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下列属于极光现象形成的条件是, a、b、c的数值依次是, 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月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题
    2024.1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0月30日,神州十八号和神州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会师于中国空间站,该站距地面约400千米。如图示意某摄影师拍到的中国空间站凌日(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轨迹。完成下面小题。
    1. 能正确反映中国空间站凌日时太阳、地球与空间站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2. 与飞船发射中心所处的大气层相比,中国空间站所处的大气层( )
    A. 气压较高B. 温度较高C. 天气多变D. 密度较小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地球和太阳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凌日”现象。故当中国空间站“凌日”现象出现时,中国空间站应位于地球与太阳中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题干可知,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处在高层大气中,与飞船发射中心所处的大气层(对流层)相比,高层大气密度较小,D正确;对流层气压较高,A错误;对流层温度较高,B错误;对流层天气多变,C错误。故选D。
    【点睛】高层大气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有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 ;有极光、流星现象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2024年5月10日至11日,地球磁场爆发了特大地磁暴,一场极光盛宴如期而至。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属于极光现象形成的条件是( )
    ①地球磁场作用②高层大气电离③气候温和干燥④强劲的太阳风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4. 极光观赏宜选择在( )
    A. 晴朗的白天B. 阴天的白天C. 晴朗的夜晚D. 阴天的夜晚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极光是出现于星球高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是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现象,与地球磁场作用、高层大气电离、强劲的太阳风有关,①②④正确,与气候温和干燥无关,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晴朗的夜晚最适宜观赏极光,白天太阳光太强,阴天云层太厚都会影响极光的观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日冕物质抛射是巨大的、携带磁力线的泡沫状气体,在几个小时中被从太阳抛射出来的过程。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释放能量的另一种形式,表现为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从太阳向外抛射一团日冕物质(速度一般从每秒几十公里到超过每秒1000公里),使很大范围的日冕受到扰动,从而剧烈地改变了白光日冕的宏观形态和磁场位形。
    对流层顶是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过渡层,研究对流层顶的分布特征与变动情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下图示意1968~1996年中国部分地区甲、乙、丙三个月份的平均对流层顶高度场分布(单位:m,等值距为500)。完成下面小题。
    5. a、b、c的数值依次是( )
    A. 11500、10000、10500B. 10500、12000、10500C. 11500、10000、11500D. 10500、12000、11500
    6. 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月份是( )
    A. 7月、1月、4月B. 1月、4月、7月C. 1月、7月、4月D. 7月、4月、1月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图中的等值距为50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分布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结合图中11000m高度可知,a的高度为10500m,b的高度为12000,c的高度为115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图中11000米的纬度分布可知,甲图的纬度最低,说明该月份近地面的气温最低,为1月;丙图的纬度最高,说明该月份近地面的气温最高,为7月。结合选项可知,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月份是1月、4月、7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
    2024年6月30日,上海中北部普降暴雨,城区多条道路被淹。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与形成本次暴雨的水汽来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⑤⑥D. ⑥⑧
    8. 本次暴雨导致上海城区多条道路被淹,是因为水循环环节中( )
    A. ①多⑥多B. ④多⑥多C. ②多⑤多D. ④多⑤多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表示海水蒸发、③表示水汽输送,④表示大气降水,暴雨属于大气降水,水汽来源于海水蒸发和水汽输送,故B正确;和②海上降水、⑤地表径流、⑥蒸腾作用、⑧地下径流关系不大,故ACD错。本题选B。
    【8题详解】
    本次暴雨导致上海城区多条道路被淹,是因为降水强度大、降水多,地表径流过多导致的,图中④表示大气降水,⑤表示地表径流,故D正确,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BC错。本题选D。
    【点睛】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图1和图2分别示意1970年和2012年长江口1月最大潮差等值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长江口1月最大潮差从入海口向上游减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距海距离B. 降水量C. 天体引力D. 纬度位置
    10. 与1970年相比,2012年长江口1月北支(崇明岛以北入海河道)东段最大潮差大,原因是( )
    A. 北支河道变窄B. 海水盐度增大C. 入海径流变小D. 地转偏向力变大
