子需要的能量高,所以铜的第二电离能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故A错误;根据配位键形成条件可知,乙二胺中2个N原子均含有孤电子对,均可与具有空轨道的Cu2+形成配位键,故B正确;能级和能层只是表明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小,并不表示电子运动的位置,故C错误;基态Mg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M存在3s、3p、3d等3个能级,轨道总数为1+ 3+5= 9,故D正确;
    答案选AC。
    14. 草酸是一种有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调节pH,加水控制溶液体积为200mL,测得溶液中微粒的[,x代表、或]随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至2时,发生反应:
    B N点溶液:
    C. M点溶液
    D. 当时,溶液中
    【答案】CD
    【解析】草酸是一种有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调节pH,的物质的量减小,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的物质的量增大,则曲线I、Ⅱ、Ⅲ分别代表、、的随pH变化如图所示。
    pH调至2时,H2C2O4减少,增多,发生反应:,A错误;N点c()=c(),根据电荷守恒:,因为此时pH=4.3,溶液显酸性,,因此,B错误;M点纵坐标为0.2,即=0.2,此时c()值很小,忽略不计,则c()=,N点c()=c(),pH=4.3,则Ka2()=,M点pH=5,则,C正确;由C可知,Ka2()=,当c()=c()时,pH=1.3,则Ka1()=,当时,溶液中=102.2,D正确;
    故选CD。
    15. 催化剂GaN(100,110)催化CO2直接加氢制甲醚的反应机理如图甲(图中未标出H*),其中在GaN(110)界面上的反应历程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过程中C的杂化方式未发生变化
    B. CO2分子中含有2个三中心四电子的π键
    C. 图乙表示的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为H*+CO2*→HCOO*
    D. 在GaN(110)界面上发生的总反应为CO2(g)+H2(g)→HCOO+H ΔH=-0.05eV
    【答案】AD
    【解析】根据图知,CO2中C原子采用sp杂化,HCOO*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CH3OCH3中C原子采用sp3杂化,反应过程中C杂化方式发生变化,A错误;CO2中每个O原子提供2个电子、C原子提供4个电子形成2个三中心四电子的π键,B正确;图乙表示的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为活化能较大的步骤,则决速步骤为H*+CO2*→HCOO*,C正确;总反应生成HCOO*和H*,且未标明生成物的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
    16. a~h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相应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元素d与b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元素e与元素f的简单氢化物都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但两者沸点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键角___________(填“>”“=”或“ ④.、(写出任意一种)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a~h分别为:C、S、B、C、N、O、F、Cl。
    【小问1详解】
    由分析知,a为27号元素C,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故答案为:3d74s2;
    【小问2详解】
    元素d与b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CS2,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非极性;
    【小问3详解】
    NH3分子间氢键数目比H2O分子间氢键数目少,分子间作用力小,因此两者沸点相差较大,故答案为:NH3分子间氢键数目比H2O分子间氢键数目少,分子间作用力小;
    【小问4详解】
    化合物cg3分子为BF3,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孤电子对数为0,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NF3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孤电子对数为1,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键角小于120°,因此键角BF3>NF3;a~h元素组成的含氧酸根离子中,空间结构与cg3相同的一种是、(写出任意一种)。
    17. KSCN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
    (1)探究KCl浓度对Fe3+与SCN-显色反应的影响
    将25mL0.005ml•L-1FeCl3与25mL0.01ml•L-1KSCN溶液混合得红色溶液,各取3mL溶液分别加KCl晶体进行透光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i.溶液颜色越浅,透光率(T)越高;
    ii.FeCl3溶液中存在Fe3++4Cl-[FeCl4]-(黄色)。
    ①采用FeCl3稀溶液是为了避免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②由实验结果分析,随着KCl浓度增大,Fe(SCN)3的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
    (2)探究KSCN在铜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作用
    步骤如下:取1.0g铜盐样品溶于稀盐酸配成250mL溶液,取10.00mL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用0.0100ml•L-1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
    已知:i.2Cu2++4I-=2CuI↓+I2;2S2O+I2=S4O+2I-;
    ii.I2+I-I,CuI沉淀强烈吸附I;
    iii.Ksp(CuI)=1.0×10-12;Ksp(CuSCN)=4.8×10-15
    ①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根据信息预测最终测定的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通过实验探究,在滴定过程中加入KSCN可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20.00mL,样品中铜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滴定后仍存在少量CuI沉淀,测得溶液中c(I-)=0.2ml•L-1,则c(SCN-)=_______。
    【答案】(1)①.[FeCl4]- ②.减小 ③.增大Cl-浓度,Fe3++4Cl-[FeCl4]-平衡正向移动,Fe3+浓度减小,使Fe3++4Cl-[FeCl4]-平衡逆向移动
    (2)①.蓝色变为无色 ②.偏小 ③.CuI(s)+SCN-(aq)=CuSCN(s)+I-(aq) ④.32%
    ⑤. 9.6×10-4ml•L-1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FeCl4]-有颜色,采用浓度较低的FeCl3溶液制备Fe3+和SCN⁻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FeCl4]- 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②随着KCl浓度增大, Fe3++4Cl-[FeCl4]-平衡正向移动,Fe3+浓度减小,使Fe3++4Cl-[FeCl4]-平衡逆向移动
    【小问2详解】
    ①氯化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发生反应,所以需要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确认达到滴定终点。
    ②由于 ,且CuI沉淀强烈吸附,导致滴定时消耗I2变少,使最终测定的结果偏小。
    ③在滴定过程中加入KSCN,KSCN与CuI反应生成CuSCN,使测定结果更准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I(s)+SCN-(aq)=CuSCN(s)+I-(aq);反应的关系式为:2Cu2+~I2~2,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20.00mL,,样品中铜元素质量分数为,滴定后仍存在少量CuI沉淀,此时CuI和CuSCN两沉淀共存,测得溶液中c(I-)=0.2ml•L-1,则c(SCN-)=
    18. 烟气中的SO2可以用钠碱循环法加以处理,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当吸收液与SO2反应至pH为6左右时,可将吸收液通入电解槽进行再生,吸收液pH随微粒组成的变化关系见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液pH由8.2下降至6.2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吸收液pH从6升至8左右时实现再生,该过程水的电离程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______(填“>”“ ③.
