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1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2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2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3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32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34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37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47130/0-173487109040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富贵不能淫,往之女家,同“汝”你,安居而天下熄,以顺为正者,动词到,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正道,动词告诫,形容词谨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 春 曰:“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一 怒 而 诸侯 惧, 安居 而 天下 熄。” 孟 子 曰:“是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子 未 学礼 乎?丈夫之冠 也,父 命 之;女子之嫁 也,母 命 之,往 送 之门,
平息,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 必 戒,无 违 夫子!’以 顺 为 正 者,妾 妇 之 道 也。 居 天下 之 广 居, 立 天下 之 正 位,行 天下 之 大 道。 得 志 , 与 民 由 之;不得志,独 行 其 道。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能 屈。 此 之 谓 大 丈 夫。”
使……惑乱,使……迷惑
使……改变,使……动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 ,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熄 古义:太平。 今义:熄灭。
正 古义:准则,标准。 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安居 古义:安静,平静。 今义:定居。
丈夫之冠也( )往送之门( )妾妇之道也( )与民由之( )此之谓大丈夫( )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
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
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判断句:妾妇之道也此之谓大丈夫
本文探讨了一个什么问题?
探讨了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比较朗读下面三句话,感受原文中景春的语气。
公孙衍、张仪乃大丈夫也。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以反问句提出观点,又用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字强调观点,透露出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敬仰甚至崇拜。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纵横”即合纵与连横,是战国时期两种相对的外交策略。 联合弱国对抗强国,即六国联合抗秦,为合纵;跟随强国制衡其他国家,为连横。
张仪、公孙衍的本质 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为自己谋取名利。
孟子认为二人不是大丈夫,比较朗读下面三个句子,你觉得应什么样的语气读原句? 是非大丈夫也。 是得为大丈夫乎?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种语气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一层:“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
第二层:“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
孟子反驳景春的部分,“子未学礼乎”和“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分别起什么作用?
前者是导入,后者是总结,与中间的长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类比论证。以“妾妇之道”类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顺从君意,没有独立人格,称不上大丈夫。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同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一样。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顺从君王的意思。
孟子认为成为大丈夫的条件是什么?它们的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孟子认为大丈夫有三个标准: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这三条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
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具体分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加强语势。以“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仁”“礼”“义”,意在说明真正的大丈夫应“仁”“礼”“义”兼备。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表明态度:非大丈夫(反问)
类比说理:①____________
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本文是怎么论述观点的?
按照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你认为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夫?
文天祥被俘后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写诗明志,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富贵不能淫”的体现。朱自清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宁可挨饿,也不肯领取带侮辱性的“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是“贫贱不能移”的体现。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和嚣张气焰,仍然拍案而起,宁死不屈,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孟子通过对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认识的批驳,阐述了做“大丈夫”的标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要坚持正道,做真正的大丈夫。
1.名句默写 (1)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经典,点亮人生。读《论语》,我们应拥有君子“人不知而不愠”的大度;读《孟子》,我们应坚守大丈夫“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节。
2.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解析】“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有误,以“妾妇之道”作比,意在指出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本质,表明他们称不上大丈夫。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惑,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
4.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文章第2段的内容简要分析。
①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②使用排比,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够可以,听读翻译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感知课文要点,资料链接,分析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知多少,《孟子》,富贵不能淫,你说我说畅谈理想,达标检测,合作探究,拓展思考,你讲我讲感受英雄,你找我找发现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孟子简介,听朗读注意节奏,初读节奏,再读节奏,文言文翻译,文言积累,文中成语,整体感知,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