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3_3_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联考化学试卷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45444/0-17347960932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3_3_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联考化学试卷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45444/0-17347960933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3_3_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联考化学试卷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45444/0-17347960933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3_3_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联考化学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3_3_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联考化学试卷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解析】
1.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但熔点比纯铝低,A错误。Ag+是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而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的性能,B正确。树脂是有机单体发生缩聚反应产生的物质,不同分子中含有的链节数目不同,因此属于混合物,C错误。煤油是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D错误。
2.醛基中C原子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应表示出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A错误。s轨道为球形,p轨道为哑铃形,则氯化氢分子中s−p σ键的电子云图为,B错误。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根据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图为,C正确。H2S中心S原子为sp3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四面体形,D错误。
3.环氧乙烷中的C—O键、C—C键、C—H键均为键,环氧乙烷中所含键数目为0.7NA,A错误。氯气与水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以在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为1ml,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NA,B正确。0.1ml中能够电离出0.2ml Cl−,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数目为0.2NA,C错误。向1L 1ml·L−1乙醇水溶液中加入足量钠,1ml乙醇与钠反应生成0.5ml氢气,由于水也会与钠反应,因此生成的分子数目大于,D错误。
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H2O+CO2=+HClO,A正确。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为=,B错误。铁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Fe(OH)3和H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2I−+6H+=2Fe2++I2+6H2O,C错误。用硝酸银与足量氨水制备银氨溶液=,D错误。
5.N2中NN键能大、稳定性强,则N2可用作反应的保护气,事实与解释相符,A正确。NH4HCO3可以中和酸,且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包蓬松,故NH4HCO3用作面包膨松剂,B正确。干冰因易升华而用作制冷剂,是因为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是物理变化,C错误。石墨中层与层之间存在微弱的范德华力,易滑动,起润滑作用,事实与解释相符,D正确。
6.由Y的高聚物确定链节,然后再确定单体,或者采用同样方法由Z确定单体,都可确定X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正确。Y是由发生加聚反应生成,Z是由先酯基开环后经缩聚反应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B错误。Z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Y和Z都含有酯基,两者在NaOH溶液中都可以水解,Z能在NaOH溶液中降解为小分子,但Y开环水解后的生成物仍然是高分子,D错误。
7.该装置能验证SO2的还原性,A错误。要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边液面平齐时,再读数,B错误。与铝热反应相似,装置可用于制备金属锰,C正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D错误。
8.元素M、X、Y、Z均为第二周期元素,X原子核外的s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2∶1,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C元素,Y可以形成两个共价键则Y为O元素,Z可以形成一个共价键为F,M为B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其中一个为配位共价键。X氢化物为甲烷等烃类化合物,不可以形成氢键,Y氢化物为水可以形成氢键,Z的氢化物为HF,可以形成氢键,A错误。BF3是非极性分子,B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第与第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一电离能应为Z>Y>X>M,C错误。该化合物中有碳氧等极性键、碳碳非极性键、硼氟配位键和阴离子和锂离子形成的离子键,D正确。
9.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含有醛基,但不一定是醛类,还可能是甲酸酯类等,A错误。硝酸具有挥发性,不能确定是挥发出的硝酸还是分解的NO2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B错误。在锌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形成了原电池体系,而非是反应的催化剂,C错误。向等体积、等pH的两种酸溶液HA和HB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HA溶液产生更多的氢气,则HA浓度更大,HA酸性更弱,,D正确。