    【答案】9. A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长江口1月最大潮差从入海口向上游减小主要是随着距海距离增加,潮水速度减慢,导致潮差减小,A正确。降水量、纬度位置对潮差影响较小,从入海口向上游天体引力基本相同,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与1970年相比,2012年长江口北支航道变窄,入海口东部海面大,但是北支航道变窄,大量海水涌入,导致潮差大,出现最大潮差,A正确。海水盐度、地转偏向力影响不大,入海径流基本没有差别,BCD错误。故选A。
    【点睛】潮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引潮力、地形和其他条件。地形对潮差也有显著影响。海岸形状、海底地形等因素都会导致潮差在不同地点有所不同。例如,海湾形状会影响潮差的分布,不同的海岸形状会导致当地的潮差有所不同。
    海水密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如图示意不同纬度海区(赤道海区、副热带海区、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 c海区表层海水密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该海区( )
    A 温度低,降水多B. 温度低,盐度低
    C. 温度高,降水多D. 温度高,盐度高
    12. 载重量相同的同一艘船途径上述三海区时,吃水深度的大小关系是( )
    A. c>b>aB. b>c>aC. a>c>bD. a>b>c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海水密度随纬度升高而升高。c海区海水密度较小,说明海水温度较高,应位于赤道附近海区,大气受热上升,降水多,C正确,AB错误;赤道附近海区,海水盐度较高,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最高,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海水密度c海区最小、b海区居中、a海区最大,根据材料“通常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可知,吃水深度的大小关系是c>b>a,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 g/cm³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
    某中学研学小组到学校所在地区进行地貌考察,观察到该地地貌较为独特。如图示意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地主要地貌类型是( )
    A. 沙丘B. 峰林C. 角峰D. 冲积扇
    14. 该地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B. 流水溶蚀C. 流水堆积D. 风力堆积
    15. 该地貌所在地区通常( )
    ①地表水丰富②土壤肥沃③耕地分散④交通不便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13. B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图中主要地貌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应该是峰林,B正确。沙丘应该有陡坡、缓坡,A错误。角峰是冰川地貌,海拔较高,C错误。冲积扇成扇形,扇顶高、边缘低,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峰林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流水溶蚀,B正确。峰林形成和冰川侵蚀、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该地貌所在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区,地表裂隙多,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水短缺,①错误。该地区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降水多,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出现石漠化,土壤肥力低,②错误。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耕地分散,交通不便,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部分居民在房屋前利用铝合金和玻璃搭建阳光房,显著提高了房屋的室内温度。如图示意阳光房景观。
    (1)分析阳光房能显著提高房屋室内温度的原因。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阳光房白天时段阴天室内温度比晴天低的原因。
    【答案】(1)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能透过玻璃到达阳光房内;地面长波辐射与大气辐射不易透过玻璃,将热量大部分保留在阳光房内。同时,密封的空间也大大减少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进而显著提高了房屋室内温度。
    (2)阴天比晴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阳光房室内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阳光房室内气温低。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小问1详解】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部分能透过玻璃进入阳光房内;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不易透过玻璃,将热量大部分保留在阳光房内。房屋室内属于比较密封的空间,减少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提高了房屋室内温度。
    【小问2详解】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是太阳辐射绝大部分穿过大气层被地面吸收,极少部分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后,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再返回给地面。阴天比晴天云层厚,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室内的太阳辐射越少,地面温度越低,地面辐射就越弱,阴天阳光房内的气温就比晴天低。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陆风是一种发生在海岸附近的局地环流,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福建省(图1)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沿海城市海陆风多发。图2示意晋江市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
    (1)依据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用虚线绘制对应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注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方向。
