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春望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春望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用指甲挠,能够承受,一种束发的首饰,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爱国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2、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溅( )—— 抵( )——搔( )—— 浑( ) —— 胜( )——簪( )——
▲读准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降临京城,草木遍地丛生。
感伤时局,鲜花也落泪;叹恨离别,鸟也惊心。
战火连天,已持续了很久,一封家信,可抵万两黄金。
满头白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
溅——溅落抵——值搔——用指甲挠浑 —— 简直胜——能够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 一方面是诗人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 另一方面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和亲人团聚。
2、本诗题目为《春望》,哪些诗句写的是“望”的内容?“望”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都、山河、城、草木、花鸟
1、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渲染了凄凉气氛,“破”写出了国土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树木苍茫的景象,满目凄然。明为写景,实为抒情,烘托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中草木茂密。 既点明了写作背景,又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对于全诗有什么作用?
3、请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
感伤时事,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感伤离别的情感,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痛苦和忧伤之情。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把花鸟拟人化,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5、从表现手法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世,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表达诗人感时伤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6、颔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诗人落泪:运用触景生情的写法,诗人面对国家破碎,种种念头齐涌心头,禁不住见花而落泪,闻鸟啼而惊心,表达了诗人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花鸟落泪:运用移情于物的写法,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7、颔联这两句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连三月”、“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连三月”写出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价值万两黄金,写出家书的珍贵。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乱中家书的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以及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4、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运用了外貌、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白头”为愁所致,“搔”白头是诗人心中愁苦的外在表现,“更短”表明愁的程度之深,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忧时、思家之情。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触景生情,感时恨别,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感情。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这首诗围绕“望”字展开,融情于景,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 望教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读清诗意,分析文意1,分析文意2,表情达意,分析文意3,分析文意4,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 望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25《望岳》《春望》公开课ppt、《春望》音频朗读2mp3、《春望》视频朗读1avi、《望岳》视频朗读avi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中所见,见中所感,情景交融,家书珍贵,夸张写愁,融家愁国恨于一炉,情景交融深沉含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