    (3)①.a ②.6.2~8.2
    【解析】
    【小问1详解】
    时,;pH=6.2时,,吸收液pH由8.2下降至6.2过程中生成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吸收液pH从6升至8左右时生成了,能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发生电离出,抑制水的电离,故该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小问2详解】
    pH=7.2时,,要使pH=7,要大一些,故; pH=7.2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pH=7.2时,,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
    【小问3详解】
    随pH增大,溶液中增大,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减小,增大,即减小,增大,则曲线a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曲线b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当时,pH=7.2,当时,则pH=8.2,当时,则pH=6.2,故应控制缓冲溶液的pH范围为:。
    19.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价电子排布规律,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区,下列状态的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配合物是Fe4[Fe(CN)6]3(普鲁士蓝),[Fe(CN)6]4-中σ键数目为_______,Fe2+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填标号)。
    a.sp2 b.sp3 c.d2sp3 d.dsp3
    已知可溶性氰化物如KCN有剧毒,但普鲁士蓝无毒,请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3)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为琥珀酸亚铁,可用邻二氮菲测定Fe2+的含量,适宜pH范围为2~9,反应原理为Fe2++3phen═[Fe(phen)3]2+。邻二氮菲(平面形)与琥珀酸亚铁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琥珀酸不具有旋光性
    b.[Fe(phen)3]2+中,Fe2+的配位数为3
    c.当pH<2时,邻二氮菲中的N会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
    d.邻二氮菲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占据2p轨道
    (4)无水FeCl3共价性较强,在气态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Fe3+的强酸盐水解会得到黄色的[Fe(OH)(H2O)5]2+及其二聚体[Fe2(OH)2(H2O)8]4+,请画出该二聚体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答案】(1)①.d ②.b
    (2)①.12 ②.c ③.普鲁士蓝中的铁与氰基以配位键结合,剧毒的氰根离子几乎不可能游离出来,因此普鲁士蓝本身是无毒的
    (3)ac (4)
    【解析】
    【小问1详解】
    Fe为第四周期第Ⅷ族,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
    a.基态Fe,失去1个电子生成Fe+;
    b.基态Fe3+,处于3d半满稳定状态,很难再失电子;
    c.激发态的Fe2+,其失去一个电子比基态Fe困难;
    d.激发态Fe,易失去1个电子;
    所以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b,故答案为:b。
    【小问2详解】
    Fe4[Fe(CN)6]3中配位体CN-中存在三键,三键中只有1个σ键,配位数为6,配位键σ键,则1个[Fe(CN)6]4-中含有σ键数为6+6=12,Fe2+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6,Fe2+的杂化方式为d2sp3;普鲁士蓝中的铁与氰基以配位键结合,剧毒的氰根离子几乎不可能游离出来,因此普鲁士蓝本身是无毒的,故答案为:12;c;普鲁士蓝中的铁与氰基以配位键结合,剧毒的氰根离子几乎不可能游离出来,因此普鲁士蓝本身是无毒的。
    【小问3详解】
    a.琥珀酸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所以没有旋光性,故a正确;
    b.[Fe(phen)3]2+中,每个邻二氮菲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与Fe2+形成2个配位键,该配离子中配体是3个,所以Fe2+的配位数为6,故B错误;
    c.当pH<2时,邻二氮菲中的N含有孤电子对,会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
    d.邻二氮菲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占据sp2杂化轨道,不是2p轨道,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小问4详解】
    二聚体[Fe2(OH)2(H2O)8]4+中每个Fe2+形成6个配位键,其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20. 1-苯基丙炔(,Ph表示苯环)与发生催化反应,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Ph-C≡C-CH3(g)+HCl(g) (g);;
    反应Ⅱ:Ph-C≡C-CH3(g)+HCl(g) (g);;
    反应Ⅲ:(g) (g);
    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平衡时测得的转化率为。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A和B中相对稳定是___________(填“A”或“B”);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

    相关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鉴别浓度均为0,1ml·L-1AgNO3溶液,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与社会、科技密切相关,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3NA,C正确;, 实验安全至关重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