    (2)指出该日晋江市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最显著时间,并简述判断理由。
    (3)不考虑背景风的影响,说明相比陆风该日晋江市海风风速较大的原因。
    【答案】(1) (2)13时左右;海洋与陆地的温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最显著。
    (3)白天的海陆温差比夜间大,形成的海风比陆风风速大;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与海风叠加,增强了海风风速;海风来自洋面,摩擦力小,风速较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和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等压面、和海陆风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自地面向高空,垂直方向上气压越来越低,据图可知,近地面等压面在海洋上向上(低压方向)凸,说明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海洋气压高(凸低为高,凸高为低)。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相反,等压面的弯曲和近地面的等压面相反,可以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再根据陆地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是由于上升气流导致的,画出上升箭头,海洋洋面附近气压高,高空气压低,是由于下沉气流导致的,画出下沉的箭头,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画出由陆地上空指向海洋上空的箭头,近地面由海洋指向陆地的箭头即可。
    【小问2详解】
    海洋与陆地温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越显著,据图2可知13点时陆地和海洋的温差最大,是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的时间。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海陆风是一种出现在海岸附近的中尺度局地环流,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陆风一般出现在海岸附近,白天吹海风,晚间吹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海陆温差比夜间大,形成的海风比陆风风速大,再加上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与海风叠加,增强了海风风速,另外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洋表面的摩擦力小,风速大。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潮又称日本暖流,由于海水较为清澈,杂质与浮游生物较少,透光性强,很少有反射光,从海面看下去呈现深邃的黑色,故得名“黑潮”。黑潮宽度超过100千米,深度超过700米,每年输送的水量巨大,是世界著名的暖流。下图示意冬季中国近海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
    (1)简述黑潮对流经地区海水温度和盐度产生的影响。
    (2)初冬当青岛人穿上棉衣时,纬度相近的东京人还穿着秋装。从洋流角度,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3)分析图示渔场形成的原因。
    【答案】(1)黑潮为暖流,使得流经地区海水温度变高、海水盐度变高。
    (2)青岛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气温较低;而同纬度的东京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温较高。
    (3)该渔场位于大陆架,光照充足;地表径流注入,带来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渔业资源丰富,利于渔场的形成。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冬季中国近海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黑潮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温度高,蒸发较强,故盐度也变高。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青岛沿岸有寒流流经,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气温较低;而同纬度的东京沿岸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气温较高。
    【小问3详解】
    可从水温、光照、营养物质等角度展开分析。该渔场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地表径流注入,径流从陆地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的形成。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北坡,切穿金塔南山向北流。其中游河段曾发育了系列古河道,古河道中有牛轭湖遗迹,且沉积物粒径大于现代河道。研究发现沉积物颗粒变小与气候变干有关。如图示意北大河及古河道位置。
    (1)说出甲处形成的河流地貌类型名称,并描述该地貌景观的特征。
    (2)指出古河道中牛轭湖的形成发育条件。
    (3)与古河道沉积物粒径相比,分析现代河道沉积物粒径小的原因。
    【答案】(1)“V”形河谷(或峡谷);河谷深度大,岸壁陡峭,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2)地形平坦、河曲发育、流量大(洪水泛滥)。
    (3)现代河道发育时,气候变干,河流径流量变小,流水搬运能力减弱,携带的颗粒物粒径小,沉积物粒径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大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侵蚀地貌、牛轭湖、河流沉积地貌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形成“V”形河谷(或峡谷)。该地貌景观的特征山高谷深,岸壁陡峭,谷底狭窄,呈“V”形,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小问2详解】
    牛轭湖发育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在地势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容易形成弯曲的河道;随着河流的不断侵蚀和堆积,河道越来越弯曲;河流水量增大或洪水泛滥,导致河流截弯取直,废弃的河道形成牛轭湖。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A卷)(解析版)-A4: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A卷)(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是基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的圈层结构,70度,东经102, 地质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