10.由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的配位数为8,结合化学式可知,的配位数也为8,A错误。叠氮酸铵(NH4N3)是由和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B正确。1ml 中含有个电子,C正确。其中位于顶点、面心、棱心的叠氮酸根个数为,位于体心的铵根离子个数为4×1=4,则该晶胞中含有4个NH4N3,晶胞密度,D正确。
11.由题干信息可知,Zn生成,MnO2生成Mn2+,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
,M极为Zn电极,为负极;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N极为MnO2,为正极,A正确。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每转移2ml e−,有2ml OH−移向NaOH溶液,而消耗4ml OH−,NaOH溶液的pH变小,B正确。N电极为MnO2,MnO2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Mn2+,电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C正确。若电路中通过2ml e−,应有2ml H+由中间层通过膜b移向稀硫酸溶液,D错误。
12.根据图分析步骤Ⅰ中甲醛的氧与催化剂表面—OH的氢通过氢键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OH上,A正确。上述反应机理涉及氧氧非极性键的断裂,但没有涉及非极性键的形成,B错误。根据图的反应机理所示:该反应由甲醛变为,该总反应为HCHO+O2=CO2+H2O,C正确。PtNiFe—LDHGO催化甲醛氧化,加快反应速率,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13.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还原酸浸”步骤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除铁铝”步骤加入X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3+、Al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除去铁铝;“除铜镍”步骤加入Y,除Cu2+、Ni2+,“氧化”步骤加入KMnO4将Mn2+氧化为MnO2,过滤,得到MnO2,据此分析解答。“还原酸浸”步骤软锰矿吸收SO2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A正确。“除铁铝”步骤为加入X消耗溶液中的H+,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3+、Al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除去铁铝,依据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可知X可能是,B正确。“除铜镍”步骤加入Y,除Cu2+、Ni2+,若滤渣2是CuS和NiS,Y不一定是,还可以是其他含硫物质,Y最好是MnS,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C错误。“氧化”步骤加入KMnO4将Mn2+氧化为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氧化剂为,还原剂为Mn2+,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正确。
14.左侧纵坐标是含磷微粒的分布系数,根据图示可知: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则曲线②为pH变化;含磷微粒只有2种,说明次磷酸为一元弱酸,①、③为含磷微粒,加入NaOH发生反应:=,H3PO2逐渐减小,逐渐增多,故曲线③为δ(H3PO2),曲线①为δ(),然后根据问题分析解答。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则②为pH变化;①、③为含磷微粒,且含磷微粒只有2种,说明次磷酸为一元弱酸,A正确。曲线③为δ(H3PO2),曲线①为δ(),曲线①和③交点时pH≈3,当δ(H3PO2)=δ()时,所以Ka=≈1.0×10−3,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当V(NaOH)=10 mL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此时溶液pH<7,溶液显酸性,则c(H+)>c(OH−),故c(Na+)<c(),C正确。当NaOH和H3PO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NaH2PO2,由于H3PO2为一元弱酸,则NaH2PO2为正盐,根据质子守恒,溶液中存在c(H+)+c(H3PO2)=c(OH−),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球形冷凝管(1分,冷凝管给分,直形冷凝管不给分)
(2)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没有配平扣1分,条件不写不扣分,没有写“浓”不扣分,写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给满分)
在装置B和装置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没有答洗气瓶不扣分,答B和C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也给满分)
(3)7Cl2+2FeTiO3+6C2TiCl4+2FeCl3+6CO(没有配平扣1分,条件不扣分)
(4)分离FeCl3和TiCl4(使TiCl4变为气体便于后续吸收,或意思差不多也给满分)
(5)酸式 A 80(80.0也满分,其他答案不给分)
【解析】装置A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得Cl2,B装置用来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在装置C中与FeTiO3和碳粉反应制得TiCl4,TiCl4蒸气经过控温装置D在E中冷凝液化收集,碱石灰既可尾气处理Cl2,又可以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使TiCl4水解。
(1)F为球形冷凝管。
(2)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得Cl2,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上述装置中生成的Cl2没有干燥,会导致TiCl4水解,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B和装置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据题意可知Cl2进入瓷舟与FeTiO3和碳粉反应制得TiCl4、FeCl3和一种氧化物(有毒气体),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可推断此有毒气体为CO,所以将管式炉加热至900℃时,瓷舟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Cl2+2FeTiO3+6C2TiCl4+2FeCl3+6CO。
(4)管式炉中温度为900℃,根据题给的数据知,生成的FeCl3和TiCl4均为气体,根据实验目的知,控温箱的作用是控制温度高于136.4℃,低于306℃,以此分离出TiCl4。
(5)NH4Fe(SO4)2标准溶液呈酸性,应该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过程铁离子有剩余则达到滴定终点,用硫氰化钾溶液作指示剂,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根据计量系数的关系,则n(TiO2)=n(Fe3+)=0.1000×0.02L×=0.05ml,m(TiO2)=0.05×80=4.0 g,则固体TiO2的纯度为。
