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4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5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7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2024)16 三国鼎立 课件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材料三,招揽人才,赤壁之战,孙刘联合,不习水战,曹军水土不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能够运用时间和空间要素简要叙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2.列表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3.通过了解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表现,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初识地图,结合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军阀割据混战,天下分崩离析。百姓生活困苦。
    再探地图,找出当时势力较大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都想吞并对方,双方必有一战
    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梳理官渡之战的相关信息。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粮。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什么曹操能够以少胜多?
    材料一 玠语太祖曰:“……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陈寿《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材料二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与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实行屯田,解决大批流民生计和军粮问题
    统一北方后的曹操,雄心壮志是什么?是否实现了呢?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
    结合曹军和孙刘联军的行军路线,叙述赤壁之战的过程。
    说出图中“江水”是现在的哪条河流。
    曹军从新野来势汹汹,驻守樊城的刘备只能南逃。为阻止刘备逃亡江陵,曹操率兵追赶,在长坂大败刘备。刘备逃往夏口,后驻军樊口。曹操从江陵出发顺长江东下。诸葛亮与鲁肃一起拜见孙权,要求联合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对峙。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战术打败曹军,曹军败兵北撤。
    曹军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力量悬殊下为什么最后曹军败兵北撤?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分析两场战役曹军一胜一败的原因。
    一是战术运用。这两场战役中,兵力少的一方战术运用得当,准备充分;兵力多的一方出现战术失误,轻率出战,对战争形势没有很好掌控。二是主帅表现。这两场战役中,兵力少的一方,主帅能够谨慎、沉着应对战争;兵力多的一方,主帅骄傲自大,轻视对手。
    为什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会有出入?你更相信哪部著作?
    建安十八年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
    赤壁之战后,三方势力如何发展?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梳理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建立时间:220年建立者:曹丕都城:洛阳
    建立时间:229年建立者:孙权都城:建业
    建立时间:221年建立者:刘备都城:成都
    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各自发展实力,为此后统一奠定基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建立:220年,曹丕建立魏 221年,刘备建立汉 229年,孙权建立吴
    发展:各自发展,为统一奠定基础
    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势力壮大
    概况:200年,曹操以少胜多
    概况: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背景:曹操准备统一全国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黃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唱脸谱》中关于三国时期人物的脸谱介绍,你认为是否恰当?真实历史上的三国人物是怎样的?

    相关课件

    历史人教版(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优秀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史,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4特点,3战术,5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6课 三国鼎立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6课 三国鼎立获奖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习,东汉末年的状况,曹操和袁绍,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精品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官渡之战,偷袭后勤烧毁军粮,挟天子以令诸侯,特点以少胜多,赤壁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