16.(每空2分,共14分)
(1)4b−a−2c
(2)>1000K(没写“>”不给分,单位K没写不扣分) +40(+没写不扣分)
(3)①温度小于1050K时,反应Ⅰ为主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增大,温度大于1050K时,反应Ⅱ为主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减小(意思相近也给满分)
②66.7 25(其他答案不给分)
(4)CO2+8e−+8H+=CH4+2H2O(没有配平扣1分)
【解析】(1)已知CH4(g)、H2(g)燃烧热的ΔH依次为a kJ·ml−1、b kJ·ml−1;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①CH4(g)+2O2(g)=CO2(g)+2H2O(l) ΔH=a kJ·ml−1;
②H2(g)+O2(g)=H2O(l) ΔH=b kJ·ml−1;
③H2O(g)=H2O(l) ΔH3=c kJ·ml−1,根据盖斯定律,将②×4−①−③×2,整理可得CO2(g)+4H2(g)=CH4(g)+2H2O(g) ΔH1=(4b−a−2c)kJ·ml−1。
(2)反应若自发进行,则体系的自由能ΔG1000K时体系的自由能ΔG1000K。根据图像可知:在温度T=0K时,ΔG=ΔH=+40kJ/ml,故反应Ⅱ的反应热ΔH2=+40kJ/ml。
(3)①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H4的物质的量减小,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增大,则曲线甲表示CH4,曲线乙表示CO,曲线丙表示CO2。由图像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小于1050K时,反应Ⅰ为主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增大,温度大于1050K时,反应Ⅱ为主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减小。
②800K达到平衡时,如图知:CH4为2.0ml,CO2为2.0ml,CO为1.0ml,起始时通入CO2的物质的量是5ml,则反应的CO2物质的量是3ml,故800K,反应达平衡时,CH4的选择性为。
800K达到平衡时
Ⅰ. CO2(g)+4H2(g)CH4(g)+2H2O(g)
转化量/(ml) 2 8 2 4
Ⅱ. CO2(g)+H2(g)CO(g)+H2O(g)
转化量/(ml) 1 1 1 1
则反应Ⅰ:总剩余量分别为:n(CO2)=5−2−1=2ml
n(H2)=10−8−1=1ml、n(CH4)=2ml、n(H2O)=4+1=5ml
。
(4)由图可知,左侧电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17.(每空2分,共14分)
(1)
(2)1.0×10−3 (不写1.0不扣分) 酸浸
(3)=或Cu(OH)2+4NH3=
[Cu(NH3)4]2++2OH−
(4)Fe =(写Ga3++4OH−=也给满分)
(5)
【解析】炼锌矿渣[主要成分、、CuO和]通入氧气,加入硫酸进行酸浸,去除浸出渣,再加入氨水调节pH为5.5,得到滤液①,滤液①中有未沉淀的部分Cu2+和Zn2+,、还有部分Cu2+转化为沉淀,固体①加入过量氨水,只有Cu(OH)2能溶解于过量氨水,洗涤得到滤液②和固体②Fe(OH)3和Ga(OH)3,固体②加入盐酸生成Ga3+和Fe3+,则物质A为Fe,还原Fe3+,转化为Fe2+,使之在萃取的时候不会被萃取出来(题中Fe3+的萃取率比Ga3+高),镓和铝位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利用萃取剂萃取去水相,有机相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得到有机相和物质B为[Ga(OH)4]−,经一系列操作得到GaN。
(1)镓为31号元素,基态镓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1。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开始沉淀时浓度为0.1ml/L,pH=4.5,则c(OH−)=10−9.5ml/L,,用氨水调节pH=5.5,故滤液①中的浓度为;从工业经济性考虑,电解滤液①得到的产物,可用于回收金属,还可用于在酸浸中循环利用O2和。
(3)根据题中已知信息,可溶于过量氨水生成,所以该操作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或Cu(OH)2+4NH3=[Cu(NH3)4]2++2OH−。
(4)根据分析可知,A为Fe,还原Fe3+,转化为Fe2+,使之在萃取的时候不会被萃取出来(题中Fe3+的萃取率比Ga3+高);反萃取过程中物质B会溶于水相分离,生成物质B的离子方程式为=。
(5)晶胞中b原子和d原子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即。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邻氟苯胺(或2−氟苯胺)(有错别字不给分)
(2)碳氟键、酰胺基(只写1个1分,1对1错0分,2对1错1分)
(3)取代反应(1分,写水解反应也给分)
(4)
(5)
(6)③>①>②
(7)13
【解析】结合D可推知B→C过程是对—NO2还原,转化为—NH2,C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A→B为硝化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D→E发生取代反应,E→F为酰胺基的酸性水解过程,故E→F为取代反应,I→K发生取代反应,据此分析解题。
(1)C的结构简式为,故为邻氟苯胺(或2−氟苯胺)。
(2)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氟键、酰胺基。
(3)由题知E→F为酰胺基的酸性水解过程,故为取代反应。
(4)通过断键位置分析可得G→I的化学方程式为。
(5)J的不饱和度,结合I与K的结构简式,可推知I中脱下一个氢原子,J中脱下1个氯原子,故J的结构简式为。
(6)根据信息,①②③中含—NH2,均显碱性。—CH3为推电子基,—F为拉电子基,分别可增大和减小N的电子云密度,故碱性顺序由强到弱:③>①>②。
(7)C为,考虑位置异构:、、,共13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面积之比为1∶1∶1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B
A
C
A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A
D
B
C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西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Φ┤╡σ╖₧τ£üΦÑ┐σìùσÉìµíΦüöτ¢ƒ2025σ▒èΓÇ£3+3+3Θ½ÿΦÇâσñçΦÇâΦ»èµû¡µÇºΦüöΦÇâΣ╕Çσîûσ¡ªΦ»òσì╖pdf、ΦÑ┐σìùσÉìµíΦüöτ¢ƒ2025σ▒èΓÇ£3_3_3ΓÇ¥Θ½ÿΦÇâσñçΦÇâΦ»èµû¡µÇºΦüöΦÇâ∩╝êΣ╕Ç∩╝ëΦüöΦÇâσîûσ¡ª-τ¡öµíê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重庆市西南名校联盟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高三上(月考)一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化学丨3+3+3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2月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化学试卷及答案,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